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譬如在《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1中的开示:如有智人能善思惟,观察生死险道之中,莫能过于无所依怙。譬如大海舟船而无商主,其中有情多所漂溺,涌浪洄澓,破坏沈没,种种诸难常有忧患,求于吉祥无上船师以为依怙。因此在三界六道轮回生死之中,最危险也最可怜的便是没有三宝与善知识能够依怙,想要出离生死之苦乃至破除无明,单纯靠自己,那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有智慧的人应 三摩地

2018-07-22

从刚刚讲的内容,主要是针对说个人的部分,但是,我们可以再从整个众生轮回三界生死来看。说如果一个人不求岀离三界,那么他也会有在劫难逃的部分,也就是说他逃不过火劫、水劫、风劫。那火劫、水劫、风劫,这是他所生活的环境当中所会面临的三劫。那这个三劫呢,火劫也就是说,譬如说我们住在地球当中,这个地球有成、住、坏、空,那成住坏空它在坏的时候,其实是有火灾;他碰 三摩地

2018-07-22

因为能够在生死流转,最后成就佛果的,必定有受过菩萨戒。因此,一开始可以先方便受五戒,然后最后就应当回到这菩萨戒。所谓的五戒,就是你要先行三归依,然后发起四宏誓愿。所谓的三归依就是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其中这有小乘法,跟大乘法的差异,所以在三乘菩提法之中(所谓三乘菩提就是声闻、缘觉以及佛),就是要说明,这些法都是从大乘法这样所流露出来的,所展开来的 三摩地

2018-07-22

出家人要帮助众生的,是要解脱三界生死的轮回苦恼;出家人不赚钱,并不是因为出家人如果他在家的话,他没有能力赚钱;我们经常有一句话说,禅宗祖师里面有说:出家事乃是非将相所能为也。出家是大丈夫事,非将相所能为也。乃至菩萨们如果去看看,那一些禅宗祖师的公案,更简单的,以比较接近于玄奘大师的,就玄奘大师的窥基大师而言,他是唐朝开国功臣尉迟敬德这一个大将军,他 三摩地

2018-07-22

我们可以很确定的是这一位众生也是由他方世界转生而来,与一般众生的生死轮回并没有太大的差异,不会因为他是某一器世间的第一位众生,便不会有无明烦恼。虽然如来藏本自具足如来一切智慧德相,但是因为众生有无明烦恼的缘故,因此众生便无法证得一切本自具足的智慧德相;所以虽然如来藏本来具足一切智慧德相,而某器世间之第一位众生仍然会有无明烦恼。然而在某些情形下,累劫 三摩地

2018-07-22

声闻菩提系从闻而得,声闻人没办法自己证悟四圣谛、八正道等法,必须要亲从佛陀听闻之后,才能取证四圣谛、八正道;缘觉菩提系从思维而得,辟支佛人从某一因缘去体会,然后自己思惟,而不是从别人那里听法而得来的,是从缘而悟的,辟支佛人所证的解脱仍然不是究竟,只能出三界生死,但是仍然无法了知涅盘解脱中的境界是什么,所以是少分觉悟;因为是少分觉悟,所以叫他作辟支佛 三摩地

2018-07-22

有人问:何谓天魔、阴魔、烦恼魔?那么对于在世间,随顺于苦乐追求五欲,而不知生死苦者而言,本身他就是处于天魔、阴魔与烦恼魔的掌控中,因此并不知道有天魔、阴魔与烦恼魔的存在。就好像苏东坡讲过一句话:不见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那么人是在庐山里面,当然就没办法看到庐山整个面目。如果说你是处于天魔、阴魔、烦恼魔中,就不会察觉说有这所谓的天魔、阴魔、烦恼 三摩地

2018-07-22

相信三乘菩提是真实能够亲证的,真实能够让人永远出离三界生死苦;信依着这个五根、五力的这些种种助道的善法来修学,真实能够让人亲证三乘菩提的果德。总的来讲就是对三宝有了信心,以及对于因果的关系坚信不疑,而不为其他的外道邪法所破坏,这个就是信,也就是有了信根。大家都听过佛法大海,唯‘信’能入。前面说修学佛法,要能够了生脱死,这个生死大海浩瀚无边 三摩地

2018-07-22

然后他在下品下生当中,他说:只要至心,然后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那因为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这个佛名的缘故,他在念念当中就除了八十亿劫生死大罪;那么他命终的时候,就会看见金莲花犹如日轮,那么这个人他死了以后,一念顷还是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就是说,一个人即使造了五逆十恶,他如果愿意忏悔,而且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至诚心念十念,他仍然可以下品往 三摩地

2018-07-22

想要得到自在安乐,那就必须要了悟生死,远离贪欲。三界之中,如天人拥有许多的福报,但是天人也有享尽堕落的一天。佛法说三界如牢狱,即使是三界之顶的这个天界,还是像牢狱一样。唯有诸佛菩萨所修学的无漏,才能够观照诸法空相,熄灭人我差别,这才是最究竟的常乐境界。比丘听完之后,心胸豁然开朗,舍却罣碍,认真学道,一本初衷,终于得以证果。各位觉得,故事当中的这位树 三摩地

