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中国人进庙宇是为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苦难。结束语:佛法当然不是单纯的信仰,但信仰也是走进佛法的途径之一。近代几百年,中华民族多灾多难,贫瘠、战争如梦魇般相随,造就了多数国人的短视和急功近利,所以通过信仰走入佛法的这条途径已经被严重的污染。但是佛法和西方的只止于信仰的宗教不同,佛法是在利乐有情上的觉悟,其福德和智慧的内涵远超西方人的想象,当您超越信仰去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很多人并不知道,真正的信仰,是要超脱于世俗生活的,是用来升华生命、摆脱六道轮回的,而不是用来求得生活的安逸。求佛求神帮忙发财、帮忙娶妻生子,这其实是另一种性质上的行贿。真正的佛是来度众生的,佛能被你收买吗?(文/李向平)(原标题:另一种信仰危机——透视当前的求神拜“佛”热)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末学在多年的弘法过程当中,每每会遇到同修有种种修行的障碍出现,譬如生病、意外灾害、家人阻扰、工作忙碌、生活困顿等等事相出现,因而障碍之修行时,总是会劝请他们能够殷勤的履践忏悔、发愿、回向等三种殊胜的修行法门,并且在佛前至诚恳切的祈求诸佛菩萨的加持,以排解修道上的障难。十多年来,这样的方法总是能够适时的帮助陷入困境、旁徨无主、无所适从的同修度过难关,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供养父母的方法除了供养财物和生活必需品之外,恭敬礼拜、赞叹尊重也是很重要的。《优婆塞戒经》卷3〈受戒品第14〉:言东方者即是父母,若人有能供养父母:衣服、饮食、卧具、汤药、房舍、财宝,恭敬礼拜,赞叹尊重,是人则能供养东方。平实导师在《优婆塞戒经讲记》第四辑第124─125页中解释:如果能以衣服、饮食、卧具、房舍或者生病时以汤药供养父母,乃至有能力的人以财宝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说,厌倦官场的这些虚幻的富贵生涯,然后向往着什么?向往着简单然后朴实的山林田园生活。或者是说,想要远离从前总是被侵扰而不如意的这些环境,然后安安静静地重新生活。那么,红尘这一词被引进佛法之中,无非也跟上述的意涵有着一些关联。譬如说,有一些菩萨他曾经这么说过,他说:自开自解自为人,便向红尘利有情。而禅门里面也有这样的说法,出现红尘这样的名词,譬如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古德云:人人知道有来年,个个尽种来年谷;人人知道有来生,何不修取来生福?人为了明年、后年、晚年的生活都会努力存钱了,何况是未来世,更应该也要努力准备自己的福报。所以布施就像在投资一样,是为了修集未来世的福德;布施也像种田播种一样,果报收割是在未来世。现在多布施,未来世就能远离贫穷;就像现在勤俭存钱作有利的投资,晚年就有比较多退休金可用,这是一样的道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世间邪命当远离佛教中是要以正当而如法的职业营生活命、安身立命,过正当的生活,不要邪命自活。邪命自活的这个邪命,在《大智度论》当中有提到,说有四种邪命:第一是下口食,就是种植田园、调合汤药以求衣食;第二是仰口食,它指的是要仰观星宿、天候变化,以术数之学而求得衣食;第三则是方口食,是说曲媚权贵、阿谀富豪,巧言而求食;第四则是维口食,就是要研习咒术、卜算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有一天,慈童女想入海取宝来改善生活,老母虽然前已同意,不过是敷衍之词。待慈童女要出发时,老母不愿意慈童女出远门,因此阻挡他,慈童女便拔老母数十根头发而去。有一天,慈童女经过一座山,遥见一座琉璃城,有四玉女,拿四如意珠前来欢迎。后来又经过一座颇梨城,有八玉女拿八如意珠前来欢迎。又经过一座白银城,有十六玉女,拿十六如意珠前来欢迎。之后,又经过一座黄金城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以下摘录了一个报道:洞螈学名为Proteusanguinus,是欧洲唯一一种喜洞脊椎动物,它像利普托迪鲁斯甲虫一样,生活在欧洲阿尔卑斯山脉迪纳拉山东南部的石灰岩洞穴中。首次对该物种的描述是1768年,但当时仅记录它是一种洞穴动物,并未发现它们的奇特属性。由于它的身体呈灰色、粉红染色,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当地居民将它们称为人鱼(十大无眼动物)其实,何止这个动物不长眼,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经论当中佛陀及菩萨们的开示,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就是佛教中所说的正命——如法的职业,就是对于色身的生存没有了无理的欲求,不贪取过多的欲求而无厌足;也不以种种占卜、咒术等不合乎佛陀所制轨范的方法,来求得资养生命的物品,然后来存活色身;反之,必须仅以合乎佛陀所制轨范的方法,来求取生活所需的衣物、饮食、床座等等的这些的物品。