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三福净业一、孝养父母、奉侍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1、孝养父母有人说学佛念佛最基本的部份是布施,而内心又盘算着钱赚不多,如何布施?有些人以克扣父母亲之零用钱或家里菜钱来布施。当然,如果父母发心自愿同意或家人同意将节省下来的钱用来布施,这是可以的。若非双亲或家人心甘情愿而克扣他们的钱财去布施,称之为假名布施,非真实布施。真实布施应是自己付出较多之劳力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佛说父母恩难报经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父母于子,有大增益,乳哺长养,随时将育,四大得成。右肩负父、左肩负母,经历千年,正使便利背上,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佛说父母恩难报经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父母于子,有大增益。乳哺长养,随时将育、四大得成。右肩负父,左肩负母,经历千年更使便利背上。然无有怨心于父母,此子犹不足报父母恩。若父母---无信教令信,获安隐处;无戒与戒教授,获安隐处;不闻使闻教授,获安隐处;悭贪教令好施,劝乐教授,获安隐处;无智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如同小孩子有了一点进步,因为父母的鼓励而他会继续努力,他当然希望自己能够受到鼓励,父母也希望小孩能够透过鼓励,让他继续进步。所以同样的道理,诸佛菩萨示现这些瑞相,很多人感应到佛菩萨示现的瑞相加持,是因为,这些瑞相的加持,能够让这些只有信根的菩萨,透过自己的努力念佛用功,再透过这样加持示现瑞相,而得以成就这一分的信力,从信根成就信力。但是,有的菩萨因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中品下生,他虽然不持戒闻法,但是因为在世的时候,孝养父母,行世仁义,临命终的时候遇见善知识为他说明极乐庄严国土和弥陀世尊的四十八种大愿,因此命终往生,无莲花可坐。七日后见观世音、大势至两位大士,听闻声闻法,获得声闻初果,过一小劫以后才成为阿罗汉。以上中品三生是摄受持戒修善,而不诽镑大乘法的声闻种性的菩萨。下品上生,是摄受造作各种恶业而不犯五逆罪的人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上品下生的人住在莲花中,一日一夜花开,七天才能见佛,但是看不分明;犹如我们刚出生时,看见父母亲看不清楚,经过三七二十一天才能够了了分明。再经过那边的三小劫才能进入初地,得无生法忍,时间更久。中品下生,往生以后七天,才能见到观世音与大势至菩萨,闻法以后证得初果,一小劫以后才能得到第四果。下品往生的人都是属于造恶业,但不诽谤大乘、不诽谤菩萨藏、不诽谤的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它的原因是因为,众生常会因为无明所罩,不知慎修身口意行,因而造作了种种未来世不可爱的异熟果报;当临命终时,这恶报的业风吹起,落入中阴阶段,依着原有的贪欲执著,就会对未来世的父母生起颠倒想,结果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入胎,犹如睡着了一样;那等到醒来的时候,哇哇落地,已经堕在畜生道中,纵使说牠曾经有愿想要求生诸佛净土,还是难以成办。因此释迦牟尼佛开示,如果能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所以他就去跟父母说:「我现在想要在如来的里面出家、学道。我希望父亲、母亲能够随喜。」随喜就是跟着欢喜赞叹,不反对而且帮助他。可是这二位老人家因为只有这个独子,而且他们年纪也大了,所以告诉他:「你不要这样讲,我们现在年纪都很大了,而且只有你这么一个儿子,你如果出家后,我们一定会死的。」好说歹说,总归一句话是要把他留住,如果留不住,日夜想念的结果只有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不持戒、闻法,但能孝养父母,行世仁义。临命终遇到善知识,为他开示弥陀世尊的四十八种大愿以及极乐国土的种种的庄严。 没有佛菩萨接引。闻此事已寻即命终,譬如壮士屈伸臂顷,即生西方极乐世界。 没有坐台。譬如壮士屈伸臂顷,即生西方极乐世界,莲花池中。下品上生大乘种性的菩萨,造作各种恶业而不犯五逆罪,造作恶业没有惭愧。不谤大乘。舍寿时遇到善知识为其赞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一切的内外相应五欲六尘都是属于邪缘,只要让自己没有办法安止,或者思念自己的父母、配偶、子孙等世俗上所爱恋的人,或者心里对于过去曾经有过的优渥的环境、自己的财富起了不舍的心,或者心放逸于追求自己所想要追求的世俗上的事物,或者受到不正见不正知的影响,对于三乘菩提修学的正理、对于涅槃的正理,没有正确的知见,这都是属于邪缘散乱。例如难陀刚出家的时候,每天都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是三事名为净业。(《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刚才的中佛已经开示了说: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除了要修三福净业以外,还要系念谛观彼国净业成就者;彼国,当然指的是西方极乐世界。