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杂宝藏经》卷六云:「三名言辞施:于父母、师长、沙门、婆罗门出柔软语,非麤恶言。捨身受身,得言语辩了;所可言说,为人信受;未来成佛,得四辩才2,是名第三果报。」白话解释:「第三种布施是言辞施:对于父母、师长、出家修行人与在家修行人,凡有所言说皆是温言软语,不口出暴厉恶言。这样布施的人,他捨寿以后,未来世受身时,他是言辞善辩而了达;凡是他所言说的话语 三摩地

2018-07-23

《杂宝藏经》卷六云:「三名言辞施:于父母、师长、沙门、婆罗门出柔软语,非麤恶言。捨身受身,得言语辩了;所可言说,为人信受;未来成佛,得四辩才2,是名第三果报。」白话解释:「第三种布施是言辞施:对于父母、师长、出家修行人与在家修行人,凡有所言说皆是温言软语,不口出暴厉恶言。这样布施的人,他捨寿以后,未来世受身时,他是言辞善辩而了达;凡是他所言说的话语 三摩地

2018-07-23

菩萨能够转依如来藏,来内门广修福德,能够于生活中、于修学中、于护持正法中,能够追随善知识,来护持正法、广修福德之余,同时追随善知识修集智能!修集智能的方式是,由善知识来教导熏习种智,继续修集福德资粮!在修集福德以及智慧资粮的同时,仍然继续修学动中定力─继续修学动中定力让自己能够到达欲界定以上的定力─还不必发起初禅!但是只要有欲界定以上的定力,同时有 三摩地

2018-07-23

渔夫们发现了不太对,大家就讲好,把村民分成两群,各自出海去捕鱼;结果有一组丰收,可是娄沙迦父母所在的那一组却是毫无所获。再把这个衰弱的这五百个人这一组,又分成两组去出海……后来用这个方法就发现了,只要有娄沙迦的这一组,就一定是一无所获。所以代表是娄沙迦这个家庭有问题,所以村民就把娄沙迦的父母这一家把他驱逐出去。等到娄沙迦能够走路的时候, 三摩地

2018-07-23

所谓父母师长和上(《优婆塞戒经》卷3〈17供养三宝品〉,CBETA,T24,no.1488,p.1051,c6-7)。也就是说,报恩田是指父母、师长、根本上师。生养我们的父母是我们应当要报恩的对象,佛陀在《大方便佛报恩经》卷3〈5论议品〉中云:父母者,十月怀抱,推干去湿,乳哺长大,教诲技艺,随时将养,及其出家修得解脱,度生死海,自利兼利一切众生(CBETA,T03,no.156,p.141,b25-27)。如果我 三摩地

2018-07-23

-----《杂宝藏经》卷第二语译波斯匿王有一女儿,名叫「善光」公主,人聪明,长相又端正,父母极为怜爱,全王宫的人也对她又爱又敬!有一天父王对着爱女说:「由于我威权力的缘故,妳才能得到王宫上上下下的爱敬。」公主回答父王说:「我依自己善业之力而活、而得到大家的爱敬!不是依靠父王。」国王连着问了三次,公主都是这样的回答。国王听了非常的生气,就说:「我今天就要 三摩地

2018-07-23

大德您虽然无兴趣追逐世间利益,但是基本的生活条件仍然应该要先满足,才能进一步修学正法;否则,冒然辞去工作或提早退休,若父母亲或配偶都不是学佛人,则易引起他们的瞋恼之心,甚至会怪罪正法,未来要接引他们入佛门可就难了;而您自身的学佛过程也一定不会顺利,会因为家里成员的阻挠而有诸多障碍产生,仍然不能于正法中得安住。而且,世间法的工巧历练也是菩萨道必须要修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在未来世父母交合时,就不会贪恋来世的父亲了,只是等着时节因缘完成,当他们完事了你就直接入胎,下一世就成为男身了。要怎么入胎呢?不在这里公开讲,也已经在《瑜伽师地论》中讲解过了,所以现在不讲。这就是说,因为你诃责女身的缘故,就不会起颠倒想而爱慕未来世的父亲,来世就不会成为女身。因为众生入胎时总是起颠倒想,除非是过去世有悟了,或者是在解脱道上曾经断 三摩地

2018-07-23

""又见众生父母、兄弟、妻子、奴婢、眷属、宗室,不相爱念,是故生悲。""善男子,有智之人,应观非想非非想处,所有定乐,如地狱苦,一切众生等共有之,是故生悲。""善男子,未得道时,作如是观,是名为悲;若得道已,即名大悲。何以故?未得道时,虽作是观,观皆有边,众生亦尔;既得道已,观及众生,皆悉无边,是故得名为大悲也。未得道时,悲心转动,是故名悲;既得道已,无 三摩地

2018-07-23

问她的时候,她很诚恳地告诉我:我看病是量力收钱,有些附近的居民我认得,知道他们景况不好,我就少收,这样,有了病他们才会来看,否则他们不是只有苦捱?医者父母心啊,我父亲一直这样教我的。不要计较钱多少,关键是人人都看得起。其实我很多时候连草药的本都收不回的。我收你是合理的,因为我大约估算得出你的收入,我收得多的,是那些有钱人的,如果有效果,我就叫他们捐 三摩地

