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故下午小参前,心一急,无明又现前,头又开始昏胀;赶快恳求观世音菩萨在上作证:我若能破参,定将所有功德回向怨亲债主、父母、师长。真不可思议,果然一下子就不晕;一进小参室,犹如佛菩萨加持,更加清明。我就将参究过程报告主三和尚,虽然最后一道题目从未听闻,我却能未经思考马上回答,终于过关。真是感恩再感恩。导师要我喝茶整理,没想到要喝这口般若茶,还真不简单; 三摩地

2018-07-20

二年半来,导师和张老师,开启我对人生价值的改观,可谓法身慧命的父母呀!家父在去年三月二度中风,生命危在旦夕,那时心里有强烈的“死!”的念头出来。只因上课时老师提过:“的人是最自私,既有勇气,为何不将生命投入学佛呢?”我在此情执中,挣扎许久;如今回首再看当时,真的很感谢老师一张张书法的格言、一句句抚慰受伤心灵的法语,慈悲温柔的至诚 三摩地

2018-07-20

我在一旁,却发现自己的内心很清明、平静,丝毫不受父母吵架的影响。回家时,在台北火车站月台上等捷运,突然听到捷运车进站的“呜”声,很奇妙的,声音缩小了,跟平常听到的声音不一样;听法也不一样,是用“心”听,不是用“耳朵”听。这缩小的声音在心里就好像“片云点太清”似的。当时很震撼,生平第一次这样听声音。回到家后,电 三摩地

2018-07-20

起初的因缘,是因为义父母亲因一个机缘开始接触了修行的团体,家中也接触了一些间接有关佛教思想及其他以佛法包裹外表的外道修行的书籍。但不消多时,我似乎对于在世间的对待法,如:行善积功德、等,不很相应;对一些只说善恶轮回的法,虽是信受,也仍然不太满足。脑中对“生命意义、生死、世界宇宙”,疑惑终日,一心想要解决“心”的问题;虽然对此,自 三摩地

2018-07-20

第十七篇:刘惠渊见道报告一心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一心顶礼禅三期间诸佛菩萨及龙天一心顶礼法身慧命父母上平下实和尚一心顶礼监香老师及诸护三菩萨自从退伍踏入社会后,因亲友介绍而加入一贯道,约二年多;最后与道亲渐行渐远,终至完全离开,从那时起便激发了内心对修行的渴望,而在往后的十几年内,一直不断的接触所谓灵修团体或气功,时间较长或较认真学习过的有阿南达玛迦, 三摩地

2018-07-20

这一留下来,我在导师的座下终不曾离去,也发愿在张老师的座下,在导师安排次第循进的知见下,将知见的根扎稳,把佛学院学来的都丢掉,“从头学起!”嘟嘟小学六年级,发愿要将萧导师的书籍翻译成英文,将弘扬到美国去!她说:“妈咪!我知道你们只有我一个孩子,但是我发愿要将导师的书翻成英文,所以我要到美国把英文学好;你让我去美国,去那儿有再多的苦, 三摩地

2018-07-20

六、愿过去、现在的父母、师长、知识、法俗眷属,及历劫的怨亲债主,都能往生善处,皈依三宝、修学、早证菩提。黄正惠(惠卿)顶礼 (原标题:20第十九篇:黄惠卿居士) 三摩地

2018-07-20

一九九七年,的父母和姊姊,经由张老师的引介,进入了正觉讲堂学佛,每逢周一晚上,三人都会排除万难(共修前,家姊的色身总会莫名其妙的出状况。然而一起去共修,只要进了讲堂,那些症状就会自然消失),因此妈妈总怀著欢喜心去共修,至今始终如一,令印象格外深刻。之后遇到讲堂办的,家姊便想尽办法哄骗一同前往,遇到每周二上平实导师的课时,家姊则会告诉:“妹妹! 三摩地

2018-07-20

若依印老否定持种识(第八识如来藏)之邪见,则一切人学佛、供养法师、孝顺父母,乃至杀人越货、烧损掳掠,悉无正报,无因无果,一切无明种子非可经由修行熏习净化故,一切无明种子悉将再由虚空无因忽然现行故,虚空不受熏习净化故,虚空无法,非是心故。若无第八识如来藏持种,尚有极多大过,余于《真实如来藏》书中已有略述,而印老不能置辩,故知其谬也大。是故印老不应于否定 三摩地

2018-07-20

从小因家庭经济条件不佳,父母皆须为生活奋斗,所以将子女交由南部的外祖父母照顾,在物质匮乏的童年里,得到第一本课外读物,是学校奖励的《释迦牟尼佛传》,读时倍觉亲切;青少年时期,强说愁的年龄,再加上父亲往生,让我开始找寻“生命的真谛”为何?有模有样地看起教的圣经及哲学类的书籍;直至二十二岁初入文教业,办公室同事大多是一贯道的道亲,在大家热心传 三摩地

