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四、无杂染心供养,即施设供品,不染贪等烦恼而为供养。五、不于信佛国王大臣诸贵胜前,为得财位等故,诈设种种虚事供养。六、以清净物供养,不以三宝不受用的东西,如葱蒜等,及一切有毒之物设供养,唯以清净物品而为供养。如是六种,说名无染供养。以上所说财物供养,于诸财物,若自力所集,或从他求得,由胜解心,从具自在所得等,能为供养,录作观想化身千、百、万、亿于十 | 三摩地 2018-07-22 |
|
否则,以观察过失的心去亲近依止,自己的心先有烦恼成见,对于善知识的言行,不会虚心的接受和体行,那么,自己的善法功德,也就不会生长了!佛法之中,非常重视如法亲近善知识。要做好如法亲近善知识,首先必须注意三件事:1、认识善知识与弟子的关系;2、应该发什么心来亲近;3、圆满亲近的方法。1、善知识与弟子的关系。在小乘经论中,多说父子想。在大乘经论中,则多说弟子 | 三摩地 2018-07-22 |
|
如来一切意业,与智俱转,入大众中,生起清净心为大众说法,除来众生的无明烦恼,是为意业清净。又说如来具足大悲,于一切众生,平等化度,于任何一个众生,未有不简择了知而暂时弃捨者,故如来究竟不捨有情。除了诸佛世尊,没有任何人证得一切种智,故亦无成就无上法者。如上所说,唯诸佛如来经得起五法观察,可以作我们的真正皈依处。2诸天神等非所皈依六趣有情这中,天趣最 | 三摩地 2018-07-22 |
|
在《优婆塞戒经》卷5,佛就回答善生优婆塞:何因缘故受三归依?佛说:【善男子!为破诸苦,断除烦恼,受于无上寂灭之乐,以是因缘,受三归依。】佛的意思就是说:受三归依的目的就是要破除流转生死的无量苦,为了要断尽一切的无明烦恼,领受涅槃的无上寂灭妙乐,以这样的因缘才来受三归依。外道的一神教,当然不知道有三宝可以归依,自然无法破除流转生死的无量苦,以为说上了 | 三摩地 2018-07-22 |
|
因为修四谛缘生还有六度诠旨(菩萨六度万行的这个法)所以能够证悟了如来藏,也能够逐渐的解脱烦恼,所以就成为大乘的菩萨僧,这个就是出世的僧宝。出世的僧宝有四向五果,也有菩萨十地。菩萨相同的也修解脱法,解脱法是在修大乘法的过程里面,其实是附带的一个修行的一个结果,大乘法其实还是以证悟如来藏为标的。但是菩萨在迈向修学大乘法、要证悟如来藏的时候,经过了四加行 | 三摩地 2018-07-22 |
|
只是信佛菩萨,祈请加持保佑,这个信还比较粗浅,还只是信位修学的开始,难免有进有退,待到进入信佛法阶段就开始了解和思考佛菩萨到底在讲什么,佛菩萨依据什么而成就佛道,乃至进一步发心决定要走上成佛之道,将修学佛法当做生命中最大一件事,将修行者、佛这样一个身份当做是自己的第一身份,第二身份才是关于自己在世间的身份,父亲、妻子、总经理、设计师等等,如此怎样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三称三拜》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每句一拜》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三称三拜》回向归依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有情速往无量光佛剎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密《一拜》礼成 (原标题:自皈依) | 三摩地 2018-07-22 |
|
所以,皈依了表相三宝后的凤山寺《广论》班同修们,虽发心修学佛道,却因为错误知见的导,反而都不能深入第一义谛,都只能在世间法上用功而已;如此而说要在事相上遇境除烦恼,那是不可能的事,反倒是烦恼越除越多。是不是如此?《广论》班的同修若肯如实的扪心自问,自能知晓。皈依三宝真正最主要的是要皈依自性三宝,所谓「自性」即是指「空性」,但只有第八识如来藏的真如体 | 三摩地 2018-07-22 |
|
大乘法则不然,譬如华严五十三参之初地至十地菩萨,多现在家相,少现出家相;非为不能舍离贪欲、名闻、眷属、财富,实乃因为一切种智妙法之亲证者,皆须在此中修学实证故,若离世俗烦恼则不能发起一切种智之亲证因缘故,则无一切种智妙法可证故;亦为求断习气种子,以在家相为之,多有逆增上缘,故易于地地修除烦恼障中之习气种子。初地以上在家菩萨云何亦得名之为僧?此因初地 | 三摩地 2018-07-22 |
|
所以不当说涅盘无处可觅,当说涅盘常住,而且和五蕴有密切关联,所以五蕴不能说和涅盘完全无关,此涅盘就是本际,就是一个常住心,但不是我们现下所使用的这个心,这个能够了别这个三界的心;这个常住心,从来不入断灭,也不被出生,永远常住,依此而说小乘涅盘,得以破斥诸外道边见,不落有无,不落常无常,以世间所说常见和断见,都是依据现下这个意识心而立名,根本是于五蕴 | 三摩地 2018-07-22 |
