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五戒  成佛之道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为了警策自己精进用功,祩宏禅师特于案头上书生死事大四字。一日,祩宏禅师阅读《慧灯录》,失手打破茶杯,若有所省。从二十七岁至三十一岁,祩宏禅师连遭丧父、失儿、亡妻、丧母之打击,深感人命无常,生死事大,遂决意出家。大明世宗嘉靖四十五年(1566),祩宏禅师三十二岁,投西山无门性天禅师落发,并于昭庆无尘玉禅师座下受具足戒。不久,祩宏禅师便孤锡游方,曾北游五台 三摩地

2018-07-20

见初生婴儿如此模样,德清禅师便问母亲:此儿从何处得入婶母腹中耶?母亲拍了他一掌,说道:痴子,你从何入你娘腹中耶?从此以后,生死去来之疑问,便常常萦绕于德清禅师之心中。德清禅师十二岁时,从南京报恩寺西林永宁禅师出家。当时,无极明信禅师正在报恩寺三藏殿讲经。永宁禅师于是携德清禅师前往礼谒。赵吉贞(大洲)居士当时亦在座下听经,一见憨山禅师,便抚而问之曰: 三摩地

2018-07-20

”圆修禅师听了,惕然有省,始知有生死大事,于是前往龙池幻有正传禅师座下出家,二十四岁得度。受戒后,圆修禅师谨遵正传禅师之教悔,精勤参究“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之话头,不久,即有所入。一日普请(全寺大众一起参加劳动),圆修禅师陪侍正传禅师出窑搬砖。闲话之间,同修们纷纷谈及四大名山菩萨出现神通广大之事。正传禅师说道:“者(这)里也不少 三摩地

2018-07-20

病愈之后,圆信禅师真切地体验到生死事大,可是苦于修行不知入处,于是开始行脚访师。圆信禅师曾经一度因为不知如何用功,非常苦闷,终日百无聊赖,如痴如呆,以至自我,衣食多废。有一阵隆冬,圆信禅师上身赤露,只穿一条裤子,后遇见一位穷苦无裤者,圆信禅师便将自己的破裤子脱给了人家,这样自撼嗌砺闾澹?诤?缰写?似咛炱咭埂:笠蚝??ジ梗?残澎?ν床豢扇獭U庵挚嘈猩?睿? 三摩地

2018-07-20

一日,大莲禅师自我反省道,出家数年以来,于教相理趣,虽有所理会,但是于生死岸头,这些全都用不上。于是,前往径山,参加结夏坐禅。在结夏期间,大莲禅师用功非常精勤,目不交睫。刚坐满三个禅七,有一天,大莲禅师忽然觉得身心内外,廓然洞彻,遂作偈云:“自幼失亲娘,遍觅于他乡。蓦然一相见,更不再思量。”解夏之后,大莲禅师便立即前往荆溪,参礼龙池正传禅 三摩地

2018-07-20

初至少室,宗书禅师便问:“来为何事?”常忠禅师道:“为生死求出离法。”宗书禅师道:“生死在何处,要你出离?”常忠禅师被问得无言以对。宗书禅师道:“且去,务下著。”于是,常忠禅师便留在宗书禅师座下参学。一日,常忠禅师问宗书禅师:“如何得见性成佛?”宗书禅师道:“你吃饭也未?”常忠禅师道:&ldq 三摩地

2018-07-20

一日,法藏禅师阅读古代尊宿之语录,怃然叹曰:“宗乘中事,自问理会也理会得,说也说得,只是一事未在,敌他生死不得。”于是便在祖师像前烧香燃臂,自誓道:“倘得彻悟,愿不惜身命,力弘祖道。”从此以后,法藏禅师开始行脚参方,遍扣名宿,时间长达八年之久。法藏禅师曾经参究过“万法归一,一归何处”之公案,可是未能彻旨。后来,他便隐居 三摩地

2018-07-20

通忍禅师道:“要了生死,特来请问。不但无处下口,且无处着想。”圆悟禅师道:“无处著想便是好消息。”[这一句真是道尽了用功的妙处。惜乎大多人不肯在此处回头转脑,犹自向外或文字知见中,寻找依靠,结果当面错过。]通忍禅师道:“莫便是么?”[通忍禅师见圆悟禅师道“无处著想便是好消息”,便生执着,以为这个便究竟。]圆悟 三摩地

2018-07-20

道忞禅师深知自己生死关头未破,脚跟不稳,于是便辞师行脚参方。他虽然先后参礼过憨山清、黄檗有等禅门尊宿,但是,心中疑滞犹在,终不敢自肯。后听说圆悟禅师在金粟接众,道忞禅师遂前往参礼。后因为机缘不契,一无所得,于是又改投双径语风信禅师座下。刚到双径,信禅师便问:“曾到金粟否?”道忞禅师道:“曾到。”信禅师又问:“曾问话否?&rdqu 三摩地

2018-07-20

因为患痢疾,濒于死亡,始知经论之学,非究竟法,不能抵挡生死。于是便放弃经教的学习,栖心宗门。一天,通玄禅师偶然阅读天童圆悟禅师的参禅偈,其中有一句,“一念未生前,试看底模样”,当下便疑情顿起。在疑情的推动之下,通玄禅师遂奋志参究,朝夕不怠。一日,通玄禅师于楼上行走,不小心一失足掉了下来。他当即豁然有省,遂口占一偈云:“一念未生前,六 三摩地

