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说明如下:菩萨依所亲证的真心,及转依真心无智亦无得的体性来修行,心里不会有种种罣碍。因为没有罣碍的缘故,心里不会有种种恐怖事情出现,所以能够远离种种颠倒与梦想的境界,最后可以证得菩萨最究竟的涅槃,那就是佛地的无住处涅槃。《心经》已经告诉大众,证此无智亦无得真心,以此为基础来修行,到 admin

2020-02-18

难道真的要完全断除世间法中的所有烦恼,才可以明心证悟实相吗?维摩诘大士说:不断烦恼而入涅槃,是为宴坐。若能如是坐者,佛所印可。也就是说当您还有烦恼时,不用先把烦恼完全断了,只要先降伏部分烦恼而能够专心修学、发起菩萨性、累积福德、具足正确知见,在大善知识广大悲心的因缘下就可以有机会证悟明心。明心证悟第八识如来藏后,转依如来藏的本来自性清净性,来修断烦 admin

2020-02-18

当你把如来藏的----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亲证了之后,就知道什么叫作真如无为了。真如无为是依附于阿赖耶识而说有一个真如无为,不能离开阿赖耶识而说有真如无为。虚空无为也是一样,这个真心的体性犹如虚空,非形非色,这就是虚空无为。一般人常常会误会虚空无为,说是因为虚空中没有任何一法,不起作用,所以是无为,这是误会了虚空无为。真正虚空无为所指的是这个阿赖耶识如来藏 admin

2020-02-18

这些无为法都是依附于阿赖耶识----如来藏----的涅槃性而建立的。一般人都有一个观念,就是要断尽烦恼之后才能修得涅槃,但是这是从二乘菩提来说的;从法界实相来说,其实涅槃并不是修来的,但也不是不修而能得。这个的说明,要先从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谈起,有了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的亲证,才能了解有余依涅槃和无余依涅槃,最后才能了解佛地的无住处涅槃,然后才能了解:这四种涅槃 admin

2020-02-18

第二阶段是进一步转易异熟识成无垢识真如,法无我智圆满究竟,成就四智圆明,具足四种涅槃,究竟成佛。因此由解脱道与佛菩提道的修证过程,转易第八识含藏的内容,分段圆成佛地真如,这个过程就称为真如缘起。而由凡夫地的因地真如阿赖耶识转成究竟果地的真如,必须依于初期的业感缘起,及赖耶缘起而修大乘别教法门,净除第八阿赖耶识集藏分段生死烦恼障种子的现行,成为证得解 admin

2020-02-18

为什么阿赖耶识会有本来存在的涅槃性呢?关于这一点,我们就要说到阿赖耶识的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的体性。先说本来性;阿赖耶识的本来性,祂不是父母生的,也不是上帝创造的,也不是佛菩萨所给的,而是每一个有情众生从无始以来就有的;祂不是后来才出生的,所以说涅槃境界不是有生之法。有生的东西将来一定会灭掉,没有生就没有灭;因为祂本来就无生,所以祂不灭,这叫作本来性, admin

2020-02-18

如何是真识?是说这个真识,使诸阿罗汉入涅槃后,不堕于断灭空;入涅槃后,不堕于断灭空,故说是真识。真识就是入胎识,就是部派佛教的声闻人根据臆测而说的本识、不可说我、有分识、穷生死蕴,一法多名。由于有入胎识执持色身而驻于身中,恒常坚固而不可坏,时时都在运作中,才会使色身依照业果而自动生成、出生、成长、衰老、寿命终了而死亡,完成了生死的全部过程。这个真识 admin

2020-02-18

所以说如来常住,不是涅槃后无。能这样理解的人,才是懂得解脱道的无间等法;不是这样理解的人,就是错解阿含道的人,所知所证都不是无间等法,而是有间等法。那么他一定是尚未证果的凡夫,不论他的名气有多大,虽然阿含道的修证不必亲证真我如来,但是绝对不可以离开这个正见,否则就一定会如同应成派中观师一般,落入常见与断见具足的恶见中。(经文出自《杂阿含经》卷5)---- admin

2020-02-18

可是这个是有很多人的错误的知见,这个必须我们要特别留意,菩萨虽然不应执着五阴十八界,但是并不是说要把这个五阴十八界全部灭除掉,而想要进入无余涅槃,而是应该好好利用五阴来修学佛法。第二点是说,我们必须要了知,众生都有这个不变异法,也就是说这个不生灭的如来藏心,因为祂具有真实如如的真如性。那这里面包括说,我们在知见上必须要了解,如来藏是三乘菩提可以成就 admin

2020-02-18

出世间三昧的意识所缘境是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藉由心一境性,而止于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并且审细正确观察一一蕴、一一处、一一界,尤其是彻底观察识蕴意识我的虚幻是无常空,所以是生灭变异空相;既是无常生灭变异空相,于是对于五蕴我不再有所希求贪爱执著;既然对五蕴我无贪无执,就无愿无作而心得决定弃舍灭尽五蕴,最后就可以舍报证入无余涅槃,令后世五蕴我不再出生, admin

