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等状况中必定断灭,不认此心为三世因果之主体识,却顺从应成中观邪见之别立意识细心为主体识、为持业种识,复堕建立见中;以未能证得藏识故否定之,复堕诽谤见中,其过远大于张志成之错悟;必令原已难于证悟之禅宗,更少有人修学故;必令般若宗堕于学,令义学断绝故。复次,张志成认为:禅宗之证悟非必一定证悟如来藏。此亦有大过。若禅宗之证悟,非是证悟如来藏者,试问:「 admin

2018-07-22

《维摩诘所说经》梵文原名为《Vimalakiirti-nirde"sa-suutra》,据中国各家佛典目录对于存本或佚本的记载,此经共有七种汉译本:一是东汉严佛调译《古维摩诘经》、二是三国吴支谦译《维摩诘经》、三是西晋竺叔兰译《异维摩诘经》、四是西晋竺法护译《维摩诘经》、五是东晋只多蜜译《维摩诘经》、六是姚秦鸠摩罗什译《维摩诘所说不可思议解脱经》、七是唐奘译《说无垢称经》。 admin

2018-07-22

如《华严经探记》所载,智光论师以般若经为究竟义,立三时教:初时心境俱有《阿含经法》也,唯摄二乘根性;次时境空心有,《解深密经》法也,通摄大小二乘根机;末时心境俱空,《般若经》法也,唯摄菩萨根性。然此判教非实。三乘佛法悉依有情自心藏识而说,阿含时偏显蕴处界空,主证解脱果,然非未说第八识空性心;隐覆密义而宣示故。般若时偏显涅盘非是断灭空,偏显藏识空性 admin

2018-07-22

如果我们讲到了密宗在中国,据说龙智在八世纪初的时候,把密法传给善无畏跟金刚智两个人;那唐宗的时候,善无畏跟金刚智先后将所谓的胎藏部跟金刚部的密法传入中国。那这个部分,其实在唐宗之前的时候,之前在唐太宗时期的时候,就已经有迹象可循了。因为帝王在成就了非常伟大的帝国的霸业之后,剩下来的一定都在想如何的去延长寿命,能够逃得过将来死的这一关;所以在帝王 admin

2018-07-22

他的主要着作主要有三部:一部叫《法华文句》,再来是《法华义》,再来是《摩诃止观》。从他着作的名字来看,相信大家都会发现到说,智顗有两部着作,三部着作里面有两部着作,都是以《法华经》为主要的论述对象。没有错!智顗大师就是以《法华经》……对于《法华经》非常的尊崇,所以他其实主要的论述也都是以《法华经》当作一个基础来讲述的。底下我们就开始来 admin

2018-07-22

这个文字上听起来非常非常的妙。他的原文是,智顗大师的原文是说:“此三千在一念心,若无心而已,介尔有心即具三千。”(《摩诃止观》卷五)所以这样看起来,一念同时具三千世间,真的是按照这个文字看来有它的胜妙之处。但是到底是如何得出这个一念三千呢?我们接下来就按照智顗大师的着述来为大家解析。首先我们看到,我们都知道三界总共会分成——按 admin

2018-07-22

天台宗之《法华义、法华文句、摩诃止观》所述,虽然妙,然悉依教而解。所谓天台教观,圆融三谛,一念三千......等,俱有谬失;乃至无情亦有佛性者,非正知见,实非可取。皆因未亲实证法界根源如来藏心,故有谬误。惟其止观禅定事修之法,于三地菩萨修习增上心学者,得受其益;若论般若,不入别教七住,不入圆教相似即佛位。故天台宗不应立宗,应隶属一切佛教道场教门之内; admin

2018-07-22

俱舍宗就是依据《俱舍论》而成立的纯粹的小乘的宗派,这个宗派在中国地区最盛的,其实是在奘大师把这个《俱舍论》重译之后,在奘大师的门下,有好些的弟子为《俱舍论》作了注疏,大力弘布,所以才使得《俱舍论》有所弘传。那《俱舍论》呢,总共分成九品跟三大部分:这个第一部分是讨论法的性质跟功能;第二部分是讨论众生生死轮回的因缘果报;第三个部分是说明如何透过修行 admin

2018-07-22

唐时奘大师初抵天竺,亦曾习此宗法;归唐后重译《阿毘达磨俱舍论》,成为后来中国俱舍宗所依论典。依此宗所依论典,应判此宗属于三藏教,乃小乘法;不能弘明四阿含中大乘密意故,以涅盘修证为指归故。此宗所修为四谛八正及十二因缘法,所证为有余依及无余依涅盘,解脱果唯具此二,不具本来自性清净涅盘及无住处涅盘;唯证二乘菩提果,不证佛菩提果,与般若种智俱不相应,故属 admin

2018-07-22

下面这则消息就说明了这种状况:〔中新网〕北京8月19日消息:霍金在昨天的科普报告过程中只赢得了两三次掌声,全场几乎没有会心的笑——他的理论太奥,以至于大多数来自北大、清华的学子都说没太听懂。据北京晨报报导,昨天下午,北京国际会议中心排起数百米的长队。门口有人私下兜售门票——最少500元一张。询问退票的人也不少,大家都期待着一睹霍金风 三摩地

