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为什么会不断地造作三恶道的业呢?也是因为贪、瞋、痴的烦恼深重,贪、瞋、痴的烦恼深重之所以会持续地长养、持续地熏习,主要是不能相信善因能够得到善的果报、不能相信有三世因果,对因果不能深信,那就是善根缺乏。所以,如果说持续的在贪、瞋、痴烦恼的作用下而造作十不善业,那么一直在三恶道中受果报的话,善根要长养就非常地困难;没有办法对三世因果起信,对清净解脱法 | admin 2020-06-08 |
|
![]() |
也许父母的那颗殷殷护佑之心终于松了口气吧,我在他们一路小心注视下,也终于没改了那单纯而憨直的性情,如今却也安然地生活着,也许在父母心中我是多么侥幸,但在自己的心里,却是一份笃定!深信佛法的我很清楚,人生际遇,无非因缘果报,今生善良是过去生习气的延续,那过去生就不会与人结怨太多,今生就不用担心常被人欺负。带着这份领悟去观察周遭的一切,就发现许多有趣的 | admin 2020-02-21 |
![]() |
但是优多罗反倒是对于佛法生起了清净殊胜的信心,他感到能让身心有所安住,所以就非常深信笃敬,于是优多罗在这个时候就生起了想要出家修行这样子的念头,他想要去寻求人生的真义,要寻求生命的实相,所以就到母亲的跟前,跟母亲禀白,请求能够让他出家。那母亲听了以后就说:你父亲已经不在人世,我已经没有依怙了,如今就只剩下你这一个儿子,我们两个孤儿寡母相依为命、持守 | admin 2020-02-21 |
![]() |
所以学佛人经过一劫、两劫乃至一万大劫,成为信位具足的菩萨时,一定都是深信因果的,绝不敢轻易造作大小恶业的。因为佛陀说:如果造作十重戒的话,无论是修到三贤位还是十地菩萨,一切菩萨的果位都会失掉的。所以只有还未进入佛门或者是初学佛的人,对于因果轮回还没能够深信的人,才会胆敢轻易地胡乱造作恶业。所以即使是还没有证果的学佛人,也大多知道要提早规划往生之后的 | admin 2020-02-21 |
![]() |
因此,要断除解脱道的无明,要先知道五阴内涵,之后必须深入思维,若不思维而仅仅听闻阅读,那么只是常识;必须自己再加以综合思维,这样才能对五阴的真实义理深信不疑。然后,还要于日常生活、行住坐卧中,详细如实地观行,才能自己确信五阴诸法都是因缘和合而有,才能确信五阴是无常变异之法,更加确信五阴是一切苦的根源,因而产生强烈的出离心;也就是经由闻信、解信,渐渐 | admin 2020-02-21 |
![]() |
因此,要断除解脱道的无明,要先知道五阴内涵,之后必须深入思维,若不思维而仅仅听闻阅读,那么只是常识;必须自己再加以综合思维,这样才能对五阴的真实义理深信不疑。然后,还要于日常生活、行住坐卧中,详细如实的观行,才能自己确信五阴诸法都是因缘和合而有,才能确信五阴是无常变异之法,更加确信五阴是一切苦的根源,因而产生强烈的出离心;也就是经由闻信、解信,渐渐 | admin 2020-02-21 |
![]() |
诸位菩萨已经能够信受如来藏正法,因此对于这些道理就能够深信不疑,同时自己也能够配合正知见,在自己的五阴世间与生存的器世间中来逐渐观行与验证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五阴就是色、受、想、行、识,以这五种法来描述与表显有情身心,可以很容易让大家了解有情的内涵及特性。譬如在《大乘阿毘达磨集论》卷一中的开示:【何因蕴唯有五?为显五种我事故,谓:身具我事,受用我事 | admin 2020-02-21 |
![]() |
诸位观众因为已经建立了一切众生都有不生不灭之如来藏心可以执持善恶业种的正知见,因此便能够深信因果道理。除了有一些人,因为信受邪见而不信因果,或是相信错误的因果知见之外,持戒的佛子都是相信因果的;而这些正确因果知见,就会在他身上发生正面的力量。一般人之所以还会不时犯戒的主要原因,大多是因为对于因果道理的了解不够深入,以至于对于毁戒作恶产生之严重后果, | admin 2020-02-21 |
![]() |
当然父母最好都能学习正法,有坚定的信仰,深信因缘果报,以清净的身口意行作为孩子的榜样,以慈悲喜舍的修为来教养孩子,若能如此多管齐下,一定可以有效的帮助孩子成长,使孩子不仅可以成为社会上有用的人才,乃至可以和父母共同修学佛法,迈向成佛之道。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二》<第59集佛教徒应该如何教养小孩呢>张正圜老师 | admin 2020-02-21 |
![]() |
当然父母最好都能学习正法,有坚定的信仰,深信因缘果报,以清净的身口意行作为孩子的榜样,以慈悲喜舍的修为来教养孩子,若能如此多管齐下,一定可以有效的帮助孩子成长,使孩子不仅可以成为社会上有用的人才,乃至可以和父母共同修学佛法,迈向成佛之道。------《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二》<第059集佛教徒应该如何教养小孩呢?>张正圜老师 | admin 2020-02-21 |
