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不明真实心而求见佛性者,每堕觉知心之感觉中,每堕觉知心之见闻知觉性中,只是感受妄心之觉知性尔,不能眼见真实佛性之存在,便将明心认作一念不生之觉知心,便将见性当作见闻觉知性之感觉,与眼见佛性者迥异,只成个凡夫随顺佛性尔,有何眼见佛性可言耶?如是见闻知觉性,乃是生灭法,身死即灭,眠熟闷绝时即无,正死位及二种无心定中皆断灭,求得何用?复又是众生不断烦恼 三摩地

2018-07-20

”只如打锣者,分明得要有手有脚者,方能打得锣响,此是世所共知之见解也!不料南泉却问神山禅师道:“以手打?以脚打?”岂非废话一句?然而禅门之中正该如是,一切烦恼事中皆有证悟佛菩提之因缘;此个打锣看似平常事,然而平常事中却大有不平常事,却非星云法师所说以觉知心保持平常心态去作便可也!那南泉也是奇怪,明明得要手打,既非襁褓中无知小儿,云何 三摩地

2018-07-20

此举虽是禅门古风,然而如是纯依古风、不通人情、一依正理之正行,绝非小根小器、迷信表相大师之学人所能认同者,是故如是禅门古风之正行,往往招致浅机学人之烦恼与诽谤,绝对不利于余。虽然如是,为救今时及后世参禅之学人,乃至欲救彼诸一知半解而诽谤我者,期能导入正道,却又不得不为,不能顾虑个人之利害得失。此辑重新拈提古时诸祖证悟之公案,同时拈示今时大师错悟禅法 三摩地

2018-07-20

皆由客尘烦恼所误。汝等当时。因何开悟。今成圣果。时。骄陈那。起立白佛。我今长老。于大众中。独得解名。因悟客尘二字成果。世尊。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食宿事毕。俶装前途。不遑安住。若实主人。自无攸往。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为客义。又如新霁。清旸。光入隙中。发明空中诸有尘相。尘质摇动。虚空寂然。如是思惟。澄寂名空。摇动名尘。以摇 三摩地

2018-07-20

由是引起尘劳烦恼。起为世界。静成虚空。虚空为同。世界为异。彼无同异。真有为法。觉明空昧。相待成摇。故有风轮执持世界。因空生摇。坚明立碍。彼金宝者。明觉立坚。故有金轮保持国土。坚觉宝成。摇明风出。风金相摩。故有火光为变化性。宝明生润。火光上蒸。故有水轮含十方界。火腾水降。交发立坚。湿为巨海。干为洲滩。以是义故。彼大海中。火光常起。彼洲滩中。江河常注。 三摩地

2018-07-20

六品微细烦恼。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威德世尊。慈音无遮。善开众生微细沉惑。令我今日。身意快然。得大饶益。世尊。若此妙明真净妙心。本来遍圆。如是乃至大地草木。蠕动含灵。本元真如。即是如来成佛真体。佛体真实。云何复有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天等道。世尊。此道为复本来自有。为是众生妄习生起。世尊。如宝莲香比丘尼。持菩萨戒。私行淫欲。妄言 三摩地

2018-07-20

是人则能超烦恼浊。观其所由。融通妄想以为其本。阿难。彼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圆明。锐其精思。贪求善巧。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不觉是其魔着。自言谓得无上涅槃。来彼求巧善男子处。敷座说法。其形斯须。或作比丘。令彼人见。或为帝释。或为妇女。或比丘尼。或寝暗室。身有光明。是人愚迷。惑为菩萨。信其教化。摇荡 三摩地

2018-07-20

毕竟烦恼。毕竟菩提。两性并驱。各不相触。由此计度死后有故。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六外道。立五阴中死后有相。心颠倒论。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先除灭色受想中。生计度者。是人坠入死后无相。发心颠倒。见其色灭。形无所因。观其想灭。心无所系。知其受灭。无后连缀。阴性销散。纵有生理。而无受想。与草木同 三摩地

2018-07-20

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最第一,无住无往亦无来,三世诸佛从中出。当用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如此修行,定成佛道。变三毒为戒定慧。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一般若生八万四千智慧。何以故?为世人有八万四千尘劳。若无尘劳,智慧常现,不离自性。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著,不起 admin

2018-07-19

世尊,若诸众生本来成佛,何故复有一切无明,若诸无明众生本有,何因缘故,如来复说本来成佛,十方异生本成佛道,后起无明,一切如来,何时复生一切烦恼,唯愿不舍无遮大慈,为诸菩萨开秘密藏,及为末世一切众生,得闻如是修多罗教,了义法门,永断疑悔。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尔时世尊告金刚藏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 admin

2018-07-19

世间离生灭犹如虚空华智不得有无而兴大悲心一切法如幻远离于心识智不得有无而兴大悲心远离于断常世间恒如梦智不得有无而兴大悲心知人法无我烦恼及尔焰常清净无相而兴大悲心一切无涅盘无有涅盘佛无有佛涅盘远离觉所觉若有若无有是二悉俱离牟尼寂静观是则远离生是名为不取今世后世净尔时大慧菩萨偈赞佛已。自说姓名。我名为大慧通达于大乘今以百八义仰谘尊中上世间解之土闻彼所说 三摩地