2018-07-20

都卢(全部、都、统统)收拾起来,非心非色,非如非异,要用即用,要舍即舍,要行即行,要藏即藏,拟思一毫地,便落生死关头,到者(这)里作么生相救得?”接着便作偈云:“五蕴山头自在身,了然物物应天真。顿教直下无思议,玄要全分见本人。”说完,本豫禅师便卓拄杖,大喝一声,下座。本豫禅师后圆寂于顺治丙戌年(1646),春秋五十九岁。有《宗门诚范》及 三摩地

2018-07-20

住持绿萝期间,通际禅师曾上堂云:“山僧这里,也不论玄,也不论妙,也不论禅,也不论道,只要你们生死心破。生死心若不破,便是阎王老面前吃铁棒的公招(公验、证据)。所以云,‘参须实参,悟须实悟。’阎罗大王不怕多语。不劳久立,珍重!”住持南源期间,通际禅师亦有上堂法语云:“诸方有玄妙禅,有性理禅,有细腻禅,有逐日常进禅,有休去歇去 三摩地

2018-07-20

自念生死事大,受具足戒后,方念禅师即辞师参方,游历讲肆,博通性相二宗宗旨,后于暹、礼二法师座下,为唱导师。一日,方念禅师偶然听古道法师讲《楞严经》,至“七处征心”处,当即便顿悟了缘生不实之法义。方念禅师深感法海深远,若非真修实证,无由穷究,于是决定暂时中止对经教的研习,前往少林立雪亭,参礼幻休常润禅师。初至少林,方念禅师礼拜毕,常润禅师便 三摩地

2018-07-20

自念生死事大,受具足戒后,方念禅师即辞师参方,游历讲肆,博通性相二宗宗旨,后于暹、礼二法师座下,为唱导师。一日,方念禅师偶然听古道法师讲《楞严经》,至“七处征心”处,当即便顿悟了缘生不实之法义。方念禅师深感法海深远,若非真修实证,无由穷究,于是决定暂时中止对经教的研习,前往少林立雪亭,参礼幻休常润禅师。初至少林,方念禅师礼拜毕,常润禅师便 三摩地

2018-07-20

现摘其大要如次,供读者参考——O学者先发破生死之心,要观破世界身心,皆为假缘无实。O要疑生从何来,死向何去。O死之一字贴在额上,如一身全死去。O不得耽著静境。O不得循人情。O全身一个疑团,不见天,不见地,不见山,不见水,一切可亡。O工夫不怕不得活,怕不得死,要疑情成一团而大死着。O举起话头时,如猫之捕鼠,无一毫别念。O不可在古人公案上卜度 三摩地

2018-07-20

万历四十五年(1617),元贤禅师已经四十岁,深感人世无常,生死事大,于是抛妻别子,投无经禅师落发。在慧经禅师座下,元贤禅师虽然勤奋好学,经常入室请益,可是每次凡有所咨问,慧经禅师一概不作正面应答,只是一句“我不如你”,便将他打发掉。对此,元贤禅师茫然莫测其旨。一日,慧经禅师耕田归来。元贤禅师迎上前,问道:“如何是清净光明身?”慧经 三摩地

2018-07-20

”无念禅师听了,悚然惊醒,于是决志参访,自誓今生定要究明生死大事。在行脚途中,无念禅师曾经听到有一位僧人举这样一则公案——有僧问大休禅师:“如何是西来意?”大休禅师道:“黄瓜茄子。”无念禅师不明其旨,遂生大疑惑。于是遍参江浙名宿,却一无所得。后听说大安禅师在庐山接众,无念禅师遂前往参礼。大安禅师一见无念禅师,便问 三摩地

2018-07-20

道霈禅师十八岁时,听说闻谷广印禅师居宝善寺,遂前往礼谒,请问出生死之要。广印禅师于是为他开示了念佛成佛之道理。道霈禅师一听,即谛信不疑。广印禅师知道霈禅师是个不可多得的法器,遂令他参礼永觉元贤禅师。道霈禅师于是投元贤禅师座下,充当侍者,服勤左右,并依元贤禅师之教,专看赵州和尚“庭前柏树子”之公案。崇祯七年(1634),元贤禅师应邀移居鼓山,道 三摩地

2018-07-20

禅定则有境界,有所得,通外道法,须以般若慧为前导,乃能了生死,兹略分述如下:禅定之法皆有境界、有所依、有所住、有入出,境界分段故。前时入某境界、后时出某境界;前时依某境界、后时舍某境界;前时住某境界、后时舍某境界;生时依某境界、死时舍某境界而别依业力所生另一境界。皆是境界分段之出入依住,佛云:「意识者,境界分段计着生。」凡有境界可入、可出、可依、可 三摩地

2018-07-20

如果常常有魔困扰的人,应常常在佛像之前,将布施、持戒、修行各种慧业以及修行福业的各种福德、功德回向怨家债主、亲友,同学佛道,一同悟明心性,一起解脱生死,所以回向的时候必须具体。有的人回向时很洒脱很笼统。每天晚上就在佛前唱诵:愿以一切修行功德回向法界。这样就完了,表面上看起来很洒脱,骨子里却很笼统。所以回向的时候,对于一个学法有障碍的人来说,必须很具 三摩地

2018-07-20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