简单地说,就是要不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第六是正命,就是以正当而且如法的职业来营生活命、安身立命,过正当如法的生活。第七是正念,就是专心忆念善法,比如说要思念戒定慧三无漏学以及五停心观等助道之法。五停心观就是:心容易散乱的就修数息观,贪欲心多的就要修不净观,嗔恚心多的那就修慈悲观,如果愚痴无明多的就修因缘观,乃至于我见、我执障碍多的就要修界分别观,去现观五阴十八界十二处我的虚幻不实。八正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禅在日常生活当中这句话没有错;因为第八识实相心如来藏,不论众生是否已经证得,他的如来藏都是恒常分明显现,不曾一时被遮盖,只是未悟的人不知道。已经亲证真悟的人,都是可以现前观察,祂在一切众生身中这样子运行不断,并且能由众生日日受用运行之中,让众生来日日受用。可是众生日日受用却不能知,所以,禅师就称之为日用而不知。古时候禅门学人日常的一切作务,都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可是学佛的人却背俗,导师出世弘法,他从来不在名与利上面用心,从来不支领一分的费用,包括车马费他也不支领,不但如此,他自己更是以他自己的财力,色身力全力地护持佛法的弘扬,比如説导师每天的生活,大概大部分时间,就是不断地在电脑前面打字,然后回信,然后思考接下来佛教界未来应该有的走向,目的只是为了能够跟世尊有所交代,只是尽一分菩萨该尽的本分。中国网:那张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正觉同修会悟后起修增上班课程-开演瑜伽师地论平实导师不仅完全承继玄奘大师所弘传三转法轮「真唯识量」,定期开讲详述「成唯识论」、「瑜伽师地论」,并以释迦牟尼佛所传授之三乘佛法為依归,教授大乘佛菩提道与二乘解脱道之实证,夜以继日為法忘躯,不為名利、不受供养,出资出力护持正法,不搞个人崇拜,没有架子,并以身作则,实践佛经所示的菩萨六度万行及中国古圣贤的行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依得就是说,前世就有修过神通,那当然他不一定是每一项都修过,那这一世一出生就具有某项的神通力在;然而只要他不过清净的修行生活,他的神通就会消失。报得是说,过去曾修过神通,这一世一出生却不具有神通力在,要等到修行佛法证悟般若后,往世所曾修习的神通才会自然现前。第三种是修得,是说过去世没有修过神通,出生后也没有神通力,然而在此世很努力地修行,最后能够证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那另外在《长阿含经》里面也记载了世尊告诫们,日常的生活行住坐卧、饮食、便溺一切的作务中,都要依于佛陀所授的律仪轨则,常念一心,不失威仪,这样子摄心精进于道业,这样才是一心。佛陀这样子开示,说:【云何一心?如是比丘若行步出入,左右顾视,屈申俯仰,执持衣钵,受取饮食,左右便利,睡眠觉悟,坐立语默,于一切时,常念一心,不失威仪,是为一心。】(《文殊师利所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如果这一生不想要悟道解脱,只想要过著幸福快乐的生活,那还是要有基本当人的福报,而这些福报,在佛法中而言,是摄属于次法的福德之中;有了次法的基础才能实现世间有为诸法。次法概略来说就是施论、戒论、生天之论等福德之基础,这些福德基础可以让我们这一生乃至未来世都能有好的福报;如果想进一步解脱生死也是要靠这些福德,甚至进而想要追求大乘佛法的明心见性,也是需要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每一世都实现一点点世间福,把这已经实现的这一点点福,大部分用来利益众生,少部分用来生活、修道。利益众生以后,那世间福很大,佛在《优婆塞戒经》讲过了:你买个包子布施给一条狗,来世还得百倍报;布施给破戒人,来世还得千倍之报;布施给一个外道的离欲者,那可就是百万报。如果是佛法中不破戒的人,你布施了一家持戒很清净的寺庙里的向道师父,来世可得千亿报。那你想想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有句话说富贵修道难,因为生活太富足了,忧郁相对比较少,很多富人不容易意识到轮回的苦,更谈不上想解脱轮回,甚至有的人会骄奢,还会因此下堕三恶道。所以,菩萨道行者,要注意好好使用福德,把它用在帮助自己和众生修行上,让它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微信公众号《富阳区延寿禅寺》2017-09-17东山夜话(原标题:有福德好成就)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一个证悟菩萨在触证到如来藏以后,他就知道如来藏是什么了!但知道归知道,接下来他要能够转依如来藏清净离染无我的体性,要发起更胜妙的智慧,如此他才能够被印证!乃至悟后起修才会顺利!所以一个菩萨什么时候被印证其实不是重点,重要的是他在修行菩萨六度的过程中就一直在进步了!他在修次法的过程,在观行五阴十八界的过程,在断我见的过程,他都会不断的进步!他在家庭或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