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亲光菩萨等所造、奘菩萨翻译的《佛地经论》中就详细定义说:【陀罗尼者,增上念慧,能总任持无量佛法令不忘失,于一法中持一切法,于一文中持一切文,于一义中持一切义,摄藏无量诸功德故,名无尽藏。……云何唯于一法等中普能任持一切法等?谓佛菩萨增上念慧不思议力,自心相分一法相中现一切法,文、义亦尔。又能示现无量无尽功德法门,见分自体亦具无边胜功能 admin

2018-08-04

歌曲《蓝莲花》的创作初衷是许巍写给唐朝著名僧人奘法师的表达了对奘法师的敬意整首歌曲有着浓厚的禅学味道没有激昂的曲调却震撼了无数人的心给人力量 多年前,许巍患了抑郁症,后来依靠佛法的力量走出了阴霾,从此也和三宝结下了不解之缘。歌声中,大漠余晖下,大师已然绝尘而去,为了还在被烦恼困扰的我们,为了一酬“远绍如来,近光遗法”的誓言。感动我 三摩地

2018-08-03

所以,奘菩萨对此非常感慨,故云:“若不破邪,无以显正。”如果不一代接一代地努力破邪显正,佛法就不可能延续到七千年后,将会提早灭尽。        法义辨正,古已有之,就连释迦世尊,都曾经踵随六师外道身后,至古印度的各大城,一一破斥他们;        后来的提婆、如来贤等人,也和佛一 三摩地

2018-08-02

如是继续盲于般若实智,有何亲到处?更有学人认定见闻觉知心能动、能转、能作一切事,故觉知心即是法王真心;殊不知一切举止行动皆是风大所转,行阴所现,正是无表色,正是生灭法;行阴由有色阴方有,若论色阴、行阴、动转,皆是五阴所摄的虚妄法,无一真实,焉得谓动转行阴即是真实心?又如圣奘菩萨的〈八识规矩颂〉中说意识心的特性:“动身发语独为最。”所以动 admin

2018-08-01

复次不只禅宗诸师如是言,乃至奘菩萨于成唯识论中更明白的开示见道是证解阿赖耶识-如来藏心,见《成唯识论》卷3这:「已入见道诸菩萨众得真现观名为胜者。彼能证解阿赖耶识(即如来藏也)。故我世尊正为开示。或诸菩萨皆名胜者。虽见道前未能证解阿赖耶识。」(CBETA,T31,no.1585,p.14,b28-c2)转贴以上收录于大藏经的经典和论著皆言开悟见道所证之真心乃是第八阿赖耶识-如来 admin

2018-08-01

此非未悟及错悟佛子之所能知,更非信仰一神教及不信佛之佛学研究学者所能知,故奘大师于长安城门高悬四字:真唯识量,不但穷其一生,乃至如今,无人能破。真唯识量即是真如来藏量及真真如量,古来禅宗一般证悟之禅师,犹未能知真唯识量四字内涵,何况古今错悟之禅师及未悟之凡夫?故药山惟俨禅师等人,悟后猛读经典,其故在此。然禅宗祖师之证悟者,每多因悟生慢,排斥唯识学 三摩地

2018-08-01

但是我们看佛陀所开示的经典中,其实处处都不断提到正法与外道法的差别,就如同奘菩萨所说:“若不摧邪,难以显正。”一定是要摧邪显正,把正法和邪法之间的差别说明清楚,这样大家才能够了解什么是正法,也才不会被邪法所误导。因为,佛陀的正教本来就是甚深微妙,很容易被错会了。所以,世尊才需要花上四十余年的时间,来把三乘菩提从浅到深,逐步地解说清楚。而 三摩地

2018-07-23

虽然在法会中,有三才借窍是“某某仙佛”临坛,起初以为跟小时候所看到的乩童情况一样,但经由“板书”的办事人员将这位“仙佛”所讲的道理写在黑板上(此即一贯道批训文的由来),让末学有股说不上来的奇妙感觉: 第一、眼前这位“仙佛”的外貌是个国中或高中女生,与家乡乩童易怒的形像不同;第二、“他”所讲的道理与 admin

2018-07-23

   四、「道」是人生来死去必经的正路,是灵性由“理天”而来的来时与回归之路(指关窍)。   一贯道认为「道」是「体」,「教」是「用」;而「教」的目的是「劝善」与「行善」。通过劝导大众忠君爱国,尊崇礼仪,孝养父母,尊敬师长,改恶向善等,来实践人道伦常;然而口说一套、作的又是另一套,数百年来不断地牵涉政治领域,乃至 admin

2018-07-23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一》弥勒菩萨说,沙门奘奉诏译:"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现有佛教于佛教中未精研究。于异道论及诸外论精勤修学。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无违犯者。若上聪敏若能速受。若经久时能不忘失。若于其义能思能达。若于佛教如理观察。成就俱行无动觉者。于日日中-常以二分修学佛语。一分学外。则无违犯。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越菩萨法。于异道 admin

