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除非往生天界之前,都没有造过任何恶业,但是那种人毕竟不多。尤其是过去生一天到晚只是打坐修禅定,而不是布施行善的人,纵使修得了四禅,乃至四空定的证量,舍报后生到色界天,或无色界天的这些禅定天当中,成为色界天或无色界天的天人;但再长的天人岁寿,都还是会报尽;报尽之后,必定就要下堕三恶道去,去报偿过去所造而未偿的恶业果报。所以这些不离三界果报的善业,都是 | admin 2020-02-20 |
|
即使是还没有实证如来藏心的初住位到六住位的已发心菩萨,甚至是还在十信位中,信力还没有具足的信位菩萨,因为他们也同样都是善根深厚,乐于听受施论、戒论、生天之论的人,也知道“欲为不净,上漏为患,出要为上”的道理,也都供养过许多的佛菩萨;并且他们都了解,只有归依三宝修学佛道才是唯一究竟的道路,所以才会进入到佛门中来修行。这些菩萨虽然都还没有实证 | admin 2020-02-20 |
|
除非往生天界之前,都没有造过任何恶业,但是那种人毕竟不多。尤其是过去生一天到晚只是打坐修禅定,而不是布施行善的人,纵使修得了四禅,乃至四空定的证量,舍报后生到色界天,或无色界天的这些禅定天当中,成为色界天或无色界天的天人;但再长的天人岁寿,都还是会报尽;报尽之后,必定就要下堕三恶道去,去报偿过去所造而未偿的恶业果报。所以这些不离三界果报的善业,都是 | admin 2020-02-20 |
|
若生天中,都不思念人中之物,何以故?天上成就胜妙宝故。若入地狱,身受苦恼,不暇思念,是故不得;畜生人中,亦复如是。】(《优婆塞戒经》卷五)世尊开示这段经文的意思是说,往生的长辈、亲人,除非他是落入饿鬼道中,我们为他追福才有用;如果他是往生到天界、人间或者地狱、畜生道的话,那么为他作追福供养,他都是得不到的。所谓追福,就是为亡故的亲友众生来修善事、功 | admin 2020-02-20 |
|
那么为什么会有地狱门前僧道多这句话的出现呢?这乃是有某一门的外道,为了鼓吹世俗人修行、生天、得道,因而渲染以及捏造出佛门以及道教修行是十分的困难、黑暗等等负面的讯息,所以宣扬僧人以及道士是要下地狱的观念。由于他们透过市井小民之间的口耳相传,积非成是,变成了这一句地狱门前僧道多的流行语出现。这不但了僧人以及道士的形象,而且也吓阻了世俗人成为佛门出家人 | admin 2020-02-20 |
|
另外,在《增一阿含经》卷38当中,佛陀开示:除了成就如来的授记之外,也有记别某人将会成就辟支佛、声闻,或者将生天、生在人中、生在饿鬼中、生于畜生道、生到地狱等等,因为已经预先知道不同的众生将会有种种不同的往生处所。佛陀有观察众生业种势力成熟与否的能力,而预告众生未来往生的处所,所以称为授记或者记别。在《佛说首楞严三昧经》卷下当中,佛陀曾经为我们开示, | admin 2020-02-20 |
|
另外,在《增一阿含经》卷38当中,佛陀开示:除了成就如来的授记之外,也有记别某人将会成就辟支佛、声闻,或者将生天、生在人中、生在饿鬼中、生于畜生道、生到地狱等等,因为已经预先知道不同的众生将会有种种不同的往生处所。佛陀有观察众生业种势力成熟与否的能力,而预告众生未来往生的处所,所以称为授记或者记别。再者,佛陀也曾经提到祂自己在过去劫被授记成佛的经历。 | admin 2020-02-20 |
|
初果是须陀洹;二果是斯陀含果,也称为一来果,一来的意思是一个人只要证得二果,往生天界以后,会回到人间再来受生一次,然后从此,就不再回到人间受生,也就是他在出离三界生死之前,只需要人天往来一次,所以就叫作一来果。三果人,叫作阿那含果,也称作不还果,不还的意思就是只要能证得三果,就可以在中阴阶段般涅槃,也可以在色界天以上般涅槃,在出离三界生死之前,都不 | admin 2020-02-19 |
|
第三者就是菩萨在这过程中,要常常自己修集,修集什么呢?要对于六念处这样来作观行,就是除了端念三宝的功德以外,还要念戒、念施、念天,从持戒、布施以及生天之法,然后来自己领略佛法的妙处,这个就是属于菩萨应当常乐于修集的事情。第四者菩萨应当为众生来说生死的所有的过咎,自己也要从这生死的这些痛苦中能够出离,所以要勤说;你能够勤说的话呢,就可以将来可以不断的 | admin 2020-02-19 |
|
同样,在声闻僧团里面的二果人,他虽然还会来人间一次,可是当他生天----他因为获得声闻的二果成为一来人,他会先生到天上;可是天上的时劫非常久远,所以当他上生了欲界天,再重回人间的时候,人间已经是几百万年过去了,这个时候正法也就灭了。所以说,在声闻僧团里面证得二果,他生天之后,他也不会继续留在人间来弘法利生。那初果人呢?初果人虽然七次人天往返,可是他一样 | admin 2020-02-19 |
|
