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瑜伽师地论》这在无著菩萨的《摄大乘论》也有明确的说法。虽然末学不是很理解教为什么要这么修行,但双运法真的违犯大乘戒律吗?-------------第一,楼主引用的原文最好解释一下,以免误解。原文何意?末学理解(如有偏颇欢迎指正),菩萨居家,见一位无亲人的女人,修习淫欲之法,然后向这位菩萨求淫欲法。菩萨这时为了使其舍去不善之业(淫欲之法),出于慈善心,与她行非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卷七十五说:「回向者,谓以一切施等诸行,愿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所以回向的真义乃是为了透过菩萨一切的善净行,希望增上自己与众生在解脱道及佛菩提道的成就,等而下之才是在世间法上面的遮障减少、福报增广,故以利益众生及自己能够在佛道上的成就为主,若离此目的,无法成就回向的功德。故在《小品般若波罗蜜经》须菩提尊者因弥勒菩萨的 三摩地

2018-07-23

瑜伽师地论》在汉藏两地,都是一部重要的大论,相信你一定学习过;你学习过,但依然知法犯法!这种行为的后果,即是菩萨于四他胜处法,随犯一种,况犯一切,不复堪能于现法中,增长摄受菩萨广大菩提资粮,不复堪能于现法中,意乐清净。是即名为相似菩萨,非真菩萨!这是不是刚好应了灭法三事的第一条:既不护禁戒,不能摄心,不修智慧。!(啥?你说你家上师可能没学过?如果 三摩地

2018-07-23

您知道福德要怎么累积才会比较快吗?如果自己的力量很小,布施的财物或能力又有限,那要怎么样用少善根而得到无量的果报呢?平实导师以弥勒菩萨的《瑜伽师地论》中的道理来教导我们,《瑜伽师地论》卷45〈菩提分品第17〉中说:云何菩萨方便善巧,令诸有情以少善根感无量果?谓诸菩萨方便善巧,劝诸有情,舍微劣物乃至最下唯一麨团,施鄙秽田乃至蠢动傍生之类;作是施已,回求无 三摩地

2018-07-23

譬如在《瑜伽师地论》卷39中的开示:【又诸菩萨终不侵夺父母妻子、奴婢仆使、亲戚眷属所有财物持用布施;亦不逼恼父母妻子、奴婢仆使、亲戚眷属。】如果布施给外面的众生,而却不愿意照顾身边的眷属,或者克扣给眷属的钱财,拿来布施供养三宝,这些都容易使眷属对于佛法或三宝产生怨恨、厌恶心,这是非常不好的行为,属于假名布施,而非真实布施,我们一定要避免这样的错误行为 三摩地

2018-07-23

这个故事一开始便显示了菩萨尽财布施的精神,如同在《瑜伽师地论》卷39中的开示:【云何菩萨自性施?谓诸菩萨于自身财,无所顾惜,能施一切所应施物,无贪俱生思,及因此所发能施一切无罪施物,身语二业安住律仪、阿笈摩见、定有果见,随所希求即以此物而行惠施,当知是名菩萨自性施。】大略的意思是说,菩萨因为已经具备菩萨性的关系,因此能随顺于众生之所需而行布施,并且对 三摩地

2018-07-23

各位菩萨!您是否仔细想过,您曾经为哪些事起过瞋心呢?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卷55中开示我们【瞋事亦有十种:一己身,二所爱有情,三非所爱有情,四过去怨亲,五未来怨亲,六现在怨亲,七不可意境,八嫉妒,九宿习,十他见。……依前六事立九恼事,缘彼一切瞋,皆名有情瞋,余名境界瞋;若不忍为先,亦有情瞋;若宿习瞋、若见瞋。】意思是说,引起瞋恚的事情有 三摩地

2018-07-23

本来捐赠器官,是布施内财的大善行为,本应该往生善趣才对,结果却因为不实的语言诱骗,而生嗔怒,下堕三恶道趣,真的是划不来啊!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卷1说:【又将终时,作恶业者,识于所依,从上分舍,即从上分,冷触随起,如此渐舍,乃至心处。造善业者,识于所依,从下分舍,即从下分,冷触随起,如此渐舍,乃至心处。当知后识,唯心处舍,从此冷触,遍满所依。】各 三摩地

2018-07-23

各位菩萨!您是否仔细想过,您曾经为哪些事起过嗔心呢?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卷55中开示我们【嗔事亦有十种:一己身,二所爱有情,三非所爱有情,四过去怨亲,五未来怨亲,六现在怨亲,七不可意境,八嫉妒,九宿习,十他见。……依前六事立九恼事,缘彼一切嗔,皆名有情嗔,余名境界嗔;若不忍为先,亦有情嗔;若宿习嗔、若见嗔。】意思是说,引起嗔恚的事情有 三摩地

2018-07-23

各位菩萨!您是否仔细想过,您曾经为哪些事起过瞋心呢?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卷55中开示我们【瞋事亦有十种:一己身,二所爱有情,三非所爱有情,四过去怨亲,五未来怨亲,六现在怨亲,七不可意境,八嫉妒,九宿习,十他见。……依前六事立九恼事,缘彼一切瞋,皆名有情瞋,余名境界瞋;若不忍为先,亦有情瞋;若宿习瞋、若见瞋。】意思是说,引起瞋恚的事情有 三摩地