2018-07-20

第二十四篇:蔡华容见道报告--云流水散去,寂然天地空至诚顶礼法身慧命父母萧老师。导师知遇、教授之恩无以回报,唯有推心置腹将一生行履忠实禀报;粗言野语,葛藤甚多,要浪费老师较多眼神……。出生于民风淳朴的台南县乌山头,祖父务农兼教汉学。最遥远的记忆是三岁时过年,来到赤山岩拜拜,指著出家比丘尼,跟母亲说:“我长大要当‘香菇’。&rd 三摩地

2018-07-20

为了感念佛恩,慧可出生后,父母便给他起名为“光”。慧可自幼志气不凡,为人旷达,博闻强记,广涉儒书,尤精《诗》、《易》,喜好游山玩水,而对持家立业不感兴趣。后来接触了佛典,深感“孔老之教,礼术风规,庄易之书,未尽妙理”,于是便栖心佛理,超然物外,怡然自得,并产生了出家的念头。父母见其志气不可改移,便听许他出家。于是他来到洛阳龙门香 三摩地

2018-07-20

因此少女的父母对她极为厌恶,并把她赶出家门。这样一来,少女便没有了归宿,生活无依无靠,只好过着流浪的生活。她白天在村子里给人当佣人,纺线织布,晚上则随便找一家店铺的屋檐底下过一宿。这样过了几个月,她终于生下了那个不明不白的孩子。她自己也觉得非常秽气,不吉祥,于是便偷偷地把孩子扔进了一条脏水沟里。第二天,她去看的时候,大吃一惊,发现小孩却正向水沟的上 三摩地

2018-07-20

同寮见他这个样子,便问:汝亿父母耶?怀海禅师道:无。同寮又问:被人骂耶?怀海禅师道:无。同寮道:哭作甚么?怀海禅师道:我鼻孔被大师扭得痛不彻。同寮问:有甚因缘不契?怀海禅师道:汝问取和尚去。于是,同寮来到方丈室问马祖:海侍者有何因缘不契,在寮中哭。告(请)和尚为某甲说。马大师道:是伊会也(他已经开悟了)。汝自问取他。同寮重新回到寮房,说:和尚道汝会 三摩地

2018-07-20

幼年时狂顽不慧,父母管不了他,于是听任他出家。出家受戒后,邓隐峰禅师即游学四方。他最初来到江西马祖门下,参学多年,未能见道。后听说石头希迁禅师在南岳大开禅席,于是心向往之。一日,邓隐峰禅师向马祖辞别。马祖问:“甚么处去?”邓隐峰禅师道:“石头也(到石头禅师那儿去)。”马祖道:“石头路滑(你可要小心石头路滑啊)。”邓隐峰 三摩地

2018-07-20

”僧问:“学人拟归乡时如何?”师曰:“汝父母遍身红烂,卧在荆棘林中,汝归可所?”僧曰:“恁么即不归去也。”师曰:“汝却须归去。汝若归乡,我示汝个休粮方。”僧曰:“便请。”师曰:“二时上堂,不得咬破一粒米。”僧问:“已事未明,乞和尚指示。”师良久曰:“吾今为汝道一句亦不难 三摩地

2018-07-20

良价禅师第一次远离父母,前往五洩山出家时,父母对他割舍不下。为表明自己的出家意愿,良价禅师曾作前后《辞北堂书》。至今读之,犹催人泪下。现录于次--《辞北堂书》:伏闻诸佛出世,皆从父母而受生;万汇兴生,尽假天地而覆载。故非父母而不生,无天地而不长,尽沾养育之恩,俱受覆载之德。嗟夫,一切含识,万象形仪,皆属无常,未离生灭。虽则乳哺情至,养育恩深,若把世赂 三摩地

2018-07-20

十四岁时,道悟禅师就想出家,但是没有得到父母的允许。不得已,他只好减损饮食,以至于一天一食,结果饿得形体羸弱憔悴。这样,父母不得不从其所愿。于是,道悟禅师便依明州(治所在今浙江宁波)大德落发,二十五岁时又赴杭州竹林寺受具足戒。道悟禅师道心猛利,修持精进,梵行清净。经常于风雨晦暝之夜,独自前往荒僻的丘冢间,打坐习禅,历境练心。经过这种近似头陀式的苦行 三摩地

2018-07-20

所以父母特别钟爱他。义存九岁的时候就想出家。其父怒而未许。后随父游蒲田玉涧寺,见庆玄律师持行高洁,遂拜为师,并留在寺中为童子。十七岁始落发出家。唐武宗毁法期间,义存禅师隐居山林,礼谒芙蓉灵训弘照大师,并得到弘照大师的器重。后往幽州(今北京一带)宝刹寺受戒。此后,义存禅师开始遍巡名山,参扣诸方禅德。义存禅师曾在洞山座下当过饭头。洞山禅师一日问义存禅师 三摩地

2018-07-20

更嫌不称意,千乡万里,抛却父母师长,作这去就。这般打野汉,有甚么死急!行脚去!”以拄杖趁下。上面所引最后一则接众语录,就是有名的“云门饼”之公案的来历。 (原标题:94云门文偃禅师悟道因缘) 三摩地

2018-07-20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