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我们完全不知祂的存在,但祂却是每个人的生命主体。八个心合和运作前六个心接触外界,形形色色的事物和资讯。第七个心时时裁决,第八个心完整无缺地记录并收藏一切。如果我们的身心是一家大公司,这八个心就像合作无间的董事长、总经理、经理、柜台员工,让我们可以正常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如来藏在释迦牟尼佛尚未出现在这个世界之前,没人知道我们都有八个心。一般人都认为意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也就是说,众生对于法界实相到底是如何?为什么会有我们这个器世间?为什么会有我们众生?为什么会有我们这样的生命现象?其实这是法界里面最大的一个秘密,也是所谓的妄念之相。一个菩萨如果能够实证了第八识如来藏,能够知道法界的实相,这个时候他的妄念之相就消失了,这个时候就称为一切妄念无相。能够一切妄念无相,就是证得了第八识如来藏,祂的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的这个实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我们有情生命之所以得以延续,乃是赖于有真心如来藏的执持,祂本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无量无数劫生生世世默默伴随着我们,依其大种性自性等因缘化现众生七转识心永无疲惫,而我们的见闻觉知意识心在死后再去投胎时即会永远消失,不能到未来世,所以来世定为另一个全新的意识心,张三变成了李四,此世为人来世变成猫狗猪羊,自家难认自家人,此就是生死轮回的定律。想想看,曾有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即一切法皆是真心直接或间接所出生,离开如来藏真心,就没有五蕴十八界可以出生,一切生命和大千世界皆不存在。度一切苦厄:当依真心体性现前照见五蕴皆空时,因而明白了五蕴十八界皆依如来藏而存之理,即会转依自在真心,从此不再以色身为真实我;这时身见(注2)和我见(注3)就断除了;再继续深入观行下去,连我执(注4)也渐渐断除,获得解脱功德受用,永远舍离了对三界(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用俗话来说,就是众生爱惜这个生命,爱惜这个能觉能知的「五蕴我」,已经爱到骨子里面去了。而「俱生我执」引生「分别我执」以及「我所执」后,与意识的后生执着相互辗转缠绕不休,形成无量无边的制约行为,并深深的嵌入潜意识末那,形成无量无数的习气种子。这些习气有深有浅、有粗有细,细的障碍成佛,粗的障碍解脱生死。而单单就与粗重的分段生死烦恼相应的习气论之,已是累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一)心法八(有主动支配能力)眼识(能观);耳识(能听);鼻识(能嗅);舌识(能尝);身识(能触);意识(能知诸法);末那识(又名传送识、染污识、染净依,即根本意识能分析诸法);阿赖耶识(又名无没识、含藏识、能藏诸法,永为种子)(二)心所法五十一(受心王指挥)1、遍行五(通善性、恶性、无记性)作意(心生境界,作意境);触(由境生心);受(由触生受);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同样的,我们活到这一世,我们对于前一世能够了知什么东西呢?其实我们也不了知,因为有隔阴之迷,所以过去的所有事情就让它消失得无影无踪,然后我们这一世又重新开始,又重新在我们的这一期生命里面,产生种种的喜怒哀乐。可是我们过去世的每一世,也都有种种的苦乐,可是那一些也都过去了,哪有什么样的相貌存在?甚至说如果我们可以看到有些众生他头脑受损了,那他的觉知心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有人认为生命完全是依物质聚合而有,若物质分离,生命即坏,并无不灭的精神体往来三世,故物质就是生命之,这是古印度顺世论外道的观点,后来演化为唯物论。三、三界唯心本心第八识虽然无形无色,然能摄持物质,譬如磁铁所生之引力,无形无色,却能吸引铁块。阿赖耶识具有一种功能——大种性自性,法尔如是能团聚四大极微成器世间及众生之色身。心能造物的原理,如《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众生还以为这样的五蕴法是真实的、是可以依靠的、是值得追求的,所以为了满足自己去追求五蕴法上的满足,不惜花费自己一生又一生的生命,一直为了追求五蕴法,而不断地去造作新的恶业、善业、无记业。也就是众生被这个法、被五蕴的世间、被这个五蕴法所欺瞒了,所以五蕴法就像是一团乌云,追逐在众生的头上遮盖了阳光,使得众生见不到真如的光明,所以又把五蕴叫作五阴。这五个蕴集之法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欝头蓝弗因为是石头压草,没有真实断身见、我见,没有真实断贪瞋痴,他虽然证得了非想非非想定,可是很不幸的,他这一世现下还在非想非非想天,等他享完非想非非想天的愚痴的所谓的天福;因为在非想非非想当中既然没有色身,而意识也完全的住于这一个非想非非想定,这一个没有证自证分的定境法尘;他跟一切众生没有互动,他没有戒定慧的修行,他没有四摄六度可能的造作,他完全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于等觉位百劫修相好,无一时非舍身时,无一处非舍命处,不管与生命有关的内财,或者与财物、眷属等有关的外财,统统布施出去,为了成就自己的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这样百劫累积福德圆满上升天上,在天上观察人间因缘成熟诞生人间,于菩提座下一手按地明心,夜睹明星而成为四智圆明的究竟佛。