![]() |
我深信这个不只能帮到我,还能通过我来帮到更多的人。我们身边有的老人在老人院度过晚年,每天打打麻将,下下棋;有的在家里度过晚年,帮着带带孙子,养养花,跳跳广场舞,旅旅游;有的老人却需要出去谋生……不管以何种方式度过晚年,最后我们总要阔别这个世界。我曾试图设想过自己老去时希望如何安然的阔别这个世界:或许儿孙亲眷围绕左右,或许如歌词中吟唱的炉 | admin 2020-02-21 |
![]() |
或者是他对于三世因果还没有深信,譬如说,有人在某个大道场布施了以后,却出了车祸,那个车祸事件,其实是因为他在过去世伤害了人,所以这一世才会遭受车祸的果报;而他今生布施的善业果报,是要到下辈子才会得到回报的。这就像是去银行存款,今天早上存了,不能下午马上就要领利息啊!得要存款到期了,才能领到利息的。他看见别人布施以后受诸衰恼,而不明白三世因果的道理, | admin 2020-02-21 |
![]() |
亲近善友复有二事:一者深信、二者智慧。不贪著财复有二事:一观无常、二不自在。】(《优婆塞戒经》卷五)这意思是说,有智慧的人还能够作到三件事情:第一是明信因果。明就是很清楚知道因缘果报的道理,而且很相信布施的因缘果报。第二是亲近善友。因为从善友处,学习到了正见正理,所以就能够不谘承邪见了。第三是不贪著财物。就是能够舍离对于财物的贪著,这样就不会再畏惧 | admin 2020-02-21 |
![]() |
这让末学惊呼回向的强大作用,也对佛陀所说的法,深信不疑。(破涕为笑)同样,父母如果不满意,也一样的处理方式。调柔的去沟通,听父母对我们不好的地方的建议,不仅要孝,重要是顺。最主要也是记得每天要回向,回向,回向!(重要的事情说三次!)当然,如上的一点点建议,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准。只求在这些问题的剖析中,您能找到些共鸣,想法。用佛陀的教导,导师亲教师的 | admin 2020-02-21 |
![]() |
】(《优婆塞戒经》卷一)在我们身为优婆塞已经三归五戒,深信轮回因果、深信三宝、深信佛所设下的一个圣戒是我们解脱之因之后,我们对于何谓生死过咎?何谓趣向涅槃安乐?必须要有正确的认识与遵守与修行。------《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二)》<第70集三归五戒始修学(二)>吴正洁老师 | admin 2020-02-21 |
![]() |
有许多人在学佛一段时间之后,了解到心中生起了无明烦恼,是去造作身、口、意恶业的根源;因为已经深信因果,所以就很担心造作了恶业会下堕三恶道长劫受苦,所以就开始努力地想要降伏烦恼,认为降伏烦恼是修行的首要工作。在禅修的道场中,大都会教导打坐数息的方式来去除念头以及烦恼。可是无论是数息也好、念佛也好,大多是修了十几年,还是无法数到一心不乱、妄想不起;这是 | admin 2020-02-21 |
![]() |
也就是要先端正我们的身口意行,要三业清净,还要修习佛陀正法以及贤圣僧的教导与教诲,并且要深信因果,信受三宝,这样的话就可以深入佛陀的教诲,快速的成就佛道。所以我们要先来谈谈先正三业,这里所谓的三业就是指身业、口业以及意业。所以,先正三业就是说,如果想成就菩萨道的无量行愿的话,就要先端正我们自己的身口意等三业,这也就是指三乘佛法的基础——人 | admin 2020-02-20 |
![]() |
(《大智度论》卷45)《瑜伽师地论》中也提到,因为深信因果道理、且戒慎畏惧业报,因而恭敬供养父母、尊长、修行的圣者等,是一种如理作意的寻伺正行。因为不但以因果业报、人天善法来看,或者成就菩萨修行的资粮,布施供养都是正行。寻伺正行者,谓如有一了知父母、沙门、婆罗门及家长等,恭敬供养,利益承事;于今世、后世所作罪中见大怖畏,行施作福,受斋持戒。(《瑜伽师 | admin 2020-02-20 |
![]() |
简单来说,我们有时候会劝请菩萨们用两句话来安慰他,如果他目前处于困厄的状态,第一个,不应该怨天尤人;第二个,要深信心性不改,业力不转。因为佛菩萨即使再怎么慈悲,祂不可能……。像一只鱼困在这个鱼池里面,佛菩萨是要你我如何转鱼,化鱼为龙,能够跃出这个三界、这个牢笼;可是您不能要求每一次都不想要脱离这个牢笼,每一次遇到一个困厄的时候,就只想祈 | admin 2020-02-20 |
![]() |
所以学佛人经过一劫、两劫乃至一万大劫,成为信位具足的菩萨时,一定都是深信因果的,绝不敢轻易造作大小恶业的。因为佛陀说:如果造作十重戒的话,无论是修到三贤位还是十地菩萨,一切菩萨的果位都会失掉的。所以只有还未进入佛门或者是初学佛的人,对于因果轮回还没能够深信的人,才会胆敢轻易地胡乱造作恶业。所以即使是还没有证果的学佛人,也大多知道要提早规划往生之后的 | admin 2020-0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