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我们又进一步来看,这个时间上面,正如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感受到的许多的事情,其实每一天、每一天都在连续一样,在佛教里面看来,我们不是只有这一世而已,其实我们有无量的前世,我们也有无量的未来世;那么从过去世到这一世、到未来世,其实在时间上面是有所相续的,这个才能够谈得到所谓的三世因果。所以,我们在佛教里面看因果,第一个就要先建立这个观念,就是因果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可是长老回答说:我不相信那种说法,在日常生活中所碰到的、所听到的、所看到的事相,如果说它会导致灾祸出现的话,那么即使是佛陀、辟支佛、菩萨,也不会赞同的。有智慧的人,不应该把任何事情看成是祸或是福,而去占卜吉凶。接着长老就为他们父子,说了许多佛教的道理,算命师父子俩才觉悟到自己的错误,从此他们抛弃了外道,归依了佛法。释迦牟尼佛说完故事后,对面前的婆罗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有一部分的鬼道众生,与人类的生活空间是在一起的,因此能够与鬼道众生相应,或沟通的人便能接触到他们。譬如在《念处经》卷16中的开示:观诸饿鬼,略有二种。何等为二?一者、人中住。二者、住于饿鬼世界。是人中鬼,若人夜行则有见者。饿鬼世界者,住于阎浮提下五百由旬。因此,人类是有机会可以接触鬼道众生。但是因为对于鬼道的真实状况,一般人不容易完全了知,因此就会产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于是说偈颂:贤明的人乐于布施天神自然扶持此人布施一物得万倍报生活安乐寿命长久今日行大布施的人获得福德不可限量将来皆能证成佛果度脱十方无量众生因缘合会时谁为亲人呢是五戒十善及除去瞋恚心不望他人回报自然是自己的亲人世间荣华欲乐就如同浮云一般流转五道犹如车轮一般莫计较寿命和吝惜金银天地尚且会坏何况自身奉持经戒才真是大珍宝勿贪财好色而辱悞他人三界众生就如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我们又进一步来看,这个时间上面,正如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感受到的许多的事情,其实每一天、每一天都在连续一样,在佛教里面看来,我们不是只有这一世而已,其实我们有无量的前世,我们也有无量的未来世;那么从过去世到这一世、到未来世,其实在时间上面是有所相续的,这个才能够谈得到所谓的三世因果。所以,我们在佛教里面看因果,第一个就要先建立这个观念,就是因果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三界六道,就是我们一切众生所生活的世界的面貌。我们要先知道我们这个世界,到底它是什么样子;我们要知道自己在法界里面的位置,我们就会知道我应该要如何做,我应该要往什么方向来前进?所以我们要先了解三界六道跟解脱果的关系,我们有做一个三界六道跟解脱果的对应关系表:除了这个之外,我们在这个表里面,有特别表示它跟如来藏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到这个表里面,有说明三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家庭环境的好坏,亲属子女的优劣,生活享用的厚薄,属于依报。正报有福,依报自然也丰富满足;正报无福,依报也是困窘恶劣。我们今生所受用的正报和依报,都是过去种的『因』,现世结的『果』,并不是从外来的,全是自作自受。一个人的『命』和『相』正是这些业因果报的体现。佛法从根本上揭示了『命』和『相』的原因及由来,却不教人去算命、看相、求签、问卜。因为这是舍本逐 | 三摩地 2018-07-22 |
![]() |
125.今生合掌五体投地,诚心礼佛,常出生尊贵,生活快乐。126.今生常生气又贪吃,前世为颠狂人。127.今生凸眼邪视,前世邪眼看别人妇女。128.今生护太太骂父母,死堕斩舌地狱。以下部分经文摘录若有男子女人,不行善者行恶者,乃至不信因果者,邪淫妄语者,两舌恶口者,毁谤大乘者,如是诸业众生,必堕恶趣。——地藏菩萨本愿经若遇杀生者,说宿殃短命报。若遇窃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我们现在果报如何,就看我们的各种缘的作用,如果善业多,善果多,则果报好,体现在现实生活中就是各种方面好的境况,如果没有善业,只有恶业、或者恶业多,则现在的果报就有些惨了。故此,佛法讲:诸恶莫做、诸善奉行。这是我们改变果报的不二法门。不再造作恶业,减少恶果的缘,造作各种善业,添加善报的缘,那么我们现实生活就会逐步好转,恶果消失、善果日增。我们如果了解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有情众生就好像是生活在猛烈燃烧的屋宅中,受到种种恩爱别离、烦恼无明纠缠的痛苦,世间的情爱实在没有什么可以留恋的,有智慧的人就应该赶快舍离这些爱恋。毘舍离听了佛陀的说法之后,恍然大悟,当下就证得阿那含果。在佛陀说法完毕离开之后,毘舍离打开了波斯匿王所送来的盒子,看见盒子当中竟然是她三十二个儿子的头颅;由于毘舍离听完佛陀开示以后,心中已经没有情爱的执著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患者认知功能的几个方面受损,生活自理能力受到影响;2.