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父母师长及余尊者所有教令曾无违逆。故得今时言无违者。即告阿难陀曰。汝与难陀剃除须发。答曰。如世尊教。即觅剃发人。为其落发。难陀见已告彼人曰。汝今知不。我当不久作转轮王。汝若辄尔剃我发者。当截汝腕。彼便大怖裹收刀具。即欲辞出。时阿难陀便往白佛。佛便自去。诣难陀处问言。难陀汝不出家。答言。出家。是时世尊。自持瓶水灌其顶上。净人即剃。便作是念。我今敬奉 三摩地

2018-10-14

农历七月,是报父母恩、超度先祖时节因缘最好的一个月份。此时读诵《地藏菩萨本愿经》回向给他们,会有非常好的效果。祖先、已逝的先人,对我们现世的生活都会有一定的影响,甚至能够影响到我们每日的生活、睡眠、身体健康、工作、结婚生子、子孙前途等等。如果能诵经回向给他们,超度他们,那么同时也会对我们的各个方面有很大的益处。盂兰盆节,亦称盂兰盆斋、盂兰盆会,是每 admin

2018-08-23

(《大智度论》卷45)”《瑜伽师地论》中也提到,因为深信因果道理、且戒慎畏惧业报,因而恭敬供养父母、尊长、修行的圣者等,是一种如理作意的寻伺正行。因为不但以因果业报、人天善法来看,或者成就菩萨修行的资粮,布施供养都是正行。“寻伺正行者,谓如有一了知父母、沙门、婆罗门及家长等,恭敬供养,利益承事;于今世、后世所作罪中见大怖畏,行施作福,受斋持 admin

2018-08-15

”诸长者子言:“居士!我闻佛言:父母不听,不得出家。”维摩诘言:“然汝等便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是即具足。”尔时三十二长者子,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维摩诘所说经》卷1)这一段经文之前,维摩诘菩萨先为罗睺罗尊者开示“出家”一词的真正意涵,因为经文比较长,就请诸位看官自行查阅了。当然,假如要把那样 admin

2018-08-15

报恩田是说,接受布施的对象是于己有恩的,这包括善知识是于众生有法布施的恩德;父母于子女是有推干就湿的养育之恩;乃至世间法中曾经于自己有恩德的人。为了报答这些人的恩德而作布施,所以才说为报恩故施于福田。而功德田是说,接受布施的对象是有佛法上的证量。上从诸佛一直到菩萨七住位,这是兼有般若及解脱道的智慧者;二乘的四双八辈以及辟支佛,这是有解脱道上的智慧者 admin

2018-08-15

可是,有一种人家财万贯,但是他们全家每个月供养三宝才几百元的台币,就觉得是很大的数目了;但在世间法上却又很大方,对父母兄弟也很大方的出钱出力帮助;但是这种人就叫作“非智者”。有智慧的人,应该是破衣照穿、烂东西照用,坏了就自己修理舍不得丢;但是布施时,肯把一大笔钱捧出去,出钱的目的并不是在于自己或家人的享受,而在于未来世的菩萨可爱异熟果。你 admin

2018-08-15

如是,南赡部洲一切众生、父母、妻子、男女眷属,如上布施,随愿所求,无不圆满。”说此法已,皆大欢喜,作礼而退。经中开示的内容已是简明易懂,我们无须赘言解释。由经文的开示可知,有关布施与果报的因缘差别,牵涉到施主、施物与福田三者的交互关系,其实是非常错综复杂的;同样的布施,但布施时的身口意行作意有各种不同,所得的果报是有很大不同的,犹如经文的最后 admin

2018-08-13

波罗奈国有一长者子共天神感王行孝缘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告诸比丘言:「若有人欲得梵天王在家中者,能孝养父母,梵天即在家中;欲使帝释在家中者,能孝养父母,即是帝释在家中;欲得一切天神在家中者,但供养父母,当知一切天神已在家中;但能供养父母,便为和上已在家中;欲得阿阇梨在家中者,但供养父母,即是阿阇梨在其家中;若欲供养诸贤圣及佛,若供养父母,诸贤圣及 admin

2018-08-13

《杂宝藏经》卷第二:【昔波斯匿王有一女,名曰「善光」,聪明端正,父母怜愍,举宫爱敬。父语女言:「汝因我力,举宫爱敬。」女答父言:「我有业力!不因父王。」如是三问,答亦如前。王时瞋忿:「今当试汝有自业力?无自业力?」约勅左右,于此城中,觅一最下贫穷乞人。时奉王教,寻便推觅,得一穷下,将来诣王。王即以女善光付与穷人。王语女言:「若汝自有业力不假我者,从 admin

2018-08-13

”本节主要从放生的观点来谈无畏施,佛经中也提到说菩萨应以慈心行放生业,如《梵网经》卷下中说: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应作是念: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风是我本体,故常行放生业,生生受生。若见世人杀畜生时,应方便救护,解其苦难。菩萨行放 admin

