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我们的心总是在五欲法尘上面打滚,被五欲之绳给绑住了自己都还不知道。世尊说过:众生一定是被自己的五欲给绑住,为了贪着色、声、香、味、触,众生花尽了心思、时间,想要去享受五欲,这是众生的天性。既然是天性,代表这种情况是很难被改变的,因为众生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辛苦了一辈子,不就是为了享受各种五欲的境界吗?佛学佛知道了那是有漏的过患,可是仍然无法、无力去 | 三摩地 2018-07-22 |
|
一般而言,卵生有情比较少情执,除了较高级的鸟类以外,大多数的卵生有情(譬如昆虫类)都是只住在了知五尘的境界中,对于法尘的了知是很少的,而且是不必依止父母亲扶养,也都不必哺乳,所以牠们的情执也就相对减少,所以佛说「卵唯想生」。卵生有情既然偏于想而不重于情,所以卵生有情大多数是会飞行的。因为想轻而情重,特重感情的有情适合成为胎生有情;当众生偏于想而厌恶 | 三摩地 2018-07-22 |
|
所谓法处属于十二处之一,也就是意根所对之境,意识所缘之相分,总名为法处,通常说为法尘。由于处具有生长的意涵,所以说眼等六根以及色等六尘,为生心、心所作用之处,因此称为十二处;法处就是其中之一,而法处所含摄的色法,就称为法处所摄色。这法处所含摄的色法,实际上是由过去落谢的五尘影像,含藏在如来藏当中,在因缘成熟时为意识之所缘,是无体之法。法处所摄色可分 | 三摩地 2018-07-22 |
|
此时,由于前世意识已经灭尽而不在了,意根的了别慧又极低劣,也没有五色根可供阿赖耶识变现内相分六尘,故不能发生六识在六尘中的了别作用,是完全由阿赖耶识与意根了别受精卵的状态,但阿赖耶识的了别不在六尘中,意根只能了别法尘,故此时的了别状态如同眠熟无梦时。此时阿赖耶识之四大种性以及所含藏七转识的我执妄想,遂藉母血为缘,摄取地、水、火、风四大,逐日增长而变 | 三摩地 2018-07-22 |
|
既然跟眼识、耳识、身识相应,表示他还有念,他还能分别三尘还有法尘;所以在初禅的等至位当中,他仍然有念。如果到了等持位当中,等持位当中,初禅的等持位当中,仍然是五识跟五尘相应,所以不能说它无念。那还有呢,他有身乐,那这个身乐呢,他有身乐,所以他当他了知身乐的时候,他仍然是有念。所以证得初禅的人,你不能说他是无念。再来说,证得二禅的人到底有没有念呢?证 | 三摩地 2018-07-22 |
|
譬如,眼识了别色彩,耳识了别音声,鼻识了别气味,舌识了别滋味,身识了别的是和身体接触物的冷热粗滑软硬以及身体的状态等,意识能结合前五识作更深入的了别,也能单独了别法尘等,这六个识也称为识蕴。识蕴的六识仅仅是了别各种境界而不作主,处处作主的是第七识末那识(相关内容详见第二章第二节)。识蕴的六识以及第七识末那识都是阿赖耶识所生,因此,也将六识及末那识合 | 三摩地 2018-07-22 |
|
如色界初禅等持位虽然仍有全部六种觉知,但二禅以上等至位中离五尘觉观而仅剩意识,等持位中也无鼻、舌二识,只剩眼、耳、身及意识;无色界无色身,所以也只剩下意识对定境法尘的了知。然而三界中不论哪一界的见闻觉知心,都必须以六尘为缘才能现起,所以见闻觉知心中不可能没有六尘;要继续保有见闻觉知心,就要不断有六尘,既然有六尘,那就有万法,因此就生起了对三界六尘万 | 三摩地 2018-07-22 |
|
意识是意根与法尘为缘方能出生之法,是有生必灭之法,堕于意识境界中者,即同于众生我;若有差别者,都在意识境界之高下差别而已,都不离意识生灭法境界,故为我见未断之凡夫。(摘录自平实导师著,《识蕴真义》,页341佛教正觉同修会。)二者,俱生分别我见亦可由此现观而断除之。俱生分别我见者,谓出生时之觉知心即已自动执著觉知心自我,亦自动执著处处作主之意根自我,由是 | 三摩地 2018-07-22 |
|
七、染净依缘:如果没有意根末那对法尘之警觉,又如何能够了知法尘的变动?又如何因为末那想了知法尘境之变动,而叫意识去清楚详细了别色尘境?就是因为有末那对法尘警觉的关系,才会有意识现起,乃至意识现起贪染喜厌顺违等种种心行出现。八、根本依缘:这就是指眼识生起的根本依──第八识如来藏,若无此识,眼识种子如何能产生根尘触的现象而得出生?因此如来藏就是眼识的根 | 三摩地 2018-07-22 |
|
如果有人主张“意识本来就清净”,那是错误的说法!因为意识是意根、法尘为缘而出生的法,祂有时清净,有时不清净,不是本来就清净的法,所以是虚妄法。接下来谈涅槃。涅者不生、槃者不灭,涅槃就是不生不灭;同样的道理,涅槃就是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法尔如是,恒住极寂静的境界,这也是无五阴十八界极寂静的境界啊!正如《心经》所说:【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 三摩地 2018-07-22 |
|