2018-07-23

千古贤圣奘菩萨谆谆告诫后世佛子:若不破邪,无以显正。佛陀在《法华经安乐行义》中也语气很重的教示:若有菩萨行世俗忍,不治恶人,令其长恶败坏,此菩萨即是恶魔非菩萨也,亦复不得名声闻也,何以故?求世俗忍不能,外虽似忍纯行魔业。菩萨若修大慈大悲,具足忍辱建立大乘及护众生,不得专执世俗忍也,何以故?若有菩萨将护恶人,不能治罚,令其长恶恼乱善人,败坏,此人实 三摩地

2018-07-23

鹄白鸟。皆了元由。同在<楞严经>中记述,同时也是佛陀宣说楞严神咒的缘起,我们且看真正的佛陀是如何第一时间救护阿难的:尔时阿难,因乞食次,经历淫室,遭大幻术。摩登伽女,以娑毗迦罗、先梵天咒,摄入淫席。淫躬抚摩,将毁戒体。如来知彼,淫术所加,斋毕旋归。王及大臣、长者、居士,俱来随佛,愿闻法要。于时世尊,顶放百宝无畏光明,光中出生千叶宝莲,有佛化身,结跏 三摩地

2018-07-23

换句话说,四大教派的一旦死亡,集团就得编造下一任「转世灵童」的异圣迹;务必搞得甚嚣尘上,尤其以黄教的更为明显。(点评内容摘自《鬼话连篇的藏传佛教密宗第十三则-转世灵童(一)》)对于们一定要保持三不原则:A、不与单独相处B、不相信男女可以成佛C、对于性侵行为绝不妥协。 (原标题:印度之旅发现「藏传佛教」的起源-乃印度教之性力派、生殖崇拜) 三摩地

2018-07-23

自从萧平实采用唐朝奘大师法义公开辨正的方式,要求与佛教界一些著名人士辨正佛教法义正邪后,揭开了佛教界一千多年以来混淆明心见性目标、你好我好大家好混日子的铁幕,真实还原了佛教了义的本来面目;打破了佛教界南郭先生吹竽表面相安无事、实则共同损害中国佛教文化的局面,同时,也揭露了一些表相大师贻误众生的真实面目,在佛教界掀起了轩然大波,成为戳穿皇帝的新衣的 三摩地

2018-07-23

因为佛教即使是一门学问,佛教也是解脱的学问,而不是纯粹的形上思维漫无边际的想。佛教所有的理论,都(与)相应的修行作为理论的实践。我们研究一辈子的佛法,如果我们不去好好的实践,还是违背佛陀的教导。因为佛陀的教法,是正确的教导我们认识世界的本质,更好的反观我们的自性,寻找和佛陀本具的佛性。悟入之后,在按照三乘菩提的道路去修,直到成佛。现在学佛的人,心 三摩地

2018-07-23

以往佛教初入中国在南北朝及隋唐时代,有鸠摩罗什、菩提流支、奘、窥基、天台智顗、三论吉藏、华严贤首等等大师投入判教的弘传工作,因此形成唐宋佛教复兴的时代背景。现代愿意投入新判教以振兴实证佛教的佛门龙象,如今安在?大乘佛教曾在印度灭了,却在中国重新复兴;复兴之后的唐宋佛教,在元明清时代进入末法期,受到秘密大乘的遗绪教的入篡正统压制,佛教又灭了。如今萧 三摩地

2018-07-23

隋唐之际,有天台宗智顗、三论宗吉藏、华严宗贤首,乃至法相唯识宗奘等等都提出自己的判教主张。其中,天台智顗立五时八教的判教学说一时蔚为风气。这些判教的主张都是僧人们为了理解佛教,为了会通教义,所以兴起判教的风潮。上述大小乘经典中佛陀亲自判教,可视为期判教,并且作为一切佛必须依循的教法之一。佛教传入中土后至隋唐的种种判教,可视为像法期判教,虽然大体上 三摩地

2018-07-23

然而,如此为自己所亲证禅宗明心见性之法而奋战不已,对于错说佛法的法师、居士予以痛棒,岂不正是遵守佛陀对法嗣的祝愿?又岂不是与福州覆舡荐禅师同一作略?唐朝奘大师在《成唯识论》亦说:若不摧邪,难以显正。因此萧平实开始著作《公案拈提》七辑拈提诸方法师、居士的错误,以显示佛法正义,期望大众真懂佛法,结果却是掀起佛门的大波涛。萧平实在弘法的初期,诸大佛教名 三摩地

2018-07-23

学术研究是以科学的方法,实事求是的态度来立论,并可以经得起反对者的客观验证,重复检验;例如唐代奘大师著作《八识规矩颂》将生命可解剖为八个识的事实清楚呈现于世界,直至今日仍可客观的验证其真实性。从这样的角度来看,学术研究者若没有科学的论述,那么虽有学术身分,则其论述也只是宗教信仰;宗教信仰者若有科学论述,那么虽具宗教身分,则其论述亦可以有学术的贡献 三摩地

2018-07-23

乃至诸大菩萨,那是超越禅宗祖师境界的,奘菩萨不就是这样吗?他以道种智为大众宣讲一切种智,那也是如说而行。所以,如说而行是有很多种的层次差别不同,就看个人的因缘及证量修为,这些都是供养法。所以,供养法有很多种层次差别不同。还有另一种供养法,就看你的信具足与否:信,有信根,有信力。信根具足,也是供养法;信力发起了,也是供养法。法有三种(因为学佛法的人 admin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