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菩萨优婆塞戒经》云:〖复观如来行戒定慧,为益众生,久于无量无数世中怨亲等利、无有差别,悉断一切无量烦恼,一一皆知。一一众生为一烦恼,无量世中受大苦恼;如来世尊为众生故,难施能施,难忍能忍。〗如来所行与如来的戒定慧,全部都是为了利益众生。如来行一切行、如来修三种增上学,都是为了利益众生,都不曾有过一念是为自己而修的。如果心中想着:我修增上慧学、增上 | 三摩地 2018-07-21 |
|
佛法中的漏尽有两种:第一种是声闻、缘觉法中的漏尽,只要断除见惑(注)与思惑(注)就够了,解脱功德就不会再漏失了;第二种是诸佛的漏尽,则是断见惑、思惑以外,还要断尽无始无明(注)上烦恼(注)以及烦恼障(注)的习气种子随眠(注),这才是诸佛的漏尽。三明六通的大阿罗汉虽然也有漏尽明,可是他们的漏尽明只在世俗谛上漏尽(即世俗谛无所不知),但是一碰到真谛就丝 | 三摩地 2018-07-21 |
|
所谓真如无为,乃是行者经由修习二障之法,具足前面所说的五种无为法以后,进一步断尽烦恼障习气种子随眠和无始无明一切随眠;当二障随眠究竟断尽的时候,不但可以远离分段生死,也可以断尽烦恼障之习气种子随眠,非大阿罗汉所能知;除此以外,也断尽无始无明一切随眠,非等觉菩萨所能知;从此所说诸法,不再有如等觉菩萨之有极微细之过失。这样的无为境界,乃是第八识中所有杂 | 三摩地 2018-07-21 |
|
如果实证菩提,众生相处就永远不可能会有彼此杀害的事情;,我们之所以会有彼此杀害的事情,就是因为我们全部的人没有一起实证菩提,所以没有办法把烦恼去除,所以造作了种种的业行。所以我们还要起回向思,来回向一切的三十二大人相业,能够回向于菩提,让众生都能够实证。也就是说我们在修三十二大人相的业的时候,我们在修每一相,我们都要依十善业道的一一业道,我们要发起 | 三摩地 2018-07-21 |
|
云何解脱胜?如来具足二种解脱胜,除智慧障及烦恼障,永断一切烦恼习气,智缘二事俱得自在,是名解脱胜。是故舍利弗于契经中,赞叹如来具七胜法。如来从观不净,乃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从庄严地至解脱地,胜于声闻辟支佛等,是故如来名无上尊。如来世尊修空三昧、灭定三昧、四禅、慈悲、观十二因缘,皆悉为利诸众生故。如来正觉发言无二,故名如来。如往先佛从庄严地出,得 | 三摩地 2018-07-21 |
|
法身者有自性法身与自受用法身二种,自性法身谓佛地真如纯净无瑕,第八识中唯持旧种,不受新熏,不复有种子变易生灭,永断二障一切烦恼种子随眠,一切佛之自性法身悉皆如是,故名身等。如弥陀赞云: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隡众亦无边。弥陀如是,一切佛之自受用身悉皆如是;同具之三十二相,同有八十种随形好, | 三摩地 2018-07-21 |
|
而三界所知法,乃至三界未知法,总摄于十八界法,于「根」,于「尘」,于「识」,皆是灭法可期,生灭法如何可以为之「常」,如何可以为之「真」?以「灭」为「真」,以「生」为「真」,是图以自掩耳目,自说不见此「生灭无常」理,自说不闻此理,自说于灭相之中,有此「不灭」,以说「灭相不灭」如是谬论,真是荒唐,枉费自己读过佛经,真不是如实出家人!已说如是,此十八界灭 | 三摩地 2018-07-21 |
|
四、烦恼、习气的断除不同佛在《优婆塞戒经》卷1〈5三种菩提品〉中说:声闻缘觉,虽断烦恼,不断习气;如来能拔一切烦恼习气根原,故名为佛。声闻人和缘觉人虽然能断烦恼,但是他们所断的烦恼,只是断现行而不能断习气种子。例如,断烦恼现行的声闻人和缘觉人不会再因瞋而骂人,不会再因贪而去偷盗,但是仍然会有贪、瞋等习气存在。又例如毕陵尊者仍有慢的余习未尽,这是大家耳 | 三摩地 2018-07-21 |
|
最后则是漏尽智力,也就是漏尽通,但是不像阿罗汉还有八万大劫的局限而无法具足了知一切众生的根性;也因为断尽烦恼障中的习气种子随眠,断尽无始无明随眠,所以诸佛的漏尽智力不同于阿罗汉们。什么是四无所畏呢?四无所畏是从九地菩萨的四无碍辩衍生出来具足的无畏大力。第一是总持诸法无畏,不管是谁问一切种智的任何部分,诸佛都了知,因为总持无碍;有了总持而无障碍时,所 | 三摩地 2018-07-21 |
|
佛法中的漏尽有两种:第一种是声闻、缘觉法中的漏尽,只要断除见惑(注)与思惑(注)就够了,解脱功德就不会再漏失了;第二种是诸佛的漏尽,则是断见惑、思惑以外,还要断尽无始无明(注)上烦恼(注)以及烦恼障(注)的习气种子随眠(注),这才是诸佛的漏尽。三明六通的大阿罗汉虽然也有漏尽明,可是他们的漏尽明只在世俗谛上漏尽(即世俗谛无所不知),但是一碰到真谛就丝 | 三摩地 2018-07-21 |
