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他经常为僧众宣讲《大般涅槃经》,冬夏无废。无业禅师后来听说洪州马大师禅门鼎盛,特地前往瞻礼。无业禅师生得身材高大,站立如山,声如洪钟。马祖一见,便觉得他不同寻常,于是笑而戏之曰:“好一座巍巍佛堂,只可惜其中无佛!”无业禅师一听,连忙向马祖顶礼道:“至如三乘文学,粗穷其旨。尝闻禅门即心是佛,实未能了(对于大小三乘的义学,我略知其大旨。 三摩地

2018-07-20

初在扬州光孝寺讲《涅槃经》。有一位行脚的禅者为大雪所阻,亦随往听讲。当孚上座讲到三因佛性、三德法身,大讲特身妙理的时候,禅者不禁失笑。孚上座之后,请禅者吃茶,说道:“某甲素志狭劣,依文解义,适蒙见笑,且望见教。”禅者道:“实笑座主不识法身。”孚上座问:“如此解说,何处不是?”禅者道:“请座主更说一遍。”孚上座 三摩地

2018-07-20

一日上堂,为众举“风动幡动”之公案[风动幡动之公案是这样的:六祖慧能从五祖得法之后,于猎人队中混迹了十五载之后,出世至广州法性寺,正好赶上印宗法师讲《涅槃经》。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听见后,便上前道:“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大众听了慧能的回答,无不惊诧,作颂曰:“不是风兮不是幡,白云 三摩地

2018-07-20

[风动幡动之话头是这样的--六祖慧能从五祖得法之后,于猎人队中混迹了十五载后,出世至广州法性寺,正好赶上印宗法师讲《涅槃经》。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义论不已。慧能听见后,便上前道:“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大众听了慧能的回答,无不惊诧。]一日,善清禅师入室参请,祖心禅师问:“风幡话,子作么生会?”善清禅师道 三摩地

2018-07-20

如是见性者,方是《大般涅槃经》所说之十住菩萨眼见众生所有佛性也!亦即是圆觉经所云之“未入地菩萨随顺佛性”也!是故明心与见性二关,有其迥异之处,不可同日而语,不可等视而观。亦有明心之人,悟后便生大我慢,不信余所说理,心中如是认定:自己亲见如来藏现行运作之体性时即是见性。不知如是之见性者,乃是《六祖坛经》所说亲见众生成佛之体性而已,而非经中所 三摩地

2018-07-20

值印宗法师讲涅槃经。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一众骇然。印宗延至上席,征诘奥义。见惠能言简理当,不由文字。宗云:行者定非常人。久闻黄梅衣法南来,莫是行者否?惠能曰:不敢。宗于是作礼,告请传来衣钵,出示大众。宗复问曰:黄梅付嘱,如何指授?惠能曰:指授即无,惟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宗曰:何不 admin

2018-07-19

涅槃经云。若人闻说大涅槃一句一字。不作字相。不作句相。不作闻相。不作佛相。不作说相。如是义者名无相相。达磨大师航海而来不立文字者。盖明无相之旨。非达磨自出新意别立门户。近世学者不悟斯旨。意谓禅宗别是一种法门。以禅为宗者非其教。以教为宗者非其禅。遂成两家之说。互相诋呰譊譊不能自已。噫所闻浅陋一至于此。非愚即狂。甚可叹息也(心地法门)(原标题:禅林宝训卷 三摩地

2018-07-19

涅槃经云。生灭灭已。寂灭为乐。须知此乐。非妄念迁注。情识之乐。乃是真净无为之乐耳。夫子云。夕死可矣。颜回不改其乐。曾点舞咏而归。咸佩此无生真空之乐也。苟或不疑不信。饶你坐到弥勒下生。也只做得个依草附木之精灵。魂不散底死汉。教中言二乘小果。虽入八万劫大定。不信此事。去圣逾遥。常被佛诃。直欲发大信。起大疑。疑来疑去。一念万年。万年一念。的的要见遮一着 三摩地

2018-07-19

”曹山问僧:“菩萨定中,闻香象渡河历历地,出什么经?”僧云:“《涅槃经》。”山云:“定前闻定后闻?”僧云:“和尚流也。”山云:“滩下接取。”又《楞严经》云:“湛入合湛,入识边际。”又《楞伽经云》:“相生执碍,想生妄想,流注生则逐妄流转。若到无功用地,犹在流注相中,须是出得第三流注 三摩地

2018-07-19

涅槃经》云:“仙陀婆一名四实,一者盐,二者水,三者器,四者马。有一智臣,善会四义,王若欲洒洗,要仙陀婆,臣即奉水,食索奉盐,食讫奉器饮浆,欲出奉马,随意应用无差。”灼然须是个伶俐汉始得。只如僧问香严:“如何是王索仙陀婆?”严云:“过这边来。”僧过,严云:“钝置杀人。”又问赵州:“如何是王索仙陀婆?&rdqu 三摩地

2018-07-19

问:涅槃经金刚身品:不可见、了了见,无有知者、无不知者,云何?答:不可见者,为自性体无形,不可得故,是名不可见也。然见不可得者,体寂湛然,无有去来,不离世流,世流不能流,坦然自在,即是了了见也。无有知者,为自性无形,本无分别,是名无有知者;无不知者,于无分别体中,具有恒沙之用,能分别一切,即无事不知,是名无不知者。般若偈云:般若无知,无事不知;般若 admin

