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 11、《大般涅槃经》【佛言。善男子。我者即是如来藏义。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即是我义。如是我义从本已来常为无量烦恼所覆。是故众生不能得见。我今亦尔说如来藏。是故比丘不应生怖。如彼小儿闻母唤已渐还饮乳。比丘亦尔。应自分别如来秘藏不得不有。尔时佛赞迦叶菩萨。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已成就深利智慧。我今当更善为汝说入如来藏。】 12、《大般泥洹经》【真解 | admin 2018-08-09 |
![]() |
法有三种(因为学佛法的人根性有三种,所以法就有三种),本来是只有一法,一法就是唯一佛乘,就是《法华经、华严经、大般涅槃经、胜鬘经》讲的唯一佛乘;可是因为修学佛法的人有三种根性:第一种根性是菩萨,最上无比故名第一,又能生生世世不断受生而度众生,所度众生极多,如同大白牛车载人极多,故又名为大乘。第二种根性叫做一根,他的根性是永远不会转变的,叫作定性声闻 | admin 2018-08-09 |
![]() |
在通常情况下《涅槃经.长寿品》中,佛陀明确指出持戒比丘以及诸王大臣宰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都应该破斥纠正破戒坏法者。佛言:“我涅槃后随其方面,有持戒比丘威仪具足护持正法,见坏法者即能驱遣呵责纠治,当知是人得福无量不可称计。……若善比丘见坏法者。置不驱遣呵责举处。当知是人佛法中怨。”这说明驱遣呵责纠治坏法者是持戒比丘应该承担的责任,那些自认为自己持 | 三摩地 2018-08-02 |
![]() |
11、大般涅槃经卷佛言。善男子。我者即是如来藏义。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即是我义。如是我义从本已来常为无量烦恼所覆。是故众生不能得见。我今亦尔说如来藏。是故比丘不应生怖。如彼小儿闻母唤已渐还饮乳。比丘亦尔。应自分别如来秘藏不得不有。尔时佛赞迦叶菩萨。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已成就深利智慧。我今当更善为汝说入如来藏。12、大般泥洹经卷真解脱者入如来藏。离诸虚伪断 | 三摩地 2018-08-01 |
《大般涅槃经》卷四5.《示所犯者瑜伽法镜经》6.《佛说佛名经》7.《金刚心陀罗尼经》8.《梵网经》9.《央掘魔罗经》卷四10.《佛说佛医经》11.《菩萨善戒经》12.《分别善恶报应经》13.《受十善戒经》14.《大乘本生心地观经》15.《佛说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1.《楞伽经》十卷本,卷八,遮食肉品第十六佛言:『大慧!罗刹恶鬼常食肉者,闻我所说尚发慈心、捨肉不食,况我 | admin 2018-08-01 |
|
![]() |
例如世尊在《大般涅槃经》中,有开示说:【善男子!若人不闻如来甚深秘密藏者,云何当知有佛性耶?何等名为秘密之藏?所谓方等大乘经典。善男子!有诸外道,或说我常,或说我断;如来不尔,亦说有我,亦说无我,是名中道。】(《大般涅槃经》卷7)在这段经文中,很明白的说“秘密之藏”就是所谓的方等大乘经典,而且世尊在这部经中,也明确的说明了这个如来藏,其实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大涅槃经》 “众生若闻十二部经。乃于外典生于厌贱。”《优婆塞戒经》 “吾般涅盘去世已,于后正法灭尽时。比丘乐于外典籍,彼便毁谤我胜法。”《月灯三昧经》 “好乐外典是沙门垢。”《大宝积经》 “若菩萨不读不诵如来正经。读诵世典文颂书疏者得罪。不犯者。若为论议破于邪见。若二分佛经一分外书。 | admin 2018-07-23 |
![]() |
《菩萨优婆塞戒经》、《梵网经》、《大般涅槃经》、《楞伽经》等经典中,佛陀关于开示不食一切众生肉,可谓谆谆告诫说之不尽。略而举之:佛告大慧。善哉善哉。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大慧白佛。唯然受教。佛告大慧。有无量因缘不应食肉。然我今当为汝略说。谓一切众生从本已来。展转因缘常为六亲。以亲想故不应食肉。凡杀生者,多为人食,人若不食,亦无杀事,是故食肉与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但是佛陀在《涅槃经》中,明确的告诫四众,若是僧人严格的不遵守戒律,破坏佛教的,四众是有责任来举报,并依法惩治。平实居士写的很多书,都是对法义理解错误进行批评,从来没有对僧人犯戒的事情来进行批评,这是平实居士书中的事实。若是不信,可以任意查阅。(4)关于平实居士批评密宗的问题:对于密宗的成立以及密宗教义的分析,当今的学术界都比较有着清晰的认识,那就是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法有三种(因为学佛法的人根性有三种,所以法就有三种),本来是只有一法,一法就是唯一佛乘,就是《法华经、华严经、大般涅槃经、胜鬘经》讲的唯一佛乘;可是因为修学佛法的人有三种根性:第一种根性是菩萨,最上无比故名第一,又能生生世世不断受生而度众生,所度众生极多,如同大白牛车载人极多,故又名为大乘。第二种根性叫做一根,他的根性是永远不会转变的,叫作定性声闻 | admin 2018-07-23 |
