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孝养父母、行世仁慈者,中品下生花开后,闻法欢喜得须陀洹。一日一夜执持出家戒清净、威仪无缺,或在家人一日一夜持八关斋劫者,中品中生花开后,闭目合掌赞叹世尊,闻法欢喜得须陀洹。受持五戒、八戒斋,修行诸戒学,不造五逆者,中品上生花开后,闻众音声赞叹四谛,应时即得阿罗汉道。上至信因果、不谤大乘正法、发无上道心者,上品下生者一日一夜(极乐世界之日夜)花开后, 三摩地

2018-07-23

善男子!有人若欲施时,供养三宝时,若坐禅时,若修善时,若读经时,供养父母时,当先立制:‘我若不作,要自克罚。’是人福德日夜增长,如恒河流。——恭录自《菩萨优婆塞戒经》语译:佛说:如果有人想要布施时,或者在供养三宝时,或者坐禅时、修行种种善法时、读经时、供养父母时,都应该先对自己建立一个要约:‘这一些戒法上的善事,如果我不遵 三摩地

2018-07-23

但是在这里,福田很多啊:三宝是你的功德田、报恩田!父母是你的报恩田!师长是你的报恩田!根本上师是你的报恩田、功德田!众生则是你的贫穷田、报恩田!哪里没有你的累世父母啊?对三宝与师长,不也是时时可以用自己的财物供养吗?所以到处都有福田可以种。在极乐世界种福田时,你去供养七宝池的那些莲花吗?莲花不必受你供养!也没有谁能让你种福田、没有谁可以受你供养,因 三摩地

2018-07-23

过去世的五色根毁坏之后,见闻觉知心紧跟着坏灭;等到中阴身现起,见闻觉知心才又依于中阴身的微细色法为俱有依而又现行;但是得到父母缘受生入胎后,前一世的见闻觉知心就永远断灭,才又另外依于这一世渐渐形成的五色根为俱有依,也就是依于这一世的五色根,在母胎中分分形成这一世的见闻觉知心,才又分分现行;一世又一世都是这样,所以说见闻觉知心是有生之法。但是有生必有 三摩地

2018-07-23

过去世的五色根毁坏之后,见闻觉知心紧跟著坏灭;等到中阴身现起,见闻觉知心才又依于中阴身的微细色法为俱有依而又现行;但是得到父母缘受生入胎后,前一世的见闻觉知心就永远断灭,才又另外依于这一世渐渐形成的五色根为俱有依,也就是依于这一世的五色根,在母胎中分分形成这一世的见闻觉知心,才又分分现行;一世又一世都是这样,所以说见闻觉知心是有生之法。但是有生必有 三摩地

2018-07-23

过去世的五色根毁坏之后,见闻觉知心紧跟著坏灭;等到中阴身现起,见闻觉知心才又依于中阴身的微细色法为俱有依而又现行;但是得到父母缘受生入胎后,前一世的见闻觉知心就永远断灭,才又另外依于这一世渐渐形成的五色根为俱有依,也就是依于这一世的五色根,在母胎中分分形成这一世的见闻觉知心,才又分分现行;一世又一世都是这样,所以说见闻觉知心是有生之法。但是有生必有 三摩地

2018-07-23

因为一切都是为了救度众生,视众生犹如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子女,不敢起瞋、也不忍起瞋。像《金刚经》中记载:释迦牟尼佛往昔无量劫前,曾于五百世中,依深般若而修习真正的忍辱行,所以被歌利王割截身体的时候,心中无瞋也无恨。因为祂在因地能够这样持戒修忍辱行,这样当忍辱仙人而被节节支解的时候,都不起瞋恨,才能够快速满足三贤位的持戒行;只有像祂这样一切为众生而精进 三摩地

2018-07-23

今日的中国佛教,我们常常看到许多的怪象,比方说曾经在媒体上非常有名的一则新闻:湖南某女士为了自己要出家,不理会老父、老母以及未成年儿子的哀求,还有自己未完成的责任,坚持要到佛寺里出家,把存款全部交给寺里,为寺里的建设工作日中一食,每天劳动十多个小时,最后弄到身体损坏,后来勉强让家里带回去;但是回家后,上对父母、下对孩子都是表现出不屑一顾。在她的心中 三摩地

2018-07-23

也就是说,看医生打针吃药这些会令小孩子担心害怕,会让他们不安乐;但是父母都知道,不看医生、不吃药、不打针孩子的病就不容易好,甚至会恶化,这很明显就是对小孩子不利益。这时候利益与安乐,就存在著矛盾与冲突,当然这个矛盾并不难解决,就是应该去看医生、吃药、打针,让小孩的病赶快好起来;也就是应该选择对小孩长远有利益的,而不是只顾惜他一时的安乐。还有对于吸毒 三摩地

2018-07-23

父母想。第三观十方一切众生。如师长想。第四观十方一切众生。如国王想。第五观十方一切众生。如奉大家想。次兴三愿一愿自己三业所作功德。与十方一切众生同共。二愿我共十方一切众生。早度生死烦恼大海。到涅盘彼岸。三愿我与法界众生。通达十二部。经文义了了分明。一切善法因戒增长。具足六波罗蜜三十七品。得深禅定。起六神通。放大光明。得一切种智。五眼具足。成就佛道 三摩地

