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生病躺在床上三个月!那位引领我修学的恩师让我把所有的道教塑像、仙家东西全部拿掉,只留佛像,并告诉我说那些都不是佛教!我按着他说的去做,可不是简单拿掉就完事,冤亲债主的遮障是非常大的!每次去邮局取回导师的书,我都生病,大年初二,我的病一起复发,疼得我大哭不止;看《心经密意》发烧39°,当时不知道什么原因,遮障极大!首先是要弄清什么是冤亲债主?就是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千万不要因此而过着整天苦苦恼恼、不知如何是好的生活,那就不是在学佛了。真正的学佛应该是越来越解脱,越来越清净,越来越自在才对。事实上,只要知见正确,凡事就都能如理作意而行了。之所以怕东怕西,担心这个担心那个,其实都是因为无明的缘故,由于不明白道理所致。所以说智慧很重要。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066集——在家信佛有禁忌吗?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样的习俗流传到中国以后,演变为烧纸钱,或者将衣物、各种生活用品等画在纸上,再予以焚烧,用来供养鬼道众生。所以,烧纸钱的起源可以远推到天竺密宗,再远推到事火外道,密宗的护摩法其实不离事火外道的法。但是,这种以焚烧来供养佛菩萨的火供之法,在经中是佛所禁止的。不过,由于鬼道众生的世界是与我们人间互相重迭的,所以他们所需要的物资也是不离人间世界。如果有人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譬如:佛教寺院中的沙弥尼、比丘尼以及近住优婆夷等,都是生活在寺院里头,每天与经像、法物为伴的女性修行人,从来不曾见到有人因为是生理期间,而发生所谓冲克的问题。因此,女性信众在生理期间仍然可以进入寺院,从事上香、礼佛、诵经、打坐等各项修行活动。问题六、家中设立佛堂,是否一定要供奉华严三圣像或西方三圣像?有什么样的仪轨必须要遵行呢?答:供奉华严三圣像或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那么与前面所说的这些相违背的,譬如说他生活中缺乏了衣服、饮食,缺乏了这些需要的汤药,缺乏了这些玩乐等等,而且身体众多病痛,年纪衰老,那么这样的日子就会过得有点辛苦,那我们称这样的有情,称为是有苦的有情世间。世间的众生其实乐是少分,多分是有苦,因为没有一位有情说他不会生病的,也没有一位有情说他不会变老的,所以大部分都是苦比较多。我们再接续这个论文中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比如说对于学佛之路还是会产生怀疑,想:佛菩萨遇到我困难的时候,都不肯帮忙,祂们对于我的这些生活情况都不闻不问,我出了这么大的困难,然后祂们却袖手旁观,最后我要何去何从呢?那我如果用其他方式,是不是比较好?因此他就会继续回到民间信仰,或是其他方式求神问卜,甚至找灵媒替他处理这世间的事情。最后他相信的还是这个有为法,还是相信这个境界法,最后相信神通法;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不能脱离他就会很困扰,因为他早晚境界都会出现,出现就会影响到他的生活,他看得到,听得到。所以,灵媒的日子并不是像大家所想的一定很风光,或是可以真正修行。因为修行要根据佛法,你要修学第一义谛,而不是终日跟鬼道众生搅和在一起。实际上,如果你遇到过灵媒,他后来决心来学佛,或是决心舍离你会发现他就是有这种困扰。那些你所以为的很好的能力,对他来说都反而是一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我们要告诉所有学佛人,不要只想请修行者帮你消除这个业,要消除业果,应该靠自己尽力修学;即使要不断地享受目前的生活,也要切记一点,在未来世往生极乐净土,让自己的五欲清净,让自己不用下很多的功夫,就自然与道相符合。在那个世界里不用再担心业报酬偿的问题,所以不用在这个世间说你要如何消业,因为消业不消业都是一时的,没有真正的消业是在不了解如来藏、不了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我们在学佛历程中,有富大贵,有人贫贱,所以是否放弃目前的生活享受并不适合统一标准,佛陀也不希望大家把苦行作为归依要件或是修行标准。而且从世间来看,真正的苦是在身心觉受上的苦。许多人对生老病死苦并没有觉醒,还有求不得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以及五阴炽盛苦等种种苦,你出生以后脱离不了娑婆世界的这些苦。这世间的八苦,佛陀说应该脱离。所以生活的享受如果是以八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些外道基本上就是在断常二见或是在戏论中生活。佛门中,如果有断常二见的人,实际上他是异,是被外道这些知见所熏染,跟佛法无缘。可是,通过书籍以及知见来检验,我们发现许多佛门中人是不折不扣的大外道。因为佛陀的检验标准很清楚,认为意识心是常住法的就是外道,就不是佛门中人。许多人讲相似佛法,就是讲相似般若,表面上都是佛法,所用的用语遣字全部都有佛法的影子,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世的这样一个教团,到底算是个人自修,还是集体共修呢?