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父母、亲属、善知识、人、天、国王等,都不能像佛陀一样地给我们那么大的利益安乐。如来能够广大的利益一切菩萨,使菩萨远离种种痛苦烦恼之处,进升安住于诸佛如来的究竟之地。因此菩萨常欲见佛、不离于佛。又有人问:如何才能够不离诸佛?龙树菩萨回答:众生有无量劫以来累积的罪业因缘,虽然也有修福德善行,但是智慧浅薄稀少。或者虽然有智慧,但是福德善根微薄不足。菩萨上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眼见就是用父母所生眼看见佛性,这是十住菩萨或者诸佛如来,亲眼看见众生所有佛性,因此见性分明而不退失就是十住菩萨。但是不可以根据这一段就把它做反面的解释,就说凡是没有眼见佛性的菩萨都是在九住以下,不可以这么讲。因为有的菩萨,他是声闻种性回心,有的菩萨他是缘觉种性回心,跳过眼见佛性阶段。这样的菩萨,他依明心的功德,渐次修到第九地还是未曾眼见佛性,因此《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于无量世供养父母师长善友。如法拥护一切众生。是故次得手足轮相。在行菩萨道的时候,无数世供养父母师长善友,能够如法拥护一切众生,所以得到手足轮相。(千辐轮相,手足有轮形纹。)为菩萨时。至心受持第一第四优婆塞戒。是故次得。纤长指相足跟长相。在行菩萨道的时候,能够至心受持优婆塞戒,所以得到纤长指相,足跟长相。(手指细长。足踵无凹短处)为菩萨时。善受师长父 | 三摩地 2018-07-21 |
![]() |
须曼那的心性贤良温和、慈心孝顺,随著他的年龄渐渐长大,那件须曼花衣也就随著变大;由于父母非常疼爱,就让须曼那跟随阿那律尊者出家,成为一个小沙弥,不久就证得了阿罗汉果,具足三明六通与八解脱,成为诸天、世人所景仰的圣人。有一天,阿那律尊者向小沙弥说:你现在可以前往拔提河边,取清净的河水回来。这位阿罗汉小沙弥,立刻前往拔提河边,将瓶子装满了清水,然后投到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我亦不见众生修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不见众生于众生想、寿命想、父母想、兄弟想、妻子男女想、昼夜想、一月想、半月想、岁数想、劫想、施想、戒想、忍辱想、精进想、禅定想、智慧想、力无畏想、五根想、七觉意想、八正道想、菩萨想、佛想、法想、僧想、菩提想、无碍想、一切法不动想,无有众生于此诸想而能动者。波旬!勿生忧愁,欢喜而去。」尔时波旬闻是语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老人家又问:那我怎么办?佛说:你可以先赞叹三宝,赞叹完了就供养三宝,三宝供养完了就孝顺父母,父母如果已经过发,你就去布施众生、利乐有情,有这些善法作依靠,下一世就可以好好的过日子。佛对世俗众生也是很有耐心的开导,这也是难忍能忍,并不是只有忍众生的瞋恚、贪求无厌。此外,还要在法上忍于众生的愚痴,这也是难忍能忍,佛都能忍。对凡夫众生而言,最难忍的是如来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当人间因缘成熟时,释迦牟尼佛降生到人间,方便示现八相成道,所谓八相:从兜率天宫下来,这是第一相;示现入母胎,选择一对身世清净的父母入胎,这是第二相;入胎之后,示现如同凡夫在母胎中安住,这是住胎,是第三相;然后示现出胎,意生身(注1)从右胁下出生,自行七步,指天指地,告一切人天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然后把往世的一切事情都忘掉、示同凡夫(这只有诸佛才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佛告大众、诸大菩萨摩诃萨∶若有初发意菩萨及一切四部众善男子、善女人等,若发菩提心者,曼殊室利菩萨当有誓言∶"我有十种诸佛无尽甚深大愿,所有一切菩萨及一切有情众生,入我愿者,则是世尊诸佛之子,亦是我父母。于意云何?我有先誓大愿,依我十种大愿者,先为父母、兄弟姊妹、妻子眷属,得令富贵,果报,兄友弟恭,慈心不杀,听学大乘,读诵尊经,转教群品,愿至菩提。我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说:为菩萨时,于无量世,以手摩洗师长父母身,除去垢秽,香油涂之,是故次得手足软相。譬如我们在修手足软相的时候,手足软相怎么样获得呢?就是要为自己的尊长、眷属经常去帮他们摩洗。譬如说,他可能筋骨酸痛我们要帮他;如果他行动不便,我们要可能要帮他洗身体,帮他擦澡,乃至帮他们除去污垢的东西,然后把他涂上香油,让他觉得舒服。当我们在这样思的时候、这样做的时候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老人家又问:“那我怎么办?”佛说:“你可以先赞叹三宝,赞叹完了就供养三宝,三宝供养完了就孝顺父母,父母如果已经过发,你就去布施众生、利乐有情,有这些善法作依靠,下一世就可以好好的过日子。”佛对世俗众生也是很有耐心的开导,这也是难忍能忍,并不是只有忍众生的瞋恚、贪求无厌。此外,还要在法上忍于众生的愚痴,这也是难忍能忍,佛都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老人家又问:“那我怎么办?”佛说:“你可以先赞叹三宝,赞叹完了就供养三宝,三宝供养完了就孝顺父母,父母如果已经过发,你就去布施众生、利乐有情,有这些善法作依靠,下一世就可以好好的过日子。”佛对世俗众生也是很有耐心的开导,这也是难忍能忍,并不是只有忍众生的瞋恚、贪求无厌。此外,还要在法上忍于众生的愚痴,这也是难忍能忍,佛都 | 三摩地 2018-07-21 |
