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智者复教合掌叉手,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除五十亿劫生死之罪。尔时彼佛,即遣化佛、化观世音、化大势至,至行者前,赞言:善男子,以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作是语已,行者即见化佛光明,遍满其室,见已欢喜,即便命终,乘宝莲花,随化佛后,生宝池中。经七七日,莲花乃敷。当花敷时,大悲观世音菩萨,及大势至菩萨,放大光明,住其人前,为说甚深十二部经。闻 | admin 2019-04-20 |
![]() |
说生死过涅盘至乐。闻此法已。是人能得厌生死过欣涅盘乐。彼善知识。或为是人说六波罗蜜。既得闻已。能发无上菩提之心。彼善知识。或为是人说善方便。是人以此善方便故。即能坚持六波罗蜜。速证一切智终不退转。外道。从天中终生人间者。天身已前作人身时。所修梵行布施持戒。皆希来报。是人如是修行积习作业久讫。以是业力生于天上。得生天已。与天久居行天仪式。从天终已。由 | admin 2019-04-18 |
![]() |
佛时颂曰:贤者好布施天神自扶将施一得万倍安乐寿命长今日大布施其福不可量皆当得佛道度脱于十方因缘合会谁为亲五戒十善除去瞋不望他许自为亲世间荣乐如浮云展转五道如车轮莫计寿命惜金银天地尚坏何况身奉持经戒是大珍勿贪财色辱悞人三界众生如群羊来去五道身坏伤命速流水何有常作恶甚近受罪长泥犁地狱沸镬汤制心刚意离祸殃犯罪入中痛难当佛告阿难:世人无智生死肉眼不知罪福, | admin 2019-04-18 |
![]() |
为什么成佛以后,第八识心就不再称为异熟识呢?因为成佛以后,第八识心中异熟种子的流注生灭已经断尽,分段生死以及变易生死也都已经断尽了,不会再有生灭变易的现象,所以就不再称为异熟识。在还没有到达佛地之前,第八识心含藏着成佛的功能,所以称为如来藏;到达佛地以后,因为如来的果德已经显发出来了,所以就不再称为如来藏。这就说明了一个事实:就是第八识阿赖耶识心体 | admin 2019-04-17 |
![]() |
二、数论外道主张:神我能了知一切有情自性,当神我想要贪着境界时,神我自性就会成为变易法,变为贪着性;然后神我受用外境,于是辗转生死,受诸苦恼;想要求解脱就要修静虑,三昧成熟,神我就少贪,神我自性就不变易,归于寂静,就是解脱。挞伐者中观应成派等,认为觉囊派主张:如来藏虽然自性常住,但是能出生贪着的妄心贪着境界受用,要透过瑜伽行灭贪,成为世俗谛空,显现 | admin 2019-04-01 |
![]() |
这是佛陀转法轮的整个过程,都是世尊为了教导众生能够解脱生死乃至成佛的法道!转法轮之后,佛陀虽然具足明行足,可以住世一劫,但还是要示现给众生看,示同众生一般,最后要入涅槃(这是八相成道中的最后一种法相)。每一尊佛从凡夫因地修行到成就佛果,都是经过三大无量数劫的长时修行,历经菩萨五十二阶位的修证,并于百劫当中修诸相好,即无一处非舍身处,无一时非舍命时, | 三摩地 2019-03-06 |
![]() |
” 此众生各有之自内我方是真我,方是真正之造物主、上帝、大梵、创世主、大梵天王、祖父、道、谛、神、古仙人……,禅宗名之为本来面目、本地风光;然自无始劫来悉无蕴处界等三界我性,是故其体常住而无间断,乃至无始以来未曾刹那间断,乃能依因果业力创造各各有情之蕴处界,及以有情受报之器世间,得令有情世世受报又造新业而生死不断;具真实体性故 | admin 2019-03-04 |
![]() |
如佛所说行慈者,此人行慈不满足,常受短命多病身,迷没生死不成佛。更发誓言,愿我世世不起杀想,恒不啖肉,乃至成佛,制断肉戒。语已,即投火中,与兔王母子并命,这是慈氏一姓的由来。在《华严经·修慈分》中,佛告弥勒:应修慈心,以自调伏,于念念中常修六波罗蜜。修慈心时,未离分别,未能不起我、我所见,当得六种梵天之福。若离分别,离我、我所,此则名为广大之 | admin 2019-02-21 |
![]() |
(节录自平实导师著《金刚经宗通》第二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12年7月初版首刷)二乘菩提 二乘菩提的实证,却只需要断我见与我执而且断了我所执,一世之中就能证得阿罗汉果而出三界生死。(节录自平实导师著《楞严经讲记》第七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10年11月初版首刷,页202。)作圣谛讲的是有量的四圣谛,有量圣谛的真义就是二乘菩提;因为二乘菩提 | admin 2018-12-27 |
![]() |
)七识心与空性赖耶非一非异 七识心非离于赖耶而有,七识心之证得解脱而取灭尽或轮回生死,实依赖耶所藏七识心之烦恼种断与不断而有,不离赖耶所藏一切种,故七识心与空性赖耶非一非异。(节录自平实导师著,《楞伽经详解》第五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6年8月初版四刷)大悲依空性智而生起 假使有一天你眼见佛性了,你的品质很好,根本就是始终如如不动的 | admin 2018-12-27 |
