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这样子学习的方式,基本上都是还维持着大部分原来的生活方式,也就是,通常都是在生活的片段之中,你有空暇的时候,看看书或是听听法,然后在这些看书听法的过程中,偶尔您可能会觉得说,心领神会学到不少。像这样子的状况,可能是许多的人一开始接触佛法所采取的方式。当然,对于任何一种刚开始接触佛法的方式,我们都随喜赞叹,因为,毕竟能踏出第一步都是很困难的事情,可是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只有我才会拣择,修行不是趋吉避凶,修行甚至不是把生活过的更好,修行更不是我要怎样。而是坦然接受生命呈现给我们的一切,因这一切都是我们自心如来藏所显现,如来藏本来无我,祂从不拣择,从不考虑要什么、不要什么,如此才是真随缘。若只是依照自己的性子在做,那只是随性而已,只是不断增长我见、我执而已。大家都希望通过学佛来让自己活的更好,一切都很顺利,身体好,家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那火劫、水劫、风劫,这是他所生活的环境当中所会面临的三劫。那这个三劫呢,火劫也就是说,譬如说我们住在地球当中,这个地球有成、住、坏、空,那成住坏空它在坏的时候,其实是有火灾;他碰到了火灾了以后,从地狱一直烧,从地狱烧,烧到初禅天,整个一个世界全部烧尽了。因为在初禅天它太接近这个欲界,所以虽然初禅天在色界,他也没办法逃过火劫。那么逃过火劫的人,譬如说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他会怎么样?叫他去做这个慈善事业、去做利益众生的事情,可是这个利益众生的事情只能限于人天的善业----只能去做医疗的帮助人、或是捐钱的方式帮助人、或是解决他生活上的困苦……可是你要跟他讲这个解脱法,他就产生障碍。所以天魔不是大家所想的他是龇牙咧嘴、血盆大口,通常不是。真正的天魔外道他是怎么样呢?他是慈眉善目,而且他会叫你去做慈善事业,为什么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在欲界天上真的是过着五欲充足快乐的生活,因为一个欲界天人有五百天女来服侍,每一位天女又有七位侍女侍奉着;在天界中不用上班工作赚钱,来满足买房、买车、教育、饮食等等开销,自然就有华丽庄严的天宫可安住,而且五通具足(有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他心通、宿命通),可以到处飞来飞去,四处游玩,真是乐不思蜀,哪里还可能会想到要修行!所以,菩萨不乐生天享福。《起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那其中的六凡业道呢,依照佛经上的说明,说因为每一个业道,他生活环境的不同,也就是说他的生活环境有的是清净、有的是污秽。好比说我们现下可以看得到的,一般来讲人的生活环境是比动物的生活环境要清净,那么人的生活环境也是比一般的这些动物、畜生道的这些有情它们的生活环境要富足。那么由这样子清净以及污秽的不同,还有富足跟贫乏的不同,所以这个六凡业道对众生就会有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第六个最吉祥的就是你能够孝顺父母,你能够好好地治理你的家庭,好好地调教你的孩子,以及让你的妻子能够无忧,不会为生活而愁苦,这就是最吉祥的。第七个最吉祥的就是你不要憍慢、不要自大,你应该要知足;而且你应该要反复的能够诵习第一义谛的佛法教理,出三界的佛法教理,这是最吉祥的。第八个最吉祥的就是你能够忍于种种的欲界的苦患,种种的欲界的爱染,你能够非常高兴地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举一个例子来说,就像一个牧羊人,他弄了几百公顷肥沃牧草的牧场,那些羊如果一直都在那个范围里面生活,那个牧羊人他根本不会管这些羊,就让这些羊它们自由自在的生活,自由的长大;可是如果这些羊,哪一天它想要超出那几百公顷的范围之外,这个牧羊人他就会来干预了。同样的道理,天魔也是一样的作法,如果你不是超越欲界的境界,统统在欲界的境界当中生活,不管造善造恶,他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又如天龙、金翅鸟等,同样是卵生有情,也都同样不乐于父女之情,希望轻举高升,出生以后就各自飞翔而独立生活,所以说「卵唯想生」。「胎因情有,」至于胎生有情,就偏重于情感了;譬如父母与子女,妻子与丈夫,兄弟与姊妹,师长与晚辈,师父与,互相之间都是很重视情谊的;由于重视情感的缘故,就成为胎生有情了。胎生有情之间大多数都有情执而维持一生一世的关系不变,乃至属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但是人的寿命,虽然说现在以一百岁为基准,但是人的寿命是会有增减的,他会因为共同生活在这世界的人心他的善恶而改变了人的寿命,所以从十岁到八万四千岁都不定。所以,我们可以从佛经看到弥勒尊佛,当来下生弥勒尊佛从兜率陀天下生到人间的时候,那时候的人寿是八万岁,所以表示说,人的寿命不是只纯粹以一百岁为基准。再来说东边还有个胜身洲,那胜身洲的人寿命大概是二百岁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依得就是说,前世就有修过神通,那当然他不一定是每一项都修过,那这一世一出生就具有某项的神通力在;然而只要他不过清净的修行生活,他的神通就会消失。