成年之后出现症状;3.患者的意识清楚,是清醒的。据统计2010年全球大约有3560万痴呆患者,到了203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6570万,预计2050年痴呆患者人数将达到1.154亿人。全球范围内,多数地区60岁以上的痴呆患病率为5%~7%。我国人口众多,痴呆患者基数大,目前已有700万以上老年性痴呆患者,约占全球总病例数的1/4,且每年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一个修行人如果不愿意过著平淡的生活,而去过著过于奢侈的生活,那么这样子就会增加这一个人的和贪求,把他过去所累积的福德善业给挥霍光。所以修行人要懂得避免这样子的过失,在因地布施的时候,这个布施就应该要具足一切净施,而不是不净之施。所以世尊接下来就继续教导我们:【善男子!菩萨布施远离四恶:一者破戒、二者疑网、三者邪见、四者悭悋。复有五法:一者施时不选有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受报者不正常以及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在此阶段内逐步表现明显,并且难以克服。例如不良的睡眠习惯、饮食习惯,以及不良的嗜好,越想改变反而变得越加困难。这些现象的背后,就存在着债主们的支持与阻碍,使禀性难移,习性难改。7、亚健康现冤亲债主在正式开始全面索报以前的预警期中,常常是先夺其生气。因为气行则血行,气血调和则健康。丢失生气,则血滞,抵抗力锐减。因为受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于是说偈颂:贤明的人乐于布施天神自然扶持此人布施一物得万倍报生活安乐寿命长久今日行大布施的人获得福德不可限量将来皆能证成佛果度脱十方无量众生因缘合会时谁为亲人呢是五戒十善及除去瞋恚心不望他人回报自然是自己的亲人世间荣华欲乐就如同浮云一般流转五道犹如车轮一般莫计较寿命和吝惜金银天地尚且会坏何况自身奉持经戒才真是大珍宝勿贪财好色而辱悞他人三界众生就如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比较接近贴近我们日常生活的是睡眠与闷绝。睡眠,当您睡著了,睡得很熟,您不是在动眼期,您也不是在作梦当中,您这个意识是断灭的。断灭的意思表示:祂不是一个自在法,祂是一个依他而起之法。既然本身都有断灭,祂当然绝对不是常法,可是众生很不幸地,却没有办法在每天,当他睡著无梦之中,都可以如实现前检验的这样的一个情况,而来认清意识本身是生灭法。乃至更简单的例子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另外就是饿鬼道众生,也会跟人接触,因为他的物质生活非常的困苦,所以他希望跟人类互相交往,希望人类提供一些饮食给他。所以我们可以稍微分辨一下,天神跟鬼神有什么不一样?因为畜生道我们可以眼见,可是鬼神一般很难直接了知,我们可以怎么样来判断呢?如果我们所接触的,祂教我们好的事情,而且祂不会要求我们提供饮食给祂,我们就可以知道,祂是属于天人,这个是天神!可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那有的人是折成了元宝、折成了硬币状,象征银锭或银元以供亡者能够作货币的花用,希望这个亲人死了以后能够在阴间过着美满的生活。你看!这个就是众生因为我见未断的邪见,所以辗转而生认为说把这些东西折成元宝、硬币状,这种东西乃至于这些金纸、银纸把它折成这个样子,这个是谁用得到?这个是鬼道众生用得到,但是你用这样子烧给他,他也未必用得到,因为鬼道众生还是有福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依得就是说,前世就有修过神通,那当然他不一定是每一项都修过,那这一世一出生就具有某项的神通力在;然而只要他不过清净的修行生活,他的神通就会消失。报得是说,过去曾修过神通,这一世一出生却不具有神通力在,要等到修行佛法证悟般若后,往世所曾修习的神通才会自然现前。第三种是修得,是说过去世没有修过神通,出生后也没有神通力,然而在此世很努力地修行,最后能够证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末学在多年的弘法过程当中,每每会遇到同修有种种修行的障碍出现,譬如生病、意外灾害、家人阻扰、工作忙碌、生活困顿等等事相出现,因而障碍之修行时,总是会劝请他们能够殷勤的履践忏悔、发愿、回向等三种殊胜的修行法门,并且在佛前至诚恳切的祈求诸佛菩萨的加持,以排解修道上的障难。十多年来,这样的方法总是能够适时的帮助陷入困境、旁徨无主、无所适从的同修度过难关,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但是自从婴灵之说流传以来,除了人工流产过的父母与家庭受到困扰之外,一般人在遇到物质或者精神上的突发状况时,也总会疑神疑鬼,认为是婴灵在作祟;好像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到处都有婴灵正等待时机来对人们下毒手报复似的。人们对于婴灵之说的恐慌,可能是认为婴儿无知、任性、不可理喻,因此,一旦认为是受到婴灵干扰时,也就束手无策了;也因此而使得某些有心人士有机可趁,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