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当时主要是这个般若,也就是印度性空这一宗相关的,到了中国,比如说成立了三论宗;几乎在同一个时间,依于二乘的《成实论》,然后就出现了成实宗;依于《俱舍论》,然后就有了俱舍宗;依于《涅槃经》,就有了涅槃宗;依于《十地经论》,又有了这个地论宗;然后后来《摄大乘论》翻出来了,又有了这个摄论宗。达摩祖师从印度西来,到了中国传佛心印,就有了各位都很清楚知道的禅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第五法华涅槃时,是在佛最后涅槃前八年所说的法,说《法华经》,说《大般涅槃经》。前面四个时期的教法,已经能够让诸位实证二乘解脱道,而且能够亲证大乘佛菩提道。这时候在入涅槃的前夕,特别讲《大般涅槃经》,就如同光照一切的土地,无所不照;就相当于把熟酥再度的提炼,提炼到极致之后呢,就成为醍醐,最上妙味!然而,们在佛的一生当中,因为自己的因缘有所不同、程度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对于惭愧的部分,我们举一段佛在《大般涅槃经》中的来说明。中提到耆婆菩萨对于阿阇世王的劝告,当中有引用佛的开示,显示出惭愧、忏悔的功德是非常殊胜的。是这样说的:【耆婆答言:善哉!善哉!王虽作罪心生重悔而怀惭愧。大王!诸佛世尊常说是言:有二白法能救众生:一惭、二愧。惭者自不作罪;愧者不教他作。惭者内自羞耻;愧者发露向人。惭者羞人;愧者羞天,是名惭愧。无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在《大般涅槃经》里面佛陀在临涅槃的时候,这样子给们开示,佛陀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佛陀接下来还说:汝等当知,一切诸行,皆悉无常。最后佛陀说:我今虽是金刚之体,亦复不免无常所迁。所以最后告诉大家说:生死之中极为可畏,汝等宜应勤行精进,速求离此生死火坑,此则是我最后教也。(《大般涅槃经》卷三)同样在另外一部经里面,《杂阿含经》里面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又譬如在《大般涅槃经》卷26中的开示:金师之子应教数息,浣衣之人应教骨观。这就是即使方法本身是正确的,但是不同根器的人,却需要修学不同的法门才能成就。因为金师之子与浣衣之人,他们所受的熏习与熟悉的境界不同,适合修学之相应的法门就不一样,包括五停心观也是一样的道理。那这些都需要善知识之善观根器与方便善巧,才能让正确的修学。从上面所述就可以知道,初学者要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譬如,佛在《大般涅槃经》曾开示:“众生佛性住五阴中,若坏五阴,名曰杀生;若有杀生,即堕恶趣。”(《大般涅槃经》卷七)佛已经很清楚开示,如果将众生的五阴身灭掉,就算是杀生。所以,不论是自杀与杀生,都是犯了杀罪,果报不轻,不能不慎。这是因为要得到这个人身真的很难得,所以佛才会说:“得人身者,如指甲上的泥土一样那么稀少。”既然有因缘得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看经时,千万不能看窄、看偏了,一看窄、看偏,就陷在饿鬼爱的纠缠中,则把好事变成坏事了:问:既然饿鬼爱不好,但我们已经都是亲人了,该怎么办呢?答:去扩大提升对父母儿女的饿鬼爱!如何扩大提升呢?佛在《大乘大般涅槃经》中说,要爱罗睺罗(佛的亲生儿子)如六道众生,爱六道众生如罗睺罗。儿女就是我们的罗睺罗。我们既然能够对自己的儿女作出善良的布施,就表示也能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从法身而不从肉体来分男女,是佛陀对男女真实的见解,在《涅槃经》里,佛陀说:如来性是丈夫法故,若有众生,不知自身持有如来性,虽是男儿身,我说此辈是女人,若有女人,能知自身持有如来性,虽是女儿身,我说此人是男子。在《大毗婆沙沦》一四五章中,佛陀双手捧着大生主的骨对比丘们说:汝等谛听,一切女人其性多轻薄、多嫉妒、多诌媚、多悭念,只有大生主虽是女人,却能脱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又譬如《大般涅槃经》卷26中的开示:金师之子应教数息,浣衣之人应教骨观。即使方法本身是正确的,但是不同根器的人,却需要修学不同的法门才能成就。因为金师之子与浣衣之人,他们所受的熏习与熟悉的境界不同,适合修学之相应的法门就不一样;包括五停心观也是一样的道理,都需要善知识之善观根器与方便善巧,才能让正确修学。所以,初学者要自己由经典中去摸索出这些有关联性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大般涅槃经》因为草木虽无生命但却如人所住室,为鬼神所依,若滥伤草木亦坏鬼神,可能会得到如《地藏菩萨本愿经》中[若遇烧山林木者,说狂迷取死报。]的结果。但是如果有人说‘草木也是生命,也可轮回乃至成佛....’