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一切种智则是佛菩提果,乃是八识心王一切种子(界——功能差别)之智慧,菩萨在触证如来藏的见道基础上,循序修学而历经三贤位之般若总相智、别相智,通达见道内容进入初地后,渐次修证般若唯识种智—八识心王一切种之智慧—唯识百法明门、千法明门、万法明门等等。一切种智修证圆满,变易生死断尽而圆成究竟佛果;一切种智尚未圆满之前皆名为道种智。如是 | admin 2020-02-18 |
![]() |
诸大菩萨秉承世尊圣教,《瑜伽师地论》、《大乘起信论》、《中论》、《百法明门论》阐述的皆是八识正理,《成唯识论》论中以七转识来指称其它七识。又唯恐世人迷惑于六识,玄奘大师以地上菩萨的深妙智慧造《八识规矩颂》,将八识依特性之不同分成前五识、第六识、第七识、第八识四类概括成颂,以利益后世广大佛弟子。---------------------------------------中文名八识外文名E | admin 2020-02-18 |
![]() |
也就是菩萨能够了知百法明门的内涵,有了初分的道种智。四者、增上意乐。也就是菩萨在佛前勇发十无尽愿——尽未来际利乐有情无有穷尽。五者、入地前所作的加行,使得菩萨得以成就如梦观。菩萨圆满这五件事,得以圆满十回向位,因而转入第二大阿僧祇劫的通达位修行。于地上菩萨阶位,开始断除习气种子随眠,于三地满心成就色阴尽功德,于六地满心成就受阴尽功德;于七 | admin 2020-02-18 |
![]() |
以上所讲的是五位百法中的第一句一切最胜故。------《三乘菩提之入门起信一》<第015胜义根处之内相分>林正仁老师 | admin 2020-02-18 |
![]() |
因此说,这六种无为法,是五位百法总纲要中前面四个【一切最胜故,与此相应故,二所现影故,三位差别故】,总共九十四个法所显示出来的,所以这六个无为法就叫作四所显示故。而最后一句如是次第现,表示五位百法是有它们的次第性的:首先要依于八识心王,然后按照这样的次第顺序显示出百法来,而最后的无为法,是由前面的四位九十四法所显示出来的。要依附于这些法相,八识心王 | admin 2020-02-18 |
![]() |
这些色法都是由八识心王、五十一个心所有法才能够显现出来,包括我们的色身,所以说这十一个色法,叫作二所现影故,是由第一位,五位百法第一位的八识心王与第二位的五十一个心所法,由这两类的法而变现出来的。由一切最胜的八识心王,与此相应的五十一个心所有法,显现出这样一个影子:有我们的色身,以及我们所接触的十一种色法,因为有了这八识心王与五十一个心所有法共同变 | admin 2020-02-18 |
![]() |
这就要大略地来说明唯识的五位百法了。五位百法它的总纲说到:【一切最胜故,与此相应故,二所现影故,三位差别故,四所显示故,如是次第现。】(《大乘百法明门论》)换句话说,它是有次第性。如果您能够把这个颂记住,并且如实地了解,对于大乘佛法,你就能够大概知道一个架构了。这个颂中的第一句一切最胜故,是在讲欲界一切有情的八识心王,但是一切有情的八识心王却又归结 | admin 2020-02-18 |
![]() |
相分是指六尘的境界以及自己的色阴,是第八识如来藏所出生的内相分六尘以及色身五根,也就是百法明门中所说的色阴等十一法;但在这里主要是从六尘来说相分,不说到五色根也是如来藏的相分。因为相分是我们的觉知心所接触(看见)的六尘法相,所以称为相分。因为有被见的六尘法相等相分,就一定同时会有能看见相分的能见者,也就是见分,所以见分是指能看见相分的觉知心等功能。 | admin 2020-02-18 |
![]() |
为令今世后世学人建立正见,故举《百法明门论》偈,略明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之意;若能明此者,修学三乘佛法,皆不堕于我见边见,偈曰:一切最胜故,与此相应故,二所现影故,三位差别故,四所显示故。如是次第现。论曰:一切最胜故;云何故作是说?谓八识心王乃三界一切法之根本;若无八识心王,则无十方三世之三界万法。例如:无色界天境界,必须有意识安住其境,方有无色界天境 | admin 2020-02-18 |
![]() |
从这个单元开始,我们将以世亲菩萨所写的《大乘百法明门论》中的偈,来说明为什么第八阿赖耶识是一切法的根本,也就是要阐述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道理。首先,我们来看看这首偈是如何说的,偈曰:一切最胜故,与此相应故,二所现影故,三位差别故,四所显示故。如是次第现。(《大乘百法明门论》)这首偈的意思概要的说,是指三界中的一切有漏法以及一切无漏有为法,都因八识心 | admin 2020-02-18 |
