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五、炉香赞 炉香乍爇(ruò)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六、顶礼十方大乘三宝(三称三拜) 一心顶礼十方一切诸佛 一心顶礼十方一切尊法 &nbs | 三摩地 2018-07-23 |
|
学佛人必须先了解,佛法是函盖了三界六道中十法界的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以及佛乘等五乘佛法。因为众生根性千差万别,因此诸佛如来善知法相,通达无碍,施设法教,法无定法,唯依众生根性差别。释迦牟尼佛观察娑婆世界众生根性,先以世界悉檀说三界六道的众生世界,其次依为人悉檀说五乘佛法,目的在让众生远离三恶道,乃至能出离三界生死。乘是载运的意思,是说人、天、 | 三摩地 2018-07-23 |
|
虽然她在法律上无罪,可是在法界中有大罪;因为在法界中,这会导致部分众生行于非法;自身虽然不做,但是会众生去做,让部分众生失去保护人格的观念,这就是失于人的格。当一个人没有人格时,就不能称之为人。就好像神一样,正神都很重视神格,所以在神法界中,他们的层次高低分得很清楚,阶级分得很清楚,乱不得的。人也是一样,不能失掉人的格,否则就不叫作人,只能有三个格 | 三摩地 2018-07-23 |
|
众生从无量劫以来,当他开始修行时,最多就只是想到如何能免除生死的轮回,都只是一念无明的我见与我执部分,从来不曾想到生死轮回的本际是什么?也没有想到说无余涅槃中的本际是什么?也没有想到一切万法(所有法界)的根本是什么?从来都没有想过,所以说对实相的无明是无始本有的。这个无明又叫作心不相应的无始无明,《胜鬘经》如此说,是因为众生的觉知心从来都不与这个无 | 三摩地 2018-07-23 |
|
中阴法界与人间是一样的,福德少的中阴,得要把他分内可以得到的来世父母让给你,你有优先权;犹如你从军时,本来可以在这里当少尉,但因为遇到总统的儿子来从军,你就得让给他,因为他的福德比你大,他背后有总统撑腰。同理,你若想要选择一对有福德而身世清白的父母,只要有较大的福德就可以得到;当你的福德比别的中阴有情大,他就得让给你。因为在法界中,福德大的人优先; | 三摩地 2018-07-23 |
|
)五、炉香赞 炉香乍爇(ruò)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六、顶礼十方大乘三宝(三称三拜) 一心顶礼十方一切诸佛 一心顶礼十方一切尊法 &nbs | 三摩地 2018-07-23 |
|
阿含中说世界成住坏空,是世界悉檀;般若诸经、唯识诸经说法界实相,是第一义悉檀;解脱道中为不同根性者,各说不同之解脱相与行门,是各各为人悉檀;三乘经中所说种种对治烦恼之法,譬如五停心观等,是对治悉檀。律下亦有如是四种悉檀,您所说的《菩萨璎珞本业经》中,是为人悉檀,也是对治悉檀;譬如皇帝对诸臣言:「天子犯法,与民同罪。」然而天子治理国家时,终不犯罪,除 | 三摩地 2018-07-23 |
|
也因为在佛法上来讲,自己和众生一样都有法界实相理体存在,所以是平等平等的;所以不该杀害众生,这叫作第一义戒。以理体的平等、实相的平等来施设不杀戒,合于第一义谛,所以佛门的不杀戒是根本清净的;不是为了免除世间苦,不是为了执着自我及不净心而施设的,所以佛门的不杀害众生戒是根本清净,不同于外道落在我与我所当中,所以说外道是根本不净。受已不净,外道受持不杀 | 三摩地 2018-07-23 |
|
所以,这个法界实相心第八识就依着各人的业种,以及上中下品的不同差别而对现,而对现出千差万别各种不同的果报,因此而有多采多姿、非常丰富而不同的生命情境,以及个人千变万化的际遇不同与差异。佛陀于经文中略说一些要点,但是我们因为时间的关系,所以仅仅举出一两个例子来说明。剩下的部分,也请观众自己请阅佛陀的经典来了解,这样就能够知道自己此世生命的特质与过去自 | 三摩地 2018-07-23 |
|
民间传说自杀者会入枉死城或地狱受苦,那是他们想象,也是因事施设的方便,以免世间动荡不安;因为自杀的人并无恶意对他人,所以无罪可说,当然不必入地狱中受苦;枉死城是民间信仰者的想象施设,法界并没有这种处所。菩萨若自杀,则是违犯戒律的,因为菩萨没有自杀的权利,必须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宁可为众生辛苦受苦而死,也不愿为逃避痛苦自杀而死。即使是故入难处,都是犯 | 三摩地 2018-07-23 |
|
