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大方便佛报恩经》卷三)世尊已经很清楚告诉我们,一切众生受种种苦,很多是与口业有关,因为诽谤都是从口中来的,不仅将自己的七圣法财烧尽而荡然无存,而且未来世要受无量苦。所以,佛随后再次为我们归纳重点如下:“一切众生祸从口出。口舌者,凿身之斧,灭身之祸。”身为佛弟子们,应该要遵照世尊的开示,慎防口业啊! 然而,菩萨为什么要拈提 admin

2020-02-19

法财、灭功德,莫不由斯心意识;是以禅门了却心,顿入无生知见力。大丈夫、秉慧剑,般若锋兮金刚焰;非但空摧外道心,早曾落却天魔胆。震法靁(léi)、击法鼓,布慈云兮洒甘露;龙象蹴(cù)踏润无边,三乘五性皆醒悟。雪山肥腻更无杂,纯出醍醐我常纳;一性圆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同共如来合。一 admin

2020-02-18

善男子!菩萨若能如是立愿,当知是人即是无上法财长者;是求法王,未得法王。”“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具足三事,则得名为法财长者:一者心不甘乐外道典籍,二者心不贪着生死之乐,三者常乐供养佛法僧宝。复有三事:一者为人受苦心不生悔,二者具足微妙无上智慧,三者具善法时不生骄慢。复有三事:一者为诸众生受地狱苦如三禅乐,二者见他得利不生妒心,三者所作善业不 三摩地

2019-07-20

穷于世间钱财的佛门真正出家僧人,并不贪求钱财,由于一贫如洗的缘故所以嘴里常常自称贫道;其实这样的僧人只是身上贫于钱财罢了,但他在佛法之道其实是广有法财的,所以这样自称贫道的出家僧人其实是一点都不贫!这些在世俗钱财上贫穷的僧人,身上常常只能穿著破烂而有许多布毛的深色僧袍;然而若是说到佛法之道,他的心中其实是收藏著无量的无价法财珍宝。 无价珍、用无 三摩地

2019-06-25

……如法财施得何等果?如法财施所得果报如先所说;得是财已,王贼水火所不能侵。】至心施等四种果报,已经在前一次的菩萨正行之中,跟大家约略提过了,接下来就谈一谈如法求物施的果报。世尊在这里开示:“如法财施所得果报如前所说;得是财已,王贼水火所不能侵。”举例而言:假如过去世布施,所得的财物不是如法所得,这个包括说要布施所得的财物,可 admin

2018-08-15

在〈发愿品〉第七里面,我们又有两个部分要跟各位来作说明:第一个,是菩萨应如何发愿是为智者;第二个,是菩萨具足哪些条件,得名为法财长者?我们现在就慢慢的来为各位说明。在上一集里面,我们蔡正礼老师为各位说明了菩萨的这个三十二相,也就是说成佛的三十二大人相。到底是谁能成就这个三十二大人相呢?这边我们来看一下经文:【善生言:“世尊!是三十二相业,谁能 admin

2018-08-15

所以平等心很重要,当遇到有布施的因缘时,不去比较能布施的财物多少、物品优劣,所布施的对象尊贵或下贱,完全以至诚心、恭敬心、平等无差别的心来布施,如此功德将殊胜无比!等视一切众生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因为众生总是活在分别当中(能分别的是意识心,只要存在就必定会有分别),时时刻刻都在计较与比较当中;殊不知当菩萨以无所得心来布施时,就已经有“有所得&rd admin

2018-08-09

法财施得何等果?如法财施所得果报如先所说;得是财已,王贼水火所不能侵。若好色施,以是因缘是人获得微妙上色;若以香施,是人因是名称远闻;若以味施,是人因是众乐见闻,既见闻已,生爱重心;若好触施,是人因是得上妙触。受者受已,则能获得寿命色力安乐辩才。佛陀在这段中提到,有智慧的人都能具足这五种方法来行布施,因为这五种方法可以让我们的果报更加殊胜。第一、 三摩地

2018-07-23

(《优婆塞戒经》卷6)要以不坚固的财物来换取坚固的法财。什么是不坚固的财物呢?譬如金钱、珠宝、黄金等等。有智慧的人都明白这些身外之物不坚固,这一生要用的足够就行了,剩下的就用来换取未来世的坚固法财。以不坚固的财物来换取坚固的法财,叫作七圣财的修集。什么是七圣财?就是信、戒、惭、愧、闻、舍、慧,这些都可以带到未来世去,叫作七圣财。世间财物只能一世拥有, 三摩地

2018-07-23

……如法财施得何等果?如法财施所得果报如先所说;得是财已,王贼水火所不能侵。】至心施等四种果报,已经在前一次的菩萨正行之中,跟大家约略提过了,接下来就谈一谈如法求物施的果报。世尊在这里开示:如法财施所得果报如前所说;得是财已,王贼水火所不能侵。举例而言:假如过去世布施,所得的财物不是如法所得,这个包括说要布施所得的财物,可能是偷盗物、圣 三摩地

