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如何判断在爱情中所遇之缘是善是恶,是顺是逆,如何用佛法的智慧去面对生命中出现的各种逆缘、恶缘?这需要我们具足对三宝的信心,深信佛教三世因缘果报的真实不虚,进而依循佛陀的教导,如理如法的看待自己和看待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境遇,学会柔和忍辱的应对人生。美好幸福的爱情和婚姻固然是人之所欲,但是不必要因为眼下婚恋的不如意而自怨自艾,因为一切皆有因缘,反悔不来, | 三摩地 2018-07-22 |
|
想破茧而出,除了要能调伏自己的与执着;其实需要有正确的人生观,要知道什么是意识心跟处处攀缘的心,才能在日常生活中真的反省跟接受失败。------微信公众号《慧读时光》2017-12-18 (原标题:人生如春蚕) | 三摩地 2018-07-22 |
|
《华严圣境故人来》部落格也常常推出好文章!里面的版主和一些菩萨写手都是葛格我认识的!最近有两篇「生活中的佛法」:【结婚好修行】与【终身大事】这两篇,葛格我看了也获益良多!而我一看就猜出是哪两位菩萨写的,分别是菩萨A与菩萨B!两位菩萨都是证悟的久学菩萨,因为从他们的文笔与写的内容,葛格我一看就发现是认识的人!所以刚好遇到他们时就说您那篇写得真好!那他们 | 三摩地 2018-07-22 |
|
但是,随着上课薰习法义与正知见一段时间后,慢慢在日常生活中思考着老师课堂提出的问题,重新检视自己的身口意行和平日做人处事的原则与态度。自己内心真的很忏悔与抱歉,在过去无知岁月中因个人贪、瞋、痴、慢、疑,我执我见,犯下的种种错误。不仅造成别人的困扰,更是自己困扰与伤害自己最深。感谢老师课堂不断开示佛菩萨慈悲的胸怀,让自己勇于面对过去所犯的错误,忏悔、 | 三摩地 2018-07-22 |
|
行善就在生活中,点点滴滴就可去作,只要心性调柔,多行善业即可广结善缘。在经文也这样善教导,《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卷1:【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小威势报:一者,于诸众生起嫉妒心;二者,见他得利,心生恼热;三者,见他失利,其心欢喜;四者,于他名誉起嫉恶心;五者,见失名誉,心大欣悦;六者,退菩提心,毁佛形像;七者,于己父母及贤圣所无心奉侍;八者,劝人修 | 三摩地 2018-07-22 |
|
我们又进一步来看,这个时间上面,正如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感受到的许多的事情,其实每一天、每一天都在连续一样,在佛教里面看来,我们不是只有这一世而已,其实我们有无量的前世,我们也有无量的未来世;那么从过去世到这一世、到未来世,其实在时间上面是有所相续的,这个才能够谈得到所谓的三世因果。所以,我们在佛教里面看因果,第一个就要先建立这个观念,就是因果 | 三摩地 2018-07-22 |
|
我们又进一步来看,这个时间上面,正如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感受到的许多的事情,其实每一天、每一天都在连续一样,在佛教里面看来,我们不是只有这一世而已,其实我们有无量的前世,我们也有无量的未来世;那么从过去世到这一世、到未来世,其实在时间上面是有所相续的,这个才能够谈得到所谓的三世因果。所以,我们在佛教里面看因果,第一个就要先建立这个观念,就是因果 | 三摩地 2018-07-22 |
|
可是长老回答说:我不相信那种说法,在日常生活中所碰到的、所听到的、所看到的事相,如果说它会导致灾祸出现的话,那么即使是佛陀、辟支佛、菩萨,也不会赞同的。有智慧的人,不应该把任何事情看成是祸或是福,而去占卜吉凶。接着长老就为他们父子,说了许多佛教的道理,算命师父子俩才觉悟到自己的错误,从此他们抛弃了外道,归依了佛法。释迦牟尼佛说完故事后,对面前的婆罗 | 三摩地 2018-07-22 |
|
我们又进一步来看,这个时间上面,正如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感受到的许多的事情,其实每一天、每一天都在连续一样,在佛教里面看来,我们不是只有这一世而已,其实我们有无量的前世,我们也有无量的未来世;那么从过去世到这一世、到未来世,其实在时间上面是有所相续的,这个才能够谈得到所谓的三世因果。所以,我们在佛教里面看因果,第一个就要先建立这个观念,就是因果 | 三摩地 2018-07-22 |
|
我们现在果报如何,就看我们的各种缘的作用,如果善业多,善果多,则果报好,体现在现实生活中就是各种方面好的境况,如果没有善业,只有恶业、或者恶业多,则现在的果报就有些惨了。故此,佛法讲:诸恶莫做、诸善奉行。这是我们改变果报的不二法门。不再造作恶业,减少恶果的缘,造作各种善业,添加善报的缘,那么我们现实生活就会逐步好转,恶果消失、善果日增。我们如果了解 | 三摩地 2018-07-22 |
|