2018-07-23

」(《优婆塞戒经》卷三)报恩田是指父母、世间师长,以及佛法的归依师,以及教授师。功德田则是指帮助自己实证二乘以及大乘四种解脱果,乃至无上正等正觉胜妙佛法果证的诸佛菩萨以及实义菩萨。贫穷田则是指一切穷苦困厄之人。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当中特别提醒说,除了报恩田、功德田以及贫穷田等三种田之外,应该要知道其他的都叫作鄙恶田,甚至有的还是毒田。像是破坏佛 三摩地

2018-07-23

一切的内外相应五欲六尘都是属于邪缘,只要让自己没有办法安止,或者思念自己的父母、配偶、子孙等世俗上所爱恋的人,或者心里对于过去曾经有过的优渥的环境、自己的财富起了不舍的心,或者心放逸于追求自己所想要追求的世俗上的事物,或者受到不正见不正知的影响,对于三乘菩提修学的正理、对于涅槃的正理,没有正确的知见,这都是属于邪缘散乱。例如难陀刚出家的时候,每天都 三摩地

2018-07-23

”意识灭了,神通就无法出现,于中阴身成就后意识才会再度出现,才有中阴身的小五通出现,可以看见有缘的父母;然而中阴身七七四十九天内,一定会去投胎,投胎后意识也就断了,中阴身的小五通也就不见了。所以神通在正死位还是会灭的,在投胎后也就不见了,所以它是有出有入之法。此外,就算你有神通还是敌不过业力。在经中曾记载,有四个外道都有神通,当他们知道自己的 三摩地

2018-07-23

它的原因是因为,众生常会因为无明所罩,不知慎修身口意行,因而造作了种种未来世不可爱的异熟果报;当临命终时,这恶报的业风吹起,落入中阴阶段,依着原有的贪欲执着,就会对未来世的父母生起颠倒想,结果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入胎,犹如睡着了一样;那等到醒来的时候,哇哇落地,已经堕在畜生道中,纵使说它曾经有愿想要求生诸佛净土,还是难以成办。因此释迦牟尼佛开示,如果能 三摩地

2018-07-23

有的人更荒唐,以为意根是大脑;如果意根是大脑的话,那么应该每一对父母都会看到婴儿带著大脑来入母胎,可是明明每一对父母都不曾看到有什么大脑来入胎啊!意根是心,不是有色根;佛说人死之后,意根带著前世名色所缘的识,来入母胎;这个意根,就是处处作主思量的你;意识只是被你所运用的心而已。但是众生不了解,往往将见闻觉知的意识误认为自己,反而将真正的自己给忽略了 三摩地

2018-07-23

无色界天有情虽无色蕴,仍有受想行识四蕴;蕴者聚也,依如来藏因及业爱缘、父母缘,而有色蕴;因有色蕴及末那,便有六识,识蕴具足;因于色蕴及识蕴,便有受想行觉;五蕴具足,便使众生依于五蕴而贪五尘,轮转于欲界。色界天人则依五蕴而贪定境法尘,无色界天有情则依四蕴而贪四空定中之显境名言——不知灵觉心之虚幻而执定境中之灵觉心为不生灭心。三界有情因五蕴四 三摩地

2018-07-23

”意识灭了,神通就无法出现,于中阴身成就后意识才会再度出现,才有中阴身的小五通出现,可以看见有缘的父母;然而中阴身七七四十九天内,一定会去投胎,投胎后意识也就断了,中阴身的小五通也就不见了。所以神通在正死位还是会灭的,在投胎后也就不见了,所以它是有出有入之法。此外,就算你有神通还是敌不过业力。在经中曾记载,有四个外道都有神通,当他们知道自己的 三摩地

2018-07-23

若为菩提修菩提道,布施、持戒、多闻智慧,修学世法,供养父母、师长、有德之人,修舍摩他、毗婆舍那,读诵、书写十二部经,复能远离贪、恚、痴等,名为菩提勤行精进。如是悉名为正精进,是名六波罗蜜之正因也。善男子!懈怠之人,不能一时一切布施,不能持戒,勤行精进,摄心念定忍于恶事,分别善恶,是故我言六波罗蜜因于精进。”佛陀慈悲特别提醒弟子要注意区分不同的 三摩地

2018-07-23

因为我们从无始劫以来,就轮转于五趣之中,因此生生世世互为父母眷属亲友,一切众生都曾经是我最亲近的人,我当然必须要让他们离开痛苦;而我们之所以能够有智慧而行菩萨道,都是因为一切众生的恩情;而他们的深恩,我尚未曾报答一分一毫,如今有无量的众生,仍然处于无明烦恼痛苦之中,我怎能不救护他们。因为如果众生不是为了利益我们而花费了许多的时间,或者为了利益我们而 三摩地

2018-07-23

但是在他们想要重新再去种福田之前,有一件事情我先得要提出来讲:必须先要孝养父母,然后才去外面修福德、学作人。假使对父母不肯孝养,对父母讲话恶行恶状、恶口恶语,背后常常说父母的闲话,不能孝顺,却说要去利益有情众生,那都是假布施,我们无法认同这样的布施。他们说要去学做人,我赞成,本来就应该这样嘛!好好的先学习怎样作人家的子女、媳妇,把这个学好了、做成功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