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此观是专门观想无量寿佛身相光明。无量寿佛身相,就像百千万亿夜摩天阎浮檀金,所放出来那一种金色。佛身高有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一条恒河每一颗细沙代表一由旬,一个恒河沙数由旬就不能想像了,现在说不只是六十万亿,是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数由旬---无量寿佛身量无限广大。修此观者心量必须无限广大,才能观想无量寿佛无限广大身相。想好之后要 admin

2020-06-08

  三果人断了三缚结,以及欲界贪、瞋,合称为断五下分结。随着这个行者对于五下分结断除程度,以及初禅发起质量、福德高下,使得三果人证量会有所差异,导致未来会有不同解脱时节。所以同样是三果人,其中却有五类七种差异(中般涅槃、生般涅槃、无行般涅槃、有行般涅槃、上流处处般涅槃)。第一类叫作中般涅槃,是说这一个人在此生结束,中阴身一现起之后,他会发 admin

2020-06-08

  《瑜伽师地论》〈本地分〉中又说,诸天人将死之时,有五种衰相出现:一、所穿天衣脏垢;二、头发上花鬘枯萎;三、两腋流汗;四、身体有臭味;五、不喜欢坐在天人座位,爱乐坐在林间,若看见天女与其它天人游戏,即生苦恼。此外,当有广大福德天人出生时,少福德天人见之,即生惶恐怖畏之苦。又天人与非天(阿修罗)常常战争,因此有断肢伤身或断头之苦,断肢伤身可随即复 admin

2020-06-08

  众生造了十不善业,重者如谤佛、谤正法、谤胜义僧等,果报成熟时,当生于地狱,阿赖耶识即化现出地狱身及生出地狱六尘境界,让地狱身五阴受苦;若造其余恶业之众生亦如是,皆由各自之阿赖耶识出生饿鬼身、傍生身等。阿赖耶识能变现各种异熟果报之色身及生出各种境界,让众生之五阴受苦乐,而透过卵、胎、湿、化四种情况来展现。所以受苦者,即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 admin

2020-06-08

  众生造了十不善业,重者如谤佛、谤正法、谤胜义僧等,果报成熟时,当生于地狱,阿赖耶识即化现出地狱身及生出地狱六尘境界,让地狱身五阴受苦;若造其余恶业之众生亦如是,皆由各自之阿赖耶识出生饿鬼身、傍生身等。阿赖耶识能变现各种异熟果报之色身及生出各种境界,让众生之五阴受苦乐,而透过卵、胎、湿、化四种情况来展现。所以受苦者,即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 admin

2020-06-08

  出家实义菩萨,他对于他出家弟子,要如何来调伏呢?我们来看一下经文怎么说:出家菩萨,教出家者十二部经;随所犯罪谕令忏悔;教习八智,何等为八?一者法智、二者义智、三者时智、四者知足智、五者自智、六者众智、七者根智、八者分别智。佛陀说:出家菩萨教导出家弟子众要教导十二部经,这些十二部内容是含摄在声闻藏、辟支佛藏、菩萨藏三藏;也就是这三藏十二分教 admin

2020-06-08

  舍摩他----止----是說他使自心決定不移而能安止于所缘一个境界,譬如安住于一个信念、一个观念,或一个境界而不动搖,这就是止。但是一般所說止,含义比較狹隘,是专讲打坐修定,缘于一境,心不散乱,这就是一般所說舍摩他。毘婆舍那---观(叫做观察)。观察就是分別、了知、了別;不论是有語言文字相了別,或是离語言文字相了知,都是毘婆舍那---观。止与观二法,在 admin

2020-06-08

  菩萨四果证得:有人先修得第四禅以及五种神通以后,明心见性后过牢关而发明舍心,慧光圆通而后到菩萨四果。从祖师禅修学过程要证得菩萨四果,是先明心见性,学差别智、过牢关。过得牢关,就能舍了。然后还要再断色界惑、无色界惑、才能断五上分结,才能进入菩萨四果。那么这个是祖师禅悟后起修解脱道过程,我们要走路就是这条路。断五上分结称之为菩萨四果。什么叫做 admin

2020-06-08

  明心人断了三缚结,见性以后,殷勤舍除贪、瞋、痴以后再配合悟后思惟修,以及见性体验,然后继续修学后得智——差别智,而得到牢关解悟,在因缘具足以后,体验牢关境界,称之为破牢关。那么这个破牢关人,或者进入三果向,或者还在二果之中,又或者断五下分结进入三果位乃至四果,并不一定。为什么会不一定?因为破牢关,配合他本身过去习性,配合他今 admin

2020-06-08

  菩萨种性义理与内涵,平实导师在《明心与初地》当中已开示许多,这个乃是十行位性种性菩萨主修:「发起菩萨性、伏除异生性、具足十长养」,也就是「长养菩萨应该有圣性」,亦即在完成习种性修习,远离习种性凡夫习气与熏习进修上地该有知见以后,离开了习种性,进入性种性十行位当中;十行位性种性菩萨,「性」乃是重点,也就是得要发起「菩萨性」,你身口意 admin

