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五戒  成佛之道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理障就是不明真如佛性,又名所知障,就是无始无明,事障是指烦恼障,被根本烦恼及各种随烦恼所障碍,不能取证涅盘。事障就是四种住地烦恼,也就是一念无明;除了《楞严经、圆觉经》说「理」是真如佛性,「理」是顿悟以外,《楞伽经》等其它诸经也是讲「理」代表真如佛性。世尊在许多经典里面用「理」表示真知佛性,我们不应该因为儒家也学着我们套用这个「理」字在说「理」学 admin

2019-04-24

一念者,谓如是四种烦恼未断之前,一念甫灭已,次念又生,念念不断;乃至证得四禅八定已,于等至定境之中,忽然又生一念我见或我执烦恼,致令意根意识不能永灭,致令不能入住无余涅槃之真正无我境界中;如是一念又复一念,继起不断,致令阴界入我不能断除,因此流转生死不已,故名一念。住地者,谓住于其境界中,不知其妄,执之不舍,故名住地。四住地之首者,乃见一处住地,谓 admin

2019-04-24

解脱道所断的烦恼,在大乘法中名为一念无明;一念无明从哪里来?从我见为根本而生。一念无明为什么名为一念无明呢?这是因为它有一个现象——在无妄想之中,突然会有一念烦恼产生;由于这一念烦恼出现,就导致众生的受生而轮回生死,所以称为一念无明。在大乘法中,一念无明分为四种住地烦恼,第一种是「见一处住地」,也就是我见;因为不如理作意的邪思维而误认觉知 admin

2019-04-24

也就是说:从来不曾去探讨我们的五阴十八界是从哪里来的?心里想的都是:“我怎么样离开生死轮回的痛苦?”众生从无始劫以来,虽然都曾努力勤修解脱道,然而却不能证得生死的解脱,所相应到的烦恼,也都只是一念无明的“起烦恼”,而没有相应到无始无明的“上烦恼”。而这个使人不能了知法界体性的无明,从无始以来就存在着,所以祂叫做无始无明 admin

2019-04-24

在佛法中,无明这个名词常常听到,例如佛陀在《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有这样说:“无明普于一切烦恼杂染、诸业杂染、诸生杂染,能作因缘根本依处。”(《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卷一)可见,佛教中认为,无明是一切贪瞋痴等烦恼、因为烦恼所造身口意业,以及因为烦恼业而受报在三界出生、受苦等种种杂染法的根本原因。那什么是无明呢?我们来举因缘法为例,佛陀在《缘起 admin

2019-04-24

解脱道所断的烦恼在大乘法中称为一念无明,而一念无明是从哪里来的呢?它是以我见为根本而产生的,包括我见与我执在内的无明。而我见与我执无明为什么在大乘法中会被称为一念无明呢?这是因为它有一个现象,就是在未断除一念无明烦恼之前,必定是一念才刚刚灭了,次念又生起,念念不断;乃至证得四禅八定之后,住在等至的境界之中,忽然一念我见或我执的烦恼生起,由于这一念心 admin

2019-04-24

一念无明在大乘法中叫作烦恼障,所断的惑(惑就是烦恼)就称为见惑或思惑,思惑又称为修惑。无始无明则是所知障,所断除的惑是“尘沙惑”。无始无明是无始本有的,这种无明是无始以来就存在着,所以叫作无始无明;又因为无始无明的内涵,众生自无量劫以来都不曾相应过,所以称为无始的无明,从无始以来就是对它就是无明了。合一念无明的见惑与思惑,以及无始无明的尘 admin

2019-04-24

什么是“一念无明”呢?一念无明就是二乘解脱道所断的烦恼,也就是声闻菩提跟缘觉菩提所断的烦恼,因为一念无明也是阿罗汉跟辟支佛所断的烦恼。一念无明也是见惑、思惑的烦恼,一念无明也是我见、我执的烦恼。在《胜鬘经》里面也提到一念无明就是四种住地烦恼。什么是四住地烦恼呢?就是见一处住地、欲界爱住地、色界爱住地、无色界爱住地。什么是“住地烦恼&rd admin

2019-04-24

但是众生为什么会一再的造业呢?就是因为这一念无明四种住地烦恼常住众生的觉知心中,所以众生在受业报的过程里面会不断的起惑造业,所以就必须在六道里面生死轮回受苦。这也就是地藏王菩萨所说的:“南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非是罪,无非是业。”意思就是说,在这个娑婆世界南瞻部洲的这些有情众生,就是因为一念无明四种住地烦恼常住众生心中的缘故,所以连起个 admin

2019-04-24

有善知识云:五蕴如室,烦恼如门,执着如锁,真空实相种子识则如室内物,若能通过正确的知见引导,具备观照的智慧,就能打开千万年的五蕴古室,照见五蕴的真实相貌,烦恼执着也能渐渐冰销瓦解,则五趣六道生死轮回的大苦患,立即就可以止息!下面略述证入五蕴空相的修学方法及次第,以方便学人。(一)前方便学佛人想要证得五蕴十八界空相之理,应当首先学习真正善知识开示的正 admin

