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意识自己的思惟想像推测会是说,要将这个有染心转成无染心;如果说这样子就是佛智的话,那么二乘的圣者他已经将生死于三界的这个烦恼障都断除净尽了,应该是属于是无染心,可是声闻阿罗汉、缘觉辟支佛却不是佛;所以我们可以知道说,这样的部分不是佛智,而是属于是意识层次的部分的想像,跟佛智部分是完全不相干的。那么入于佛智而有差别是,也是实证一切种智而有差别,所以有 | 三摩地 2018-07-22 |
|
三缚结其实就是三种烦恼!烦恼在一般人的认知里面,就是心里挂碍着某一件事情而有苦恼,把这样的一个心行当作是烦恼。但是在声闻解脱道当中,烦恼的定义并不是只有这样;凡是会障碍出离三界生死的心行,都叫作烦恼。即使你对某一件事情的感觉,心里是快乐的;但是只要这样快乐的心行会障碍解脱出离三界生死,那这样快乐的心行,仍然是属于烦恼所摄。什么样的心行会障碍出离三界 | 三摩地 2018-07-22 |
|
妙觉位的时候,要示现受生人间,要能断尽烦恼障一切习气种子,并且断尽所知障一切随眠,永断变易生死无明,成就大般涅槃,四智圆明而成就佛道;并且要在人间舍寿之后,以佛的报身常住色究竟天,利乐十方的地上菩萨,并且以无量化身利乐十方有情,永无尽期。------《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一》<第1集菩萨正行概说>陆正元老师(原标题:佛法的修行内容有哪些?) | 三摩地 2018-07-22 |
|
如果我们已经对于三宝的真实义有了正确的认识,也已经对于佛法僧三宝发起了清净信,明了一切世间法中,只有三宝才能帮助自己去除三障烦恼,得到涅槃真实解脱,那么很自然的就会乐于归依三宝了。譬如世尊在《优婆塞戒经》中说:为破诸苦,断除烦恼,受于无上寂灭之乐,以是因缘,受三归依。(《优婆塞戒经》卷五)我们也可以用很简单的方法,来检验一个人是不是真心的归依三宝。 | 三摩地 2018-07-22 |
|
另外,相信生命的根本是心的人,绝大多数却又执著自己能够了别的意识心,或者处处作主的意根,说祂就是所谓的真实心,甚至执著有不可知的意识细心或者极细心,说是生命的根本;这些其实都是因为众生自从无始以来就有无始无明,所以一直和我见、我慢、我痴、我爱等俱生我执相应,加上贪、瞋、痴、慢、疑、恶见等等根本烦恼,以及其他许多的随烦恼。所以,一切众生最不能够忍受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佛的智慧无量无边,甚至他方世界,现在这个时节下了几滴雨,佛都完全清楚;对于众生的根器,祂也是如实的了知;对于一切烦恼的解脱,祂也能够如实的了知;对于三界一切万法的因缘果报,甚至它的法相、它的体性,都完全完全的了知,没有一法不知;所以佛是无一法不知的,是世间智者。佛也是出世间智者,所以佛有一个十号名字,叫做世间解!是世尊!是世间最尊贵的尊者!佛也有一 | 三摩地 2018-07-22 |
|
又或者说:比方说上一代呢,其实是信了什么样的宗教,因为很相信的关系,所以会要求下一代要跟著要信这样的宗教;可是也许下一代的人他有他自己的想法,所以在这样的过程中,难免也会造成上下两代之间不少的冲突跟烦恼。又譬如说:我们也常常看到,一般的社会里面常常都会讲求婚姻要门当户对,当然就实际的层面来说,毕竟婚姻这件事情,不是只有度蜜月而已,两个人在一起还要长 | 三摩地 2018-07-22 |
|
那当然解脱呢,我们首先要认识什么是烦恼,知道真正烦恼的来源跟它的关键之后,我们才能够进一步的,谈如何减轻烦恼,如何消除烦恼。这个是关于让众生可以自己修行,自己来解脱的部分。那么再上一层的话,佛陀还教给大家怎么样叫作菩提。菩提两个字,给大家一个最直接最直接的解释就是:菩提就是我们在《心经》里面所看到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每一个人本来就具有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在弘法乃至过程中,我们要随时返观自己的心态,有时候真是自己获得了很大的功德受用,而对那些尚在迷惑中的佛子心生慈悲救度?还是因为无法安定自己的身心,一定要找一个外缘,以使自己一直处于对外忙碌中,觉得是在弘法而觉得安心?这里面有本质的区别,前者是解脱的受用分享,完全是无我利他;后者是以此外缘,逃避自己的内心,以此方式来建立自我存在的感觉,完全是落于我见 | 三摩地 2018-07-22 |
|
因为佛教所谈论的是生命的意义、生命的现象跟生命的价值,而且怎样让众生能够解脱生死,能够究竟成佛,能够灭除一切的烦恼。所以说,佛法是为一切的众生的利益在考量的;所以佛教是跟一切的众生、跟一切人都有关系的,是息息相关的。可是,如果只是认为佛教只是一个宗教,跟自己是无关的,因此而对于佛教的兴亡有那种漠然的感觉,那个就是减劫众生的心性。我们就是应该要让佛法 | 三摩地 2018-07-22 |
