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从佛道修学的内涵来说,佛菩提道及解脱道是佛法二主要道,称为二大甘露法门;因为这是能让人断除分段生死而出离三界轮回,进一步也能让人断除变易生死,成就究竟菩提、究竟佛果的缘故。就好像甘露琼浆是欲界中最好的食物,佛菩提道与解脱道则是三界中最最殊胜的修行法,也是佛法中最最殊胜的修行法,是一切佛法的根本,也是无上;所以藉甘露的名称来显示它们的殊胜,所以在佛教 | 三摩地 2018-07-23 |
|
佛陀在《大般若经》中也教导菩萨修禅定或静虑不是为了禅定所得到的可爱境界(定境),也不是为了禅定所得到的生死果报(譬如生色界天、无色界天),而是为了利乐众生,为了摄受佛土!为了帮助众生解脱!帮助众生往佛道迈进!佛陀在经典上也常常教导众生行菩萨六度,其中修禅定(静虑)波罗蜜多也是非常重要的!禅定波罗蜜,玄奘菩萨在《大般若经》中翻译成静虑,其实禅定波罗蜜不只是 | 三摩地 2018-07-23 |
|
如果常常有魔困扰的人,应常常在佛像之前,将布施、持戒、修行各种慧业以及修行福业的各种福德、功德回向怨家债主、亲友,同学佛道,一同悟明心性,一起解脱生死,所以回向的时候必须具体。有的人回向时很洒脱很笼统。每天晚上就在佛前唱诵:愿以一切修行功德回向法界。这样就完了,表面上看起来很洒脱,骨子里却很笼统。所以回向的时候,对于一个学法有障碍的人来说,必须很具 | 三摩地 2018-07-23 |
|
然而菩萨即使证得了慧解脱了,仍然没有办法自己自主生死,生死仍要待缘。假使菩萨们想要求证俱解脱的话,就必须要加修四禅的功夫,有了四禅的定力以后,才能够提前舍报或者延后舍报,也就是说什么时候要舍报,完全可以由自己来决定。当然除了舍报的时间可以由自己作主以外,未来生要在什么地方,要在什么样的家庭出生,也可以由自己来作主。这种可以自主生死的功德,完全是菩萨 | 三摩地 2018-07-23 |
|
若是时解脱,就一定要待时——一定要等待舍寿时间到来——才能进入无余涅槃而获得永远解脱生死的无境界境界。八解脱的意思是:【复有八法,谓八解脱:色观色,一解脱;内无色想,观外色,二解脱;净解脱,三解脱;度色想,灭瞋恚想,住空处解脱,四解脱;度空处,住识处,五解脱;度识处,住不用处,六解脱;度不用处,住有想无想处,七解脱;度有想无想处 | 三摩地 2018-07-23 |
|
外道茫然无知于意识本身的存在,本身的错误地以意识所相应的禅定的境界为涅槃,这就是最大的,他没有办法出离解脱生死的原因。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在三界有当中,欲界有、色界有、无色界有;以无色界有的四空定,四空定当中的非想非非想定,我们称它为第一有定,是三界还在轮回,还在业道不断的沉沉溺溺当中的众生而言,这是最殊胜的有情,他已经是入于非想非非想定了。欝头蓝 | 三摩地 2018-07-23 |
|
外道修行四禅八定是以证得四禅八定的境界为目标,他们不修声闻的无漏空智,也不修缘觉的缘起智慧,更不修菩萨的大乘无生智,所以即使已经修得无色界顶——非想非非想处定,而仍然不免要轮回生死。声闻的俱解脱大阿罗汉,修四禅八定到了无色界顶的时候,他们依照所悟的声闻无漏的智慧而证入灭受想定,成为大阿罗汉。大乘法里面菩萨修行到了一定位次后也要修四禅八定, | 三摩地 2018-07-23 |
|
若是为了与鬼神打交道或是为了修得神通而修习禅定,则非佛法中的禅定,不但无法解脱生死轮回,反而容易落入鬼神道或魔道,求出无期。因此佛法中的禅定的修证,至少要已经确实断了我见之后再来修习,才是安全保险的作法,因为已经能如实了知五阴的虚妄,不会再执着于种种境界或定境,便不会有魔扰的情况发生。大德既然有心修学禅定,即应修学佛法中的禅定,不应修学外道禅定,则 | 三摩地 2018-07-23 |
|
声闻乘的修行方法,是在听闻佛法之后,信受佛语,依佛的开示现观五蕴十八界法苦、空、无常、无我而断我见,之后努力修断我执,断尽一念无明下烦恼,命终后入无余涅盘,不再轮回生死;具足四禅八定功夫者可以不待命终,随时入无余涅盘。这种修行,要点在于听闻佛法后对五蕴十八界法的如理观行,以及修除性障、断尽一念无明。做观行的时候,需要心思细密,能够将五蕴十八界法中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佛者譬甘露 听闻无厌足 不当有懈怠 无益于一切五道生死海 譬如堕污泥 爱欲所缠裹 无智为甚迷日出众华开 譬佛之色身 日入华还合 世尊般泥曰值见如来世 当勤精进受 除去睡阴盖 莫呼佛常在深法之要慧 不以色因缘 其现有著者 当知为善权善权之所度 有益不唐举 而现此变化 亦以一切故时 | 三摩地 2018-07-23 |
|
