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玄奘在唐太宗贞观三年,开始了他多彩多姿的求经生活,他走过炎热沙漠,翻过崇山峻岭,经过九死一生才来到印度。玄奘在释迦成道的菩提树下大哭印度佛教的衰微,立志要努力精研佛法,后来在曲女城大会中,一席宣告(即真唯识量颂)震得全印度小乘的教徒哑口无言。玄奘饱受各国国王的尊崇礼待,大家为了争相引请他去讲经,甚至不惜大动干戈。就在「功名富贵」达到最高峰的时候,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比较合乎史实的说法:禅宗可以「锻炼」的方式,让「修学」的有情,可以找到这个「真心」,去了解这个「真心」的总相以及别相,如是个别生起智慧,可以如是的智慧,去阅读二转法轮的《般若经系》的经典,这些经典在阅读的时候,大概的障碍都会很少,时时都可以去「体触」这个「真心」的「清净性」、「无念性」、以及祂所所显现的诸般功德,但是对于这个「真心」的许多作用却是无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人的身体既是物质,当然还得以物质来维持生活。因此学佛的人要照样穿衣吃饭,照样生产工作,而且应该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劳动观点,不过就在日用生活上加上一个觉照,不做违法乱纪、自陷苦恼的事,做到不离佛法而行世法,不离世法而证佛法。所以六祖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法华经》也说: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又说:治世语言,资生业等,皆顺。不但如此。学佛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在美国的大学生活刚开始的时候,我也曾和她一样,想要意气风发地冲刺华尔街,梦想在全世界的金融中心叱咤风云。麻省理工Sloan商学院的网站,到现在还在执着地给我的邮箱留言做广告。大二结束的时候,我也曾和她一样,精疲力竭,觉得前途黯淡。她说,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面对比自己优秀百倍的同学,她已经没有能立足的东西。三四年前的我对此会再同意不过。可是她错了,我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学术文艺。灵魂生活就是信仰。人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三层楼。懒得(或无力)走楼梯的,就住在第一层,即把物质生活弄得很好,锦衣玉食,尊荣富贵,孝子慈孙,这样就满足了。这也是一种人生观。抱这样的人生观的人,在世间占大多数。其次,高兴(或有力)走楼梯的,就爬上二层楼去玩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为了放下,我们需要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无常的观行,观行我们的身心以及周遭的事物都在不断的演变。透过那样的观行,你就会卸除了对于世间的事物,有所谓恒常不变的这样的迷失。实际上,你所放不下的烦恼也不是恒常的。卸除这样的迷失的时候(朝山的准备做好),接下来,你就可以开始上山了,也就是进到佛门,来修习真正的佛教的义理。第一个要修习的佛教的义理,当然就是如何去解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你不喜欢提着重物跟我说话,为何你却喜欢带着烦恼来跟我说话,过着你的生活呢?手酸了,放下就好,对待烦恼,不也是这样?或是这些烦恼就像是那些番茄汁一样,是你自己用手把它样给举起来的呢?」有趣的经验,对吧?最近我开始这样的练习,一手举起有重量的东西,一边想着事情。手酸了,自然会放下手上的东西,看看有一天,我会不会也学到,心累了,就把心事给放下來。我们能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再看看出生以后的生活:今世或者下一生能够就衔着金汤匙出生的人,到底有多少?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往往需要经过各种筚路蓝缕的奋斗过程。作生意的人,要常常小心尔虞我诈,也要常常赶着三点半(注:的银行是下午三点半打烊,如果开支票给别人,到了兑现日期不把钱存进去就会跳票,对个人的信用会有影响,所以资金吃紧的人常常到了兑现日的三点半筹到钱后赶在银行打烊前把钱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想而起身口意行,出生善念、恶念,起贪、瞋、痴、慢、疑,造诸善恶业,以及为了生活而有行来去止等动作,都名为行蕴。如来藏若不先出生色蕴,就无法变生六尘,也就无法出生识蕴六识及受、想、行蕴。若如来藏不出生这五蕴,众生于此世间便不能生起承受果报、造作新业的作用。五蕴有色法及心法。色法是色蕴中之五色根及六尘;心法则包含了前六识识蕴与意根。意根是心法,非是色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供养父母的方法除了供养财物和生活必需品之外,恭敬礼拜、赞叹尊重也是很重要的。《优婆塞戒经》卷3〈受戒品第14〉:言东方者即是父母,若人有能供养父母:衣服、饮食、卧具、汤药、房舍、财宝,恭敬礼拜,赞叹尊重,是人则能供养东方。