2018-07-19

助弘教而复显云尔不修学无以成涅槃经云。凡有心者皆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盖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此性虚通灵明常寂。若谓之有无状无名。若谓之无圣以之灵。群生无始不觉自迷。烦恼覆蔽遗此本明。能生诸缘枉入六趣。由是大觉悯物迷盲。设戒定慧三学之法。其道恢弘示从真以起妄。轨范群品令息妄以归真。若能信受佛语。随顺师学。乃驾苦海之迅航。则登圣道之梯隥。谁 三摩地

2018-07-19

涅槃经道。吾教意如涂毒鼓。击著远近闻者皆丧。僧问。如何是涂毒鼓。头亚身云。韩信临朝底举。文殊问庵提遮女。生以何为义。女云。生以不生生为生义。殊云。如何是生以不生生为生义。女云。若能明知地水火风四缘。未曾自得有所和合。而能随其所宜。以为生义。殊云。死以何为义。女云。死以不死死为死义。殊云。如何是死以不死死为死义。女云。若能明知地水火风四缘。未曾自得有 三摩地

2018-07-19

涅槃经总是魔说。贵子眼明。暗合机轮。混融境致。圆相中贵大家唱和。原梦处胜鹙子神通。胁下书字。而头角峥嵘。室中验人。而师子腰折。离四句绝百非。一槌粉碎。有两口无一舌。九曲珠通。当机要辨宗猷。为人颇多落草。道传千古名振两山。虽然枝派流离。谁见真机俨尔。此沩仰宗风也古德纲宗颂卖金须遇买金人。酬价高低总不亲。红线两条穿海岳。澄湖万顷蘸星辰。隐显盘中抛玉枕。 三摩地

2018-07-19

尝览涅槃经。未晓常无常义。乞师慈悲略为宣说。祖曰。无常者。即佛性也。有常者即善恶一切诸法分别心也。曰和尚所说大违。祖曰。吾传佛心印。安敢违于佛经。曰经说佛性是常。和尚却言无常。善恶诸法乃至菩提心皆是无常。和尚却言是常。此即相违。令学人转加疑惑。祖曰。涅槃经吾昔者听尼无尽藏读诵一遍。便为讲说。无一字一义不合。乃至为汝终无二说。曰学人识量浅昧。愿和尚委 三摩地

2018-07-19

涅槃经。近十余载。未明大意愿师垂诲。祖曰。汝何处未了。对曰。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于此疑惑。祖曰。汝作么生疑。对曰。一切众生皆有二身。谓色身法身也(此乃居仁同道)色身无常。有生有灭。法身有常。无知无觉。经云。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者。未审是何身寂灭。何身受乐。若色身者。色身灭时四大分散。全是苦。苦不可言乐。若法身寂灭。即同草木瓦石。谁当受乐 三摩地

2018-07-19

以诵涅槃经四十卷同前智圣次是融觉寺昙谟最。称讲涅槃华严经领徒千数。琰摩王曰。讲经者心怀彼我以骄陵物。比丘中第一粗行。今唯试坐禅诵经最曰。贫道立身已来唯好讲导不能禅诵。王曰。付司。即有青衣数辈。拥送最向西北门。屋舍皆黑。似非好处。次是禅林寺道恒。唱云。教导劝诱四辈檀越造一切经人中像十躯。王曰。沙门之体必须摄心守道志在禅诵不干世事不务喧繁。虽造经像止欲 三摩地

2018-07-19

金字涅槃经为首。如是功德以顺现报。故王考宗追赠。和州刺史右散骑常侍封舒国公无量则览之元昆也。量修学之日临平湖龙见。无不往观。舒公晏然不离书案。气度如此。明皇初年舒公侍讲。帝嘉尚之。归觐太夫人。年已期赜。昆季皆以华皓晨昏之地说法而已。览以开元二十二年示疾。终于临平所造寺。春秋八十四。僧明了大觉普贤神满怀逊皆参预法流。奉法器藏于细砺洞之下基。工部侍郎徐 三摩地

2018-07-19

始谋诵大涅槃经历稔弥年。卒通四十二卷。闻者怃然曰。四帙大经若为温习。非揣量而可庶几乎。或疑其妄言彻部有乱。次举品题以试验之。且无涩滞。少辽缓之无不弭伏。普亦不戒意。躬刀耕火种趣足而已。卉服布裘度其伏腊。日夜经声不绝。如是涉三十载邑人学者莫不推重。增修院宇。以大中三年冬无疾集众告违跏趺坐终。俨若凝思。弟子以香泥缠饰迁于山椒塔中。号涅槃焉。于今香火不绝 三摩地

2018-07-19

讲四分律涅槃经因明百法论。善者从之。恒念华严经。至说诸菩萨住处东北方金色世界。文殊菩萨与一万圣众。从昔已来止住其中而演说法。或现老人。或为童子。近闻佛陀波利自西国来。不倦流沙无辞雪岭。而寻圣迹。高宗朝至台山思量岭。启告扣礼乃见老人。即文殊也。利虽云面接未决心疑。令却往西国取经。诣金刚窟入文殊境界。于今不回。古德既尔。吾岂无缘乎。染乃从彼发迹遍访名公 三摩地

2018-07-19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