![]() |
】——《大般涅槃经》卷七【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佛性如是微细难知。云何肉眼而能得见。佛言。迦叶。善男子。如彼非想非非想天亦非二乘所能得知。随顺契经。以信故知。】——《大般涅槃经》卷八【我昔于彼波罗奈城初转法轮时。说无常。苦。空。无我。今于此间拘尸那城转法轮时。说常。乐。我。净。】——《大般涅槃经》卷十四【一切众生。虽在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大般涅槃经》卷二十八(二)我诸同修,慢心甚微。不迷信大师,远离学术崇拜、权威崇拜心态,深修一念相续法门,成就无相念佛及看话头功夫、信心已立,是因缘成熟。(三)禅宗第二十七祖般若多罗尊者在西天吩咐第二十八祖菩提达摩(中土初祖)曰:汝往震旦(中国),设药,直接上根。汝所化之方,获菩提者不可胜数。即嘱咐菩提达摩往中国度人,以禅—&mdas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大般涅槃经》卷七【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佛性如是微细难知。云何肉眼而能得见。佛言。迦叶。善男子。如彼非想非非想天亦非二乘所能得知。随顺契经。以信故知。】——《大般涅槃经》卷八【我昔于彼波罗奈城初转法轮时。说无常。苦。空。无我。今于此间拘尸那城转法轮时。说常。乐。我。净。】——《大般涅槃经》卷十四【一切众生。虽在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从此以后世亲菩萨就专心的宣扬大乘,广造诸论阐扬大乘佛法,对大乘经典譬如《华严经》、《大般涅槃经》、《法华经》、《般若经》、《维摩诘经》、《胜鬘经》等都加以阐释;对瑜伽宗的许多论着也详加论述,譬如《十地经论》、《唯识三十论》、《大乘五蕴论》、《大乘百法明门论》等,总共有五百部大乘论着,合以前所着之小乘论五百部,总共一千部,因此享有千部论主之美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又譬如在《大般涅槃经》卷26中的开示:金师之子应教数息,浣衣之人应教骨观。即使方法本身是正确的,但是不同根器的人,却需要修学不同的法门才能成就。因为金师之子与浣衣之人,他们所受的熏习与熟悉的境界不同,适合修学之相应的法门就不一样,包括五停心观也是一样的道理。都需要善知识之善观根器与方便善巧,才能让正确修学。所以,初学者要自己由经典中去摸索出这些有关联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有关于这个戒律的摄持,《大般涅槃经》说的最严谨,它这样说:如果你隔着一个墙壁,然后你听到外面有女人戴着璎珞、环钏、种种的珠宝,彼此碰撞发出声响,于是你就知道那是一个女人,这时候你心里产生了一个爱着,这样就成就了欲法,这样就毁破了净戒。《大般涅槃经》这样严格的规定,主要就是在“戒心”,如果一个人他在修清净行的话,起心动念都会影响到他不论是三乘菩提的修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像《大般涅槃经》中圣教:【爱有二种:一爱己身;二爱所须。复有二种:未得五欲、系心专求;既求得已,堪忍专着。复有三种:欲爱、色爱、无色爱。复有三种:业因缘爱、烦恼因缘爱、苦因缘爱。】就是爱着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的我及我所。或贪爱五欲境界而一心一意专志追求,求得之后更是专注沉醉其中,无力分辨己身已经被五欲境界深深地系缚住,难以出离。或者是对欲界、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譬如说,在《大般涅槃经》中说,眼见佛性的十住位菩萨就是菩萨摩诃萨;有的经典则说,开悟明心不退的菩萨,就叫做摩诃萨;有的经典则说,要入地了才能称为菩萨摩诃萨。前面这一段的意思是说,大菩萨们修三十二相业,每一相都要以百福德来围绕,才能成就三十二相的一一相。也就是说,菩萨必须在无量无数劫当中,为诸众生作大利益,然而这不是指在有漏有为法上所作的大利益。那么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圆觉经、法华经、首楞严经、大般涅槃经》乃至《楞伽经、菩萨处胎经》等,又如《鸯掘魔罗经、不退转经》等等,这些经典亦是善知识。除了研读上述经典外也应听闻善知识说法。善知识说法有许多种:有说定、说禅、说念佛法门、相唯识、说真正密意、说真正之金刚乘等,说法无量。但参禅人应有所拣择、对于求明心见性有益之善知识说法,应摄取听受,对于求明心见性用不着者,譬如为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古时不是有人三读、四读《大般涅槃经》了?老是不懂,就去问六祖:如果入了涅槃,我不存在了,一切法都不能出生,一法不立了,那又是谁住于涅槃?他来问六祖这个问题。你们读过《六祖坛经》,还记不记得这一段?结果六祖答覆说:涅槃不禁制一切法,涅槃不制伏一切法。可是很多人读了《六祖坛经》还是不懂。大师们在解释六祖这一段话时,大家都听不懂,那不是听法者的过失,是因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