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须菩提既要从实相法界来回答佛的提问,又不能泄露了法界实相的祕密,因为悟缘未熟的人是不该知道这个宇宙中最伟大祕密的;然而须菩提却答得很具体,同时又保护了宇宙中这个最大的祕密,也显示了世尊智慧的至高无上。也就是说,须菩提实证的空性智慧以及世间法的智慧都很好,他绝对不会自作聪明乱答,所以他讲话很小心。佛问他说:「你意下如何呢?我释迦牟尼佛有得到无上正等正 | 三摩地 2018-07-22 |
|
再者,我们知道三界万法皆由第八识如来藏出生,因此说证悟者实证法界实相心如来藏后,现前观察如来藏不生不灭与三界诸法生生灭灭,因此知道此罪性亦是由如来藏所藏种子的现行,因此从如来藏来观,知道「罪性本空,从缘幻有,了不可得,没有真实不坏之自体性故。」如《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复应思惟:「如是罪性,但从虚妄颠倒心起,无有定实而可得者,本唯空寂。愿我及一切 | 三摩地 2018-07-22 |
|
既然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都是依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大咒王的缘故,已证、今证、当证无上正等菩提,那是不是只要诵念这《般若波罗蜜多咒》,就能开悟实证《心经》所指称的法界实相心如来藏?菩萨们且看《心经》说:【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每天时时刻刻这样持诵《般若波罗 | 三摩地 2018-07-22 |
|
再者,我们知道三界万法皆由第八识如来藏出生,因此说证悟者实证法界实相心如来藏后,现前观察如来藏不生不灭与三界诸法生生灭灭,因此知道此罪性亦是由如来藏所藏种子的现行,因此从如来藏来观,知道「罪性本空,从缘幻有,了不可得,没有真实不坏之自体性故。」如《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复应思惟:「如是罪性,但从虚妄颠倒心起,无有定实而可得者,本唯空寂。愿我及一切 | 三摩地 2018-07-22 |
|
什么目标?当然是应当以亲证法界实相为目标啊!因为“不识本心,学法无益”嘛!然而,宗派里面常常有所改变,就好像说佛门中常常会有善知识重新建立宗派;假如只是在修学人天善法,自然就应当知道要如何转进,在这里就不进一步说明。我们应当知道的是,各个宗派都不应当独立的立宗,应当回归于一佛乘的全面修证,应当依世尊的六度方便,先修福德,同时熏习正知正见, | 三摩地 2018-07-22 |
|
所以,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是在意愿上发出家心,乃至说发现亲证法界实相,进一步决定承担世出世间法,这是在心地上证。所以这个意涵,其间的意涵跟前面是没有矛盾之处。(原标题:出世俗家?出三界家?) | 三摩地 2018-07-22 |
|
因为依着佛所说的法去修学,渐次的亲证了法界实相、般若智慧、一切种智,这样经过了菩萨的五十二阶位的修习过程,最后必定会成佛,这样子修学才是真正的学佛人。概略说来,佛教的内涵其实是函盖了佛、声闻、缘觉这三乘菩提,也函盖了神道教的神祇,以及一神教的教主所在的那个欲界天的凡夫境界。而修学佛法的目标就是为了实证三乘菩提,要成就究竟的佛果,永远出离三界生死苦, | 三摩地 2018-07-22 |
|
因为他最根本的对的信受没有,他对于法界实相的信受缺乏,这样就会导致他修三十二大人相的业都不能成就。所以要称为一个修集三十二大人相的一个菩萨,事实上他一定要兼得两种定,就是菩提定跟有定。所以菩提定是一个前提,如果没有菩提定,所修的三十二大人相的业,事实上他是没有办法成就的,他没有办法延续的。所以如果不成就菩提定,最后必然丧失,那他的修行永远没办法前进 | 三摩地 2018-07-22 |
|
可是,前面所说明的部分,只通于一般人在容貌、生活资财、人缘好坏、聪明与否等等这样所显示出来的福报;然而这一些人世间的福报,仍然不能够成办生为欲界天、色界天的庄严,所以只生而为人;乃至说,也没有办法成办修学解脱道的法,甚至是亲证法界实相的法。因为现见一些饶有世间财富,而且也真的是为世间人所尊敬的那些人,却仍然没有能够亲证解脱道、佛菩提道的因缘;尤其是 | 三摩地 2018-07-22 |
|
这样看来,大乘与二乘的三三昧是不是一样的呢?当然是不一样!二乘的三三昧所依的是蕴处界,所证的是蕴处界的苦、空、无常、无我,所以不再有继续保留蕴处界的愿;而大乘的三三昧所依的是法界实相的如来藏,所证的是如来藏,本来就是空、无相、无愿。而菩萨在证得大乘的三三昧之前,也要分证二乘的三三昧,然后再从大乘的三三昧来观察二乘的三三昧,发现说二乘的三三昧,其实是 | 三摩地 2018-07-22 |
|
