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注:玄奘菩萨在长安遇到来自中印度的波罗颇密多罗也就是“大乘庄严经论”的译者,他是印度高僧戒贤的弟子,玄奘菩萨以此因缘而兴起西行求法之志。)以及《大乘起信论》(梁、真谛三藏译一卷;唐、实叉难陀译二卷,共计两译),乃为使众生起正信,说大乘之极理者。(注:《大乘起信论》说“如来藏法”之理。本论可分为三分观之,起首三颂为序分,从论下为 | 三摩地 2018-07-21 |
|
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卷第一百七十三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问何故此八说名世法。答世间有情所随顺故名为世法。世间有情若遇利等四法其心则高。若遭无利等四法其心则下。又若遇利等四法心则生欢。若遭无利等四法心则生慼。又若遇利等四法心则染故生喜。若遭无利等四法心则憎故生忧。又若遇利等四法心则生爱。若遭无利等四法心则生恚。故此八种名为世法。如来于此心不 | 三摩地 2018-07-21 |
|
甚至错误的把用来指称外道的阿赖耶外道,拿来指称这些大乘法中依三乘菩提里面三转法轮如来藏唯识经典而来演说阿赖耶识的菩萨,甚至包括玄奘大师,乃至包括《碧岩录》的克勤圜悟祖师,乃至包括《六祖坛经》的六祖慧能。因为慧能祖师很清楚地在《六祖坛经》说他所悟的这个自性能够出生万法,叫作含藏识──也就是第八识。那这些错误,不管是佛门内、佛门外的错误,我们在这个单元 | 三摩地 2018-07-21 |
|
------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卷第一百七十三(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问何故此八说名世法。答世间有情所随顺故名为世法。世间有情若遇利等四法其心则高。若遭无利等四法其心则下。又若遇利等四法心则生欢。若遭无利等四法心则生戚。又若遇利等四法心则染故生喜。若遭无利等四法心则憎故生忧。又若遇利等四法心则生爱。若遭无利等四法心则生恚。故此八种名为世法。如 | 三摩地 2018-07-21 |
|
复有人说:平实居士判定玄奘菩萨是三地心,但是玄奘菩萨却在解说未入地的世亲菩萨所造的唯识三十颂。从来只有下地菩萨解说上地菩萨的论颂,哪有上地菩萨来解说下地菩萨论颂的?这是不合正理的。可见平实居士的判定是错误的,可见玄奘菩萨不是三地菩萨,由此可见平实居士所说的诸地菩萨证量的法,也是不正确的。平实答云:玄奘菩萨是否为三地菩萨?不可以从这个表相上作这样的认 | 三摩地 2018-07-21 |
|
关于法执,《成唯识论》卷二,玄奘菩萨言:然诸法执略有二种:一者俱生(法执),二者分别(法执)。俱生法执,无始时来虚妄熏习内因力故,恒与身俱,不待及邪分别,任运而转,故名俱生。此(俱生法执)复二种:一(者)常相续,在第七识,缘第八识起自心相,执为实法;二(者)有间断,在第六识,缘识所变蕴处界相,或总或别起自心相,执为实法。此二法执(俱生法执)细故难断 | 三摩地 2018-07-21 |
|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五(节录)弥勒菩萨说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云何菩萨施恩报恩方便善巧。谓诸菩萨先于有情。随力多少施作恩惠。或施所须或济厄难。或除恐怖或会所爱。或离非爱。或疗病苦令得安乐。彼诸有情深知恩惠欲报德者。菩萨尔时劝令修善以受报恩。告言。汝等非余世财来相酬遗为大报恩。汝等若能知父母恩恭敬供养 | admin 2018-07-20 |
|
佛说盂兰盆经竟--------------------------------------------------------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百一十一(节录)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具寿善现复白佛言:何等名为世间善法?佛告善现:世间善法者---谓孝顺父母、供养沙门、婆罗门,敬事师长,施业事、戒业事、修业事。供侍病者俱行福、方便善巧俱行福。世间十善业道。若膀胀想、脓烂想、青瘀想、异赤想、破坏想、啄啖想、离 | 三摩地 2018-07-20 |
|
还有人疑惑,念佛人临终时不能一心不乱,能否往生?玄奘菩萨所译的《称赞净土佛摄受经》载,佛告舍利子:若有净信诸善男子、善女人,得闻如是无量寿佛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名号、极乐世界功德庄严。闻已思维,若一日夜、或二或三、或四或五、或六或七,系念不乱。是善男子、善女人,临命终时,无量寿佛与其声闻、菩萨众俱,前后围绕来住其前,慈悲加佑,令心不乱。既舍命己, | 三摩地 2018-07-20 |