平实导师在《优婆塞戒经讲记》第四辑第124─125页中解释:如果能以衣服、饮食、卧具、房舍或者生病时以汤药供养父母,乃至有能力的人以财宝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在一起时间久了,耐心被消磨,即使是出于好意,但说话时也没有考虑对方的感受,只是一味的抱怨责怪,久而久之的恶性循环,家庭生活便会出现危机和裂缝。夫妻之间的任何小问题都可能会变成影响家庭幸福的大麻烦,即使是婚姻里再亲密的两个人也是独立的两个的个体,也会有各自的感受,再亲密的人也会被言语刺得不舒服。向亲人发脾气,是最愚蠢和懦弱的行为。很多时候,换一种说话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同样的放慢自己生活的脚步来听【闻】、【思】考、再【修】正,这样的方式是绝对可以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的,也对自己的人生一定会很大的帮助。2、打给我那个土匪儿子吧!每年我都会去找医生做定期的身体检查,其实末学身体没有毛病,唯一的缺点就是胖,有天一个大夫跟我聊了一下,他认为要不要考虑一下接受一下割胃的手术,如果瘦下来也许可以多活十多年。『能多活几年』我有被医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那我们应该如何修正呢?如果父母还健在,就应该即刻补救,尽己所能的对父母好,满足他们的生活所需,并让他们的精神得到愉悦,这样就可以让这个因缘果报的整个缘起得到重大的改变。如果父母已经先亡,我们也是有办法对他们尽孝的。《地藏菩萨本愿经》有教导,我们可以用父母的名义,供养三宝,护持正法,行善布施,然后将这种种布施供养的功德回向给亡故的父母能够往生极乐净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在生活的压力下,内心渴望顺境却遭受沉重打击的滋味只有自己最清楚。爱也是有条件的,如果条件改变,事物就变得不可爱,为了长久拥有这份快乐就必须花心思守护。然而,不管怎样守护,我们所爱的一切都会改变、消失,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月有阴晴月缺,此事古难全,这是铁的规律。这就注定有爱带来的失坏之苦和忆念之苦。身体有失坏,青春不再,身体日渐衰老,健康每况愈下。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长者子接着就向国王这样子讲,他说:【大王!父母恩重,犹如天地,怀抱十月,推干去湿,乳哺养大;教授人事,此身成立,皆由父母;得见日月,生活所作,父母之力。假使左肩担父,右肩担母,行至百年复种种供养,犹不能报父母之恩。】(《杂宝藏经》卷二)就是向国王说明:父母先是怀胎十月,等我们出生后,又时时怀抱着我们,推干去湿,哺育我们长大;又教导我们人事的情理,让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可是,繁琐细碎的现实生活常常让我们成为忘恩负义的人。或者是来自工作的压力,或者是疲于抚养下一代的操劳,我们无暇照顾父母,甚至需要父母能来帮助一下我们,哪怕帮我们带带孩子、做做家务也好!可是父母老了,腿脚不好了,眼神不好了,听力减退了,记忆力也不行了,连我们的孩子都抱不动了,您作何感想?原来人皆会老,会死。父母之于我们的意义,只是抚养我们,再尽可能帮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就是说,经常对父母微笑,经常敬重地对待他们,关心他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每天认认真真看着母亲的眼睛,跟母亲交谈几分钟------不嫌弃,不抱怨,想对母亲发脾气时克制一下,始终和颜悦色对待父母,她们就会生活得开开心心的。随时都给父母好脸色,这是举手之劳的事情。好脸色不用花钱去买,不用向谁去借,也不用交学费去学,更不需要什么力气。可现实中不管什么情况下都能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果说学佛可以对这事情有究竟利益的帮助,让大家都能够知道彼此的讯息,都能够象现在网络、电话、手机这么方便,你都可以知道彼此安好,这样学佛不是可以让大家可以身心得到快乐,身心得到自在吗?平常我们众生所挂碍的,除了衣食、一切居住等等,这些生活上的所需之外,所讨论到的就是眷属亲属。当我们看到很多人,他对这地方,完全不能够从中释怀,所以很多人他遇到他的眷属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从天界或净土来的菩萨,绝大目的是要来护持及利益众生的(有部分是为了报恩,度过去世与祂有缘的父母眷属),他们绝不是为贪图物质的享受而来,因为在人间大富豪的生活,比起天界的生活,连比都无法比,要享受留在天界即可,不用那么麻烦来人间受生。所以要感召天界或净土的菩萨,父母一定得具足善根,并且可以诚心跟观音菩萨发如是愿:「希望观音菩萨能赐给我一位福慧具足的小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我们说孝养父母、还有侍奉师长,我们对于对我们有恩的父母跟师长这些尊长,我们对他们的回报有时候虽然我们供给他衣服、饮食,让他们能够过很好的生活,乃至有尊严,可是这样对于我们的父母跟师长来说,那是不足够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提供再好的饮食、衣服、卧具、环境乃至尊重,我们的父母、我们的师长还是要继续轮回生死啊!所以我们怎么样能够来报答我们的父母跟师长呢?我们对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