2018-07-22

第六个,那就是漏尽通,又称为漏尽智证通,就是断了三界一切的见惑、思惑的烦恼,不受三界生死,永远脱离生死轮回,这就是漏尽通。进一步有了能够知道漏尽之后,更知不受生死系缚的智慧,那就是有了漏尽明。前面所讲的就是六通。那神通的获得呢,有依得、报得、修得三种的不同。依得就是说,前世就有修过神通,那当然他不一定是每一项都修过,那这一世一出生就具有某项的神通力 三摩地

2018-07-22

』佛言:『菩萨摩诃萨,修大方便引接众生,其受生死无量大苦,不以为患!若有人言:提婆达多实是恶人入阿鼻狱者。无有是处!』如来尔时,即为大众显发,提婆达多微密妙行大方便!时无量百千菩萨得无生法忍。无量百千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无量百千人得须陀洹果乃至阿罗汉道。」(CBETA,T03,no.156,p.148,b7-28)次当举说小乘经典:《增壹阿含经》卷47:「提婆达兜适下足在地 三摩地

2018-07-22

众生之所以轮回,就是在五阴十八界上面建立了身见,意识这一个妄心在执着色身为我,依于我有色身,一切有情有受、有色身,所以建立了人相、我相、众生相;众生也好、他人也好、自我自己也好,都有不断地造作运动,这些都有在时空当中的流转,这就是所谓的寿者相,具足了四相就具足了轮回,无边地一个又一个的生死流转,众生如此。菩萨要以断我见,就是要以未到地定为基础,而来 三摩地

2018-07-22

对于初机的学人,佛世尊则为其讲述持五戒可保人身、修十善可以生欲界天的人天善法;来请法者如果善根深厚,于人乘、天乘可以信受以后,再为其演说欲为不净、如何可以出离生死轮回等解脱法道;乃至于为善根福徳皆具足者,演说大乘菩提之成佛之道。如是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乃至无上乘的修学,各有不同层次的所修、所断与所证法之差别。虽然说从人乘、天乘乃至无上乘的修道 三摩地

2018-07-22

如果仍然對「擁有喜怒哀樂的覺知心自我」,認定是常住的心,那正是我見還沒有斷除的人;正因這個覺知心的自我擁有了喜怒哀樂,所以才會在三界享受欲樂,同時也受盡生死中的種種苦楚,這正是當今諸方大師在解脫道修行上的盲點所在。至於您說的:「那麼為了什麼修行呢?不就是讓「自己」消除煩惱,學得自在快樂嗎?避免惡業,不也是要讓來世的「自己」好過嗎?」讓自己消除煩惱而 三摩地

2018-07-22

我们可以很确定的是这一位众生也是由他方世界转生而来,与一般众生的生死轮回并没有太大的差异,不会因为他是某一器世间的第一位众生,便不会有无明烦恼。虽然如来藏本自具足如来一切智慧德相,但是因为众生有无明烦恼的缘故,因此众生便无法证得一切本自具足的智慧德相;所以虽然如来藏本来具足一切智慧德相,而某器世间之第一位众生仍然会有无明烦恼。然而在某些情形下,累劫 三摩地

2018-07-22

境界法不能使我们脱离生死,只会让我们继续轮回,所以师兄姐们,请远离感应。喜欢感应的人其实就是三界中的精神病人,都是因为有无明的缘故。喜欢境界法真的像吸毒一样非常、非常的可怕!所以建立正确的佛法知见非常重要!现在我把自己是如何化解冤亲债主的方法告诉大家,主要是请孩子生病的那位师兄看一下,希望您能够受用或得到启迪。第一:每天坚持做早晚课,在佛前忏悔、诵 三摩地

2018-07-22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卷1开示:【若善男子及善女人,但闻佛名、二菩萨名,除无量劫生死之罪,何况忆念?】按照经中意思,光是听闻阿弥陀佛及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的圣号,就能够灭除无量劫生死之罪,更何况能够帮助亡者忆念弥陀世尊?因此助念者帮助往生者的地方,亦是依凭诸佛如来的加持力,故经典常说:「当知皆是如来神力慈悲护念。」因此此人自己不知法要,不知道诸佛菩 三摩地

2018-07-22

其受戒者,入诸佛界菩萨数中,超过三劫生死之苦,是故应受。有而犯者胜无不犯,有犯名菩萨,无犯名外道。」也就是说夫妇、六亲之间,都可以互相请为传戒之法师而传菩萨戒。在根本论中,当来下生弥勒尊佛也是这样说的,所以承天禅寺那位法师主张只有出家人才可当菩萨戒的传法师,是违背佛陀教诫、违背等觉菩萨教诫的错误说法,可见他根本就不懂戒法。以上八点是依据平实老师在讲 三摩地

2018-07-22

而且意根普遍的执着一切法,在六尘境界中处处作主,反而不能在涅盘的修证上面作主,正是吾人流转生死的根本,当然不该妄认意根为真实我。(原标题:如何现观第七识意根的虚妄)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