报得是说,过去曾修过神通,这一世一出生却不具有神通力在,要等到修行佛法证悟般若后,往世所曾修习的神通才会自然现前。第三种是修得,是说过去世没有修过神通,出生后也没有神通力,然而在此世很努力地修行,最后能够证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我无量世中以灰涂身,每日只吃胡麻一粒、小豆一粒、粳米一粒、东米一粒、稻子一粒,这样过着苦行不贪的生活;夜晚要睡在荆棘恶刺上面,睡在椓木地石上……椓木就是很硬的木头,或是睡在土地石头上面,与古时的勾践卧薪尝胆一样,不过勾践是为了报仇,不是为了成佛。世尊在因地行菩萨道时因为没有佛法可学,只能从跟随外道修苦行来开始;万一生病了,没有药物可用,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识蕴是由第八阿赖耶识所含藏的诸识种子流注而生,是藉五色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的色蕴,依无色根的意根才能从如来藏中出生的;有了色蕴与识蕴的存在,就有受、想、行三蕴的出现,于是众生日常生活中身口意的造作不断,因此识蕴又称六转识,六转识再加上意根又称为七转识,都是从阿赖耶识心体直接、间接或辗转生出来的,全都属于「名」所摄。此七转识再加上所依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果这样思惟与现前观察以后,还不能断除我见与三缚结,就必须再从经中所说地狱道、鬼道的种种苦,以及自己观察畜生道弱肉强食及被人类宰杀而食等,详细而深入思惟以后,再思惟自己是否能永远保住人身而不坠入三恶道中受苦?并且再深入思惟:一旦落入三恶道中,何时才能再回来人间享有半苦半乐的人类生活?然后再依三苦来思惟:行善者死后出生于欲界天中受乐,行善者加修禅定出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现实生活当中经常看到的例子:就好像一个喜欢抽烟的人,当他开始要戒烟的时候,可是一戒,有一个笑话说:“戒烟很容易!因为我一天就可以戒三次了,一天戒三次,一年就戒了大概一千多次了,可是都从来没有戒成功!”为什么呢?因为当他在一个可能是工作空闲之余,他明明是要戒烟,但是只要手一闲下来,不由自主地就从腰包里面掏出打火机、香烟,点了以后都吸了几口了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那其中的六凡业道呢,依照佛经上的说明,说因为每一个业道,他生活环境的不同,也就是说他的生活环境有的是清净、有的是污秽。好比说我们现下可以看得到的,一般来讲人的生活环境是比动物的生活环境要清净,那么人的生活环境也是比一般的这些动物、畜生道的这些有情牠们的生活环境要富足。那么由这样子清净以及污秽的不同,还有富足跟贫乏的不同,所以这个六凡业道对众生就会有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众生生命形态虽然千差万别,但是依其生理、心理特征可以笼统地分为六大类——六道众生,按六道众生生活的区域、习性等又可归纳为三界,略说如下。一、六道有情众生总分六大类:天人、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称为六道。一切众生就在这六道中轮回不已。六道众生的概况依《长阿含经》等经的记载,略说如下。(一)天人天道的众生称为天人,类似世人所说的神仙。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编者按: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既深刻又久远,而且涉及文化生活中的各大领域,包括大家日常使用的成语、俗语、歇后语等等。这些词语虽然使用广泛,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它们其实来自于佛教?古人说百姓日用而不知,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常说刹那,但刹那到底有多长?(图片来源:资料图片)在日常生活或阅读文章时,我们经常使用或者看到刹那,这个常用词汇其实源自佛教。在日常使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为什么我们要谈三界六道呢?因为三界六道,就是我们一切众生所生活的世界的面貌。我们要先知道我们这个世界,到底它是什么样子;我们要知道自己在法界里面的位置,我们就会知道我应该要如何做,我应该要往什么方向来前进?所以我们要先了解三界六道跟解脱果的关系,我们有做一个三界六道跟解脱果的对应关系表:阿赖耶识 如来藏 ---阿赖耶识-如来藏---三界六道境业相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经中所描述的欲天胜妙五欲(色、声、香、味、触),完全是人间富贵者物质生活的理想化,如《瑜伽师地论》卷四说欲天们游戏娱乐于雅洁可意的园林池馆,常闻种种歌舞音乐、鼓噪之声、调戏言笑谈谑之声,常见种种可意之色,常嗅种种微妙之香,恒尝种种美好之味,恒触种种天诸婇女最胜之触,恒为如是乐牵引其意,以度其时这确是许多人,尤其是现代人艳羡的幸福生活。欲天还有凡人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