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初果就是须陀洹;二果就是斯陀含果,也就是一来果,一来的意思就是一个人只要证得二果,他往生天界以后,会回到人间再来受生一次,然后从此以后,他就不再回到人间受生,也就是他在出离三界生死之前,他只需要人天往来一次,所以就叫作一来果;再来说三果,三果人呢,他叫作阿那含果,也就是不还果,不还的意思就是只要你能证得三果,那么你可以在中阴阶段般涅槃,也可以在色界 | 三摩地 2018-07-21 |
|
由于他已经离开欲界地了,所以在人间舍身以后将不再回来人间了,他将会生到色界天去;若是最迟钝的三果人,在初禅天死了以后,接着一世又一世都是往上受生,最后成为阿罗汉而取涅槃;有的三果人可以在死后的中阴境界中取涅槃,有的三果人历经天上的一世就取涅槃,也有人是一世又一世上流到无所有处天才取涅槃,共通的现象就是他们都不会再回到人间或欲界天中来,所以三果人又名 | 三摩地 2018-07-21 |
|
所以祂说:虽然我并没有寿命可说,可是我可以在此示现生死之身,让世间的人知道,这些可以离开生死究竟涅槃的道理。所以佛陀是来这个世间示现,乃至于说许许多多的人,他们开始景仰佛陀,他们开始走上佛陀的成佛之道,他们就称为菩萨行。他们跟自我修行而想要自我解脱的阿罗汉,是完全不同的。他们发起菩提心,所谓的菩提心就是说:希望自他一切成佛。所谓的自就是指自己;他就 | 三摩地 2018-07-21 |
|
明心后,你知道法身何在,也知道法身的功德性,知道法身在因地就已经有本来性、自性性、清净性、涅槃性了,那你就知道四种涅槃的本质都不是修来的。阿罗汉的涅槃也是本有的:只是把遮障涅槃境界的烦恼修除掉,而使原有的涅槃显现出来。那你明心后已经知道法身的所在了,这就是第一分的法身德;刚明心的七住位菩萨就有了这个法身德,只是还不而已。但是不回心的阿罗汉们并没有证 | 三摩地 2018-07-21 |
|
关于大般涅槃的取证,总共有四种涅槃要修证;这就是说,必须要先亲证法界的实相──万法的本源。而蕴处界的缘起性空,纵使具足观行而证得罗汉果了,所观行的对象都只是生灭性的蕴处界;既是生灭法的缘起性空,不属于蕴处界根源的本住法,所以仍然只是虚相法,不是实相法,因此无法证得实相,当然就不会有般若智慧。断尽所知障的人,是经由亲证如来藏而证得法界的实相,然后一步 | 三摩地 2018-07-21 |
|
之前也跟菩萨们提过了,我们分成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佛法跟外道的不同;为什么我们归依于三宝、归依于佛法,而不归依于外道?这一个层次,乃至第二个层次:为什么在佛法当中,我们主要是修学大乘,而不归依于小乘作一个定性声闻人?这两个层次,我们在这个单元我们简单来说,外道把不生不灭法讲错了,而一些错误的认为说:大乘法是佛涅槃之后,这一些论师们因为对于佛陀永恒 | 三摩地 2018-07-21 |
|
而缘觉的解脱果不同于声闻乘,虽然也是有余依涅槃和无余依涅槃,但却是经由缘起性空的现观而证解脱果。什么叫作缘起性空?就是修十二支缘起,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这就是说此有故彼有,也正是众生轮回生死的原因。因为这个无明,不明白五蕴身心都是缘生法,执以为实,所以就有心 | 三摩地 2018-07-21 |
|
可是要探讨一切生灭法时,也不能忽略还有另外一个法,就是不生不灭法;虽然在声闻菩提他们不实证祂,可是所有的声闻菩提的修学者,都知道除了生灭法之外,还会有一个不生不灭的法存在,祂就是涅槃、如来藏、本心、本识。那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声闻菩提的总相,就是要了解生灭法本身的特性。生灭法它有什么样的特性呢?譬如我们观察我们的五阴(有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还有识 | 三摩地 2018-07-21 |
|
解脱道的行者虽然不知或不能证得法界的实相——真如与佛性,但是他们通过修行能够断除一念无明,舍报后就可以出离生死轮回——取无余涅槃。当然这个无余涅槃与佛地的无住处涅槃有着很大的不同。解脱道的行者想要实证无我,断除一念无明,主要的就是断除身见、我见、我执,身见、我见、我执是一切有情众生轮回生死的根本。身见是指众生执着色身为我。我见是 | 三摩地 2018-07-21 |
|
不但如此,释迦世尊在化缘将的时候,也就是即将入大般涅槃的时候,在《遗教经》当中,三度的对大众唱、对大众说:若对于苦、集、灭、道等四圣谛还有疑问的人,可以赶快发问。所以,佛从初证道以后说四圣谛,从初证道对憍陈如五比丘等说苦、集、灭、道四圣谛,一直到佛化缘将圆的时候,都谆谆的教诲,三度的对大众,对四众三度地问,对于苦、集、灭、道四圣谛如果有疑问的人,可 | 三摩地 2018-07-21 |
|
