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因为七住位菩萨明心了,就有实相般若智慧,而阿罗汉不知不证实相法界;乃至菩萨修到等觉、妙觉,还是有上士,因为还有诸佛超越于他,只有诸佛才是无法超越的,所以称为无上士。诸佛的第七个名号,叫作调御丈夫,调就是把众生加以调柔降伏,御就是加以教导,调御众生不光是靠智慧,还要有大福德,威德很大而成为大丈夫;能行一切人所不能行,能忍一切人所不能忍,能说一切人所不 三摩地

2018-07-22

但是众生在还没有修证有为涅槃之前,就没有成就所谓的清净法界,佛陀祂已经具足成就了无为涅槃、有为涅槃,已经成就了清净法界,所以佛陀大般涅槃祂是常乐我净的。信不具足的第三种是说,他信有道,而不信有得道者。他相信有解脱道、有佛菩提道,可是他却不相信有久学菩萨善知识,他可以自己明心开悟,他可以被三乘经典验证而不会互相矛盾,他也可以教导学人建立佛菩提的正知正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这些佛门外道,远离了万法根本的实相法界如来藏心,甚至否定了如来藏;而只是在世间法、现象法界的表相上,依据自己的邪心邪智就来随意立说。像这样子并没有办法让众生真正的依循真理正道来修行,真正能够得到解脱或者成就佛道;而只能让众生作错误或者无意义的修行,不但无法步步增上,反而很容易就堕入到三恶道中。我们依据三乘经典可以看见,佛陀尚未出世弘法的时候, 三摩地

2018-07-22

譬如说,常与无常、苦与乐、我与无我、净与不净、生死与涅槃,但是真如心如来藏,他却是不落两边而有无量的双非中道,比如说,非断非常、非来非去、非垢非净、非生死非涅槃,这是因为佛法的中道,并不是像世间法一样,取两种不同的法来折中,就可以称为是中道;而是说如来藏心,本身是不生灭性的一真法界、一实理体,但是他所含藏的无量种子功能差别,以及所出生的万法,却都是 三摩地

2018-07-22

菩萨就是在诸法空相里面,也就是在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无常空存在的同时,去证得真实心;证得真实心以后,就能现观蕴处界的虚妄了,就能了知法界根源的体性,佛菩提智也就是般若的智慧就开始出现了。第二个意涵是说,菩萨不断除烦恼而证得菩提。菩萨想要证得佛菩提就要在一切三界中的烦恼法里面,特别是在人间的烦恼法里面才能够证得菩提。因为菩萨所要证的菩提是佛菩提,佛 三摩地

2018-07-22

什么是解脱道?解脱道就是讲如何出离三界生死轮回的方法与行门,这叫解脱道;那什么叫做菩提道?菩提道就是生命的实相…法界根源的证知;法界的实相讲的就是有情都有的真如与佛性。有些人也许想:「二乘人不是也有菩提吗?为什么他们不属于菩提道呢?」这就是说,菩提有三乘的差别:声闻菩提、缘觉菩提、佛菩提。声闻菩提以及缘觉菩提完全是讲解脱道,也就是说,它告诉我 三摩地

2018-07-22

」一切法都是这个涅槃识之所出生与显现,离开这个涅槃识--如来藏(法界之实相、一切法界根源之第八识),也就没有一切法可以存在。这个第八识离见闻觉知,寂静涅槃,从不思量作主,所以说为「无我」。如是体性,乃是一切佛门证悟之人皆可亲自领受体验者,由是而生般若妙慧。然此如来藏虽具如是无我性,但由其无始劫来常住而不间断,復又尽未来际也不间断,是故方便说之为「我 三摩地

2018-07-22

无始以来众生因为无明烦恼不解法界实相和万法根源,迷惑于世间幻象,以见闻觉之心和处处思量做主之心为我,认为此等妄心就是自己与生俱来之真心,学人且由于种种误导以离念灵知心或一念不生之意识心为真实心,即无法证得不生不灭真心如来。圆觉经云: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又云即知此身毕竟无体 三摩地

2018-07-22

大乘菩提的修行,十信位进入初住位之后,要修学第一度就是布施度,二住位修学持戒度,乃至在六住位要熏习般若波罗蜜!终于明心开悟了,般若正观现前,亲证了法界的实相,这时候就进入了七住位!菩萨在七住位所证得的智慧,就称为般若总相智,又称为根本无分别智。然后次第进修,在十住位时可以眼见佛性(成就如幻观),这样十住位的修行,就称为习种性的菩萨!表示说这位菩萨虽 三摩地

2018-07-22

十金刚心:不出不入,又出又入,即不生不灭真如法界,坚如金刚,此属中观。菩萨教人先修空观,次修假观,后修中观。三谛理显,是为次第法用。十)菩萨十地:1)欢喜地,2)离垢地,3)发光地,4)焰慧地,5)难胜地,6)现前地,7)远行地,8)不动地,9)善慧地,10)法云地。十一)十种禅支:即为十种所观处所:1)青、2)黄、3)赤、4)白、5)地、6)水、7)火、8)风、9) 三摩地