这就如同刚开始学佛的人一样,一般而言,一开始也许只是听过诸佛的威神之力,因为无法真正了知的缘故,所以只在迷信的阶段;可是,后来也经过多劫的福慧修学,终于有一世可以亲值诸佛,这个过程中就增进了智慧而远离迷信,所以这个时候要改叫作仰信,当然就更能够进一步修学福德,而希望能够亲证法界实相;等到外门五度修福业之后,终于能够亲证般若,智慧又迈进了一大步。而如 | 三摩地 2018-07-22 |
|
这样子看来,二乘出世间的解脱道法,就已经是无所得的,那么大乘的世出世间法呢?依然也是无所得的,只是所依止的,不像是二乘人依止于蕴处界法,来修证人无我;而是依于法界实相的本来无我,来修证人无我、法无我。要明白这个道理,请看在《佛藏经》卷下之中,世尊如何叙述祂过去世的一个状况。【佛告舍利弗:我念过世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值三十亿佛,皆号释迦牟尼;我时皆 | 三摩地 2018-07-22 |
|
因为菩萨从证得法界实相之后,而得到这种法乐;而声闻人不证法界实相,所以不得这种法乐。为什么说菩萨有这种法乐?因为他从证得法界实相的人无我开始,乃至法无我的过程中,他越来越明白:原来生活就是佛法!而不是像一般人所说的,要把佛法用到生活之中。世间的种种事情为什么会是这样?为什么不是那一种道理?而其间的互相关系又是什么?那又互相影响,又怎么互相影响的?他 | 三摩地 2018-07-22 |
|
但是菩萨之能够死于安乐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他有解脱的功德;也就是说,因为开始断我见之后,然后再进一步亲见法界实相,已经开始有多分、少分的转依,转依什么?转依于无我;再加上说,对欲界爱也逐渐在伏除,那当然是更能够坦然的面对死亡。然而,菩萨于智慧上的亲证,证得本来无生无死,本来也可以不用再回到人间了,因为怜悯众生还在生死苦之中,所以发愿再回到人间;所 | 三摩地 2018-07-22 |
|
这样子看来,二乘出世间的解脱道法,就已经是无所得的,那么大乘的世出世间法呢?依然也是无所得的,只是所依止的,不像是二乘人依止于蕴处界法,来修证人无我;而是依于法界实相的本来无我,来修证人无我、法无我。要明白这个道理,请看在《佛藏经》卷下之中,世尊如何叙述祂过去世的一个状况。【佛告舍利弗:我念过世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值三十亿佛,皆号释迦牟尼;我时皆 | 三摩地 2018-07-22 |
|
因为菩萨从证得法界实相之后,而得到这种法乐;而声闻人不证法界实相,所以不得这种法乐。为什么说菩萨有这种法乐?因为他从证得法界实相的人无我开始,乃至法无我的过程中,他越来越明白:原来生活就是佛法!而不是像一般人所说的,要把佛法用到生活之中。世间的种种事情为什么会是这样?为什么不是那一种道理?而其间的互相关系又是什么?那又互相影响,又怎么互相影响的?他 | 三摩地 2018-07-22 |
|
既然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都是依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大咒王的缘故,已证、今证、当证无上正等菩提,那是不是只要诵念这《般若波罗蜜多咒》,就能开悟实证《心经》所指称的法界实相心如来藏?菩萨们且看《心经》说:【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每天时时刻刻这样持诵《般若波罗 | 三摩地 2018-07-22 |
|
因为参禅的方便,使学人契入了法界实相。当然契入法界实相,会因为他过去生所修学的四禅八定不同,乃至于过去生所熏习的种种差别不同,悟后的证量也有所不同。一般而言,有所谓的三关,也就是明心、见性跟过牢关。而最低层次而言,真正破参的人,假如不退转,不否定藏识的话,位阶在七住位,可是这只是大乘法里面所修学佛菩提道里面的见道位而已;接着还要圆满十住位,经过十行 | admin 2018-07-22 |
|
【此论之作,以佛入灭六百年中,小乘之人不信唯心,心外取法,多起诤论,外道邪执,破坏正法,故论主兴悲,特造此论,故云:为欲除疑、舍邪执故;以疑与信反,今信此心,则疑自除矣!】修行之要当依止如来藏心,先断我见,我见先断,疑见及戒禁取见亦自断矣!佛法的修证得要离开能取所取二取,才是真实的法界实相境界。可是没有一个有情的七转识是可以无取的,“如果想要 | admin 2018-07-22 |
|
是故禅宗﹙大乘别教佛菩提﹚之证悟、般若宗之证悟,所悟内涵必皆同一,不可谓有人证悟是证得如来藏,有人则证悟非是如来藏;若所悟内涵有二种以上,则应法界实相有多种,则实相即非绝待,即非唯一,则有种种大过。是故禅宗三论宗之见道,所证悟之内涵唯有一种--触证自心如来藏。除此而外,无有别别见道可谓为佛菩提之见道也。佛门常有人云:「法门八万四千,门门可入,何必一定 | admin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