有智慧的人,应该要依声闻解脱道来修行,有智慧的人想要离开这些苦,应该要依这样子的修行方法来修行,才会有解脱之日;或是说必须要依大乘佛菩提道来修行,依大乘佛菩提道来求证般若实相,亲证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的如来藏,就能够解脱八苦的系缚,更能够永发受生愿、大菩提愿,常住世间自度度他。所以,如果有智慧的话,想要离开这七苦乃至于这八苦的烦恼,要离开生老病死、爱别 | 三摩地 2018-07-21 |
|
所谓苦灭圣谛指的是什么东西呢?苦灭圣谛的灭指的是什么呢?我们从《大乘义章》的这样的一个论文里面,这边这么说:外国涅槃,此翻名灭,灭烦恼故,灭生死故,名之为灭;离众相故,大寂静故,亦名为灭。(《大乘义章》卷十八)也就是说,众生经由修行,灭尽了烦恼,断除了意识、意根的执着性,舍寿之后不必再因业的势力,而在三界六道中继续的受生,酬偿业果,仅剩下如来存的境 | 三摩地 2018-07-21 |
|
苦灭道圣谛当中的道是在指什么呢?依着这个道修会到什么样的境界呢?四圣谛当中的苦灭道圣谛它指的是什么东西呢?这个道它是能通往涅槃之路,修行的人如果想要证涅槃的话,必须要行于此道;这个道能够让修行的人达到涅槃的境界,苦灭之道圣谛是四圣谛的第四圣谛,简称为道圣谛,就是这个道理。苦灭道圣谛的这个第四圣谛之所以称为道圣谛,就是说这个道它能够通往涅槃之路,修行 | 三摩地 2018-07-21 |
|
因此最钝根的初果人,虽然不会再往生三恶道,可是下一世生在欲界天中,如此人间天上往返七次之后,才能够证得四果入般涅槃;这就是佛在《长阿含经》中所说的得须陀洹道不堕余趣,极七往返必成道果的道理。说到这里可能有人觉得:初果人已经断结证果,也已经现证五阴法的无常、苦、空、非身、无我,怎么可能还会贪着欲界法呢?主要是因为过去多生以来,所累积的贪着习气尚未改变 | 三摩地 2018-07-21 |
|
可是知道你一无所有,仍然是有知,不是不知,这还是不寂静,你还是要转进,转进的结果就转到非想非非想定!可是“想”就是知,意思就是说非想非非想处,你还是有知的存在,只是这个知非常微细,是意识不返观而已,它还是不寂静;既然不寂静,你就要把它断除;断除了以后,你就可以(随时)取证无余涅槃。接下来讲痴,痴里面讲的:你把四空定(境界)当作是涅槃,这就 | 三摩地 2018-07-21 |
|
可是要探讨一切生灭法时,也不能忽略还有另外一个法,就是不生不灭法;虽然在声闻菩提他们不实证祂,可是所有的声闻菩提的修学者,都知道除了生灭法之外,还会有一个不生不灭的法存在,祂就是涅槃、如来藏、本心、本识。那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声闻菩提的总相,就是要了解生灭法本身的特性。生灭法它有什么样的特性呢?譬如我们观察我们的五阴(有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还有识 | 三摩地 2018-07-21 |
|
可是要探讨一切生灭法时,也不能忽略还有另外一个法,就是不生不灭法;虽然在声闻菩提他们不实证祂,可是所有的声闻菩提的修学者,都知道除了生灭法之外,还会有一个不生不灭的法存在,祂就是涅槃、如来藏、本心、本识。那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声闻菩提的总相,就是要了解生灭法本身的特性。生灭法它有什么样的特性呢?譬如我们观察我们的五阴(有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还有识 | 三摩地 2018-07-21 |
|
诸阿罗汉于此功德不尽得故,但断世间爱,直入涅槃。复次,佛断结使智慧力甚利,用十力为大刀,以无碍智直过故,断诸结使尽无复遗馀。譬如人有重罪,国王大瞋,诛其七世根本,令无遗馀;佛亦如是,于烦恼重贼,诛拔根本,令无遗馀。以是故说:「欲以一切种智断一切烦恼习,当习行般若波罗蜜。」问曰:但断习?亦除烦恼?答曰:有人言:断烦恼及习俱尽,如先说习尽无余。阿罗汉、 | 三摩地 2018-07-21 |
|
因此最后就产生一个叫涅槃观——涅槃的观念、涅槃的观行、涅槃的修证,就从这里出来了。比如说,在远古以前,很早以前印度就有人希望能够修证涅槃,修证涅槃的意思是说:离开这个轮回的痛苦,而永远没有杂染,而永远不会在轮回里面再出现。因此就有这两种有情,他们都想要求证涅槃,然而最后我们在佛法里面终于告诉我们:实际上这两种有情终究要走向一个大乘的佛道里 | 三摩地 2018-07-21 |
|
为什么?因为他已经具足证得了真如佛性的涅槃本性,他已经远离了世间烦恼,他没有去来之相,可以安住于菩提,安住于真如。永离贪欲、瞋恚的缘故,心里面从此不再被瞋恚所左右,心里面从此不再起淫欲的贪念及世间财物的贪念,所以称为菩萨阿那含,菩萨不还、菩萨不来。这样的解脱境界类似于第五地菩萨的解脱境界。但是因为禅定功夫的深浅不同和以往贪瞋习气轻重的不同,导致过牢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