在每天的生活中,耳听佛,口念佛,心中想佛、忆佛,能得早日蒙西方三圣接引往生极乐世界乃至成佛。7、修学修学之功德极为殊胜,修行人真发菩提心,必蒙龙天护佑,必得世尊护念,以此功德回向成佛才是究竟回向,因为此功德是真功德故。四、【结语】首先我们当知,所谓冤亲债主都是自心如来藏所化现,并非实有。尽快断除身见和我见,三心不住四相不生,才是最彻底的解决方法。佛 | 三摩地 2018-07-22 |
|
二住位的菩萨也同时在持戒上面用心,锻炼自己的心性,如实的受持戒法;将修学佛菩提道所知道的胜妙法义,在实际生活中展现出来以锻炼自己的心性,使原来有所染污的觉知心能够远离杂染,使自己的心地在知见和戒德上都能比以前更加的清净;渐渐的,就如同清净透明的琉璃中映照出来的真金一般。能够这样修治清净而安住下来的时候,就叫作治地住,就成为二住位的菩萨。三住位叫作修 | 三摩地 2018-07-22 |
|
佛陀所教导我们的这七种布施,都不需要减损财物,却同样可以获得大福报,而且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很容易去作到的。我们在成佛之道的修行当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摄受众生,饶益一切有情。龙树菩萨曾经在《大智度论》中说:为庄严佛土,教化众生。(《大智度论》卷6)平实导师也因此常常教导大众说:摄受众生就是摄受佛土。而摄受众生当然是要以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等菩萨 | 三摩地 2018-07-22 |
|
学佛人亲近善知识,依止善知识,主要的是要从善的教授教诫和他的实践生活中,来改造自己杂染的三业,丰富自己清净的生活,使自己一天一天的生长着善法功德,故善知识是自己黑暗中的灯塔,从恶趣中救护自己的大恩人,是自己法身慧命的除障者和源泉,故对于善知识应当于经所说而作念恭敬承事。2、应该发什么心来亲近。对亲近善知识的发心相,《华严经》七十七卷《入法界品》说:& | 三摩地 2018-07-22 |
|
所以,当在生活中遇见烦恼,你是采取佛陀所教授的方法来解决,还是依据世间法、依据自己个人过去生命的经验来解决,这是一个衡量你是信佛还是信佛法的标准。当你开公司面临经济上的危机,你第一念想到的是自己过去生没有很好的进行布施,而导致现在出现这样的状况,进而开始反省并积极的准备布施;还是想到,是不是我经营手段采取的还不好,是不是我包装的还不到位,我应该怎样 | 三摩地 2018-07-22 |
|
权巧加行:凡不具持名念佛经验又不了解如何无相忆佛念佛之人,应于日常生活中持名念佛。随时随地在心中默唱佛号、心念心听。藉以降低攀缘心,统摄散乱心。行者可将无相忆念拜佛时所拜的那一尊佛菩萨的圣号,编成一句自认为优美的旋律。犹如唱歌一般,在心中不停地反覆唱念,同时忆佛想佛。此圣号之旋律不可轻快,而应稳重优美,默唱时之速度越慢越好。只可一句反覆唱念,不可编 | 三摩地 2018-07-22 |
|
如果这种无相念佛的忆佛净念,在日常生活中,不论动中、静中都能相续不断,就叫作净念相继。p.86大势至菩萨以祂的念佛心,入无生忍的经验,于此娑婆世界,摄受表相学佛人归于净土。这种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的功夫,是使人得定很快速而且很有效的方法。尤其现今的社会环境,混乱吵杂,如果以此法门修持,不到两三年之时间,就可以得念佛三摩地。至于如何修持?当在奢摩他章中详述 | 三摩地 2018-07-22 |
|
波斯匿王连续问了三次,公主都是这样回答;波斯匿王听了非常生气地说:我今天就要试试你,到底你是依靠自己的善业力而有?还是依靠我的善业力?波斯匿王便命令左右,在城中寻找一位最低下、最贫穷的乞丐;使者奉了波斯匿王的命令便去寻找,找到了一位最低下、最贫穷的乞丐,并把他带到宫里晋见波斯匿王;波斯匿王见了以后,便认同这位乞丐是城中最低下、最贫穷的乞丐,便把善光 | 三摩地 2018-07-22 |
|
大人们可能会为自己辩解,并从生活中找到满足感。而他们再用同样的方式,把他们的孩子培育长大,干一样的事情。这样周而复始的恶性循环,就永远找不到出口了。因此,这个问题就变得非常重要。我们想要的生活究竟是什么?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多数都在为了事业放弃梦想。然而北爱尔兰一个名叫JohnnyWard的小伙子,却靠梦想走上了人生巅峰。Johnny从小在一个单亲家庭中长大,一直想 | 三摩地 2018-07-22 |
|
在我们普通人的生活中,无时无刻不涉及到这个问题。比如说,我们是一个雇员,老板交代个任务,本来是应该份内的事情。有人就是心不甘情不愿的样子。这个心念感召的果报肯定不是什么好的果报。这个心念意味着我们不愿意布施、付出自己的精力是贪,维护自己的利益是痴,内心不高兴、甚至是愤恨咒骂,是嗔。三样全齐,你说感召什么果报?工作上如果经常这个样子,你能顺利吗?能有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