![]() |
灭掉自己而不再有来世的五阴出生,一切的生死苦就不存在了,就是无余涅槃,世俗谛就这么简单;可是到末法时代的今天,已经没有人知道这个真理;所以大师们都想要留著识阴继续存在人间而不受三界诸苦,那都是妄想,永远不可能达到,也违背佛陀的二乘菩提正教。(节录自平实导师著《金刚经宗通》第一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12年5月初版首刷)二乘涅槃 二乘圣者所 | admin 2018-12-27 |
![]() |
此外,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垢不净,非有非无,不一不异,非善非恶,不生不死,无来无去,非涅槃非生死……等,无量的不堕二边而同时函盖二边,也都是心真如阿赖耶识本来就“如”而显现于外,可以被利智菩萨亲证而现观的实相,都叫作中道。(节录自平实导师著《楞严经讲记》第一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9年12月初版二刷,页49-50。)5、真如 | admin 2018-12-27 |
![]() |
」[2] 六识论的支持者印顺知道六识不足以说明这生死轮回,因此他将过去意识转化成为微细潜在的「意根」,又说是「细意识」,可见他对于「根、识」是分不清楚的。因此,将六根先理清楚,是修学解脱道的首要任务,若不能弄清楚根与识就不能断除我见,难免会落入识阴之中而不自知。[2] 有没有断我见,这是学佛人的基本。[3]前五识尊者大拘絺罗答曰:「五根异行、异境界 | admin 2018-12-27 |
![]() |
众生意根末那识与如来藏如影相随,流转生死。[1]八识论有经为证:「所谓八识,何等为八?一者阿梨耶识,二者意,三者意识,四者眼识,五者耳识,六者鼻识,七者舌识,八者身识。」——《入楞伽经》卷8前六识于“五无心位”——眠熟无梦、闷绝、正死位、灭尽定和无想定中即灭,第七识入涅槃时可灭,唯独第八识如来藏,不生不灭,不以修得,本来自 | admin 2018-12-27 |
![]() |
末法时代,密教横行,邪师说法如恒河沙!佛法本非迷信,犹如日月一样磊落光明,皎然纯净!祂调化人心的刚强、点亮智慧的明灯!乃是这宇宙间亘古长存、永恒不变的真理!然而如今的中土,强敌环伺,国土危脆,面对境外各色外道猖獗的渗透,国家焉能听之任之?佛法之于华夏,千年传承,早已嵌入灵魂、深入识海,焉能断绝呼?然时局艰辛,我佛陀圣教亦需体察国之 | admin 2018-11-21 |
![]() |
二、数论外道主张:神我能了知一切有情自性,当神我想要贪着境界时,神我自性就会成为变易法,变为贪着性;然后神我受用外境,于是辗转生死,受诸苦恼;想要求解脱就要修静虑,三昧成熟,神我就少贪,神我自性就不变易,归于寂静,就是解脱。挞伐者中观应成派等,认为觉囊派主张:如来藏虽然自性常住,但是能出生贪着的妄心贪着境界受用,要透过瑜伽行灭贪,成为世俗谛空,显现 | admin 2018-11-13 |
![]() |
而且,他们影响大,又可以在内陆大量发行资讯文宣资料,正觉同修会反驳索氏、多识氏的书籍正义凛然,正法炽然,但是被挡在外面,他们佯装视而不见,闷不出声发大财,继续以双身法普施淫雨财色双收,何乐而不为?在信息资源种种不对等的状况下,结果可想而知——苟利佛教生死已、岂因祸福趋避之!导师是一人与万人敌啊!只有真正的菩萨才如是。历史上自有佛教以来,佛 | admin 2018-11-10 |
![]() |
乐居生死无边苦海受斯厄难。难陀。第二十八七日。于母腹中。胎子便生八种颠倒之想。云何为八。所谓屋想。乘想。园想。楼阁想。树林想。床座想。河想。池想。实无此境妄生分别。难陀。第二十九七日。于母腹中。有风名曰花条。此风能吹胎子。令其形色鲜白净洁。或由业力令色黧黑。或复青色。更有种种杂类颜色。或令干燥无有滋润。白光黑光随色而出。难陀。第三十七日。于母腹中。 | 三摩地 2018-10-14 |
![]() |
其实佛陀的教诲,是要教导我们认识生命的实相——根本心如来藏的体性,然后才能够让我们舍弃生死轮回的洪流,从现在的一念无明以及无始无明当中解脱出来,才能够真正的安忍而不造恶业,才能够勇于在三大无量数劫当中乐于救护众生、修菩萨行,而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像这样不愿接受正法,自外于正法之外,对自己到底有何益处呢?现在还有许多附佛法外道团体的领导人,冒 | admin 2018-08-21 |
![]() |
佛陀说,有一些沙门或婆罗门他们有禅定,他们可以入定意三昧,然后以这个三昧心可以看到过去八十个成劫跟败劫,也就是说这些外道他可以依于他的宿命通可以看到过去多生多劫的生生死死的内容。那这里就产生一个问题了,那为什么过去的八十个成劫败劫里面的那些记忆可以从过去来到现在呢?显然一定要有个法祂能够留存记忆,使得过去八十劫的生死的记忆的内容可以来到现在, | 三摩地 2018-08-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