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大乘法中所说的和合僧。窥基大师在他所撰的《大乘法苑义林章》中说:僧伽云众,于理于事无乖诤故。(《大乘法苑义林章》卷6)因此窥基大师解释和合僧就有理和、事和、辨事等三种的区分。事和和辨事当然都是从世俗表相上来说,三人成众,事相上的和合僧自然是指三人以上的集体才称为僧众;而辨事就是办事,就是僧团中辨正法事,或者是作法办事,那就必须要四人以上的集团,成为 | admin 2020-06-08 |
|
指每个月的初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小月二十八日、二十九日)。僧众每月于此六日集会一处,布萨说戒,在家二众乃于此六日受持一日一夜八关斋戒,持斋布施,则令诸天欢喜,小鬼不得其便,利益行者。【六斋日】[出《四天王经》并《增一阿含经》]六斋日者,据《毗婆沙论》所说,凡遇持斋之日,则过午不食。(一)帝释敕四天王各治一方。每月初八日, | admin 2020-06-08 |
|
今再续说佛教五果中的异熟果。众生所造业行舍报以后,p.94为何会感生各种异熟果报呢?三世因果又如何在异熟果报中具体实现呢?其因在于各个众生都有的第八识,也就是阿赖耶识,此识含藏着众生无始以来所熏习的善、恶、有漏、无漏的一切业种,过去所造的善业、恶业与无记业习气能影响业种的流注而不断现行。阿赖耶识由其所含藏的我见、我执烦恼业种,不愿见闻觉知的自己消失,因 | admin 2020-06-08 |
|
等流果:五种果报中的异熟果说完,下面再说等流果等三种果报;五果的真实法说完了,方能辨正密宗如何篡改佛法中的五果正理。众生由七转识透过身口意的造业,就有习气之产生;习气是烦恼种子,储存于阿赖耶识中。种子在阿赖耶识中不停的流注,而眼、耳、鼻、舌、身、意、末那及阿赖耶这八识心王中,各自的种子都是不断流注的;而同类种子前后相续不断,八识识种也都是如此无间的 | admin 2020-06-08 |
|
增上果:六根所对的六尘境称为相分,相分又分为内相分与外相分。内相分是说五扶尘根触外五尘后,由阿赖耶识在五胜义根处,变现与外相分境一模一样之似色非色境,称为内相分。六根触此内相分境而生六识,至于外相分是指器世间,无量无数三千大千世界、山河大地、花草林木、地水火风以及有情身。外相分中的人身,是由有情各自的阿赖耶识藉父精母血、四大、业种之缘而变生的正报; | admin 2020-06-08 |
|
当你们来学佛法,善知识告诉你,说你本身也有真如,也有佛性,所以在理上来说:你跟佛是一样的。你听说身中也有未来的成佛之性存在,知道了:「那我也有佛性,我也有真如,我将来也可以成佛。」你这样叫做「名字即佛」。《大乘无我观》名字即佛:生死即涅盘,烦恼即菩提。谓生死本际即是真如,真如在因地时虽然常在生死轮回,而本体不生不灭,本自涅盘,与佛无异;众生闻此,了 | admin 2020-06-08 |
|
接下来你听到「名字即佛」、「理即佛」这个道理之后,你就开始修学用功了;用功的时候,你去熏习正确知见,然后你开始寻觅;寻觅就是观行、观察:倒底我身中的真如在哪里?倒底我的佛性要怎么样才看得见?在你还没有证得真如之前,叫做「观行即佛」。观行即佛就是在别教的六品弟子位中;也就是说:别教的六住位满心以下,统统是观行即佛。还没有证得真如的人,就是在这个阶段。 | admin 2020-06-08 |
|
唯识五位里面的第二位——胜解行位。也可以叫证解行位,因为你真的见道了——亲自证知般若正理的本体了,但是还没有通达,所以还不是初地的圣人。因为大乘的见道和二乘的见道不同,二乘见道了就是断三缚结,可是大乘的见道,因为它是属于般若中观与种智的部分,所以叫做证得「人无我智」。所以七住菩萨所证的人无我,部份内容和声闻初果一样,也是断了我见 | admin 2020-06-08 |
|
三贤位的无我观——如幻观(世界如幻)、阳焰观(人生如戏)、如梦观(菩萨道如梦)——修行圆满具足了,就能发起圣种性及修道性,又因为十无尽愿的增上意乐,及初地的入地心所应具备的增上慧学具足了,便是证得通达位功德,有了无生法忍而进入初地。入地后,修到初地满心时的无我观,叫做犹如镜像。入初地之后修学百法明门及布施波罗蜜满足了,证得犹如镜 | admin 2020-06-08 |
|
入初地之后修学百法明门及布施波罗蜜满足了,证得犹如镜像的现观时,就进入二地心,专修持戒及修福德。二地要修证的无我观叫做犹如光影,这是说:我们这个离念而了了分明的见闻觉知心,以及处处作主思量的意根,就好像镜中的光影一样——由这个光影而形成及改变镜中的影像。当然二地心还要加修千法明门的无生法忍——一切种智,还要明解戒律,严持戒法而不 | admin 2020-06-08 |