复次,若有众生堕阿鼻地狱受诸苦恼,我当久久代是众生受诸苦恼,如生死众生所受阴、界、诸入,畜生、饿鬼……皆亦如是。】这个愿就是世尊在行菩萨道时,发愿要救护众生、代众生受种种痛苦。-----《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第039集菩萨布施无畏惧》高正国老师(原标题:如何能在菩萨道上精进修行,勇猛不退?) | 三摩地 2018-07-23 |
|
故吾人于六道中轮回生死不能出离,皆因意根之执著而起;而意根这个执著性,却是由意识的无明──错误认知──而使意根不断的产生执著性。所以顺观十二因缘法时无明排在第一,辟支佛及阿罗汉皆因断了意识的无明而使意根的我执灭失,才能灭尽十八界而入无余涅盘。又意根因了别慧很微劣,不能细分别六尘万法,所以经常令第八识出生前六识来协助分别。(三)第六识意识是审而不恒; | 三摩地 2018-07-23 |
|
在上一节中,说到阿罗汉与菩萨的重大的差异:阿罗汉所断的是一念无明,若是利根精进者,一生便可取证阿罗汉者而解脱生死,菩萨则不同,菩萨要在三大阿僧胝劫中努力摄受众生、护持正法,在度他的过程中而成就自就,如此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而双断一念无明和无始无明而成就佛果。无论是修行的时劫,还是摄受众生、住持正法,阿罗汉皆无法与菩萨相比拟,菩萨三大无量数劫精勤地以正 | 三摩地 2018-07-23 |
|
」是时,难陀比丘在闲静处而自修克:所以族姓之子,剃除须发出家学道者,修无上梵行,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更不复受。即于座上成阿罗汉。尔时,难陀闻佛所说欢喜奉行。】白话翻译如下:我阿难亲从佛闻:有一次,佛在摩竭国界和五百位大比丘及弟子们,沿着江岸缓缓而行。江中有一根巨大的漂木,载沉载浮地在江中不断上下滚动。这个时候,世尊看见了这种情景,就在江边 | 三摩地 2018-07-23 |
|
世界上有人很盲目啊,他说,不会啊,有的鬼神他知道说他以前以前怎么样怎么样;而我们在这里就直接将这个说清楚,即使这只鬼知道,这还是以现在新的意识,来探索了知这个旧的意识发生了什么事情,所以还是不同的意识啊!就算是能知道以前怎么样怎么样的一切,那还是叫作是「故事」,那叫「过去」,那叫「传说」,那叫「假像」,那叫「生死」,那些故往的事情根本无济于事!那我 | 三摩地 2018-07-23 |
|
安受苦忍就是指菩萨世世在人间行菩萨道,对人间生死之苦都能够安忍,是病痛之苦或者是气候冷热变迁之苦,都能够安忍而不生起下劣心,趣向声闻缘觉得修证。第三种说的就是谛察法忍。菩萨能够观察甚深极甚深如来藏,就是第一义谛无上妙法,能够安忍于如来藏本来的无生,能够安忍于如来藏所生的五阴十八界也是本来无生,同时能够安忍于自己所修学的次第,安忍于自己所需要对治的烦 | 三摩地 2018-07-23 |
|
因为他,所以有机会让你修忍辱行,也促使你更努力进修而加速你的道业的成就!如此安忍于世间善法,安忍于世间的种种苦,忍于五浊恶世的恶劣的众生!事实上种种的苦难也是无常生灭,只是我们修学佛菩提道上的挑战而已!当看到众生由于无明而轮转于三界六道,遭受种种苦难,或者沈溺于种种欲望之中,沈溺于种种无常法:得意的时候,自然是满心欢喜;遇到无常来的时候,异常脆弱, | 三摩地 2018-07-23 |
|
正因为有一个真实心才会有无明存在,虚妄而无自性的无明不可能独自存在,因为无明是与觉知心及意根相应的法,当然是依附于心而存在,不可能独自存在,也不可能是在虚空,那当然是依真识而存在,才会被觉知心及意根所缘而产生流转生死的作用;可是真识在哪里?我不知道!因为我不是菩萨,我是缘觉;但我知道无明了,把无明灭尽了,不再让十二因缘中的识缘名色的六识心再生起了, | 三摩地 2018-07-23 |
|
可是佛说不是!大部分的众生没有办法做到这样的功德,反而是被贪、瞋、痴这种怨恨、怨害所缠缚着,随着生死流而不能够解脱。这菩萨就觉得奇怪:如果这样,这世界不应该叫作娑婆啊!我们来看到下一段,佛说:相庄严星宿积王,彼佛剎土亦有行菩萨乘,诸善男子及善女人,已曾供养无量诸佛成就忍辱,将护有情善自调伏,若诸有情以众苦具而来加害,悉能含忍终不放逸贪恚愚痴。善男子 | 三摩地 2018-07-23 |
|
就是祂在无量劫以前的过去生,因为造作罪业而堕到火车地狱中,受极重的苦报;看见同伴及其它所有火车地狱众生,受着极重大痛苦的情形,自己也感受着大苦恼,心中就生起了想要帮助他们免除这种重大的痛苦,给予他们安乐的安隐心,然后就生起了慈悲心,自己就在心中发起了“救度一切众生出离三恶道乃至三界生死苦,求证无上正真之道的菩提心。”进而就为在火车地狱乃至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