|
这个摩尼宝珠在佛法上来讲,就是众生的第八识如来藏,所以说学佛要了生死、要除烦恼,就是要找到每一个人都具有的第八识如来藏。那么学佛要了生死、要除烦恼,可是它最终的目的是要做什么呢?释迦牟尼佛在《法华经》当中祂又这样子开示,祂告诉舍利弗尊者说:舍利弗当知,我本立誓愿,欲令一切众,如我等无异。这个意思就是说,释迦牟尼佛祂降生来人间,为了要让大家开示悟入佛 | 三摩地 2018-07-22 |
|
也就是说,究竟的寂灭——请各位注意听了——究竟的寂灭是全然没有诸行生灭的烦恼的境界了,这个才叫作究竟的寂灭。这里面讲到究竟的寂灭到底是哪一个佛教常见的名相呢?这里面指的其实就是所谓的无余涅槃。所以我们谈到的是生灭灭已,把生灭、把一切行——不光只是我们看到了五欲、我们面临五欲的时候这个贪染,不光是这样子,而是一切的诸行; | 三摩地 2018-07-22 |
|
我们长久以来,其实都落在种种的烦恼当中,落在种种的执著当中,被烦恼执著所遮蔽,所以我们一直都在世俗法上面用心,从来没有听闻这样殊胜的法。恳请佛陀您,有这么样殊胜的法,我们真的很希望能够归依在您的座下,希望您能够收留我们,让我们在您的座下,能够出家修行。佛陀就赞叹他们求法的心以及发心,并且说:善来,比丘!所以这些外道师徒立刻就现了清净的比丘相,跟著佛 | 三摩地 2018-07-22 |
|
诸佛在佛地的果报上,没有不净之法,所以诸佛的习气烦恼随眠永断无余;因为永断无余,所以没有一丝一毫的习气,所以说是果报清净。也因为果报的清净,我们可以看到任何众生,都非常愿意亲近诸佛,来到诸佛的身边,心中都不会有任何的畏惧。所以这就是果报清净祂所显现出来的——令众生无畏的庄严。-----《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一第130集息恶法则(五)-念佛清净因缘》 | 三摩地 2018-07-22 |
|
第五个是慧根,既然心能够得定了,就能够如实地去思惟种种善不善,还有无记的这些法,能够断除种种的疑惑、迷惘,能够远离一切的恶见、烦恼,那就是有了慧根。有了这个五根发起了,就像树木有了牢固的根,就能够抵抗,乃至于有了突破种种困难,而不断增长的那个力量,就有了力,也就是五力。五根还有五力,其实这五力跟五根,并无不同,只是说五根已经生起了作用力,不为烦恼所 | 三摩地 2018-07-22 |
|
那么要修学当然就要时时专心的系念能够除掉爱欲尘劳、种种烦恼的这些的苦。那第三呢,是要念僧,僧当然就是佛世尊如来的。那么这些的僧,他们依着佛所教的法道去修学,得到了无漏,具足了戒、定、慧,能够为世间的众生作为良福田,那当然也是我们修学佛法中所应当要恭敬的。那第四呢,就是念施,念布施有大的功德,除了能够消除我们悭贪的这个心之外呢,依着布施也能够摄受众生。第五是要 | 三摩地 2018-07-22 |
|
因为众生无明烦恼非常的多,以及过去世所造的种种的恶业,所以,修行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的障碍与困难发生;有的时候我们把这些障碍困难归类在各种魔的范围之内,就是因为自己的身口意行以及心性上面,有种种的魔业的习惯势力,因此产生了种种的障碍与困难。所以,我们如果能够如实了知这些魔的内容,就可以排除障难而降伏魔业,这样修行才会顺利进步。一般来说,要在佛法修学上能 | 三摩地 2018-07-22 |
|
有为涅槃指的是能够灭贪瞋痴,能够断除一切的随眠,能够把爱见的网断裂掉,能够竭尽无明流而拔除烦恼毒箭,能够灭尽不善法,远离一切的憍慢、疾病以及众苦的逼恼,这样的情况之下就称为涅槃;佛陀在人间示现成佛后,舍报入灭即是属于有为涅槃的示现。无为涅槃指的是什么呢?无为涅槃指的是这个法本身,祂是无相无分别与所分别的,祂永远息灭一切诤论、一切烦恼结使、真如无我, | 三摩地 2018-07-22 |
|
佛则是具足四种涅槃,分段生死烦恼障种及与习气种子已经究竟断尽,乃至变易生死异熟果种也已断尽,虽然证无余涅槃,而不入涅槃境中,利益众生永无穷尽,而不住一切处,故名无住处涅槃。具足这四种圆寂之修证,方名别教妙觉如来,也才是圆教的究竟即佛。综合以上所说圆教六即佛的道理我们就知道,所谓的顿悟成佛、见性成佛,乃至即身成佛,都不是究竟佛。所以,千万不要以为世俗 | 三摩地 2018-07-22 |
|
上面所提的第三种以及第四种的外道,大多是烦恼盖缚非常的粗重,离修行因缘也都还很远,是难以度化的人;所以一般说来,修行人应该是不太会去提到上面这第三种以及第四种的外道。但是到了末法时期,有不少第三种以及第四种的外道,看到许多佛门当中的修行人,心性纯朴又尽心供养师长,有大利可图,佛法又甚深难入,没有多少人真懂得佛法;正好可以鱼目混珠、浑水摸鱼,所以就逐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