佛法中真正的灌顶是怎样的?灌顶是什么?真正的佛法中的灌顶,说得非常清楚明白:当菩萨在九地满心位的时候,他入十地,他先要放出光明,给九法界的众生。九法界的众生是什么呢?就是世间的这些凡夫,在六道中轮转,从地狱道,他就要一一放光出去。放光出去要照哪里呢?照地狱的众生,然后照饿鬼道的众生,然后照畜生道的众生,然后照人道的众生,然后照阿修罗道的众生,然后照 | 三摩地 2018-07-23 |
|
简单地说,学佛的目的就是要探究实相法界,证知宇宙万有及一切生命的本源,继续进修以后才会有一切种智,才能成佛。然而,既是要修学成就佛道,表示全部佛道的内涵都必须亲证,必须经过闻、思、修、证的过程,去亲身经历及履践全部的内容。也就是,除了生起闻、思、修三慧之外,更需要有果证,发起证信与证慧,具足了一切法道的功德与受用;再经长劫无私、无我地以佛法道来救度 | 三摩地 2018-07-23 |
|
佛法界定上是很清楚明白,有情有心识,所以有情有八识,一心有八个识;然后这个心,实际上就是如来藏心,祂实际上就是第八识,前七识都祂出生的,所以这样道理应该很清楚。那我们众生一般理解上,就认为我的眼睛可以看到色尘,那就算是一个识别,就一个;那如果眼睛闭起来,你看不到,这样就有一些障碍。有天生障碍的人,我们称他什么?瞎子、眼盲或是生盲,如果是后来得到障碍 | 三摩地 2018-07-23 |
|
对一个已证悟明心的人来说,那就更能体会平等的真实义了;当我们自己身边刚好没有财物可以布施,也应该以欢喜心来随喜赞叹他人的布施,并且转依法界实相平等心的非境界,来现观施者、受者以及施物三者都无所得、平等平等;这样的布施波罗蜜,已非世间法的布施所能比。——摘录自张善思居士著《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 (原标题:不计较不比较 | 三摩地 2018-07-23 |
|
】(《中阿含经》卷39)这里佛陀又告诉我们一个律则:如果说身体能够发起光明的,他是不需要日月的;身体变闇之后就会有日月,他就必须要生在有日月之处,因为这是自然的法则;也就是说佛陀告诉我们,这个是一种法界中的律则。因为有些人吃了地味,身体就转成厚,变厚变重,乃至变得坚硬而且就开始变闇,那个时候就开始要有日月,这个世界就逐渐形成。有了日月,就有了恒星、有 | 三摩地 2018-07-23 |
|
所以我们应当知道这法界的真实,唯一要透过佛教来显示,其他宗教是没有办法达到这一点的。——摘录自《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三)》第2集佛教不同于宗教的特色为何? (原标题:你知道佛陀是多么照顾我们吗?) | 三摩地 2018-07-23 |
|
但是佛法所要告诉我们,是超越世间的这种小小福德之上的,就是说佛法所创造的,所创造的这些世界,并不是佛陀自己心目中所想的,而是法界就本有的。所以严格来说,佛教和其他的宗教来说,佛陀所说的法——佛教,并不是创造、并不是施设的,是本有一个法祂存在。法界有这本有的因,不可思议的因,所以因为这个因来成为究竟的道理,因此才有佛教,也才有成为佛陀。而且 | 三摩地 2018-07-23 |
|
法界的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它的道理,包括人是怎么出生的。如果说以人出生来讲,世间的人信了一些宗教,他们都说人就是他们教主来出生的,可是这件事情就更奇怪了。这教主这么喜欢生人,把人出生以后,却没有好好地来教养,那你说没有好好地来教养,是怎么一回事呢?理由很简单,也就是说:第一,可能是你品管不良。那你说什么叫品管不良?就是你不会生人,你没有生人的技巧,你 | admin 2018-07-23 |
|
但是有一些外道,或者是假冒的佛门外道,不懂得法界运作的真理,也不听受佛陀以及诸大菩萨的开示教导,却只盲目地接受假藏传佛教喇嘛教祖师、上师的邪见,说只要用意识观想成就之后,就可以成就密教佛。他们很自傲地说这是果地的修行,说这是远远高过佛教显教的修行。但他们却茫然不知,像这种不需要透过修学菩萨道,也不需要长劫六度万行累积福德智慧,只要在自己心中观想成就 | admin 2018-07-23 |
|
法界的因果律就是行布施,那么未来世就可以获得可爱的异熟果报,就可以无遮障地继续学佛。可爱的异熟果报有两种:一种是正报,一种是依报。什么是正报?正报是指我们这个五阴身心,譬如生而为人,而且生在有福报的地方,不会生在穷乡僻壤。什么是依报?依报是指个人拥有的财富、眷属、生活环境等等;譬如自己本身富有资财,不必受人供养,也不必为三餐奔忙,能有闲暇可以学佛,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