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唯有这种方式,才能够使众生得到真实的解脱,真正能超越生死。而不是像阿罗汉们将灭止生,让自己在三界中消失了。灭除了在三界当中的出生,那样子只能够叫作将灭止生,让三界一切都不出生;可是这样子做,于人于己都没有真实的助益!这样子做,只是证得了空相,对于空相背后之本性——空性,却是不证不知的。也就是说,诸佛如来下生到人间没有别的原因,就只是为了教 三摩地

2018-07-21

二乘圣人成为阿罗汉,而被称为人天应供,这是因为他们能够出离三界的生死,而凡夫以及诸天外道,都未能离开三界的生死,所以,出三界生死的人都可以称为阿罗汉。阿罗汉的意思就是应供,一切人、一切天,统统都应该供养他;他们在人间只是人类之身,但是一切人以及天都应该要供养他。因为一切诸天并不能出离三界生死,但是阿罗汉他却可以出离三界生死,所以,一切的人、一切的天 三摩地

2018-07-21

因为一切诸天不能出三界生死,而阿罗汉能出三界生死,所以是应供。那阿罗汉利根的话,一世就可以成就;诸佛呢?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就,当然也具有阿罗汉的功德。所以诸佛也可以称为阿罗汉,但是阿罗汉不能称为佛,因为单单修学二乘解脱道不能成佛,只能成为阿罗汉,必须回小向大,继续修学大乘佛菩提才能成佛。为什么?因为大乘佛菩提道函盖二乘解脱道,二乘解脱道只是大乘佛菩 三摩地

2018-07-21

因为虽然阿罗汉也被称为人天应供,但是,也只就他能够出三界生死轮回来说;就他的实质内涵来讲的话,不论是福德或者是智慧,阿罗汉都差佛太远了。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021集佛陀是什么?>正源老师 (原标题:佛、菩萨与阿罗汉之间的差异?) 三摩地

2018-07-21

因为一切诸天不能出三界生死,而阿罗汉能出三界生死,所以是应供。那阿罗汉利根的话,一世就可以成就;诸佛呢?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就,当然也具有阿罗汉的功德。所以诸佛也可以称为阿罗汉,但是阿罗汉不能称为佛,因为单单修学二乘解脱道不能成佛,只能成为阿罗汉,必须回小向大,继续修学大乘佛菩提才能成佛。为什么?因为大乘佛菩提道函盖二乘解脱道,二乘解脱道只是大乘佛菩 三摩地

2018-07-21

这天魔波旬听起来很中意,因为如果不于色法动心、不于受想行识动心,那就不会去探讨受想行识、不会探讨五阴,一定会继续轮转于欲界生死中,永远都是他的眷属,当然是天魔波旬所想要的。如果有人会于色法动心、于受想行识动心,他就会去探讨:这五阴到底是常或是无常?探讨的结果是无常,就会脱离天魔波旬的掌控。所以佛陀这后面所讲的都是从如来藏的立场来讲的,如果从如来藏的 三摩地

2018-07-21

但是有某个附佛法外道,否定如来藏是真实存在,或者是把只有一期生死的意识心当作是如来藏,而且竟然有一大堆的,都自称或被称为法王!可见这些外道对佛世尊完全没有真正的认识,对于佛宝也没有虔诚恭敬心。而且这些附佛法外道,说他们只要修双身法,就可以即身成佛,快速成就报身佛,不需要像佛法当中要经过三大无量数劫的辛勤苦修,来成就清净法身。从上面对佛世尊所开示的说 三摩地

2018-07-21

诸位想一想:众生从无始劫以来不断的生死苦恼,无量世的生死就是众生最大的苦恼,而众生会受这些大苦恼,都是为了一个烦恼:我见。单单只为了一个我见烦恼,所以在无量生死中受大苦恼。四种住地烦恼就是:见一处住地(我见烦恼),以及欲界爱、色界爱、无色界爱。这四种烦恼,归根究柢仍是基于我见而有的。譬如欲界爱是贪爱欲界法,就是贪爱欲界中的色声香味触;但是欲界的贪爱 三摩地

2018-07-21

二乘圣人成为阿罗呵而被称为人天应供,是因为他们能出三界生死(而凡人与诸天都未能出离三界生死)。佛具足获得微妙,远远超过诸阿罗呵的解脱证境,当然更应受一切人、一切天的供养,所以诸佛也被称为阿罗呵。四、佛为什么叫作三藐三佛陀(同正等觉)呢?《优婆塞戒经》卷3〈16息恶品〉云:觉了二谛:世谛、真谛,名三藐三佛陀。也就是说,因为佛具足觉了世俗谛和真谛,所以称 三摩地

2018-07-21

所谓真如无为,乃是行者经由修习二障之法,具足前面所说的五种无为法以后,进一步断尽烦恼障习气种子随眠和无始无明一切随眠;当二障随眠究竟断尽的时候,不但可以远离分段生死,也可以断尽烦恼障之习气种子随眠,非大阿罗汉所能知;除此以外,也断尽无始无明一切随眠,非等觉菩萨所能知;从此所说诸法,不再有如等觉菩萨之有极微细之过失。这样的无为境界,乃是第八识中所有杂 三摩地