马上应该警觉,这是魔说!(原标题:植物、草木、山石是无情众生吗?)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陀在《大般涅槃经》说:【善男子!譬如金刚,所拟之处无不碎坏,而是金刚无有折损。金刚三昧亦复如是,所拟之法无不碎坏,而是三昧无有折损。善男子!如诸宝中,金刚最胜。菩萨所得金刚三昧亦复如是,于诸三昧为最第一。何以故?菩萨摩诃萨修是三昧,一切三昧悉来归属。】(《大般涅槃经》卷24)大乘的金刚三昧不是禅定之三昧,是实证第八识如来藏后,现观第八识如来藏的真如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世尊在《大般涅槃经》卷12之中说了一个譬喻,现在就把原的意思,用口语简单地来介绍一下。有一位非常端庄美丽的天女,来到了某甲家里,某甲就问说:您是哪一位?天女就说:我叫作功德天。某甲又问:您所到之处所为何事?天女回答说:我所到之处,可以带给人们金银琉璃等种种的财物。某甲听了以后心里就想说:我今天真的是幸运,感得功德天来到我家。然后当然就很高兴,又很恭敬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世尊在《大般涅槃经》卷12之中说了一个譬喻,现在就把原的意思,用口语简单地来介绍一下。有一位非常端庄美丽的天女,来到了某甲家里,某甲就问说:您是哪一位?天女就说:我叫作功德天。某甲又问:您所到之处所为何事?天女回答说:我所到之处,可以带给人们金银琉璃等种种的财物。某甲听了以后心里就想说:我今天真的是幸运,感得功德天来到我家。然后当然就很高兴,又很恭敬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大般涅槃经》卷七中,佛已预记末法时中,必有魔众身披法衣--出家为僧,将外道法植入佛法中,坏佛正法。《佛藏经》卷中亦说:“舍利弗,如来在世三宝一昧,我灭度后分为五部。舍利弗,恶魔于今犹尚隐身,佐助调达,破我法僧,如来大智现在世故,弊魔不能成其大恶。当来之世恶魔变身作沙门形,入于僧中,种种邪说。令多众生入于邪见,为说邪法。”如是之人住僧团之中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比方说我们在《大般涅槃经》里面也看到佛陀在教舍利弗的时候就说到(“汝二弟子其性各异,一主浣衣,一是金师。金师之子应教数息,浣衣之人应教骨观。”《大般涅槃经》卷二十六),说:如果是炼金师的儿子,那么你应该要教他数息法;那同样的浣衣之人的话,你应该要教他修白骨观。这样子因应他的根器去教他,这样子他才容易入于解脱的境界,这个是在《大般涅槃经》里 | admin 2018-07-22 |
![]() |
第五法华涅槃时,是在佛最后涅槃前八年所说的法,说《法华经》,说《大般涅槃经》。前面四个时期的教法,已经能够让诸位弟子实证二乘解脱道,而且能够亲证大乘佛菩提道。这时候在入涅槃的前夕,特别讲《大般涅槃经》,就如同光照一切的土地,无所不照;就相当于把熟酥再度的提炼,提炼到极致之后呢,就成为醍醐,最上妙味!然而,弟子们在佛的一生当中,因为自己的因缘有所不同 | admin 2018-07-22 |
![]() |
接下来佛的弘法可划分为五时三教,是说世尊的一生在人间说法的内容,分为三类,又叫三教,前后共有五个时段,所以合称为五时三教;因此,在《涅槃经》里面说为五时,而《解深密经》里面说为三时,两者是同样的意思。那么佛一生的说法,分成哪五个时期呢?它们分别是:华严时、阿含鹿苑时、方等般若时、唯识种智时跟法华涅槃时。在《涅槃经》里面说到,佛陀在菩提树下成佛之后, | admin 2018-07-22 |
![]() |
是年,北凉中印度三藏法师“昙无谶”到姑藏(即凉州),以后译岀《大般涅槃经》北本、《金光明经》、《菩萨地持经》及《菩萨优婆塞戒经》等。公元413年,鸠摩罗什菩萨自知时至,示寂之前,向僧众告别说:“我们因佛法的缘分而相逢,然而我尚未尽到此心,却要再到下一世去,恻怆岂可言喻!我自认闇昧,忝为佛经传译,希望所译出之经典能保存本旨,一定没有错误。现 | admin 2018-07-22 |
![]() |
般若之后接下来就是所谓的“法华及涅槃时”,宣讲的是《法华经》跟《涅槃经》,申述的是真如跟佛性非一非异的道理。所以按照智顗法师的判教,他认为,佛陀一生的教法,从华严、阿含之后,就是方等唯识,接下来是般若,接下来就是法华,这是他关于佛陀教法的时序的判断。从这里,我们其实可以马上就可以理解到说,智顗法师的判教关于五时的部分,其实是跟印度之前的智 | admin 2018-07-22 |
![]() |
最主要我们说佛的开示里面就有说,在《大般涅槃经》里面说:【若不护持禁戒,云何当得见于佛性?一切众生虽有佛性,要因持戒然后乃见。】(《大般涅槃经》卷七)所以,在《大般涅槃经》里面,佛陀已经很明确的告诉我们:你要见佛性的话,一定要严守净戒,才可以见到佛性。那同理,我们其实一切的菩提证果,都需要我们严守净戒才有机会。如果违犯净戒的话,后果是什么呢?第一个 | admin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