2020-06-08

  蒙山施食观想,与密宗所说观想天身而成就天身,观想佛身而成就佛身法道,完全相异。这是说:蒙山施食之法,经由持诵佛菩萨所说咒语,以及佛弟子自身之修持功德,而感应佛菩萨之加持,而变生无量之鬼道食物,乃是由佛或八地以上菩萨三昧力所变生之食物,非是观想之自身便可真实成就者,与密宗之唯凭观想便得成就之说法迥异,不可相提并论。「事密」虽然不是真正佛法,只是 admin

2020-06-08

  解脱道所断烦恼,在大乘法中名为一念无明;一念无明从哪里来?从我见为根本而生。一念无明为什么名为一念无明呢?这是因为它有一个现象——在无妄想之中,突然会有一念烦恼产生;由于这一念烦恼出现,就导致众生受生而轮回生死,所以称为一念无明。在大乘法中,一念无明分为四种住地烦恼,第一种是「见一处住地」,也就是我见;因为不如理作意邪思维而误认觉知 admin

2020-06-08

  无始无明就是讲:众生不了解法界真实相,不了解法界中一切万法根源,不了解法界万法根源体性,也就是说他没有法界体性智。法界有三界法界、有十八法界、有四圣六凡法界;不管哪一种法界,祂根源都是第八识,都是从第八识而出生了这一切法界,所以一切法界真实体性,就是第八识心体性;所以一切法界根源,就是众生第八识心。如果不明白法界根源真实体性, admin

2020-06-08

  睡觉时候都是在睡而不眠状态,我们称之为觉明现前。可是睡而不眠时,你色身一定仍然会有某些部份仍在使用,也就是仍在轻微使力;当你观察到了,就放松它,继续安住;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你又发觉身体某一部份又因末那识缘故,而又有些轻微着力,你又去放松它;像这样不断地重复,直到天明。但这只是一种状态、只是一个过程,我不主张大家去追求这种境界和过程 admin

2020-06-08

  真常唯心就是明心人证得阿赖耶识以后,渐渐了知佛菩提道之二主要道,他就开始悟后起修,去断除烦恼障现行,成就解脱果而不取证;另一方面则是跟随善知识修学般若别相智及一切种智,一分一分断除所知障随眠;在进入初地通达位时候开始,在修除「修所断所知障随眠」时,也同时作意修除烦恼障习气种子;第八地起,任意除断烦恼障习气种子。直到最后身菩萨位,断尽最 admin

2020-06-08

  断尽烦恼障习气和现行,也断尽所知障一切随眠,这样也就是佛地常乐我净,因为真如种子已经不再熏习变异了,是常;常所以是乐,真正乐、才能够说是「我」。有变异就是无常法,无常法当然是无我;无常当然是苦,苦怎么会是「我」?苦当然不愿意是「我」,谁愿意是苦「我」呢?然后,这样断尽烦恼障习气种子和所知障一切随眠,第八识究竟清净,前七识当然也就永 admin

2020-06-08

  你能够把这四无碍辩弄清楚了,你对现量、比量、非量、证量等等都已了知,这时候乐说无碍功德就出现了。因为法无碍、义无碍、词无碍,当然于一切时地演说一切法时,都可以毫无牵挂,又有救度众生大慈悲心,所以乐说无碍境界就自然出现了。九地满心菩萨成就四无碍辩,所以又称为善慧地,能如实而详细地宣说三乘正法,能将法无我与人无我都具足而圆满宣说,无人能加以诃责 admin

2020-06-08

  法无碍要怎么修?有很多人持咒,咒又叫陀罗尼,陀罗尼叫做总持,总持就是要让你修学诸法而不漏失——念不忘失,所以持咒时要了知它意思。持咒不是教你修习定心。每一首咒都是一个总持——但护法神感应咒语除外——一个咒里面,每一句拆成两字一组或者一个字一组,或者三个字一组不等;每一组就是一个法门,一个法门就是代表一部经。所以你 admin

2020-06-08

  其实八关斋戒真正称呼应该叫做八戒斋,主要特点是持斋,也就是七戒之外再加上不非时食——过午不食持斋;在那一天只能吃早斋、午斋,过午不食。也就是五戒再加上不歌舞戏笑花曼着身、不故往观听;不坐卧高广大床,不非时食。你们大概都没见过高广大床。也许有人想:我有见过,我在家具店看到国王尺寸床铺,真大!但那仍不是高广大床,高广大床不是指睡觉用 admin

2020-06-08

  首先讲戒学:我们念佛念到事一心时候,譬如说有相念佛三昧,不管是持名念佛三昧或者是观想念佛三昧,或者说无相,例如无相念佛还没悟之前,还没有见自性弥陀之前,这还是属于‘事一心’。不管是有相念佛或无相念佛,在事一心状态里面,不会造三恶业,身口意恶业不会犯,这个叫做事相上戒,也叫做‘定共戒’。虽然还没有到初禅,已经跟定共 admin

2020-06-08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