2018-07-21

从地狱出,轮还六处,入生死海,诸趣恶道。愿共有缘,同业同道,随缘化变,当以救之,令得出离;共我有缘,发菩提心,求无上道。十者大愿∶若有众生,当于我法,若我有缘,若我无缘,同我大愿,则是我身,共我无别。行四无量心,心等虚空;广度有情,无有休歇,愿达菩提,登正觉路。大圣曼殊,以圣性愿力,不入三界,亦不出三界;心如虚空,常在如来清净性海、真如藏中。安住法 三摩地

2018-07-21

因为菩萨的修行不是说自己不杀就好,如果是声闻人他自己不杀,他能够解脱三界的生死轮回,对他来说,他就能够实践他的解脱。可是菩萨不是只是独善其身还要能够推己及人,还要能够度化一切众生。所以我们自己在摩洗父母师长的时候,我们起了离杀思之后,我们还要劝导思。譬如说:如果我们父母有曾经造一些不好的业,我们就要劝导我们的父母不要再杀生,也要劝导我们的父母师长离 三摩地

2018-07-21

当五阴十八界全部灭尽以后,他的如来藏还在─单独存在─而不再去投胎,也不再受生于色界或无色界中,因此不再有五阴十八界,当然就不会再有生死了。所以,阿罗汉的涅槃是依他的如来藏不再投胎受生而施设的;因此,无余涅槃并不是真实法,无余涅槃是依阿罗汉的如来住而不生一法之境界施设的。换句话说,你身中有如来藏,而你的如来藏本来就是不生灭的;不生、不灭就称为涅槃,无 三摩地

2018-07-21

一、佛有三身1、化身佛佛有应身化身,依有情得度之缘而现化身,或数分钟、或数小时而灭;有时示现应身,譬如卢舍那佛之示现释迦牟尼佛,与有情同现生死饮食之身,方便度入佛法,现入无余涅槃,故有八相成道以示人间,此等名为应化之身。化身佛者庄严报身及真如,为度众生而现色像,或数分钟或数小时数天而灭,唯是影像,无有形体。应身佛者为某界有情得度因缘成熟而示现受生成 三摩地

2018-07-21

因说涅盘位真实而有,必至无生无灭,以「非十八界法」,以「真实常住」,以「恒常」,如是多义,乃至涅盘本义,即是「不生」为「涅」,「不灭」为「盘」,所以「不生不灭」称之为「涅盘」;既然如来宣说,阿罗汉可证「有余涅盘」,所以依此方便说,而知如来为欲启发后来菩萨乘,而说涅盘,既然生前可证,殁后可证,生死之中,涅盘本自不生不灭,所以涅盘当是可求可证,于生死 三摩地

2018-07-21

声闻菩提系从闻而得,声闻人没办法自己证悟四圣谛、八正道等法,必须要亲从佛陀听闻之后,才能取证四圣谛、八正道;缘觉菩提系从思维而得,辟支佛人从某一因缘去体会,然后自己思惟,而不是从别人那里听法而得来的,是从缘而悟的,辟支佛人所证的解脱仍然不是究竟,只能出三界生死,但是仍然无法了知涅盘解脱中的境界是什么,所以是少分觉悟;因为是少分觉悟,所以叫他作辟支佛 三摩地

2018-07-21

这是说,诸佛如来既然自己得到了无量无边的利益,又能怜愍众生而救济众生的生死苦,利益无量的众生同证解脱果及佛菩提果,所以如来有如法住胜;这与二乘圣人得到解脱法以后,只能在舍寿前的短短数十年中救度众生离开生死苦,不能世世常在人间救护众生同离生死苦,所以说如来有如法住胜。三、关于佛之智胜《优婆塞戒经》卷3〈16息恶品〉云:云何智胜?如来所有四无碍智,非诸声 三摩地

2018-07-21

二乘圣人成为阿罗呵而被称为人天应供,是因为他们能出三界生死(而凡人与诸天都未能出离三界生死)。佛具足获得微妙,远远超过诸阿罗呵的解脱证境,当然更应受一切人、一切天的供养,所以诸佛也被称为阿罗呵。四、佛为什么叫作三藐三佛陀(同正等觉)呢?《优婆塞戒经》卷3〈16息恶品〉云:觉了二谛:世谛、真谛,名三藐三佛陀。也就是说,因为佛具足觉了世俗谛和真谛,所以称 三摩地

2018-07-21

如佛说:我见定光佛已来已离欲,以方便力故,现有生死、妻子眷属。有人言:从得无生法忍来,得诸法实相故,一切烦恼及习尽。有人言:佛从初发意来有烦恼,至坐道场,于后夜时,断一切烦恼及习。问曰:如是种种说,何者为实?答曰:皆是佛口所说故,无有不实。声闻法中,佛以方便力故,现受人法,有生、老、病,寒、热、飢、渴等;无人生而无烦恼者;是故佛亦应随人法有烦恼。于 三摩地

2018-07-21

』佛言:『菩萨摩诃萨,修大方便引接众生,其受生死无量大苦,不以为患!若有人言:提婆达多实是恶人入阿鼻狱者。无有是处!』如来尔时,即为大众显发,提婆达多微密妙行大方便!时无量百千菩萨得无生法忍。无量百千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无量百千人得须陀洹果乃至阿罗汉道。」(CBETA,T03,no.156,p.148,b7-28)次当举说小乘经典:《增壹阿含经》卷47:「提婆达兜适下足在地 三摩地

2018-07-21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