2018-07-23

法财施得何等果?如法财施所得果报如先所说;得是财已,王贼水火所不能侵。这是要接着说明这五种布施法所得的果报。但是各位应该明白的是,若是过去世能够自手施的话,会不会有一分的至心施,或者是信心施?若是当时是至心施的时候,会不会有一分的信心施,伴随着有自手施、如法财施?若当时是如法财施的时候,会不会有一分的信心施,或者是时节施?这都有可能嘛!因而果报上 三摩地

2018-07-23

同时因为这样的方式是亏损了法事,亏损了法事就是亏损如来,也就是亏损如来的法财,这是很严重的过失!所以在修学菩萨戒中,才能够修学到这一种戒相,这也是菩萨戒最重要的地方。再来就是说,透过不对众生生起一念,不对众生的眷属生起一念,而不于众生想要行其所谓邪淫之念;不会说要藉治病,或者说要藉消灾解厄,或者假说要修证什么样的证量的法,来跟合法眷属以外的有情行其 三摩地

2018-07-23

法财施,不求现在后世果报。施已常观烦恼罪过,深观涅槃功德微妙,除菩提已更无所求。施贫穷时,起悲愍心。施福田时,生喜敬心。施亲友时,不生放舍心。若见乞者,则知所须,随相给与,不令发言。何以故?不待求施,得无量果。】菩萨有时候会以不清净的物品来作布施。不清净的物品指的是什么?譬如说有一只流浪狗,也许是跟你有缘的,因为那么多人在一起,它偏偏就跑到你的跟 三摩地

2018-07-23

怎么样让众生能够因为依止这一位善知识—上品施主—而能得世间利益,也能得出世间法财的利益,所以说这样的一个上品施主,他就具足了檀波罗蜜,为什么呢?为什说这样具足了檀波罗蜜呢?因为所谓的波罗蜜就是到彼岸。这位上品施主,他自己实证了自心如来,他能够观察自己的自心如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相;所来乞求的这些众生,也是一样有着自心如来,他的自心 三摩地

2018-07-23

什么是菩萨的放逸烦恼呢?就是不去观察生死烦恼中的不能解脱的因素在哪里,然后自己所长养的烦恼而不能去除;同时也去观察众生所受的苦,自己应该要怎么样去拔除众生的苦,让众生得到喜乐,甚至于让众生能得到法财,而得到解脱。菩萨在乐于进行布施的时候,过程就已经远离一切放逸了,到最后虽然要以身分,身分意思就是说身体的器官来布施给乞求者。那么他当在割除自己身上的器 三摩地

2018-07-23

因为乞求者他就是贫穷无福,就是没有法财;所以在布施让乞求者生起欢喜以后,还要告诉他怎么样获得法财,如果他能够供养三宝,就是等于可以长养善根,在七圣财上面的信财,就能够有一分的增长;能够有这一分信财的增长,在未来世就能够继续长养其他的七圣财。所以这个是有智慧者在布施的时候的所作。接下来佛陀继续这样开示,同时我们还要知道,对于七圣财本身是在未来世还可以 三摩地

2018-07-23

为了庄严菩提道,庄严菩提道,我们知道菩萨修学佛菩提道,最后的目标就是成佛,成佛的庄严就是福德庄严以及智慧庄严;福德庄严以及智慧庄严呈现出来就是三十二大人相,以及八十种随形好;这些都是来自于修学菩萨道过程里面,所修的一切布施,一切内财、外财、法财的布施,所以为了要庄严菩提道,一定要修布施。所以菩萨他在进行一切布施以后,不会去生起后悔他的钱财减少了,或 三摩地

2018-07-23

也就是菩萨知道要以不坚固的财物来换取坚固的财物,也就是换取法财。所以有智慧的人观察世间财物都不坚固,如果自己一生所要用的已经足够了,剩余的就用来换取未来世所要的坚固法财;因为这个坚固财能带到未来世去,还会伴随著不坚固的世间财在后世让我们使用以及具足行道资粮。在这个故事里面,主要也凸显了菩萨的大悲心与大愿心,因此能够不顾自己的安危而行慈悲救济,拔除众 三摩地

2018-07-23

世尊在这里开示:如法财施所得果报如前所说;得是财已,王贼水火所不能侵。举例而言:假如过去世布施,所得的财物不是如法所得,这个包括说要布施所得的财物,可能是偷盗物、圣遮物、众共物、三宝物,施一人回与多人,施多人回与一人,乃至恼他人而得、诳他人而得、欺他人而得的种种状况;今世得财已,当为王贼水火所侵。何以见得我们今世所受用的财物,有一分或者是多分为王所 三摩地

2018-07-23

法财施得何等果?如法财施所得果报如先所说;得是财已,王贼水火所不能侵。若好色施,以是因缘是人获得微妙上色;若以香施,是人因是名称远闻;若以味施,是人因是众乐见闻,既见闻已,生爱重心;若好触施,是人因是得上妙触。受者受已,则能获得寿命色力安乐辩才。佛陀在这段中提到,有智慧的人都能具足这五种方法来行布施,因为这五种方法可以让我们的果报更加殊胜。第一、 三摩地

2018-07-23

 «上一页   1   2   …   3   4   …   5   6   下一页»   共115条/6页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