![]() |
释迦牟尼佛在烦恼障都断除净尽,无始无明的上烦恼——尘沙惑——全部都断尽了以后,到达究竟佛地之前的最后一世,选择一对好的父母,受生入胎,降生于人间,成为悉达多太子。最后出家,遍学一切外道法,但是发觉那些外道法都不对,也都不究竟,所以自己去修苦行六年之后,发觉苦行绝对不能使人成佛,认为修行应当是不苦不乐的,好像弹琴一样,弦不能太紧,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譬如看别人睡著以后,意识觉知心还在不在?可以看看你的丈夫或是你的妻子,以及你的子女、你的老父母,当他们睡著的时候,你在旁边轻轻跟他们说话交代事情,看看明天他们晓不晓得你的交代?你将会发现,他们都不晓得你昨晚曾经对他们讲过什么事情,因为他们眠熟时意识已经不在了,这就证明意识或识阴六识在睡熟以后都是断灭不在的了。这是从现量观察而比量自己意识一样会断灭,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既然都说菩萨由大悲心生,那佛也应该慈悲我们这些曾经互为父母、兄弟、姊妹的这些有情啊!祂为什么要我们这么辛苦的修学佛法,乃至看到我们堕落于三恶道,而没有办法立刻加以拯济呢?因为真正的修行还是必须要自力、他力两种力,佛只能帮助我们指示出来正确的法门、正确的修行方法,只有在我们起心意乐要修行的情况下,才能够帮我们来铺设这一个三乘菩提的道路,可是走还是要靠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如果意根是大脑的话,那么应该是每一对父母都会看到婴儿带着大脑来入母胎了。意根在大乘佛法里又叫第七识末那识。六识中眼识能见、耳识能闻、鼻识能嗅、舌识能尝、身识能触、意识能知能觉。六识能见闻觉知却不做主,处处做主的是意根。能见闻觉知的六识再加上处处做主的意根,就是凡夫众生所谓的我。在《阿含经》四大部中,佛说十八界的法都是无常败坏之法。十八界中只有意根可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也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人在临死之前,都必须要面对离开亲爱的眷属,离开父母兄弟姊妹,乃至于子女,乃至于要离开色身,要离开种种贪爱——所贪爱的这些世间的财物;因为为了要离开这些眷属,为了要离开所贪爱的世间财物,所以心中生起了强烈的爱别离的痛苦。因为不愿意离开而必须要离开,所以生起了这样爱别离的痛苦。这样子的爱别离的痛苦,从理上来说也是有它的这样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这时自己所做每一件或是善业或是恶业意识心都能清楚知道,开始进入真正死亡,此时第八识如来藏渐渐离开身体移至中阴身,然后去寻找有缘父母而重新投胎。中阴身有小五通,你看不见他,他(她)却能看到你,看见痛哭流涕的送别亲友,确认自己真的死了,顿时心如刀割,却也无可奈何,孤苦伶仃,无依无靠,心中充满说不出的痛苦;《地藏菩萨本愿经》做了详尽的描述;无常大鬼,不期而到,冥冥游神,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譬如看别人睡着以后,意识觉知心还在不在?可以看看你的丈夫或是你的妻子,以及你的子女、你的老父母,当他们睡着的时候,你在旁边轻轻跟他们说话交代事情,看看明天他们晓不晓得你的交代?你将会发现,他们都不晓得你昨晚曾经对他们讲过什么事情,因为他们眠熟时意识已经不在了,这就证明意识或识阴六识在睡熟以后都是断灭不在的了。这是从现量观察而比量自己意识一样会断灭,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因为他们心志很小,他们就是之前的第二种人:他们只希望解决掉自己的困扰,他们对于这世间到底会怎么样?这世界会不会毁灭?这世界会不会出生?这世界有没有地狱?有没有种种种?他们一开始都是没有兴趣;而且不只没有兴趣而已,他连自己的父母、子女到底以后会如何?以后会怎么样生死流转?他是漠不在意的,也就是说他只关心他自己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称为他是一个自了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我们自身尚且是虚妄的,何况是父母、兄弟、妻子、姊妹、爱恋亲情,全部都是虚妄。”那么因为他亲证的关系,到了这个境界自然而有一种威仪,使得众生听闻以后很快就会信受。就跟着离开了世间的贪爱执着污染而开始修行,渐渐的也可以一样的出离世间,而又常驻世间。菩萨四果就是这样子亲证涅槃而不取证涅槃。因为他不是声闻种性的缘故,所以菩萨四果有时示现出家,有时示现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