2018-07-22

但近代科学在次原子世界---量子力学及宇宙论—广义相对论发展上又出现瓶颈,因此关于宇宙起源便出现超弦定理—10维度空间及大爆炸—创世纪等近乎学的理论出现。这里摘录下科学界对世界诞生的解说并与佛经相互对应:科学家发现我们这个宇宙是不断向外扩张的,推断出宇宙大约诞生于137亿年前。甫诞生的宇宙,物质密集在比原子还小的领域,呈现高温、高密度的浊 三摩地

2018-07-22

乃至菩萨们如果去看看,那一些禅宗祖师的公案,更简单的,以比较接近于奘大师的,就奘大师的窥基大师而言,他是唐朝开国功臣尉迟敬德这一个大将军,他是他的叔叔,因为窥基大师很早,好像九岁父亲(尉迟敬宗)就过世了,由尉迟这个大将军所养大。这样一个开国元勋功臣,他是把他视同自己的儿子这样子去养育;他如果不随着奘大师出家,他以后必定以他的聪明智慧,小小的年纪 三摩地

2018-07-22

在《大宝积经》卷9中开示:诸佛兴出世,远甚难值,人生在世间,亦甚难得遇。虽然贤劫有千佛出世,堪称非常密集,然而离当来下生弥勒尊佛成佛的时间,还得要再等五亿七千六百万年,可见佛世尊真的是不容易值遇。因此大家从上面的道理就可以了解,时下一般说在我们这个人间,凡夫可以即身成佛之说法的谬误所在。一方面释迦世尊已经授记,此世界下一尊佛为弥勒尊佛,也就是下一 三摩地

2018-07-22

至于业果的问题,说实在的,众生都将业想得太了,我们不妨以意念来做观察,当我们作意想去作一件不净之事时,不断的作意朝思暮想着所思之事,日积月累之后,所思虑的这件事也就自然而然形成一种不净业力,这种意业的心行,若再付诸于外而表现在身、口上,就俱足了身、口、意行的业种;但并非造业之后,立即就有果报,譬如说计划很久的偷窃案,终于付诸行动偷到了钱,这就是造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道是一个幽兮渺兮,你没有办法去摸得到的一个东西,所以这个又叫作学。这个是在中国的哲学里面最主要的两支:一个是道家的无为之学,一个是儒家的入世的经世之学。两个都是走着极端,一个无为的无为之学,落入了虚无、落入了自然,所以才会说: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太极生两仪,两仪就是阴阳;阴阳生四象,四象就是四方。从现象界来讲,当然有东西南北四方,乃至于有 三摩地

2018-07-22

《大乘起信论》是如此的重要,所以当奘法师去印度求学的时候,他发现在印度《起信论》的原文已经佚失了,所以奘法师特别将《起信论》再由中文翻回去梵文,把这一本论典重新地广传于古天竺。甚至还有一个记录:唐朝的时候,于阗国的沙门实叉难陀来到了中国,重新翻译《大乘起信论》的时候,据说也参考了奘法师的文稿;而平实导师(萧平实导师)所说的《起信论讲记》,就是根 三摩地

2018-07-22

虽然附会拉脱脱日为普贤菩萨的化身,却又说他“不懂其意”,只能将此秘神物“命名而供养”之。直到松赞干布(六一七–六五○)在位,西藏文化逐渐兴盛,才解开了这些宝物的秘密,而密教得以弘传。后来的密教史与相关论文,虽然对这个传说做了理性化的考证与解说,认为拉脱脱日在位期间,印度密教仍在事续与行续(陀罗尼与持明藏)阶段,传入吐蕃的 三摩地

2018-07-22

是以从上诸贤,无有怨怼于诸病苦者,乃至圣奘菩萨受剧大病苦时,唯一所想者,在于担心所翻译者是否无有合乎佛意;众圣贤者之用心,皆如是也!皆非于个人有所得法上用心,以今日已经用功于佛道,既受熏习,虽有诸般种子现起流注,然善根不泯者,自知如何应对,不至于惶惶终日;能于善知识处,知有如来藏随诸烦恼从来不舍行人,何不受教,契然斯语,何学世间人之堕于断常二见所 三摩地

2018-07-22

众生唐代新译(唐代奘三藏及其以后的译经称为新译,之前的为旧译)为有情。众生之内涵,如《杂阿含经》卷六,佛告罗陀比丘:于色染着缠绵,名曰‘众生’;于受、想、行、识染着缠绵,名曰‘众生’。《杂阿含经》卷四十五,尸罗比丘尼又云:诸阴(五蕴)因缘合,假名为‘众生’。佛教所说之有情、众生,一般是指具有色身以及与色身相应的心识, 三摩地

2018-07-22

奘菩萨在《成唯识论》中,将佛菩提智波罗蜜多分为三位差别,也就是将成佛之道分成三个阶段,我们来看看奘菩萨是怎么说的。《成唯识论》卷九云:【此十因位有三种名,一名远波罗蜜多,谓初无数劫,尔时施等势力尚微,被烦恼伏、未能伏彼,由斯烦恼不觉现行。二名近波罗蜜多,谓第二无数劫,尔时施等势力渐增,非烦恼伏而能伏彼,由斯烦恼故意方行。三名大波罗蜜多,谓第三无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