2018-07-19

为净烦恼尔焰障故。譬如商主。次第建立百八句。无所有。善分别诸乘。及诸地相。复次大慧。有四种禅。云何为四。谓愚夫所行禅、观察义禅、攀缘如禅、如来禅。云何愚夫所行禅。谓声闻缘觉外道修行者。观人无我性。自相共相。骨鏁无常。苦不净相。计著为首。如是相不异观。前后转进。想不除灭。是名愚夫所行禅。云何观察义禅。谓人无我。自相共相。外道自他俱无性已。观法无我。彼 三摩地

2018-07-19

断二烦恼。是名佛之知觉。声闻缘觉。得此法者亦名为佛以是因缘故。我说一乘。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善知二无我二障烦恼断永离二种死是名佛知觉尔时大慧菩萨白佛言。世尊。何故世尊于大众中。唱如是言。我是过去一切佛及种种受生。我尔时作漫陀转轮圣王。六牙大象。及鹦鹉鸟。释提桓因。善眼仙人。如是等百千生经说。佛告大慧。以四等故。如来应供等正觉于大众中唱如是 三摩地

2018-07-19

以众生悕望烦恼不一故。我及诸佛为彼种种异解众生。而说诸法。令离心意意识故。不为得自觉圣智处。大慧。于一切法。无所有觉。自心现量。离二妄想。诸菩萨摩诃萨。依于义不依文字。若善男子善女人依文字者。自坏第一义。亦不能觉他。堕恶见相续。而为众说。不善了知一切法。一切地。一切相。亦不知章句。若善一切法。一切地。一切相。通达章句。具足性义。彼则能以正无相乐。而 三摩地

2018-07-19

正使烦恼。只退得我院。别无事也。无尽与悦语次。称赏东林。悦未肯其说。无尽乃题寺后拟瀑轩诗。其略云。不向庐山寻落处。象王鼻孔谩辽天。意讥其不肯东林也。公徐语及宗门事。悦曰。今日与运使相陪人事已困。珍重睡去。至更深悦起来与无尽论此事。焚香请十方诸佛作证。东林既印可运使。运使于佛祖言教有少疑否。无尽曰有。悦曰。疑何等语。曰疑香严独脚颂德山托钵因缘。悦曰。 admin

2018-07-19

与无明烦恼。元来都是自己妙明。真性中流出。半月余动相不生。可惜不遇大手眼尊宿。不合向这里坐住。谓之见地不脱。碍正知见。每于睡着时。打作两橛。公案有义路者。则理会得。如银山铁壁者。却又不会。虽在无准先师会下。多年入室升座。无一语打着心下事。经教语录上。亦无一语可解此病。如是碍在胸中者十年。一日在天目佛殿上行。抬眼见一株古柏。触目省发。向来所得境界。碍 admin

2018-07-19

便不见有烦恼也(记闻)高庵表里端劲风格凛然。动静不忘礼法。在众日屡见侵害殊不介意。终身以简约自奉。室中不妄许可。稍不相契。必正色直辞以裁之。衲子皆信服。尝曰。我道学无过人者。但平生为事无愧于心耳高庵住云居。见衲子有攻人隐恶者。即从容谕之曰。事不如此。林下人道为急务。和乃修身。岂可苟纵爱憎坏人行止。其委曲如此。师初不赴云居命。佛眼遣书勉云。云居甲于江左 三摩地

2018-07-19

信能永断烦恼本。信能速证解脱门。昔有善星比丘。侍佛二十年。不离左右。盖谓无此一个信字。不成圣道。生陷泥犁。今日信翁居士。虽处富贵之中。能具如是决定之信。昨于壬午岁。登山求见。不纳而回。又于次年冬。拉直翁居士同访。始得入门。今又越一载。赍粮裹糁。特来相从。乞受毗尼。愿为弟子。故以连日诘其端由。的有笃信趣道之志。维摩经云。高原陆地。不生莲华。卑湿淤泥。 三摩地

2018-07-19

第七识末那识,能去执持世间一切影事,令人烦恼,不得自由自在,皆是第七识。到第八识,亦谓之阿赖那识,亦谓之含藏识,含藏一切善恶种子。这僧知教意,故将来问赵州道:“初生孩子,还具六识也无?”初生孩儿,虽具六识眼能见耳能闻,然未曾分别六尘,好恶长短,是非得失,他恁么时总不知。学道之人要复如婴孩,荣辱功名,逆情顺境,都动他不得,眼见色与盲等,耳闻 三摩地

2018-07-19

以功能彰名,能断九九八十一品烦恼,诸漏已尽,梵行已立,此是无学阿罗汉位。三毒即是贪嗅痴。根本烦恼,八十一品,尚自断尽,何况三毒!长庆道:“宁说阿罗汉有三毒,不说如来有二种语。”大意要显如来无不实语。《法华经》云:“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又云:“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世尊三百余会,观机逗教,应病与药,万种千般说法 三摩地

2018-07-19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