2018-07-23

瑜伽师地论】说:云何名为九种心住。谓有苾刍令心内住。等住。安住。近住。调顺。寂静。最极寂静。专注一趣。及以等持。如是名为九种心住。云何内住。谓从外一切所缘境界。摄录其心系在于内令不散乱。此则最初系缚其心。令住于内不外散乱。故名内住。云何等住。谓即最初所系缚心。其性粗动未能令其等住遍住故。次即于此所缘境界。以相续方便澄净方便。挫令微细遍摄令住。故名 三摩地

2018-07-23

」如果一个菩萨真实断我见,那他要给自己创伤疗愈就很容易了!创伤疗愈的关键就是在断我见与断我执!我们是因为有这个我见、我执或我所执,才会有创伤!譬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这个创伤,就是因为担心「我」被伤害!那什么是断我见呢?这个平实导师的书上都说的很清楚!大意就是说确实观行五阴十八界是虚妄无常,因缘和合的,五阴十八界并不是真实的我!只是一个组合体 三摩地

2018-07-23

瑜伽师地论》卷51:「缘真如境胜道方能转依故。」(CBETA,T30,no.1579,p.581,c10-11)以下关于转依如来藏的法语都是平实导师的在书中或讲经中的开示:【转依就是转变觉知心与意根自己的执我性、不净性,依止于常住如来藏的无我性、清净性、涅槃性。悟前都是依止于处处做主的我,依止于见闻觉知的我,现在开始转变自己而依止常住不坏的如来藏为真实法,认定自己虚妄不实,我见与 三摩地

2018-07-23

瑜伽师地论》(弥勒菩萨说唐玄奘译)卷80中说:问诸阿罗汉住有余依涅盘界中,住何等心?于无余依般涅盘界,当般涅盘?答于一切相不复思维,唯正思维真无相界,渐入灭定灭转识等,次异熟识舍所依止。由异熟识无有取故,诸转识等不复得生,唯余清净无为离垢真法界在。于此界中般涅盘已,不复堕于天龙药叉、若干达缚、若紧奈洛、若阿素洛、若人等数。所以说,阿罗汉入无余涅盘时 三摩地

2018-07-23

瑜伽师地论》卷45〈17菩提分品〉:云何菩萨方便善巧令诸有情以少善根感无量果?谓诸菩萨方便善巧,劝诸有情,舍微劣物乃至最下唯一麨团,施鄙秽田乃至蠢动傍生之类;作是施已,回求无上正等菩提。如是善根物田虽下,由回向力感无量果。(CBETA,T30,no.1579,p.540,b1-6)而平实导师也引用了弥勒菩萨的教导,告诉我们大家供佛时要有六种作意,如此可以让功德更加殊胜。也就是: 三摩地

2018-07-23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本地分中意地第二之一:云何善心死:犹如有一将命终时,自忆先时所习善法,或复由他令彼忆念,由此因缘,尔时信等善法现行于心,乃至粗想现行;若细想行时,善心即舍,唯住无记心。所以者何?彼于尔时,于曾习善亦不能忆,他亦不能令彼忆念。云何不善心死:犹如有一命将欲终,自忆先时串习恶法,或复由他令彼忆念,彼于尔时贪瞋等俱,诸不善法,现行于心, 三摩地

2018-07-23

《摄大乘论》是从《瑜伽师地论》总共一百卷的内容简择精要而集成的,它是以第八识如来藏为中心,提列了大乘佛法的纲要,因为这部论摄持了大乘佛法的义理,所以名为《摄大乘论》;也因为《摄大乘论》是用简明扼要的方式阐述佛法大意,非常符合中国人好简恶繁的性格,因此广泛受到实修者的欢迎。然而《摄大乘论》的内容非常精简,意旨又非常广大深远,导致论师们解释时各有歧异, 三摩地

2018-07-23

据说玄奘菩萨就是为了去西天求得弥勒菩萨所著的《瑜伽师地论》,所以在28岁时开始西行印度取经,这段期间历经共17年的艰辛万苦,回国时已是45岁左右。玄奘菩萨一生所翻经论,为中土一切译师之最,其中许多著名的经典如《大般若经》六百卷,还有弥勒菩萨所著的《瑜伽师地论》一百卷...等重要经论。有一部关于玄奘法师去印度取经的纪录片叫《玄奘之路》,这部影片中提道:【公元 三摩地

2018-07-23

这在《瑜伽师地论》里面有讲到,第八识阿赖耶识祂里面种子现行的一个过程,有一个叫作有情相望。有情相望,就是彼此之间过去世的一个因缘,让两人见面以后,过去世相熟相识的习气种子现行;这并不是因为贪爱,而是因为过去的习气使然;这样的一个现行,纵然是阿罗汉也不能避免!只要不违反菩萨戒,只要不是见一个爱一个,只要不是喜新厌旧,然后也不要违反了菩萨戒重戒的破戒行为。那么对菩 三摩地

2018-07-23

(《妙法莲华经》卷七)除了上述经典之外,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当中,也有解说八地菩萨的功德说:因为八地菩萨对于现相现土等能力都已经得到大自在了,所以在众生有需要的时候,只要一起念作意,一切众生所需要的饮食、衣物等等资生之具,都能够立即变现。所以说,八地菩萨对于一切种利益有情之事都有大堪能的。由经论上佛菩萨的说明我们可以知道,诸佛以及八地以上的诸大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