|
三者善知烦恼应病授药。两个弟弟听了,心生仰慕,问五百弟子,我们一起皈依佛如何?五百弟子同声发愿:愿做佛门比丘。于是迦叶三兄弟和一千弟子同时皈依了佛门。迦叶三兄弟皈依佛门以后,又有舍利弗和目犍连两人带着250位弟子皈依,所以常围绕佛身边听法的有1255位,舍其零头,经中常说与一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其来历如是。(原标题:一千二百五十比丘的来历) | 三摩地 2018-07-22 |
|
是为了要破除世间种种的痛苦,为了要断除烦恼,想要经由破除诸苦、断除烦恼,得受无上寂灭的法乐,以这个因缘来接受三归依。破除诸苦无非就是破除三苦与八苦,八苦诸位都知道,三苦比较少人知。三苦就是:苦苦、坏苦、行苦。苦苦:譬如不小心撞到了身休,很痛就是苦,本身就是苦,是很痛苦的苦,所以是苦苦;坏苦:譬如财物赚来了会损坏,色身出生了终究会坏,山河大地也会坏, | 三摩地 2018-07-22 |
|
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逮得已利心善解脱慧善解脱。复有阿僧企耶诸有情等。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尔时慈氏菩萨摩诃萨。于此会中而作是念。此会众中诸有情类。贫穷孤露无所依怙。流转生死沉溺爱河。欲达彼岸为闻法故。愿见世尊求一切智无有力能。尔时慈氏菩萨。为欲咨问甚深义趣。一切有情云何发菩提心求佛决定三无数劫无有疲倦。今佛世尊意趣难解广大甚深。文句巧妙具 | 三摩地 2018-07-22 |
|
了义经者尽诸烦恼。不了义经者诃诸烦恼。了义经者赞拙环ā?/SPAN>不了义经者说生死苦恼。了义经者生死涅盘一相无二。不了义经者赞说种种庄严文字。了义经者说甚深经难持难了。不了义经者多为众生说罪福相。令闻法者心生欣戚。了义经者凡所演说必令听者心得调伏。不了义经者若说我人众生寿命养育士夫作者受者。种种文辞。诸法无有施者受者。而为他说有施有受。了义经者说空无相 | 三摩地 2018-07-22 |
|
但是假如说平常烦恼染污很重,所造作的身口意业都与烦恼相应,这样的情况之下,假如说饮酒,因为饮酒容易让人放逸,因为饮酒它会让这个意识失去理智的;因为意识失去理智而放逸,就有可能与眷属以外的第三者发生邪淫,假如事情发生以后又覆藏、妄语,就有可能造成家庭的破裂。另外一种情况是说,饮酒以后又是过失伤人或杀人,譬如说现在的这个酒驾车祸,就有可能因为这样子,而 | 三摩地 2018-07-22 |
|
反过来说,有智慧的人行布施,他是为了怜悯众生;是为了想要使他人得到安隐快乐;是为了让他人也能跟自己一样,生起布施的心;是因为布施本来就是圣人修行之道;是为了破坏自己种种的烦恼的缘故;是为了证入涅槃,断三界有的缘故而行布施。在世间法上,我们能够生为一个人是非常幸福的!其他的众生,像是一条狗或者一只牛,当然不能和人类相比;无论在任何一方面而言,畜生都比 | 三摩地 2018-07-22 |
|
第二种的舍内物,就是施舍身体或是体内的器官,这就很不容易做到了!先别说是体内的器官,就说有一些男众,想说要修行了,干脆就把三千烦恼丝给理光吧!但常常是思索再思索,甚至是想了好几个月,还是剪不下去,后来就只剪了个小平头,还是无法理成光头。所以说,连要舍掉头发都这么不容易了,何况是身体的器官呢?所以能舍内、外物就更不简单了。关于施舍内物——器 | 三摩地 2018-07-22 |
|
第二种的舍内物,就是施舍身体或是体内的器官,这就很不容易做到了!先别说是体内的器官,就说有一些男众,想说要修行了,干脆就把三千烦恼丝给理光吧!但常常是思索再思索,甚至是想了好几个月,还是剪不下去,后来就只剪了个小平头,还是无法理成光头。所以说,连要舍掉头发都这么不容易了,何况是身体的器官呢?所以能舍内、外物就更不简单了。关于施舍内物——器 | 三摩地 2018-07-22 |
|
世间的烦恼五欲,可以把它分成五大项——财、色、名、食、睡。财,指的是一般我们所说的财富;色的部分,广义来说,相关于色身或者物质的部分;一般的,是指世间的男女欲。名的部分,指众人,对我们所作所为的评价,就是我们所得到的名声;食,就是吃东西;睡,也就是休息睡眠。所以财色名食睡这五样,约略可以概括我们在世间所碰到的烦恼。在这五项里不管是财、色, | 三摩地 2018-07-22 |
|
总之赚钱这档事情,跟往世累积的福德加上今生很努力赚钱非常有关系!为什么他们能赚那么多钱?因为他们往昔就常布施又广结善缘!末学观察到一个点,就是他们这一世个性都比较乐善好施、非常喜欢跟众生结缘!而且有个关键是,他们心性上的烦恼也比较少!很多人如果常常悲观,那也会相应到不好的种子,因为意根会促使如来藏中的种子流注,而且如来藏又「了众生心行」,也就是意识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