![]() |
那什么叫作心所法呢?所谓心所法就是指心所有法,也就是心王所有的法,简称为心所,又称为心数法;在五位百法中居第二位,也就是指八识心王所相应之法。各位菩萨,接下来我们来说说心所与心王之间的关系。根据窥基大师在《大乘百法明门论解》中说,所谓心所有法者,具有三义:一,恒依心起。也就是心王生起时,心所同时俱起;心王若无时,心所决定不生。二,与心相应。心王和心 | admin 2020-02-18 |
![]() |
那什么叫作心所法呢?所谓心所法就是指心所有法,也就是心王所有的法,简称为心所,又称为心数法;在五位百法中居第二位,也就是指八识心王所相应之法。各位菩萨,接下来我们来说说心所与心王之间的关系。根据窥基大师在《大乘百法明门论解》中说,所谓心所有法者,具有三义:一,恒依心起。也就是心王生起时,心所同时俱起;心王若无时,心所决定不生。二,与心相应。心王和心 | admin 2020-02-18 |
![]() |
各位菩萨,由于时间的关系,这二十随烦恼我们无法在这里为大家详细说明,留待《正觉总持咒》专书出版,书中我们将详述百法明门的内涵,敬请菩萨们期待。------《三乘菩提之宗通与说通》<第67集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之意涵>正圜老师开示 | admin 2020-02-18 |
![]() |
接下来,我们继续来说明《百法明门论》偈中的第三句:二所现影故。所谓二所现影故是指色法十一,也就是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以及法处所摄色。这十一种色法,乃是八识心王及其相应之五十一心所法所共生而显示出来之影像,由于幻有幻灭,所以名之为影。色法是五位百法中的第三位法,包括了五色根、五尘与法处所摄色。眼等五色根,各有扶尘根及胜义根。扶尘根即 | admin 2020-02-18 |
![]() |
而心不相应行法是五位百法中的第四位法,总共有二十四个法。这二十四法为什么叫作不相应行呢?意思是说,这二十四个法不像色法、心法、心所法等有实质的体相,它是依心王、心所、色法等三法分位假立之法;这二十四法与前三位,也就是色法、心法、心所法,是非一非异的。所谓非一的意思是说,前三位的法有体相,而这二十四法却无体相,所以说非一;而所谓非异则是说,这二十四法 | admin 2020-02-18 |
![]() |
世亲菩萨的《百法明门论》把世间林林总总、不可计数的事物,分类归纳为五位百法,来统摄宇宙间的一切万法;而这五位百法是以八识心王为识之自相,以六位心所为识之相应,以十一色法为识之所变,以二十四心不相应行法为识之分位,由这四大类、总共九十四法和合运作,方能显示阿赖耶识自体之真如性。而这个真如性乃是阿赖耶识之所显法,不是能生阿赖耶识之法,更不是阿赖耶识所依 | admin 2020-02-18 |
![]() |
这就要大略地来说明唯识的五位百法了。五位百法它的总纲说到【一切最胜故,与此相应故,二所现影故,三位差别故,四所显示故,如是次第现。】(《大乘百法明门论》)换句话说,它是有次第性。如果您能够把这个颂记住,并且如实地了解,对于大乘佛法,你就能够大概知道一个架构了。这个颂中的第一句“一切最胜故”,是在讲欲界一切有情的八识心王,但是一切有情的八识 | admin 2020-02-18 |
![]() |
法无我则是深观如来藏更细腻的法无我相,以及现观如来藏辗转所生无量法的无我相,现观一切法都是依第八识如来藏心所生所显,外于如来藏即无一法可说,不只可以确认见闻知觉性的人无我性,亦可证验八识心王及蕴处界百法的法无我性,通达以后即可证得初地菩萨一分无生法忍智。圣性是指初地以上菩萨的圣者心性,是大乘修道位的圣种性,是圣位菩萨,而圣位菩萨已经性障永伏如阿罗汉 | admin 2020-02-18 |
![]() |
例如,大乘菩萨所现观的百法明门,即是双具观行原本无明之下百法的流转门,转依于如来藏的清净无生,进而能一一灭除彼法的还灭门。我们来看一则公案:马祖道一禅师年轻的时候,在衡岳山参究,每天常常在大殿上打坐精进。住持和尚南岳怀让禅师知道马祖是接法的道器,于是就上前问说:年轻人!你每天坐在这里干什么呢?马祖道一正在静坐,随口回答:打坐。那么你打坐图的是什么呢 | admin 2020-02-18 |
![]() |
-----《三乘菩提之入门起信一》<第14集八识心王与唯识五位百法>林正仁老师 | admin 2020-0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