|
论曰:阿罗汉虽能断烦恼,不能断习。佛诸烦恼习都尽无馀。大智度论卷二十七譬如久锁脚人,卒得解脱,行时虽无有锁,犹有习在。如乳母衣,久故垢着,虽以淳灰淨浣,虽无有垢,垢气犹在;衣如圣人心,垢如诸烦恼,虽以智慧水浣,烦恼垢气犹在。如是诸余贤圣虽能断烦恼,不能断习。如难陀婬欲习故,虽得阿罗汉道,于男女大众中坐,眼先视女众,而与言语说法。如舍利弗瞋习故,闻佛 | 三摩地 2018-07-21 |
|
第二、果报清净:诸佛在佛地的果报,没有不净之法,所以经上说习气烦恼随眠永断无余;因为永断无余,没有一丝一毫习气,所以说果报清净。这二种清净因缘的力量,会导致初十十到后十十,也就是从最前面所作的一百件事情或一百次说法,到最后做的一百件事情或一百次说法,都没有人或天主、天人能说佛有什么过失。如来还具足了八万音声,所以众生闻之不生厌离。换句话说,诸如来都 | 三摩地 2018-07-21 |
|
非不如说,故名‘如来’;得一切义故,无上福田故,应供养故,故名为‘应’;如第一义开觉故,名‘等正觉’;三明如契经所说,行者,止观具足故,名‘明行足’;第一上升永不复还,是名‘善逝’;知世界众生界一切种烦恼及清净,是名‘世间解’;第一调伏心巧方便智,一切世间唯一丈夫,是名‘无上调御士&rs | 三摩地 2018-07-21 |
|
善男子!当时阿难看见这种情况,不免在心中生起极大的忧愁和烦恼,心想:『如来是转轮圣王的尊贵种姓,出家学道之后成佛了,怎能像卑贱的人一样吃下劣的马麦呢?』我释迦牟尼佛当时以知他心智照见阿难的心意,明白阿难心中的想法后,立刻给与阿难一粒马麦,并对阿难说:『你尝尝这粒麦子,看它的味道如何。』阿难尝过之后生起无上稀有的欢喜心,禀白佛陀说:『世尊啊!我从小出 | 三摩地 2018-07-21 |
|
论曰:阿罗汉虽能断烦恼,不能断习。佛诸烦恼习都尽无馀。大智度论卷二十七譬如久锁脚人,卒得解脱,行时虽无有锁,犹有习在。如乳母衣,久故垢着,虽以淳灰淨浣,虽无有垢,垢气犹在;衣如圣人心,垢如诸烦恼,虽以智慧水浣,烦恼垢气犹在。如是诸余贤圣虽能断烦恼,不能断习。如难陀婬欲习故,虽得阿罗汉道,于男女大众中坐,眼先视女众,而与言语说法。如舍利弗瞋习故,闻佛 | 三摩地 2018-07-21 |
|
也正因为菩萨悟后想要证得各种现观,其实是欲界的人间最有因缘──于人间无量有情的烦恼身上才最有触发的机会;所以诸地无生法忍的智慧果,也就是诸地现观圆满的因缘,都是以人间为最具足的。又譬如前面所说的:菩萨证悟以后,如果是以出家身而示现为童子、童女相,则必然会因为他所悟般若智慧的缘故,被少数有智众生恭敬、供养,但却不被声闻种性众生所恭敬、供养,也不会被大 | 三摩地 2018-07-21 |
|
法身者有自性法身与自受用法身二种,自性法身谓佛地真如纯净无瑕,第八识中唯持旧种,不受新熏,不复有种子变易生灭,永断二障一切烦恼种子随眠,一切佛之自性法身悉皆如是,故名身等。如弥陀赞云: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隡众亦无边。弥陀如是,一切佛之自受用身悉皆如是;同具之三十二相,同有八十种随形好, | 三摩地 2018-07-21 |
|
还有漏尽明,三明六通的大阿罗汉虽然也有漏尽明,可是他们的漏尽明只在世俗谛上漏尽,世俗谛中的法无所不知,但是一碰到真谛就丝毫不知了;诸佛不然,包括习气种子随眠如何断尽,也包括智慧障的所有上烦恼如何断尽,都无所不知,这样的漏尽非诸声闻缘觉所知。因为具足修了这三种明法,所以也都称为明行足——三明已圆满具足。阿罗汉有三明而未具足,所以不能称为明行 | 三摩地 2018-07-21 |
|
七地满心念念入灭尽定,寂静极寂静,烦恼障习气种子已断除极多,全无执著,此时必取无余涅盘;但于入涅盘前,佛来传授引发如来无量妙智三昧而不入涅盘,转入八地,以愿波罗蜜的缘故,不断的到十方世界利乐有情,只需生起作意而不须加行,即能于相、于土自在;直至最后身菩萨位,观察人间因缘而诞生人间,示现为凡夫相而出家学道,乃至于菩提座上以手按地时明心,夜后分目 | 三摩地 2018-07-21 |
|
释迦牟尼佛在烦恼障都断除净尽,无始无明的上烦恼——尘沙惑——全部都断尽了以后,到达究竟佛地之前的最后一世,选择一对好的父母,受生入胎,降生于人间,成为悉达多太子。最后出家,遍学一切外道法,但是发觉那些外道法都不对,也都不究竟,所以自己去修苦行六年之后,发觉苦行绝对不能使人成佛,认为修行应当是不苦不乐的,好像弹琴一样,弦不能太紧,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