若说大家聚在一起是共修,但实质上却又是各自修行;如果说是各自修行,他过的明明又是团体的教团生活。所以应该这样讲:过着团体的生活,而有自修与共修的安排,两种生活相辅相成。大家也都很清楚,人多的地方是非就多,人多嘴就杂!实际上这是每一个道场都会发生的问题,这是众生被自己的无明遮障的缘故,不能说是共修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八关戒斋就是让在家人去体会出家的生活,过上一整天二十四个小时的出家生活,所以八关戒斋是为了未来的出家生活作准备;因此,真正如法的八关戒斋,是应该到僧团里面,去过上一整天的生活。譬如说像现在南洋——泰国、缅甸,他们受八关戒斋的时候,当天晚上就是在寺院里面,或者有些是靠在大殿里面,有一些是在大殿外面的走廊下,这样子度过一晚才算真的受了八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法、僧三宝到底对我们有什么恩德,使得我们要感恩他们,要信仰他们?那么到底对我们来说,三宝最直接的恩德是什么呢?我们生生世世生活在生死的大海之中,没有办法得到解脱,永远看不到解脱的彼岸。世上所有的智慧与宗教,都没有办法让我们到达解脱的彼岸。唯有佛陀出世,所传授的佛法、所率领的僧团,能够指引我们一步一步地走向解脱;除此之外,别无他路。所以,追求世间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为什么这么说呢?你一旦生到了西方极乐世界,接下来你该不会说:我在那边从此就幸福快乐的生活下去,一直到成佛,因为那边叫作极乐世界。也许你是可以快乐幸福的地继续在那边生活下去,但是你假如要成佛,你还是得要从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乃至般若智慧熏习等等的六度乃至十度,都离不开广学多闻的修学,这样才能够继续地支持你继续往佛道上去迈进;等到你福慧都了,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那这一些施设,是不是能够达到你所施设的目的?这就好像说,世间法上某甲会努力地去营生,一定是有他的目的;不管是说他是希望将来生活更舒适,或者是说想要让大家看得起。因为要达成那个目的,所以他才会努力又再努力,辛苦又再辛苦,因为那是对他有帮助的。假如有人说:没关系啦!你每天就五点起床,然后做做这个,又做做那个;然后记得,你不可以到处去玩哦!一直你就忙到晚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有的人是因为生活遭逢到困厄,当然就会有一分厌世的情怀;那有的人是因为亲友的大力推荐,他没有办法,碍于情面,所以就去学佛;那有的人是看了说法者而心生欢喜,他不是为了学法而来,只是为了看了这个人就觉得很欢喜;那有的人是因为他听到这个说法者所说的法,他相应了。由于每一个人的心性种种差别不同,再加上福德因缘的种种差别,乃至于说这个人他跟善知识有着或深或浅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那另外在《长阿含经》里面也记载了世尊告诫弟子们,日常的生活行住坐卧、饮食、便溺一切的作务中,都要依于佛陀所授的律仪轨则,常念一心,不失威仪,这样子摄心精进于道业,这样才是一心。佛陀这样子开示,说:【云何一心?如是比丘若行步出入,左右顾视,屈申俯仰,执持衣鉢,受取饮食,左右便利,睡眠觉悟,坐立语默,于一切时,常念一心,不失威仪,是为一心。】(《文殊师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长者子接着就向国王这样子讲,他说:【大王!父母恩重,犹如天地,怀抱十月,推干去湿,乳哺养大;教授人事,此身成立,皆由父母;得见日月,生活所作,父母之力。假使左肩担父,右肩担母,行至百年复种种供养,犹不能报父母之恩。】(《杂宝藏经》卷二)就是向国王说明:父母先是怀胎十月,等我们出生后,又时时怀抱着我们,推干去湿,哺育我们长大;又教导我们人事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但是,对于一个菩萨道的修行人来说,我们已经在发起四宏誓愿,立下誓愿而愿意生生世世行菩萨道,希望能够一世又一世的来行普贤行,来利益一切众生,这样自利利他而最后成就佛道;所以,在世世行菩萨道的这个过程当中,一世又一世的利益众生,或者接引众生,救护众生,所以,就必须要与很多的众生来同事相处,这样一世又一世的与众生相处的来结缘,乃至生活共事。菩萨就是透过这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我们又进一步来看,这个时间上面,正如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感受到的许多的事情,其实每一天、每一天都在连续一样,在佛教里面看来,我们不是只有这一世而已,其实我们有无量的前世,我们也有无量的未来世;那么从过去世到这一世、到未来世,其实在时间上面是有所相续的,这个才能够谈得到所谓的三世因果。所以,我们在佛教里面看因果,第一个就要先建立这个观念,就是因果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