2019-04-24

毗舍佉优婆夷先问说:“如何灭掉自己呢?”解脱道是要灭掉五阴的自己,而不是还要保留五阴自己的任何一个部分,用这样去入涅槃的;用这个样子想要生生世世相续地存活,这是错误的知见,这样子是永远没有办法断除我见,更何况是入涅槃呢!法乐比丘尼答覆的内容不就是这样子吗?要对于色受想行识五阴的兴盛生起以及运行,已经断尽无余;对于其执著,已经舍弃、吐出了, admin

2019-04-24

亦有智力及烦恼力乐自养身。外道。有如是等无量众相。我今略说如是等相。是名从阿修罗终来生人间。智者能知非愚所测。外道谛听。若从人终还生人中者。当有是相。智者应知。其人贤直。亲近善人。毁呰恶人。好惜门望。笃厚守信。乐好名闻及以称誉。爱乐工巧。敬重智慧。具惭羞耻。心性柔软识知恩养。于善友所心顺无违。好喜舍施。知人高下。善观前人有益无益善能答对领其言义。善 admin

2019-04-18

起嗔烦恼毁谤于佛。堕诸恶趣受苦无量。又复于我心生轻谤。一切众生亦复如是。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而说颂曰。于佛起恶心毁谤生轻慢入大地狱中受苦无穷尽有诸数取趣于师及比丘暂时起恶心命终堕地狱若于如来处起大嗔恨心皆堕恶道中轮回恒受苦是时兜儞野子来诣佛所顶礼佛足。于世尊前种种语言。柔和善顺称叹如来。说是语已在一面立而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缘到于我舍。佛告输迦 admin

2019-04-18

佛地的无垢识真如,就是因地的第八识如来藏阿赖耶识心体,所以在明心开悟以后,还要继续悟后起修,要断尽一切烦恼障与所知障;在断尽这二障随眠以后,所转的名称本来就是同一个第八识心体,只是在不同的修证阶段把祂施设为不同的名称。因此,我们不可以外于阿赖耶识心体而说另外有真如可修可证,因为第八识如来藏就是阿赖耶识,就是异熟识。第八识心体在还没有究竟断尽烦恼障与 admin

2019-04-17

实乃中观应成派等,把觉囊派所说的如来藏比拟为数论外道主张的神我意识心,说是与六尘及贪瞋相应的;而真实的如来藏是六入不会,从来不贪着境界受用,从来无生死,从来不受诸苦等烦恼,从来不须解脱,因为本来就已解脱;本是寂静,所以不须修静虑。中观应成派不知其中的差异,或是故意含煳而说,所以应成派此说乃引喻失当之过,故此说亦不能成立。三、米曼差(思惟派)外道主张 admin

2019-04-01

这三品智慧发起具足的同时,佛陀也将从七地入八地时所刻意生起的一分俱生微细烦恼障,也就是最后一分习气种子断尽。之后在后夜分时,佛陀目睹东方明星而眼见佛性;同样的,这个眼见佛性的境界,也不是十住菩萨所看到的佛性境界;当这个眼见佛性成就的时候,也同时成就了成所作智!成所作智对应到我们的眼、耳、鼻、舌、身五个识,换句话说,佛地的这五个识,在成所作智的境界之 三摩地

2019-03-06

譬如在《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陀天经》中,就有优波离问佛说:此阿逸多具凡夫身,未断诸漏,此人命终当生何处?其人今者虽复出家,不修禅定,不断烦恼,佛说此人成佛无疑,此人命终生何国土?佛因此问,而说弥勒上生经。记弥勒菩萨当于十二年后的二月十五日入灭,随即往生兜率陀天,为一生补处菩萨。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悉皆具足,与诸天子各坐华座,昼夜六时,转大法轮,度诸天 admin

2019-02-21

(《菩萨善戒经》卷7)所以,愿心的部分,我们可以用四宏誓愿来说明,四宏誓愿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能够像这样子,发起无量无边的大愿,并且是真心的发起的话,那必然是已经对于三宝、对于佛菩提道,已经有十足的信心,才能够发起这样的大愿心来。世亲菩萨在《显扬圣教论》中说:初发菩提心,于诸正愿最为殊胜。(《显扬圣 admin

2019-02-20

)作圣谛讲的是有量的四圣谛,有量圣谛的真义就是二乘菩提;因为二乘菩提的四圣谛,是可以计算出来的──它的法、它的修行内容、它所断的烦恼内容以及灭尽后的内容,都是可以一一说明、一一计算出来的。(节录自平实导师著《胜鬘经讲记》第四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9年5月初版首刷,页136。)二乘菩提之见道 二乘菩提之修行,首要之务在于断除我见;断我见之法 admin

2018-12-27

)七识心与空性赖耶非一非异 七识心非离于赖耶而有,七识心之证得解脱而取灭尽或轮回生死,实依赖耶所藏七识心之烦恼种断与不断而有,不离赖耶所藏一切种,故七识心与空性赖耶非一非异。(节录自平实导师著,《楞伽经详解》第五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6年8月初版四刷)大悲依空性智而生起 假使有一天你眼见佛性了,你的品质很好,根本就是始终如如不动的 admin

2018-12-27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