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愿心的部分我们用四弘誓愿来讲,四弘誓愿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各位可以看到的就是说,能够发起这样无量无边的愿,并且是真心的发起的话,那必然是你对于三宝,对于佛、法、僧已经有十足的信心,你才能发起愿心出来。以上从信心、念心、精进心、定心、慧心、不退心、回向心、护心、戒心、愿心,这十个心就是《菩萨璎珞本业经 | 三摩地 2018-07-21 |
|
如果我们已经如第五集中所说,对于三宝的真实义有了正确的认识,也已经对于佛法僧三宝发起了清净信,明了一切世间法中,只有三宝才能帮助自己去除三障烦恼,得到涅槃真实解脱,那么很自然的就会乐于归依三宝了。譬如世尊在《优婆塞戒经》中说:为破诸苦,断除烦恼,受于无上寂灭之乐,以是因缘,受三归依。(《优婆塞戒经》卷五)我们也可以用很简单的方法,来检验一个人是不是 | 三摩地 2018-07-21 |
|
《成唯识论》卷九云:【此十因位有三种名,一名远波罗蜜多,谓初无数劫,尔时施等势力尚微,被烦恼伏、未能伏彼,由斯烦恼不觉现行。二名近波罗蜜多,谓第二无数劫,尔时施等势力渐增,非烦恼伏而能伏彼,由斯烦恼故意方行。三名大波罗蜜多,谓第三无数劫,尔时施等势力转增,能毕竟伏一切烦恼,由斯烦恼永不现行,犹有所知微细现种及烦恼种,故未究竟。】也就是说,《成唯识论 | 三摩地 2018-07-21 |
|
我们要说,阿罗汉他经过断除这个烦恼障,能够让他在三界生死的烦恼障断除了以后,他舍报以后入无余涅槃;他入无余涅槃,当然有个涅槃本际,这就是如来处,就是涅槃本际。那这样的情况之下,阿罗汉在显示什么呢?阿罗汉就是在显示无余涅槃不是断灭的功德。也就是说,信有德这里要相信有阿罗汉证无余涅槃;相信有阿罗汉证无余涅槃就是在告诉我们,有一个如来藏是涅槃本际,而无余 | 三摩地 2018-07-21 |
|
众生的根性是千差万别的,有的人是凡夫根性;凡夫根性倒还好,怕的是贪瞋的根性,那是很难转变的,即使帮他证悟了,他过了一段时间以后,还是会再发起贪瞋的习性来,这就是智者大师讲的初果人贪瞋转重的意思;但是二乘法是烦恼障所摄的行门,解脱道中的异生性,体性是狭小的,所以在断我见时就不会再对解脱道有所怀疑,就不会针对解脱道的法义有所质疑,也就不会诽谤真正的解脱 | 三摩地 2018-07-21 |
|
谓(1)信心(起清净信之位)、(2)念心(念持不忘之位)、(3)精进心(专心一意,修善业之位)、(4)定心(心定于一处而不动之位)、(5)慧心(明确了知诸法皆空之位)、(6)戒心(受持菩萨的清净戒律而不犯过之位)、(7)回向心(将修身的善根,回向于菩提、悟之位)、(8)心(护持佛法,守住己心,不使起烦恼之位)、(9)舍心(住于空理而不执着之位)、(10)愿心 | 三摩地 2018-07-21 |
|
引导学人快速开悟是破坏佛的正法——开悟须具备之因缘条件——平实导师有云:“真开悟,须转依真如之清净涅槃自性,使我见我执及种种烦恼不能再影响到自己,有解脱的正受,智能的正受,对此真如有忍法生起,才是开悟圣人。纵使知道密意,而无此功德,仍然不是真正开悟。”缘于末法之世,有善知识平实导师,秉佛慈命、续佛法脉,创立佛教正觉同修 | 三摩地 2018-07-21 |
|
《成唯识论》卷九云:【此十因位有三种名,一名远波罗蜜多,谓初无数劫,尔时施等势力尚微,被烦恼伏、未能伏彼,由斯烦恼不觉现行。二名近波罗蜜多,谓第二无数劫,尔时施等势力渐增,非烦恼伏而能伏彼,由斯烦恼故意方行。三名大波罗蜜多,谓第三无数劫,尔时施等势力转增,能毕竟伏一切烦恼,由斯烦恼永不现行,犹有所知微细现种及烦恼种,故未究竟。】也就是说,《成唯识论 | 三摩地 2018-07-21 |
|
如来藏无形无相,然真实可证,悟前即与妄心同在,非因悟而从无变有,非因修定除烦恼而将了了常知、明觉寂照之七转识妄心变为如来藏。如来藏不落境界中,于六尘中随缘而应,然不会六尘六入。祂与七转识妄心和合似一,行相极细故难悟知。且道:汝本有之如来藏何在?五、应明五时三教:佛于菩提树下、吉祥草上成佛后,七日中不动不语时,其庄严报身于天法界说华严经,此第一时也。 | 三摩地 2018-07-21 |
|
如来藏无形无相,然真实可证,悟前即与妄心同在,非因悟而从无变有,非因修定除烦恼而将了了常知、明觉寂照之七转识妄心变为如来藏。如来藏不落境界中,于六尘中随缘而应,然不会六尘六入。祂与七转识妄心和合似一,行相极细故难悟知。所以明心很难,自古以来就很难,多少座主讲经说法数十年之后,进了丛林参到老、参到死,一无所悟,来生又重新再来。自古以来就是这样,不是现 | 三摩地 2018-07-21 |
|
