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最主要我们说佛的开示里面就有说,在《大般涅槃经》里面说:【若不护持禁戒,云何当得见于佛性?一切众生虽有佛性,要因持戒然后乃见。】(《大般涅槃经》卷七)所以,在《大般涅槃经》里面,佛陀已经很明确的告诉我们:你要见佛性的话,一定要严守净戒,才可以见到佛性。那同理,我们其实一切的菩提证果,都需要我们严守净戒才有机会。如果违犯净戒的话,后果是什么呢?第一个 admin

2018-07-22

这个“对法”主要是描述行者对着涅槃行去,或者对着四圣谛法行去的状况,所以叫作对法。《俱舍论》的背景最主要是在西元四五世纪的时候,世亲菩萨有感于《大毗婆沙论》变得极为繁琐,所以祂就造了《俱舍论》。俱舍宗就是依据《俱舍论》而成立的纯粹的小乘的宗派,这个宗派在中国地区最盛的,其实是在玄奘大师把这个《俱舍论》重译之后,在玄奘大师的门下,有好些的弟 admin

2018-07-22

那麽还有一个方法,那就是观察它有没有自我意识,因为除了入涅槃的阿罗汉外,所有的众生,第七识一定都还在,只要有第七识,就有自我意识,有自我意识,就必然有爱恨欣厌等情绪,连细菌或病毒都不能例外。近一步说,密宗的夺舍法或一些借尸还魂的传说都是胡说八道,首先,甲的第八识与第七识若要进入乙,那么乙本身的第八识和第七识必须先离开身体才行,但一离开身体,乙本身的身体便属于死亡 三摩地

2018-07-22

我们再来引用一段来说:何故名之为出世间耶?善男子!五受阴名为世间,菩萨善分别五阴,观是无常乃至如涅槃性,已知此道中无有世间及世间法。知此道是无漏、是出世间、无所系著,是名出世间。(《大方等大集经》卷17)这一段说:为什么叫出世间呢?说到五受阴叫作世间,之所以叫作五受阴,讲的就是说一般众生都是依五阴的色受想行识,来受用五欲六尘的苦乐忧喜舍,所以这五蕴又 三摩地

2018-07-22

声闻、缘觉所修的是解脱道,他们是以入涅槃出离三界生死轮回为目标;而佛乘所修的则是佛菩提道,除了也必须修学有出离三界生死轮回的能力之外,更以世世不入涅槃而在世间修习,地地增上直到成就佛果。所以,声闻、缘觉二乘的解脱道是通三乘的,因为同为修学佛乘的菩萨所必修,因此称为通教;而佛菩提道呢,则不是不回小向大的定性二乘行人所修,称为别教。这样了解了通教与别教 三摩地

2018-07-22

因为一世一世的修行,会让人很容易就在解脱道里面成就了最后四果阿罗汉的境界;到了四果阿罗汉的境界之后,很容易的就随顺了涅槃的境界,会入于无余涅槃;一旦所有的人都成就阿罗汉果之后,这个世间接下来也就是没有佛法可以住持了,剩下都是不得闻佛法的众生了。所以,从这一点来看,我们说就世间的运转来说,乃至于就佛法的这些维系跟弘扬来看的话,其实在家的菩萨们才是主力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这个优楼频螺迦叶知道这样子的道理以后就归依了佛门,佛知道说迦叶的根缘已经渐熟了,所以到尼连河侧的时候,这个时候魔王要请求佛入涅槃,三请世尊都回答他说:因为所应该度的还没有究竟。魔王听到佛这样回答以后,就回到魔宫里面去,也没有继续再干扰,佛就度了迦叶尊者。后来佛度了迦叶尊者以后,迦叶尊者就把他事火的工具都丢到这个河里面去;这个时候频螺迦叶的两个弟 三摩地

2018-07-22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众生的六识觉知心,乃至处处作主的第七识意根,都是刹那刹那生灭的;尤其是六识觉知心,根本无法去到未来世,要如何让众生依靠而成就无量世的一切修行,只有本来不生也永远不灭的第八识如来藏,才能让菩萨倚靠而长劫修学佛菩提道,也才能让声闻、缘觉二乘圣者修习解脱道,证入涅槃而不会成为断灭。况且众生接触的一切境界,其实都是自心如来藏所现,包括修行 三摩地

2018-07-22

因为我们的如来藏不受时间、空间的系缚,可是他又同时出生了种种的法,前后刹那地出生我们,而且这个法性非常的坚固,没有人可以损坏这样的法性;除非说依于佛陀的教导,修声闻法入无余涅槃,如来藏就不出生五阴这些法,那就没有前后刹那的差别了,这个时候他就存在在法界之中,可是没有人可以指出他所存在的处所。所以说,我们在法界之中,一切众生其实都在同样的时空里面,都 三摩地

2018-07-22

所谓四圣世间,就是指声闻、缘觉、菩萨和佛法界;由于未入无余涅槃,或不入无余涅槃,常住三界广度众生,名为非世间非非世间,也就是,能出离世间,而却常住不出。而佛地则是已经不生不灭,究竟涅槃,法身佛已证无住处涅槃,已经断尽识种的流注,所以不应该说为世间;但是应身佛、化身佛和报身佛,仍然示现有色蕴及名,或现有色像,不断的在人间、三界诸天及十方世界广度众生, 三摩地