|
但上品中生以下,不能马上见佛闻法、不能立即获得无生法忍,那就差很多了,何况是上品下生以下的人?可是日本古时的一向宗信徒杀了好多人,那是五逆十恶的重罪,虽然心切往生,最多只能获得下品中生、下品下生,不可能有中品往生的果报,更不可能获得上品往生的,这种人真愚痴!所以我们不可一向说某种法门不好,因为修学佛菩提道的证悟标的虽然永远只有一个如来藏标的,但是证 | 三摩地 2018-07-20 |
|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摩诃萨南无大势至菩萨摩诃萨南无玄奘菩萨摩诃萨南无韦陀菩萨摩诃萨南无平实菩萨摩诃萨南无正觉海会菩萨摩诃萨弟子正玲谨述公元2004年11月25日(原标题:禅净双修心得) | 三摩地 2018-07-20 |
|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一切皆是尊宿声闻,众望所识大阿罗汉,其名曰:尊者舍利子、摩诃目犍连、摩诃迦叶、阿泥律陀,如是等诸大声闻而为上首。复与无量菩萨摩诃萨俱,一切皆住不退转位,无量功德众所庄严,其名曰:妙吉祥菩萨、无能胜菩萨、常精进菩萨、不休息菩萨,如是等诸大菩萨 | 三摩地 2018-07-20 |
|
读法显,昙无竭,玄奘等传,其道路险阻,非常艰辛。不觉哽噎涕泣,莫之能已。经云,人身难得,佛法难闻。若非宿有因缘,佛经名字,尚不能闻。况得受持读诵,修因证果者乎。然如来所说,实依众生即心本具之理。于心性外,了无一法可得。但以众生在迷,不能了知。于真如实相之中,幻生妄想执著。由兹起贪嗔痴,造杀盗淫。迷智慧以成烦恼,即常住而为生灭。经尘点劫,莫之能反。幸 | 三摩地 2018-07-20 |
|
(9)窥基:玄奘,法相宗初祖。因常住大慈恩寺,世称慈恩大师。其净土著述有《阿弥陀经疏》1卷、《阿弥陀经通赞疏》3卷等。(10)綦(qí):极。清凉书屋校注.2002.12.(原标题:净宗问辨弘一法师) | 三摩地 2018-07-20 |
|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玄奘菩萨正才谨述公元2002年12月11日 (原标题:13第十二篇:林育才居士) | 三摩地 2018-07-20 |
|
后来玄奘大师来到天竺,有力地回应了外道的这一诘难,解决了这一理论上的疑团。玄奘大师的回答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因为玄奘大师击败了外道的问难,因此僧团的形象很快得到了恢复。听了这一段历史因缘之后,法演禅师产生了疑问:“冷暖则可知矣,作么生是自知底事?”于是便向讲经的法师请教:“不知自知之理如何?”讲经法师无法解决他 | 三摩地 2018-07-20 |
|
如是书籍流传久远之后,亦必因此遗患后人、误导后人,令后人继续将其错悟之知见加以翻印流通,继续误导后世学人;今时平实若不指名道姓说出其“未悟言悟”之处,则不能救星云法师免于大妄语业,犹如古时玄奘菩萨《成唯识论》之不指名道姓,导致后世仍然有人以安慧等错悟者之论著继续广传于当时乃至今世。若因余未曾指称姓氏故,令后世不具慧眼学人,继续印行星云之著 | 三摩地 2018-07-20 |
|
想起昔日玄奘法师去世,送葬者百万,整个长安倾城而出,而在白鹿原为大师守陵者过三万。而今,大慧宗杲禅师被流放充军,自愿陪同者竟也过万。昔之玄奘,今之宗杲,身虽异,而实相同。都共同绽放着耀眼的光辉,吸引着大众追随护持。这一切真实的发生,即使放到现在,也依然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实难思议。▲不仅如此,到了南宋的绍兴二十一年,聚集在大慧宗杲禅师身边的弟子越来越 | 三摩地 2018-07-19 |
|
时玄奘三藏在京兆北坊部玉华宫翻大般若经毕。麟德元年示灭。其夜子时慧旋绕佛堂。忽见北方有白虹四道从北亘南横跨东并直势贯慈恩塔院历历分明。慧心怪焉。即自念曰。昔如来灭度。白虹十二道。从西贯于太微。于是有双林之灭。今有此相将非玉华法师有无常事邪。申旦向众述其所见。众咸怪之。至九日凶问至京。正符所见。慧弥增笃励。老而无懈。未知终所。唐太原府崇福寺慧警传释慧 | 三摩地 2018-07-19 |
|
立以玄奘法师求经印度。若无纪述季代罕闻。遂撰慈恩三藏行传。未成而卒。后广福寺沙门彦悰续而成之。总十卷。故初题云。沙门惠立本释彦悰笺是也。立削[葶-丁+呆]云毕虑遗诸美。遂藏诸地府。世莫得闻。尔后临终令门侍掘以启之。将出乃即终焉。初立见尚医奉御吕才妄造释因明图注三卷非斥诸师正义。立致书责之。其警句有云。奉御于俗事少闲遂谓真宗可了。何异乎鼷鼠见釜窖之堪陟乃 | 三摩地 2018-07-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