我次第断诸烦恼得(成)佛(之)性,不动快乐,甚可爱乐;若不断者,恒轮转生死。」《由世尊之圣教量中可以得知,菩萨道者乃是一切众生皆有如来藏,表示必定要知、要证此如来藏,才是菩萨道之正修行。依佛所说,如来藏即是二乘圣者修证解脱道而入无余涅盘之根本(若无如来藏,二乘圣者即成空修梵行,入无余涅盘时十八界灭尽后即成断灭故),亦是菩萨道中所有修道乃至成佛之根本 | 三摩地 2018-07-21 |
|
古德之修行,也只是以自己所亲证现前观察所得之根本无分别智照了一切境界的虚妄无实,于历缘对境中以此根本无分别智截断五欲六尘之攀缘、贪爱与执着,就这样长养法身慧命历经三十年、二十年而极为纯熟,我见、我执烦恼都不在了,想要超出生死也就不困难了。这事主要还是在于能够着力于意识觉知心如实的习行自心如来之无我真如法性,并不只是空谈高论就可以做到的。从克勤圜悟禅 | 三摩地 2018-07-21 |
|
《优婆塞戒经讲记》第五辑息恶品第十六【[复观如来行戒定慧,为益众生,久于无量无数世中怨亲等利、无有差别,悉断一切无量烦恼,一一皆知。一一众生为一烦恼,无量世中受大苦恼;如来世尊为众生故,难施能施,难忍能忍。]】讲记(前略)......再来观察:诸佛都很清楚知道:一一众生都是单纯的为了一个烦恼而无量世中受大苦恼。诸位想一想:众生从无始劫以来不断的生死苦恼,无 | 三摩地 2018-07-21 |
|
意识之所以世世出生--前世意识灭已,后世意识复生﹔皆因前世意识不能晓了境界分段之虚妄,因之而生误计,妄想执着其自身实有不坏,由是误计执着故,计着熏习之气分、增长藏识中所含藏之意识我见烦恼种子,故令后世根为依之全新意识,由前世所熏而成之种子现行,复有意识,名之为意识依境界分段之计着而出生。由如是理可知:意识于境界分段之种种六尘万法中之计着熏习,能长养藏 | 三摩地 2018-07-21 |
|
禅定只能伏烦恼,无法得证二乘解脱,要断我见才有可能得证解脱,而断我见就是二乘菩提的入门智能。因此,断我见对于学佛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课题,也可以说是要进入三乘菩提之门的必要条件。就像要杀敌,先要看清敌人的所在与面貌,才有可能杀敌,因此,不了知我见内容,则永远在三乘菩提门外摸索,无法证得解脱果,因为您没有如实了知五蕴,则不可能断除对五蕴的贪爱而实证 | 三摩地 2018-07-21 |
|
现在圣平实菩萨摩诃萨也弘法这么多年,也没有人可以从法义上面去驳倒过菩萨,如是当然是至上的威德力量所致,一般人只因为导师明说哪些人不开悟,明说藏密有行淫的法门,就老脸挂不住,实在是可怜可悯之辈!不开悟就是不开悟,好何可以辩解?不懂公案就是不懂公案,有何可辩解?有行淫法门就是有行淫法门,有何可以辩解?教门不懂就是不懂,有何可以辩解?佛门中充斥这些不直心 | 三摩地 2018-07-21 |
|
只是一二三要在这里说,这样便自肯自己开悟的人,一方面要小心自己是不是作了大妄语业,准备到地狱去;另一方面,要晓得将来自己的道业只会停顿在这里,无法观行,无法降伏烦恼,一切言行都和未学佛的人实际上没有太大的不同,本质上根本不惶多让,看不见有何见道上的受用。也奉劝许多已经不停留在这里的菩萨,对于有人问您:那是不是这个,只要他问话的本质目的是这个,不论他 | 三摩地 2018-07-21 |
|
如今各大道场异口同声说:萧平实所弘扬的明心是证如来藏,与我们各大道场所证的‘离念灵知、放下一切烦恼的觉知心’都不一样。这已显示各大山头所弘扬的实证内容都是意识,而不是天童宏智正觉与径山大慧宗杲所悟的如来藏。有智之人由此即可了知各大道场的所悟同样都落入意识中,与常见外道的落处并无不同。差异之处只是常见外道们不用佛法名相来弘扬,而各大道场都用 | 三摩地 2018-07-21 |
|
(二)悟后应除烦恼、转习气《楞严经》卷十,佛言:“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开悟是理悟,除烦恼习气是事修。烦恼习气是无始劫所累积下来的,不可能在开悟见道时就立即消除,故需悟后一步一步地断除。学人开悟时,其意识心找到如来藏便能生出有关法界实相的智慧,末那识亦能现量了知如来藏才是真实心,由此妄心于悟后转依如来藏的清净性,能日渐 | 三摩地 2018-07-21 |
|
所以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不是叫我们除烦恼,不是叫我们不起爱憎心,反而要我们在各种烦恼里面,在各种爱瞋及不爱不瞋的活动中去体会;黄龙禅师说生缘处处,就是这个意思。讲到这里,请问诸位上座:您的生缘在什么处?这就值得参究了。五阴、十八界就是世间,因为五阴、十八界的存续活动必定产生无量无尽的烦恼。譬如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必须刷牙、洗脸,它本身就是烦恼。有时小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