2018-07-22

然菩萨所证菩提,异于二乘;以证法界实相故,依法界空性观七觉支亦是施设幻有,故于诸法不生忆念,名为念觉支。菩萨复于诸法中观察,无非空性真心之自现自取,七识妄心于中自生分别,然于空性而言,实无善恶净染可得;以住无所得正见故,得择法觉分。菩萨非以坏灭三界有为法而证菩提,乃于三界诸有为烦恼中,不离烦恼而证菩提,是真精进觉支。菩萨于三界诸有为法中不生乐着,亦 三摩地

2018-07-22

可是我们从这里就可以知道,一个人对于所谓的法界实相不能了知,而有种种的虚妄想的时候,这个就称为妄念,而且称为妄念有相。因为他不能把这样的虚妄想灭除掉,所以就产生了很严重的文字障,乃至本来这个文字是否定他的,结果他竟然要拿来证明他自己,而且还要把它中间的一些重要的部分去除掉,想要移花接木,来证成他自己的道理。可是如果我们详细去阅读的话,就可以知道,他 三摩地

2018-07-22

(《中阿含经》卷十一)意思是说,他过去无知,供事火神想求解脱,虽然已经修学很久,年纪老大了,却还是像个盲人,看不到法界的真实相;如今改依着佛世尊所说法教修学,已经断尽生死之苦,得到了解脱。摩竭陀人看见了郁毘罗迦叶尊者有这样殊特神通力却还不是佛,那他们都知道,不是沙门瞿昙跟从郁毘罗迦叶修学清净梵行,而是郁毘罗迦叶跟从沙门瞿昙修学清净梵行,那他们对佛陀 三摩地

2018-07-22

佛说第四种假名菩萨,是对佛法产生怀疑,被怀疑的网子所绑住了,因为对佛法所说的因果律、解脱、法界实相、成佛果报……等等,都怀疑不信,所以只愿意护惜身命,不愿实地将佛法所说的道与理,确实付诸实行,不乐实际修证,这就是假名菩萨。第五种假名菩萨,不但一直护惜自己的身命,却又不肯修忍辱行;你叫他修生忍、法忍,他是听不进去的,根本就不愿意修行。他认 三摩地

2018-07-22

不过,虽然二乘圣人已得解脱能出离三界,却还是未能证得三界万法之本际──阿赖耶识,不知道法界的真实相,故说二乘圣人只有解脱的智慧,虽称慧解脱、俱解脱,然于法界真实相不知不解故,所以还是称为愚人。大乘菩萨不但同样有慧解脱,同时也已证得法界真实相,就可以深入般若,就可以如《心经》讲的:【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如此渐次 三摩地

2018-07-22

如果是另一个人生性喜欢人,你过去世跟他无怨无仇,那你去让他欺负欺负,业就可以消掉了吗?其实法界中没这回事,这样做只是在帮他造业而已。所以业果很难详细了解,只有佛地才能具足了知。附:名相解释:三障、烦恼障、所知障、理障、事障、业障、性障三障是烦恼障、所知障、业障。如果把业障用性障来取代,就会漏掉了业障一法的障碍,而性障又正是烦恼障所摄的内容,所以二障 三摩地

2018-07-22

鬼神法界之法,犹如世间人之交易;彼若为人付出劳力,完成祈求者之愿望,则亦希冀人之回报,是故鬼神亦观因缘而索取人之回报;若鬼神欲索回报时,人不能具足回应、满足其需要,则鬼神往往便予作祟,令人心神家宅不宁。(摘录《狂密与真密》第一辑,页181,正智出版社。)持咒不能令人获得佛法上之果证、持诵密宗经典之咒不能消除诽谤三宝重罪、手印及真言。(摘录《佛教之危机 三摩地

2018-07-22

那么这边,我们还要再说明,就是说宗教信仰当中的神祇,像神道教的神祇,或者是说像一神教的教主、天主,他们的地位到底是什么?我们要以佛教的十法界,来判定他们的地位是什么。佛教当中说一切的众生,依着他们过去所造作的善恶还有净业,然后就会受报到各个不同的界,这个法界,所以有所谓的十法界的区分。那这个十法界,讲的就是四圣法道——就是佛、菩萨、声闻、 三摩地

2018-07-22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佛教所说之能造三界的心、识不是一般人所感受到的那个有见闻觉知、能思考、能作主的心——意识、末那识,而是本心根本识——不生不灭、能生万法之第八识阿赖耶识(异熟识)。本心阿赖耶识能变现出四大极微,复能执持四大极微,使之积聚成宇宙器世间及有情的色身。有情有了色身,接触外境 三摩地

2018-07-22

佛说第四种假名菩萨,是对佛法产生怀疑,被怀疑的网子所绑住了,因为对佛法所说的因果律、解脱、法界实相、成佛果报……等等,都怀疑不信,所以只愿意护惜身命,不愿实地将佛法所说的道与理,确实付诸实行,不乐实际修证,这就是假名菩萨。第五种假名菩萨,不但一直护惜自己的身命,却又不肯修忍辱行;你叫他修生忍、法忍,他是听不进去的,根本就不愿意修行。他认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