|
到了三地满心的时候,他的无我现观,叫做犹如谷响,也就是一切法音的宣流都好像山谷的回音一样。证得犹如谷响的现观以后,就正式进入四地而修无生法忍。《大乘无我观》进入三地以后要修学什么?三地菩萨要修学四禅八定、四无量心、五神通。三地修学这些境界很迅速,事半而功倍;为什么很迅速呢?因为你在初地应修的增上慧学,和应修的檀波罗蜜的福德已经圆满,所以修学禅定等法 | admin 2020-06-08 |
|
四地满心的无我观,名为如水中月第四地的入地心,他就要检讨:「我接下来要修学什么?」要修学亿法明门——四地无生法忍。这是增上慧学,地地都要学,不断地深细,一直到等觉菩萨为止。这个增上慧学,要地地进修,一直都不断的,直到绝对究竟圆满为止。但是四地有一个观行,他得要观察:三地菩萨修成四禅八定、修成四无量心、五神通,都已具足,又现观法音宣流犹如谷 | admin 2020-06-08 |
|
五地的无我观名为变化所成四地满心转进五地,再去修学增上慧学;从三地满心以上都要跟佛修学,三地满心前可以跟人间的地上菩萨修学;三地满心以上的菩萨都是直接跟报身佛修学(这是依三地满心所证得的意生身而说的,但也有菩萨到四地五地才发起意生身,才能直接跟佛修学),这个等一下再来说;佛度众生有很多方便善巧。现在话说回来,说他三地满心,犹如谷响境界正受完成,进入 | admin 2020-06-08 |
|
六地的无我观名为似有非有进入六地的时候,他还要再观察这个变化所成的种种法,看来好像是有,却不是真的有,因为幻起幻灭嘛!所以叫做似有非有、非有似有;六地菩萨这种似有非有的境界正受,是依六地增上慧学无生法忍的观行而生起的境界正受;因为有这个境界正受,所以六地菩萨便在很自然的情况下取证灭尽定——不是刻意去取证灭尽定——因此而成就六地满 | admin 2020-06-08 |
|
七地的无我观就是断尽我执、及我执的大部份习气,证得念念入灭尽定,我执永不现行,我执的习气种子也很少现行。七地菩萨所须修证的是念念入灭尽定,要靠修习方便波罗蜜多而得。阿罗汉入灭尽定时还要盘腿,坐下来,然后从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这样次第转进而经过四空定,最后入灭尽定。七地满心的菩萨不然,刚刚一坐下,想要入灭尽定,一坐下就入了:念念都可以入灭尽定的等 | admin 2020-06-08 |
|
你就依这个三昧去修,修这个三昧,不久就进入八地,依之而修,便可以成就八地的如幻三昧观。因为所成就的如幻三昧观,是由七地的方便善巧而来——七地有方便善巧波罗蜜多。八地因这个如幻观的法无我智成就,而且有方便善巧波罗蜜的完成,所以于相于土都能变化自在。七地菩萨若想现相现土时,还要起作意之后去观行;他不必作观行,只要心中一起作意,就可以在十方世界 | admin 2020-06-08 |
|
法无碍要怎么修?有很多人持咒,咒又叫陀罗尼,陀罗尼叫做总持,总持就是要让你修学诸法而不漏失——念不忘失,所以持咒时要了知它的意思。持咒不是教你修习定心的。每一首咒都是一个总持——但护法神的感应咒语除外——一个咒里面,每一句拆成两字一组或者一个字一组,或者三个字一组不等;每一组就是一个法门,一个法门就是代表一部经。所以你 | admin 2020-06-08 |
|
九地满心后,不久就会进入十地,进入十地可就漂亮了、庄严了;怎么说呢?当你到了十地的时候,把你在九地之前所修的一切福德、一切的功德来作回向,回向的结果,你就在色究竟天宫完成了一个大宝莲花王宝殿。这个大宝莲花王宝殿无量广阔,当你进入十地完成这个部份的时候,坐上宝殿里的宝座而放光照耀十方佛世界时,十方诸佛就发动十方世界所有的十地菩萨,带着他们各自的九地以 | admin 2020-06-08 |
|
接下去,你进入等觉菩萨位了,这等觉如来的修行法门,不是你我所能修的;怎么说呢?譬如某甲来跟你说:「我要熬一个药,我的药需要一颗眼睛,把你的眼睛送一颗给我吧!」你就得要当场挖给他,不可以迟疑。另外一个人来说:「我需要一斤人肉」,你就要当场割给他;他说我需要你的命,你就得要送给他。等觉菩萨的修行法门就是百劫修相好:无一时非舍命时,无一处非舍命处。于一切 | admin 2020-06-08 |
|
在千法明门之中,你去证验你这个能知能觉的心——就是这个能取六尘的心——在取六尘(也就是取自心第八识如来藏所现的六尘境相)。你这个能取六尘的自心,其实就像是镜子映现出这些外面的影像的时候,其实是要靠光影来照射,才会显现出镜中的影像;你所以能够摄取这六尘,其实要靠你的这个能取的心,就是你的前七识——前六识加上意根—&md | admin 2020-06-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