2018-08-13

或者有一些人,他是从小在家里因为父母的习惯都是大声讲话、大声谩骂,所以他也习惯了大声讲话、大声谩骂,但是他不一定就是在生气,而是他习惯于这样说话的方式。我们如果要调整自己,面对境界的时候,我们如果用世俗法的一个方式来讲,例如闽南语有一句话说:“仙人打鼓有时错,脚步踏错谁人无。”所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呢?我们如果能够为别人保留一分转圜的余地 admin

2018-08-13

”八个奇妙的心----后记《八个奇妙的心》一书是依据玄奘菩萨的著作向所有读者介绍佛法所说的八识法义,第八识名为如来藏,又名阿赖耶识、异熟识、无垢识(庵摩罗识),禅宗名之为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本地风光、无心(无见闻觉知)、真心、金刚心、佛、法、莫邪剑等。佛教基础与核心的教义,以及佛弟子证悟的常住真心,都是指这个第八识。如来藏证悟祖师十几岁就悟得如 admin

2018-08-09

行者首先在佛前胡跪,至诚发露,“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今对佛前求忏悔”,如是三称忏悔偈之后,开口向佛禀白:“弟子○○○今在佛前至诚发露忏悔:弟子由于无明所障,导致无始来之贪瞋痴习气深重,不仅造下五逆十恶、谤佛谤法、毁佛禁戒……等生死重罪;更由于我见我执之深重,而造下种种贪瞋痴之业行,使得今生乃至 admin

2018-08-09

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告诫比丘们说:「对于自己的父母,虽只作一点小小的供养,就可以得到无量福报;而如果对父母稍作不孝顺的事,就会得到无量罪过。」比丘们问佛陀:「罪和福的果报是什么样的情况呢?」佛说:「我记得在过去久远世以前,波罗奈国有位长者的儿子,名字叫作慈童女,父亲很早就过世了,家里的钱财又已用尽,只好靠劳力卖柴维生,每天赚到两钱,全部供奉年老的母亲 admin

2018-08-09

)从于无始,以至今生,毁破三宝,作一阐提,谤大乘经,断学般若,弑害父母,出佛身血,污僧伽蓝,破他梵行,焚毁塔寺,盗用僧物,起诸邪见,拨无因果,狎敬恶友,违背良师,自作教他,见闻随喜,如是等罪,无量无边,故于今日,生大惭愧,克诚披露,求哀忏悔,唯愿三宝,慈悲摄受,放净光明,照触我身,诸恶消灭,三障蠲除,复本心源,究竟清净。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 admin

2018-08-08

真正的天魔外道他是怎么样呢?他是慈眉善目,而且他会叫你去做慈善事业,为什么?因为当一个人想要解脱的时候,他一定会开始行善--他会行孝养父母、奉侍师长、慈心不杀乃至他会做一些善业,可是他就说:“你这样做就好了,你这样做就已经是解脱了,你这样做就一定可以成佛了。”他就这样说,这样子就叫做天魔外道。所以天魔外道他可能是长得慈眉善目的喔,可能对人 admin

2018-08-06

以后你来入胎时也是这样子,藉父母的因缘,然后由你自己的如来藏制造你这个色身。而这个如来藏里面不单是这些种子而已,祂还有让人可以成佛的无漏有为法种子。所以这个如来藏本身就是将来成佛时的无垢识法身,所以祂本身已经具足了如来功德性,只是被无明所遮障而无法显扬出来。但是你们本身仍然是有自心如来的,而这个自心如来就是如来藏,祂可以使你们将来成就究竟的佛道。所 admin

2018-08-05

其他因为烦恼浊与见浊引生寿浊的寿命短促,以及有情浊的种种欺诈弊害的恶行,不孝敬父母、尊长、有德之人,不畏惧恶业的果报,不修惠施、不作福业、不受斋法、不受净戒,这些都让处于劫浊时代的众生,难以修学正法及受持净戒。经由上述大略说明,诸位菩萨就可以了解在五浊恶世修学正法,是非常难得的事情!我们因为往世的善根福德因缘,而有幸能够熏闻正法,大家一定要好好地把 admin

2018-08-05

那如果这个往生者要投胎到人间,他的境界又是如何呢?如果这个往生者,生前持守五戒又不造恶业,所累积的福德资粮足以在下一世又投胎受生为人;这个时候,他将会看到和自己有缘的父母正在和合,由于贪爱习气的牵引,他将会趋近于正在和合中的父母,由于此贪爱习气而入住母胎,导致下一世受生人道的轮回。以上是一般世俗人的入胎过程,属于投胎到人道的“不正知入胎”。另外,对 三摩地

2018-08-03

举证如下:一、先引《楞伽经》三译本如下:《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佛告大慧:「如来之藏是善、不善因,能遍兴造一切趣生,譬如伎儿变现诸趣,离我我所;不觉彼(如来藏的存在和体性)故,三缘和合方便而生(有业力、无明及父母的因缘,以及三界器世间的因缘,祂就可以出生了我们这个五阴出来);外道不觉(外道不觉如来藏,不觉如来藏者即是外道),计著作者(误计见闻觉知心 admin

2018-08-01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