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虽未见性,亦不解第一义,但能不谤大乘,深信因果,而发无上道心者,亦可得生实报庄严土,上品下生也。(注一)但上品下生人在极乐世界修行时间极长远,所得境界亦复远逊于上品上生及上品中生,行者当自审察。所以,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者,若无更殊胜之法门时,当“老实”持名念佛。若有胜于持名念佛之法而有幸得闻,当求殊胜之法,以求上品上生;莫以上品下生或中 | admin 2018-08-06 |
![]() |
为什么会不断地造作三恶道的业呢?也是因为贪、瞋、痴的烦恼深重,贪、瞋、痴的烦恼深重之所以会持续地长养、持续地熏习,主要是不能相信善因能够得到善的果报、不能相信有三世因果,对因果不能深信,那就是善根缺乏。所以,如果说持续的在贪、瞋、痴烦恼的作用下而造作十不善业,那么一直在三恶道中受果报的话,善根要长养就非常地困难;没有办法对三世因果起信,对清净解脱法 | admin 2018-08-05 |
![]() |
摧邪显正,是纯善的行为,不但会迅速增长福慧,还会得到世尊的冥佑,只有深信因果、而又真悟的菩萨行者,才会甘冒现世的不利益,勇于为之。大德所谓的“菩萨畏因,凡夫畏果”,应用来劝诫那些破戒、增上慢,以及不净说法者,才是如理、如法;用来提醒破邪显正的菩萨行者,不免引喻失义。被评论的人,当然会起烦恼,但是他们如果还有一点反省能力,有时候也会检点自己 | admin 2018-08-05 |
![]() |
确定真的有人往生净土之后,便可以深信而发愿往生,并且努力修集三福净业而求往生。一般无信无福的劣慧众生,想要以此界一般众生的果报身亲见彼佛国净土,那可不行!福德因缘果报不符故,因此无法相应,因为这些众生所相应的乃此五浊不净秽恶世界,生此秽土尚不知出离者,不应有清净报故。十方虚空中的无数国土中,必然有无数净土与秽土,这个法界的事实,不会因为众生的不信而 | admin 2018-08-05 |
![]() |
所以,宗喀巴才会说:学习《广论》的人,未来必会学习密宗道无疑!另外,《广论》中要建立学员对于「性空唯名」的坚信不移,这样才能深信男女中的喜乐与空性无二无别!然而这样的空性见,只以众「缘」而生万法;却不知藉缘能生万法的「因」在何处;不但是违背了佛在初转法轮的阿含诸经中所说的「名色之外有入胎识本识」,也违背了二转法轮大般若经中「(诸法)从本际来」,更直接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而以外道典籍作为佛弟子的标准,又是破皈依的大非法说,直接让很多对“老法师”深信不疑的多年的老居士,一朝丧失皈依体,退失佛子之身份。岂不悲哉!而“学不好《弟子规》就不能往生”的言论,更是跟“老法师”自己之前宣扬的净土殊胜的言语自相矛盾,多少原本对往生充满信心的佛弟子对自己能否往生产生了动摇,信愿不得坚固,如何往生,多年修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诸位菩萨因为先前已经听闻许多布施的正知见,也了解不生不灭的如来藏心,能执持布施的善净业种子而不漏失,因此一定会深信布施必得果报,就不会生起后悔之心。这也包括说,现在正在累积护持正法之福德的时候,不要对以前在世间法外门上所作的修福事业生起后悔心,仍然应该有欢喜心。在这个故事的最后,世尊也为我们开示:念念之中,应当想著广行布施,惠舍一切众生。终究不要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我们搜集了许多佛典故事,由本会多位亲教师在节目中为大家讲述,希望藉由佛在因地行菩萨道的事迹,使得大众听闻之后,能够深信因果,并且了解菩萨道的精神与内涵,种下修学的因缘。欢迎您继续收看!今天要跟大家介绍有关布施的故事,这是《六度集经》卷3的记载。从前有一位菩萨示现为鹿王,它的身材非常高大,身上的毛有五种颜色,非常殊胜,蹄和角也长得奇特雅致;许多鹿都服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如是从小布施到大布施,精进修学之后,于布施法的因缘果报更加深信不疑,当心得决定之时,就又除去了一分相关的邪见与无明了。(原标题:菩萨修行财、法二施的目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或者是他对于三世因果还没有深信,譬如说,有人在某个大道场布施了以后,却出了车祸,那个车祸事件,其实是因为他在过去世伤害了人,所以这一世才会遭受车祸的果报;而他今生布施的善业果报,是要到下辈子才会得到回报的。这就像是去银行存款,今天早上存了,不能下午马上就要领利息啊!得要存款到期了,才能领到利息的。他看见别人布施以后受诸衰恼,而不明白三世因果的道理,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会有不信因果的状况,表示说这个人在布施法上信愿行的环节之中出了问题,或者是只是稍微相信,继续去作布施的愿就不会那么恳切,碰到可以修于布施的时候,就是有意无意地作一点,那么怎么有可能叫他乐行惠施呢!