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所以子女修善法,而父母作不善业,那么子女所修的善,是不能够帮助父母不下堕到三恶道去的,主要的原因是各人造业,各人承担;善业如此,恶业同样也是如此,不可能由儿子的善业而来使父亲不堕入恶道的。如果说父亲行善,儿子就一定能够得到庇荫的话,那么就不应该有很善良、很有钱的员外,却养出了败家子的事例;也不该有大善人,却生个儿子疾病缠身,或是智能不足的情形了。所 | admin 2020-02-18 |
![]() |
那时的慈童女就是我释迦牟尼的前身啊!比丘们!你们应当知道,只要对父母作了少许的不善,就一定会得到大苦报;如果能对父母作小小的供养,就能获福无量。你们要这么学,应当要殷勤且尽心地奉事孝养父母。」----------------------孝养父母的福德等同供佛童谣儿歌常唱:“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另外小学课本也教导说:“天这么黑、风这么大,爸 | admin 2018-08-09 |
![]() |
所以子女修善法,而父母作不善业,子女的修善不能帮助父母不堕落三恶道中,主要原因是:各人造业、各人承受;善业如是,恶业也如是;因为父亲所造的身口意业是恶业,儿子所造的身口意业则是善业,两者所造的业性各各别异,怎么可能由儿子的善业来使父亲不堕恶道?所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是因为父子二人都是有福德的人,都是心性良善的人,所以气味相投才有因缘投胎在他家中。但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子女修善法,而父母作不善业,子女的修善不能帮助父母不堕落三恶道中,主要原因是:各人造业、各人承受;善业如是,恶业也如是;因为父亲所造的身口意业是恶业,儿子所造的身口意业则是善业,两者所造的业性各各别异,怎么可能由儿子的善业来使父亲不堕恶道?所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是因为父子二人都是有福德的人,都是心性良善的人,所以气味相投才有因缘投胎在他家中。但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子女修善法,而父母作不善业,子女的修善不能帮助父母不堕落三恶道中,主要原因是:各人造业、各人承受;善业如是,恶业也如是;因为父亲所造的身口意业是恶业,儿子所造的身口意业则是善业,两者所造的业性各各别异,怎么可能由儿子的善业来使父亲不堕恶道?所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是因为父子二人都是有福德的人,都是心性良善的人,所以气味相投才有因缘投胎在他家中。但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子女修善法,而父母作不善业,子女的修善不能帮助父母不堕落三恶道中,主要原因是:各人造业、各人承受;善业如是,恶业也如是;因为父亲所造的身口意业是恶业,儿子所造的身口意业则是善业,两者所造的业性各各别异,怎么可能由儿子的善业来使父亲不堕恶道?所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是因为父子二人都是有福德的人,都是心性良善的人,所以气味相投才有因缘投胎在他家中。但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那时的慈童女就是我释迦牟尼的前身啊!比丘们!你们应当知道,只要对父母作了少许的不善,就一定会得到大苦报;如果能对父母作小小的供养,就能获福无量。你们要这么学,应当要殷勤且尽心地奉事孝养父母。」 (原标题:慈童缘—孝养父母的福德等同供佛) | admin 2018-07-22 |
![]() |
那时的慈童女就是我释迦牟尼的前身啊!比丘们!你们应当知道,只要对父母作了少许的不善,就一定会得到大苦报;如果能对父母作小小的供养,就能获福无量。你们要这么学,应当要殷勤且尽心地奉事孝养父母。」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告诫比丘们说:「对于自己的父母,虽只作一点小小的供养,就可以得到无量福报;而如果对父母稍作不孝顺的事,就会得到无量罪过。」比丘们问佛陀说:「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子女修善法,而父母作不善业,子女的修善不能帮助父母不堕落三恶道中,主要原因是:各人造业、各人承受;善业如是,恶业也如是;因为父亲所造的身口意业是恶业,儿子所造的身口意业则是善业,两者所造的业性各各别异,怎么可能由儿子的善业来使父亲不堕恶道?所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是因为父子二人都是有福德的人,都是心性良善的人,所以气味相投才有因缘投胎在他家中。但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那时的慈童女就是我释迦牟尼的前身啊!比丘们!你们应当知道,只要对父母作了少许的不善,就一定会得到大苦报;如果能对父母作小小的供养,就能获福无量。你们要这么学,应当要殷勤且尽心地奉事孝养父母。」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告诫比丘们说:「对于自己的父母,虽只作一点小小的供养,就可以得到无量福报;而如果对父母稍作不孝顺的事,就会得到无量罪过。」比丘们问佛陀说:「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士夫作耶烦恼作耶父母作耶。我住心耶。住眼中耶遍满身中耶。从何来耶去何至耶。谁生耶谁死耶。我于过去是婆罗门姓耶。是刹利姓耶。是毗舍姓耶。是首陀罗姓耶。当于未来得何姓耶。我此身者。过去之时是男身耶是女身耶畜生身耶。若我杀生当有罪耶当无罪耶。乃至饮酒当有罪耶当无罪耶。我自作耶为他作耶。我受报耶身受报耶。如是疑见无量烦恼覆众生心。因是疑见生六种心。决定有我 | admin 2018-07-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