以一般世间法而言,譬如说是在大学里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是三事名为净业。’世尊在这一段中开示的三福净业,是学佛者之所耳熟能详的。世尊苦口婆心地说:欲生彼国当修三福,这是为了令未来世一切凡夫,欲修净业者,得生西方极乐国土。古大德将这三福又加以施设,分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如同小孩子有了一点进步,因为父母的鼓励而他会继续努力,他当然希望自己能够受到鼓励,父母也希望小孩能够透过鼓励,让他继续进步。所以同样的道理,诸佛菩萨示现这些瑞相,很多人感应到佛菩萨示现的瑞相加持,是因为,这些瑞相的加持,能够让这些只有信根的菩萨,透过自己的努力念佛用功,再透过这样加持示现瑞相,而得以成就这一分的信力,从信根成就信力。但是,有的菩萨因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我们再来看中品下生的菩萨:【中品下生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养父母,行世仁义。此人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其广说阿弥陀佛国土乐事,亦说法藏比丘四愿,闻此事已寻即命终,譬如壮士屈伸臂顷,即生西方极乐世界。生经七日遇观世音及大势至,闻法欢喜得须陀洹。过一小劫成阿罗汉,是名中品下生者。】------《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卷一所以我们知道中品下生的菩萨乃是这个众生,他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以其世间有此二法拥护世间,则别有父母、兄弟、妻子、尊长、大小,亦不与六畜共同。是故,诸比丘!当习有惭、有愧。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增一阿含经》卷九因此,很多的外道假借佛法名义修双身法啊,例如说应成派或自续派,他们乃是于比丘尼、母亲、女儿、姊姊、妹妹,甚至连畜生女的身上,他们来修这些双身法,这就表示他们无惭、无愧。我们看到刚刚的《阿含经》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它的原因是因为,众生常会因为无明所罩,不知慎修身口意行,因而造作了种种未来世不可爱的异熟果报;当临命终时,这恶报的业风吹起,落入中阴阶段,依着原有的贪欲执着,就会对未来世的父母生起颠倒想,结果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入胎,犹如睡着了一样;那等到醒来的时候,哇哇落地,已经堕在畜生道中,纵使说它曾经有愿想要求生诸佛净土,还是难以成办。因此释迦牟尼佛开示,如果能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其次,需要努力培植福德资粮,勤修《观无量寿经》所说的三福净业:一者,世间法福德资粮:孝顺父母、奉侍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瞋、不痴)。二者,学佛福德资粮: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修行福德资粮: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其中修行福德资粮:读诵大乘,即是要我们阅读大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我们有没有如子忆母?我们有没有把佛当作我们的母亲?我们和佛的关系是不是象儿女和父母的关系?很多时候念佛只是在佛堂之上,跟我们没关系。家里有个佛堂只是说偶尔去拜一下,或者说无相拜佛拜一下,但是并没有把佛当作自己的父母,这份亲情没有建立,很难去忆念他。我们为什么很容易牵挂我们的孩子呢?前面举过例子,我们从医院抱回来的时候,我们觉得还有一点陌生,到三个月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中品下生,他虽然不持戒闻法,但是因为在世的时候,孝养父母,行世仁义,临命终的时候遇见善知识为他说明极乐庄严国土和弥陀世尊的四十八种大愿,因此命终往生,无莲花可坐。七日后见观世音、大势至两位大士,听闻声闻法,获得声闻初果,过一小劫以后才成为阿罗汉。以上中品三生是摄受持戒修善,而不诽镑大乘法的声闻种性的菩萨。下品上生,是摄受造作各种恶业而不犯五逆罪的人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行者若是为人父母,忆念留学外国或移外之子女时,亦只是时时一念牵挂,心中并未不停地唱念子女名字。若是年青男女,所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浸浴在爱河之中,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日夜怀思,无暂时息;彼时亦未曾在心中不停地唱念对方之名字,而只是不停地想念他、忆念他。乃至忆到入神之时,浑然忘我,也忘了外在的世界和声音。此一忆念想念之法,即是念佛圆通章之主要精义。 | 三摩地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