可能有人听完这样的典故,不太能信受说,为什么用一只金铃来供养佛塔,就能得到五百世胜妙梵音果报?供奉钟铃能够得到胜妙梵音善业果报这个道理,佛在《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中就有开示说:【若有众生奉施钟铃、,可得十种功德:一者,得梵音声;二者,有大名闻;三者,自识宿命;四者,所有出言,人皆敬受;五者,常有宝盖以自庄严;六者,有妙璎珞,以为服饰;七者,面 | admin 2020-02-19 |
|
】《业报差别经》中说:【奉施灯明得十种功德:一者照世如灯,二者肉眼不坏,三者得于天眼,四者得善智慧,五者除灭大暗,六者得智慧明,七者不堕黑暗,八者具大福报,九者命终生天,十者速证涅槃。】《般若经》中说:【诸佛弟子凡有所说,一切皆承佛威神力,与诸法性常不相违。依所说法,精勤修学,证法实性,故佛所言如灯传照。】把佛法一代代的传承下去,如同灯灯相传、心心 | admin 2020-02-19 |
|
即使是还没有实证如来藏心的初住位到六住位的已发心菩萨,甚至是还在十信位中,信力还没有具足的信位菩萨,因为他们也同样都是善根深厚,乐于听受施论、戒论、生天之论的人,也知道“欲为不净,上漏为患,出要为上”的道理,也都供养过许多的佛菩萨;并且他们都了解,只有归依三宝修学佛道才是唯一究竟的道路,所以才会进入到佛门中来修行。这些菩萨虽然都还没有实证 | admin 2020-02-19 |
|
所以当佛陀每次遇到一个新接触佛法的人的时候,一定会为他开示施论、戒论、生天之论;然后入了佛门以后,又会依着戒定慧三学来为次第的教导。所以佛陀的开示,对于一个想要修定的学人曾经这样说:察于躇步,知于施行,善恶所趣,求道用心,精进乐不?三月审察,志高行净,可众乃用作比丘。身既作比丘,当选耆旧明于法律,为之作师,授其十戒。奉戒三年,兢兢不亏,众贤咸可,当 | admin 2020-02-19 |
|
问候大家身体健康!精神愉快!《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今天要和大家谈谈持戒生天。今天要看的是‘护戒品第2’中的一个故事,还是要说的是:故事说的是过去所曾经发生的事,而不是编造出来的事情。这段‘护戒品’是被收录在《大藏经》第四册No.211《法句譬喻经》卷第1之中。【昔佛在舍卫国祇桓精舍,为诸天人宣演经法。时罗阅祇国有二新学比丘,欲往见佛。二 | admin 2020-02-19 |
|
” 弊宿外道说:“如果真如你所说的行善可以生天,那么请你现在用刀自杀来求生天;如果你贪生怕死,就表示没有来世。”童女迦叶就说一个譬喻,说:“有一个富人,他死后留下了两个妻子,大老婆生了几个儿子,小老婆刚刚才怀孕。要分财产的时候,大老婆认为小老婆没有小孩,所以财产要全部归大老婆所有;小老婆认为如果能等她生产,有男孩就能够得到财 | admin 2020-02-19 |
|
或有众生身行善,口、意亦善,不谤贤圣,见正信行;身坏命终,生天、人中。行者天眼清净,观见众生,乃至随行所堕,无不见知,是为苦行第一胜也。语译成白话如下:【他的天眼清净,能观察各类众生在此处死后出生在彼处、出生后的容貌是美好或是丑陋、随所造善恶业而往生善趣或者恶趣;众生随著各自身口意行之善恶而落入的处所,他全部都可以看见而且全部都能了知。他还知道如果 | admin 2020-02-18 |
|
觉即了、不施功,一切有为法不同;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争似无为实相门,一超直入如来地。但得本、莫愁末,如净琉璃含宝月;既能解此如意珠,自利利他终不竭。江月照、松风吹,永夜清宵何所为?佛性戒珠心地印,雾露云霞体上衣;降龙钵、解虎锡,两钴(gǔ)金环鸣历历;不是标形虚事持,如来宝杖亲踪迹。不求真、不断妄,了知二 | admin 2020-02-18 |
|
我慢若仍然存在,就会不信有自心如来常住,恐惧堕入断灭境界中,就一定会再去入胎或受生天界。但是我慢的意思,已经普遍被佛教界的大师们误会了,总是误以为对别人生起分别比较,就是我慢。这样地错解我慢的真义,将会使三果人无法取证阿罗汉果,故应该加以说明。其实我慢纯然是对自我而生起的慢,不是对别人而出生的,我慢的真实义是:因我而起慢。众生从出生的时候就已经存在 | admin 2020-02-18 |
|
只要众生有所需要,不管是自己身体的内财或者是金银珠宝等外财统统布施出去;于百劫修集福德圆满后上生天上,于天上观察因缘成熟,诞生人间;于菩提座下一手按地明心,上品妙观察智、上品平等性智、大圆镜智出现;又于夜后分睹明星而眼见佛性,成所作智现前,成为四智圆明的究竟佛。由此可知,)佛菩提乃是菩萨成佛的法道,也是菩萨经历五十二阶位才能成佛的法道;从菩萨最基本 | admin 2020-0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