2018-07-23

」「善学诸仁者!是菩萨十波罗提木叉应当学,于中不应一一犯如微尘许,何况具足犯十戒?若有犯者,不得现身发菩提心,亦失国王位、转轮王位,亦失比丘、比丘尼位,亦失十发趣、十长养、十金刚、十地佛性常住妙果,一切皆失;堕三恶道中,二劫、三劫不闻父母三宝名字,以是不应一一犯。汝等一切诸菩萨,今学、当学、已学,如是十戒应当学,敬心奉持,八万威仪品当广明。」佛告诸 三摩地

2018-07-23

佛说那棵树不可毁坏,他却把它坏了!这本来不是什么重戒,与戒法无关,但是他毁犯了佛语;如果违犯了他父母亲不重要的话,算是小事一桩,违犯了佛说的话,那就不得了了,因此轻罪作重,得要重报受生到畜生道去。本来他的修行很好,般若的证量也很好,就因为觉得佛说的这件事情不很重要,不当一回事,所以受生到畜生道去,而且还要顶着一棵大树,这就是坏于佛的遮制而受重报。佛 三摩地

2018-07-23

」诽谤菩萨藏、诽谤如来藏:【菩萨谤菩萨藏,说相似法,炽然建立于相似法,若心自解或从他受,是名第四波罗夷处法】——《菩萨地持经》卷5〈10戒品〉《梵网经》卷2:【善学诸仁者!是菩萨十波罗提木叉,应当学;于中不应一一犯如微尘许,何况具足犯十戒?若有犯者,不得现身发菩提心;亦失国王位、转轮王位;亦失比丘、比丘尼位;亦失十发趣、十长养、十金刚、十地佛 三摩地

2018-07-23

在受菩萨戒之前必须取得父母与配偶之同意,才能避免受戒后产生「重戒不犯,轻戒不断」的情况。其余敬请参考《菩萨优婆塞戒经》中注意事项(原标题:受菩萨戒有三种受、受菩萨戒的心态和注意事项) 三摩地

2018-07-23

所谓菩萨法师,甚至夫妇、父母、师长、兄弟、姊妹等六亲也可以互相为菩萨法师为对方传戒。所以,传菩萨戒不必一定要比丘或比丘尼,只要曾经受过菩萨戒,而能够宣说菩萨戒的三聚净戒、十无尽戒和其他戒相的人,都可以成为菩萨法师。受了菩萨戒以后就成为佛子,成为菩萨的一分子。受菩萨戒的人可以超越三大劫的生死之苦;换句话说,可以提前三大劫成佛,或者提前三大劫证得究竟解脱 三摩地

2018-07-23

在外面遇到的某一个穷苦众生,也许一百世以前他是你的父母,只因为悭贪不施,所以这一世很穷苦;也许某人五十世以前是你很钟爱的子女,比你现世的表亲还要亲,为什么要以现世的因缘作为布施的考虑呢?所以应该普慈一切而不依此世因缘。佛不是教导我们了吗?菩萨得要有一个心态:一切男人为我父,一切女人为我母,我生生世世无不从之受生。所以隔壁穷困的师姊,过往的无量世以前 三摩地

2018-07-23

【善男子!有人若欲施时,供养三宝时,若坐禅时,若修善时,若读经时,供养父母时,当先立制:‘我若不作,要自克罚。’是人福德日夜增长,如恒河流。如是五戒有五种果:一者无作果、二者报果、三者余果、四者作果、五者解脱果。若有具足受持五戒,当知是人得是五果。若优婆塞常能出至寺庙僧坊,到已亲近诸比丘等;既亲近已,咨问法味;既问法已,当至心听;听已受持 三摩地

2018-07-23

若女人为父母兄弟儿女亲眷等所守护,或者为国家法律所保护,出家修行女为戒法所守护等,与这些人行两交会法,乃至与畜生行交会法,都是邪淫。即自己的妻子,若受持一日的戒法中,戒有娠、乳儿及非时、非道、非处(地点如清净道场处)行两交会法,也是邪淫,作这些两交会的时候,自己的精神是清楚的,无错乱想,直爱乐心,即得根本罪。若只摩触,言语调戏等,是邪淫的方便罪。自 三摩地

2018-07-23

问:牛奶、鸡蛋、蛋糕是否为戒律?平时买包子、面包总会带一点葱,是否可开戒了?父母很固执,总认为我身体差是没吃肉,而我也经常为吃肉与父母争吵。我不吃肉他们就烦。答:导师平实居士说(见《念佛三昧修学次第》第三章第三节):【佛入灭前,曾告诫们,重戒要持,小小戒可舍。小小戒之弃舍,系因各地方人情、义理、法律之不同,导致事实上不可能受持而不得不舍戒。所以佛说 三摩地

2018-07-23

但在受菩萨戒之前必须取得父母与配偶之同意,才能避免受戒后产生「重戒不犯,轻戒不断」的情况。菩萨戒在见道以前必须取相受。取相受者若想不犯戒比较困难,必须非常谨慎、非常清净,才勉强守得住。菩萨戒的意旨在于摄心,声闻戒则主要在于戒止身口之恶业,即使心动了,只要身口不做,就不算犯戒。而菩萨戒祇要有犯戒之念即为犯戒,所以要受持以前,须先将戒条了解清楚。一旦持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