所以若是要于布施法的因果,是要能够深信不疑的话,也不是一蹴可几的。 (原标题:如何除去布施法的障碍2)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深信业果,于财物所,不生悭悋。观诸财物是无常想,见来求者,有与则喜,无与则恼;以身致物而用与之,是名为上。】这一段中佛陀告诉我们,施主有三种:下、中、上三种。第一种讲的就是下品的施主;下品施主他是不信业果的,也就是对于造善业得善果、造恶业得恶果,这样的部分他是心中不信的。对于他所拥有的财物,深深的贪着,舍不得用,也舍不得拿出来布施给别人,恐怕说把钱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另外上品施主他在布施的时候,他是深信因果的;他在深信因果的过程里面,要守护着他自己的佛菩提的法道,同时也要守护着佛陀所传的佛菩提的法。一方面他深信因果,所以在修行佛菩提道的过程里面,他知道他应该要摄取众生、摄取国土。他所用的方法,首要就是要用布施,以布施来让众生得到利益,来让众生生起欢喜心;结下善缘以后,接下来再接引众生,来进入佛菩提道中修学,能够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亲近善友复有二事:一者深信、二者智慧。不贪着财复有二事:一观无常、二不自在。】(《优婆塞戒经》卷五)这意思是说,有智慧的人还能够作到三件事情:第一是明信因果。明就是很清楚知道因缘果报的道理,而且很相信布施的因缘果报。第二是亲近善友。因为从善友处,学习到了正见正理,所以就能够不谘承邪见了。第三是不贪着财物。就是能够舍离对于财物的贪着,这样就不会再畏惧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或者是他对于三世因果还没有深信,譬如说,有人在某个大道场布施了以后,却出了车祸,那个车祸事件,其实是因为他在过去世伤害了人,所以这一世才会遭受车祸的果报;而他今生布施的善业果报,是要到下辈子才会得到回报的。这就像是去银行存款,今天早上存了,不能下午马上就要领利息啊!得要存款到期了,才能领到利息的。他看见别人布施以后受诸衰恼,而不明白三世因果的道理,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或者是他对于三世因果还没有深信,譬如说,有人在某个大道场布施了以后,却出了车祸,那个车祸事件,其实是因为他在过去世伤害了人,所以这一世才会遭受车祸的果报;而他今生布施的善业果报,是要到下辈子才会得到回报的。这就像是去银行存款,今天早上存了,不能下午马上就要领利息啊!得要存款到期了,才能领到利息的。他看见别人布施以后受诸衰恼,而不明白三世因果的道理,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从此以后,张商英对佛教深信不疑,并留心于祖道,随有机会,即参学请益。元祐六年(1091),张商英调为江西漕运史。其间,他拜谒了东淋照觉常总禅师。常总禅师诘问张商英居士之所见处,发现他之所见与自己的证悟相符合,于是便给予印可。但是兜率从悦禅师知道张商英还没有彻悟,尚有疑滞在。有天晚上,张商英住在兜率院里。从悦禅师便与张商英大谈佛法。谈至深夜,二人慢慢地谈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像这样的人他不但已经知道诸佛国土的依正庄严,就好比他信受《阿弥陀经》里面所说极乐世界的种种庄严,也深信释迦牟尼佛所说的阿弥陀佛四愿绝对真实,相信只要念佛就可以往生到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然后在深心里面就发起了要往生到极乐世界的誓愿。所以他开始去探索念佛法门,希望能够一心深入,希望能够时时忆念思惟。渐渐的去探究之后,他就能够了解:口字边的唸佛跟没有口字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末学深信诸善知识于观察因缘成熟时,必将继续叙述忆佛念佛,无相念佛等念佛圆通之深妙理趣,以其弘扬念佛圆通法门之广大功德。——摘录自平实导师之《无相念佛》一书(原标题:你知道大势至菩萨如何念佛吗?)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用功的入门方法虚云大师用功办道的方法很多,现在且约略说说:(一)办道的先决条件-深信因果无论什么人,尤其想用功办道的人,先要深信因果。若不信因果,妄作胡为,不要说办道不成功,三途也少不了他。佛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又说:「假使百千劫,所造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楞严经】说:「因地不真,果招纡曲。」故种善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