同时现起意识,由意识分别长短方圆美丑姿态神韵等(形色、表色、无表色),即是法尘内相分。譬如眼见色,耳鼻舌身等四识亦复如是:譬如(浮尘)身根受细滑触,此为外相分(触尘)。外相分之细滑触现起时,如来藏同时(于大脑之身胜义根处)感生内相分之细滑触(触尘)。(此)内相分触尘现起时,末那识触此内相分,便警觉如来藏中之意识种子及身识种子,(于大脑胜义根中)而使 | 三摩地 2018-07-22 |
|
当我们在母体中渐渐成长,肌体逐渐成形而后出生时,意根想攀缘外境,就通过眼,耳,鼻,舌,身这五根去感知外境,形成法尘,(名色缘六入),意根通过意识接触到这种种法尘,就以为自己看见,听见,嗅到,尝到,触到了外境(六入缘触),既然以为接触到的外境并以之为实,必定产生种种苦、乐、不苦不乐的感受(触缘受),有了这种种感受,我们必然就会有欢喜贪恋乃至厌恶(受缘 | 三摩地 2018-07-22 |
|
”这很显然是在告诉我们:要有意根与法尘作为助缘,意识才能生起;不论是有念的意识或者离念的意识(不论是有念的灵知或离念的灵知),都是要以意根及法尘为助缘才能出生的。佛又说:“诸所有意识,彼一切皆意、法因缘生。”换句话说:“不论是什么状况下的意识觉知心,譬如地狱中的意识,畜生道、鬼道、人间、天界的意识,定中或定外的意识,粗意识或细意 | 三摩地 2018-07-22 |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说明如下:“是故空性心的实际理地是没有色蕴存在,没有受蕴、想蕴、行蕴、识蕴存在;没有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存在;没有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存在;没有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存在。”佛已经开示:空性心的实际理地是没有五阴、六根、六尘、六识存在。既然空性心的实际理地没有任何一法 | 三摩地 2018-07-22 |
|
意识跟末那识即使住在四禅或者四空定当中,也还是跟法尘相应,都不是真的如如不动,何况是我们在行住坐卧当中面对一切境。接下来,我们来看真正证悟的人,他是怎么放下的?真正证悟的人,悟后他领受到真心如来藏的胜妙真如法性,转依于如来藏,能够放下对五蕴十八界的攀缘,同时也放下对六入及六尘境上的攀缘;这时候真正证悟的人,会让觉知心以自心如来的常不变异,不受于六尘 | 三摩地 2018-07-22 |
|
如来藏就像明镜映现种种影相,众生无始劫来就活在自己的如来藏所映现的六尘世界中,一直生活在自己如来藏所生、所显的境界相中,从无外法可触、可得;却被影相(身相、心相、五尘相、法尘相)迷惑,遂对现象界的种种变化信以为真,执为实有,因此而产生错误认知与经验,以为有个真实的我(觉知心我)及真实的外法可得、可求、可拥有,于是种下根深柢固之无明虚妄想种子。由于这 | 三摩地 2018-07-22 |
|
而凡夫众生所执以为实有、不肯放舍的六尘境界,其实都是由具有大种性自性的如来藏随顺众生的业缘、业报而出生变现地、水、火、风等四大种所造的外五尘,而再由如来藏所变现的有根身上的眼、耳、鼻、舌、身等扶尘根来摄取外五尘,而产生电化学讯号,这在《阿含经》中称为是外五入,再加上意根的法入,就共有外六入;这些电化学讯号透过神经传导到大脑中,而在大脑具有五种感官能 | 三摩地 2018-07-22 |
|
作为佛法讲师,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其他场合,遇见很多佛都是问我关于佛法知识的问题,请问什么是三法印?什么是心法尘?什么是色法尘?……很少有人会问一些关于自己的问题,彼此交流的时候似乎都已经完全没有了个人的问题所在,更多时候是关于学术上的交流,知识的思辨,而其中没有人,没有自己的存在。很多佛教的论坛上也更多呈现这样的局面,俨然成为一个个学术 | 三摩地 2018-07-22 |
|
当你正在美梦当中享受美景良辰的时候,如果突然有人因为紧急事情必须唤醒你,因而摇动你的身体;这个时候,末那识在这个大力摇动的触尘所产生的法尘上,感觉它的变动太大,必须加以分别了知,可是自己的分别能力太差,必须指令意识转到外相分的触尘上来作分别,因此就把意识调到外相分的摇动的触尘上来作了别,所以,当意识转换到外相分的触尘上的时候,你就醒过来了,就不在梦 | 三摩地 2018-07-22 |
|
那么在修学佛法各种禅定当中,有没有这样的一个境界是触而不了别呢?有!就是未到地定过暗,在未到地定过暗时,意识触法尘,在触的那一刹那,在触法尘的这个生灭的每一刹那当中,突然间停止在某一刹那上面,那么我们的(意识觉知)心就没办法分别那样子的境界是什么境界,所以叫作未到地定过暗。那么我们的心,到底在分别六尘的时候,祂是怎样完成分别的?我在这里做一个简单的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