2020-02-18

(一)心法八(有主动支配能力)眼识(能观)耳识(能听)鼻识(能嗅)舌识(能尝)身识(能触)意识(能知诸法)末那识(又名传送识、染污识、染净依,即根本意识能分析诸法)阿赖耶识(又名无没识、含藏识、能藏诸法,永为种子)(二)心所法五十一(受心王指挥)遍行五(通善性、恶性、无记性)作意(心生境界,作意境)触(由境生心)受(由触生受)想(由受生想)思(想生 admin

2020-02-18

凡夫们的佛弟子入于禅定之中,由于不解三乘菩提的缘故,仅能断除意识心我见,而无法断除身见;因为害怕断灭,所以不舍色界天身,因此就以断灭觉知心我作为涅槃;于是就在四禅位中灭除了觉知心我,在定中息脉俱断,以为是入了无余涅槃,然而实际上却是入了无想定。同样的,在人间证得无想定的外道也是一样,以这定中无息无脉、无见闻觉知、状若死人的状态,以为是入涅槃,然而实 admin

2020-02-18

譬如古代印度的苦行外道,认为持牛戒、狗戒、食自落果戒、常坐不卧等戒,可以证得涅槃之果;这种非因计因、非道计道的禁戒,都是没有利益的勤劳苦行,都属于戒禁取见所含摄。以上所说的五种结使,在见道的时候就可以永断,不必等到见道后的修道位中才能渐渐断除;也就是说,由于这五种结使是容易断的缘故,所以称之为五利使。综合以上贪、瞋、痴、慢、疑、恶见等六种根本烦恼, admin

2020-02-18

这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这是依凡夫众生分位来说第八识心体所处的境界。这个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乃是指一切有情自心藏识所显的体性双具有性与空性。意思是说,这个自性清净心是本来就已经存在,非从他因他缘生,非自然生;除了具有能辗转出生三界万法的有性以外,也具有犹如虚空的空性,就称之为自性。祂随着业种及无明种流转生死无量劫以来,于七转识贪厌万法之 admin

2020-02-18

也就是说,此等境界乃是断除第八阿赖耶识心体中所含藏之思惑我执种子,立此第八阿赖耶识心体所显现之无为性,名之为想受灭无为;其实仍是依第八识本有之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而立名,并没有其他的无为法可得。这时候的第八阿赖耶识心体改名为异熟识,也称为庵摩罗识,不再叫作阿赖耶识,但其实仍是第八识心体,仍是依止第八识本有之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境界而安住。以上所介绍的是想受 admin

2020-02-18

意思是说,不动无为乃是修除第八识心体所含藏七转识种子之贪乐厌苦,而住于无为境界,其实仍然是依止于第八识心体之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之无为法而立其名;唯是灭除有漏而依止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而已,仍然是汇归于第八识心体之真如性,并不是另外有真如性可以为其所依止。以上所介绍的是不动无为。------《三乘菩提之宗通与说通第68集》<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之意涵>正圜老师开示 admin

2020-02-18

所谓非择灭无为是说,三乘贤圣依三乘菩提而见道以后,依着见道功德而继续进修,渐渐断除烦恼障之现行乃至种子随眠,成就四果有余依涅槃之修证;这时他的觉知心和思量心都能依清净体性而自安住,不像未悟三乘菩提之佛门凡夫或者外道,必须以意识心观察而压抑烦恼的现行;所以说三乘诸圣都是自性清净者,这就是非择灭之无为法。换句话说,证得非择灭无为者,乃是证悟三乘菩提以后 admin

2020-02-18

这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这是依凡夫众生分位来说第八识心体所处的境界。这个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乃是指一切有情自心藏识所显的体性双具有性与空性。意思是说,这个自性清净心是本来就已经存在,非从他因他缘生,非自然生;除了具有能辗转出生三界万法的有性以外,也具有犹如虚空的空性,就称之为自性。祂随着业种及无明种流转生死无量劫以来,于七转识贪厌万法之 admin

2020-02-18

这些无为法都是依附于阿赖耶识——如来藏——的涅槃性而建立的。一般人都有一个观念,就是要断尽烦恼之后才能修得涅槃,但是这是从二乘菩提来说的;从法界实相来说,其实涅槃并不是修来的,但也不是不修而能得。这个的说明,要先从“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谈起,有了“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的亲证,才能了解有余依涅槃和无余依涅槃,最后才 admin

2020-02-18

也就是说,在声闻的解脱道,他一般所示现的,因为他是急求入无余涅槃,所以他一般会示现出家相,是以出家相为最主要的修学的一个表相,所以他会走向出家的道路,因为他要急求断我见、断我执,入无余涅槃。所以,当一个大乘通教的菩萨,他以前所熏习的都是属于这一类的法,认为出家相才是菩萨,这样的话他的因缘就不够成熟,也就是他对于修学大乘法的因缘就不具足。为什么?因为 admin

2020-02-18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