这就是宗通具足圆满的部分。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宗通与说通第006集总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这是众生意识思惟的有限性,也是未能了解生命实相──如来藏,而妄生情解、未能如理作意之故。也因为科学理论是由意识堆砌而成,所以往往是长江后浪推前浪,是很容易受后来的理论与实验所推翻,是一种终将败坏散去的生灭之法。在此,我们也知道用行为科学来证明佛法,有其相当大的局限性,也容易受误解;因为绝大部分的行为科学研究者都是持着唯物观点,他们大多受了达尔文演化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而且一般西医熏习西方医学久了以后,往往有职业傲慢,对于佛教的教理不乐信受,关闭了另一扇生命智慧之门。但是,意识是否真的如他们所想的那样只依头脑的存在而存在?事实并非如此:先回到断灭论来讲,断灭论是无法成立的,因为一直都有修行人在禅定中见到自己或他人的前世;也有人在被深度催眠时,可以回忆过去世的情景,这都证明确有过去世的存在。又从许多事相中,譬如出生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一)心法八(有主动支配能力)眼识(能观)耳识(能听)鼻识(能嗅)舌识(能尝)身识(能触)意识(能知诸法)末那识(又名传送识、染污识、染净依,即根本意识能分析诸法)阿赖耶识(又名无没识、含藏识、能藏诸法,永为种子)(二)心所法五十一(受心王指挥)遍行五(通善性、恶性、无记性)作意(心生境界,作意境)触(由境生心)受(由触生受)想(由受生想)思(想生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一旦有一天,当你觉悟了,你也会像梦醒了一样,不在执着现实的财色名食睡,你就会发起出离世间的求道心,想要明了生命的,成为一个探索真理的伟大的修行者。明白了梦也就明白了人生的意义! (原标题:梦境中六七识各有什么差别?第八识有何不同?)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现在,就请您和末学一起从第五章第一节开始,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为什么宗、说二通不离八识心王所生一切法呢?各位菩萨,您在佛门中修行多年,是不是常听人提起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这句话呢?您晓得这句话的意涵吗?其实这句话的真正意思,已经指陈了生命的实相,显示出万法的本质了。但是由于大多数人未能证悟实相,所以往往会误会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真正意思;误以为三界唯心 | 三摩地 2018-07-21 |
![]() |
那就先要明白“明心”是什么?明心就是:对于宇宙万有的本源——一切有情众生的生命本体的根源,能够真实了解,证实祂,明白祂,那就是明心。明心时,如果定力和智慧够的话,也会同时见性。所谓见性则是亲眼看见这个生命体的根源——我们的真心的体性,但是不在别相上而在总相上见,这叫做见性。我们说,禅悟明心,明的是真心。真心是无分别心, | admin 2018-07-21 |
![]() |
在六住位修般若,依善知识教导去熏习佛法的正知见,譬如熏习五阴虚妄、六入虚妄、十二处虚妄、十八界虚妄,有一真实心不虚妄,祂是一切有情的生命实相,祂有八个识,祂离见闻觉知等等。有了这些正知见的建立,未来才有机会破参。菩萨于六住位正知见熏习圆满后,转入七住位,依照善知识所教导的正知见去参禅,亦即用见闻觉知心往离见闻觉知的方向,去找本来就离见闻觉知的第八识 | admin 2018-07-21 |
![]() |
所谓杀生,主要是指杀人,但也包括故意杀害一切有情众生,都属杀害生命。偷盗是窃取他人财物,虽一针一线之微,不告而取即谓之偷。邪淫,是指不正当的性行为,非人、非时、非处行淫皆称之。在家佛弟子若能远离以上三种恶业,进一步爱护生物,布施资财,宣扬正法,已婚在家人保持正常的夫妇关系,出家人则为终身不淫,这就是正业。五正命:是指正当的生计,也即是远离邪命。世尊 | admin 2018-07-21 |
![]() |
也就是说在探讨我们有情,每一个生命都有八个识,也就是要有眼睛的眼识,同样还有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除了前面这六识之外,还会有第七识末那识,也就是意根,还有第八识,叫作如来藏,或者叫作阿赖耶识!也就是说我们有情,就是具有这八个识,可是一般人都只知道六个识。也就是说都只是知道眼、耳、鼻、舌、身、意,可是对于这个第七识跟第八识,都不了知,那我们佛 | admin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