2018-07-22

故《大乘密严经》(地婆诃罗译,下同)卷中,金刚藏菩萨摩诃萨复告大众言:一切众生(各自的)阿赖耶识,(都是)本来而有(的法),(此阿赖耶识)清净,出过于世,同于涅槃。第八识阿赖耶识具有不生不灭能生万法的体性与作用,是一切众生的根本心。藏识并非是虚构出来的一个名词概念,而是客观存在的法,是真实可证的法,如《大乘密严经》卷下,金刚藏菩萨摩诃萨復告众言:阿 三摩地

2018-07-22

看不破行阴的缘故,所有修证四禅八定而到达无所有处定的外道们,就把是意识觉知心所住的无所有处定中很微细的行阴境界,当作是无余涅槃中的境界,因此就无法超越众生浊啊!对于众生五阴流转的根源不曾了知,所以落入众生浊中:众生之所以为众生,就是怕觉知心断灭,无所有处中则是观察什么外境都没有了,只剩下觉知心自己不动,就这样安住。他觉得很踏实、很实在,但不知道这只 三摩地

2018-07-22

怎么说呢?也就是说,声闻解脱道为什么说以如来藏为根本呢?因为声闻解脱道最重要就是要证得无余涅槃,证得无余涅槃的前提,就是要让五阴十八界不在三界中受生,将灭止生——要灭除五阴十八界受生的这些烦恼,然后让五阴十八界不再出生。可是五阴十八界本身它是不能自在的、它是被出生的,不出生以后它就是空无——没有法存在,没有法存在以后,它不是属于 三摩地

2018-07-22

我们再来引用一段来说:何故名之为出世间耶?善男子!五受阴名为世间,菩萨善分别五阴,观是无常乃至如涅槃性,已知此道中无有世间及世间法。知此道是无漏、是出世间、无所系著,是名出世间。(《大方等大集经》卷17)这一段说:为什么叫出世间呢?说到五受阴叫作世间,之所以叫作五受阴,讲的就是说一般众生都是依五阴的色受想行识,来受用五欲六尘的苦乐忧喜舍,所以这五蕴又 三摩地

2018-07-22

那么世出世间智呢?它指的是说,般若实相智本身含摄了世间以及出世间,也就是说,一定要实证了涅槃本际、万法出生的根源如来藏,发起般若实相智慧,这样修证的智慧,才能够称为世出世间智。而般若实相智本身含摄世间法,同时也含摄了二乘人所修的解脱道出世间智的根源。因为出世间之所以能够让自己解脱于三界生死的本源,就是一定要有这个不生不灭的法存在,否则如果是断灭的话 三摩地

2018-07-22

上面这些教法,才是正统佛教的清净修行法门,跟相似佛法所说的修行法截然不同,佛当依圣教而行,才能成就真实的解脱,证得涅槃,远离生死轮回之苦。------《三乘菩提之常见外道法--广论(一)》<第056集《广论》对正统佛教之伤害(四)>蔡正元老师(原标题:正统佛教的清净修行法门) 三摩地

2018-07-22

又譬如《大般涅槃经》卷26中的开示:金师之子应教数息,浣衣之人应教骨观。即使方法本身是正确的,但是不同根器的人,却需要修学不同的法门才能成就。因为金师之子与浣衣之人,他们所受的熏习与熟悉的境界不同,适合修学之相应的法门就不一样;包括五停心观也是一样的道理,都需要善知识之善观根器与方便善巧,才能让正确修学。所以,初学者要自己由经典中去摸索出这些有关联性 三摩地

2018-07-22

罗汉道的意思就是:自己想要了脱自己的生死而已,那这样的法就不称为佛法;因为一旦舍报入无余涅槃,不在三界出生任何五阴身,不在三界现行,就没有所谓成佛的法门可以继续修学了,也就没有办法将成佛的法门来传扬,弘传给一切想要学佛的人,所以无法行自利利他之行。所以,菩萨藏,讲的就是如来藏。菩萨藏的意思就是说,这些法的内容是成就你菩萨种性的内容,让你能够发起菩萨 三摩地

2018-07-22

初住位到六住位则要修集布施、持戒乃至般若等六度功德,并且在六住位的时候,熏习般若中观以及断我见的加行;七住位要亲证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性的如来藏;八住位要在一切法上现观般若中道,渐渐消除性障;十住位要眼见佛性,成就世界如幻观。初行位到十行位,要在内门广行六度万行,并且成就蕴处界犹如阳焰的现观。初回向位到十回向位,要熏习道种智、修除性障,并且要成就菩萨道 三摩地

2018-07-22

如果我们已经对于三宝的真实义有了正确的认识,也已经对于佛法僧三宝发起了清净信,明了一切世间法中,只有三宝才能帮助自己去除三障烦恼,得到涅槃真实解脱,那么很自然的就会乐于归依三宝了。譬如世尊在《优婆塞戒经》中说:为破诸苦,断除烦恼,受于无上寂灭之乐,以是因缘,受三归依。(《优婆塞戒经》卷五)我们也可以用很简单的方法,来检验一个人是不是真心的归依三宝。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