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从此以后世亲菩萨就专心的宣扬大乘,广造诸论阐扬大乘佛法,对大乘经典譬如《华严经》、《大般涅槃经》、《法华经》、《般若经》、《维摩诘经》、《胜鬘经》等都加以阐释;对瑜伽宗的许多论着也详加论述,譬如《十地经论》、《唯识三十论》、《大乘五蕴论》、《大乘百法明门论》等,总共有五百部大乘论着,合以前所着之小乘论五百部,总共一千部,因此享有千部论主之美 三摩地

2018-07-23

一方面,大家常常诵念的经典里面,有一类的内容因为涉及第一义妙法的开示,例如《金刚经》、《心经》、《法华经》等,因为这些经典里面的法义非常胜妙,如果事先没有在善知识那里建立正确的佛法知见与架构,以及熏闻第一义的正理,要直接经由读诵经典来正确了解经中的核心法义,是相当困难的。譬如在《心经》里面,除了说明真实心之外,也同时在说明妄心,因此如果没有先建立众 三摩地

2018-07-23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六)另外,佛陀也在《法华经》当中赞扬观世音菩萨说:若有无量百千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妙法莲华经》卷七)除了上述经典之外,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当中,也有解说八地菩萨的功德说:因为八地菩萨对于现相现土等能力都已经得到大自在了,所以在众生有需要的时候,只要一起念作意,一切 三摩地

2018-07-23

因为都像《法华经》里面说的:护持助宣无量无边诸佛之法,教化饶益无量众生,令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妙法莲华经》卷四)就是都要教化众生,依佛菩提来修证成熟无上正等正觉。-----摘录自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如何做佛事?》(原标题:佛事的真实意涵)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法华经》里面有讲到常不轻菩萨,常不轻菩萨他就说——对很多人说:我不敢轻汝,汝等必当作佛。而且他对每一个人都把他当成是未来佛这样的一个看待,不论别人对他是怎么样的用打的、用丢石头的、用骂的,他都不去用恶口来对待别人,反而对别人起了护念的心。所以在《法华经》当中,常不轻菩萨他的一个示现,就是告诉我们:这个恶口的守护,应该要怎么样的一个心 三摩地

2018-07-23

我们只能期待平实导师讲演《法华经》的讲记赶快出版(编案︰《法华经讲义》已于2015年5月开始出版,共25辑,每二个月出版一辑),大家请读之后,切实依照著平实导师的教导信受奉行,修行才会进步!福德才会增长。末学亦随喜赞叹请阅此书的诸位菩萨们,会想要修学百福之学人,必定是菩萨种性具足之人,愿以此篇布施行善之功德,回向给阅读此书的菩萨们,以及回向一切有缘众生都 三摩地

2018-07-23

《圆觉经、法华经、首楞严经、大般涅槃经》乃至《楞伽经、菩萨处胎经》等,又如《鸯掘魔罗经、不退转经》等等,这些经典亦是善知识。除了研读上述经典外也应听闻善知识说法。善知识说法有许多种:有说定、说禅、说念佛法门、相唯识、说真正密意、说真正之金刚乘等,说法无量。但参禅人应有所拣择、对于求明心见性有益之善知识说法,应摄取听受,对于求明心见性用不着者,譬如为 三摩地

2018-07-23

这个部分呢,我们来引用《法华经》的一段,来为大家说明。《法华经》中佛有说:说有人听闻了真实善知识演说《法华经》,因为是如实的演说《法华经》,不是依文解义,也不是误解曲解,是如实的演说《法华经》;听闻了以后非常的欢喜,之后他要转教别人,说给别人听;那别人听了以后呢,也非常的随喜,然后要转说给别人听,这样的辗转转说,到第五十个人;那么这第五十个人这样辗 三摩地

2018-07-23

只有适合给来听《法华经》的菩萨们。《优婆塞戒经》卷1〈6修三十二相业品〉:「菩萨摩诃萨修一一相,以百福德而为围遶,修心五十,具心五十;是则名为百种福德。」(CBETA,T24,no.1488,p.1039,a4-6)平实导师在《优婆塞戒经讲记》第二辑132~133页中的解释如下:【如何是百福德呢?佛说「修心五十,具心五十」,共有一百,这就是百种福德。也就是说,修三十二相业时,不管是修哪一 三摩地

2018-07-23

这个部分呢,我们来引用《法华经》的一段,来为大家说明。《法华经》中佛有说:说有人听闻了真实善知识演说《法华经》,因为是如实的演说《法华经》,不是依文解义,也不是误解曲解,是如实的演说《法华经》;听闻了以后非常的欢喜,之后他要转教别人,说给别人听;那别人听了以后呢,也非常的随喜,然后要转说给别人听,这样的辗转转说,到第五十个人;那么这第五十个人这样辗 三摩地

2018-07-23

佛陀以前也只帮助有发菩萨心的菩萨们明心,如果是定性声闻阿罗汉,将来一定会入无余涅盘,那佛陀也不会帮他们开悟;所以一千二百五十位大阿罗汉,其中有五十位是定性声闻,也就是声闻种性者,佛陀也没帮那五十位声闻种性的阿罗汉明心,只有帮一千二百位菩萨阿罗汉们明心,这一千二百位阿罗汉菩萨们也都在后来入地了,并在法华经中被佛受记将来会成佛。因此开悟明心必须要很多福 三摩地

2018-07-23

昨天(2012年7月24日)的平实导师所讲述的《法华经》讲记实在太精彩了!葛格我实在很想分享给大家,但是法华经讲记平实导师又还没出书,葛格我不能违反著作权,加上不能把上课笔记借给别人看,所以葛格我只好稍微简单介绍来分享给大众。昨天平实导师提到了百福的修行,经文中讲到了这里,《妙法莲华经》卷6〈19法师功德品〉:「十方无数佛,百福庄严相,为众生说法,悉闻能受持。 三摩地

2018-07-23

但是在家菩萨都不受供养的,所以《法华经》中观世音菩萨,人家以价值千万两金的璎珞要供养祂,但祂不接受!祂自己福德大得不得了,还需要受供养做什么?又因为示现为在家身,所以就拒绝了。后来是因为佛说:你就慈愍他,为他而接受吧!所以是怜悯众生而受供的,是为了让对方来世得到广大福德而受供,但是受了之后随即转手供养佛陀及多宝如来。但是现在有些不肖之人就学这一套: 三摩地

2018-07-23

佛陀以前也只帮助有发菩萨心的菩萨们明心,如果是定性声闻阿罗汉,将来一定会入无余涅盘,那佛陀也不会帮他们开悟;所以一千二百五十位大阿罗汉,其中有五十位是定性声闻,也就是声闻种性者,佛陀也没帮那五十位声闻种性的阿罗汉明心,只有帮一千二百位菩萨阿罗汉们明心,这一千二百位阿罗汉菩萨们也都在后来入地了,并在法华经中被佛受记将来会成佛。因此开悟明心必须要很多福 三摩地

2018-07-23

佛陀以前也只帮助有发菩萨心的菩萨们明心,如果是定性声闻阿罗汉,将来一定会入无余涅盘,那佛陀也不会帮他们开悟;所以一千二百五十位大阿罗汉,其中有五十位是定性声闻,也就是声闻种性者,佛陀也没帮那五十位声闻种性的阿罗汉明心,只有帮其它一千二百位菩萨阿罗汉们明心,这一千二百位阿罗汉菩萨们也都在后来入地了,并在法华经中被佛受记将来会成佛。因此开悟明心必须要很 三摩地

2018-07-23

谁说明心不会退转的?佛度的人明心以后般若正观现在前,也都还有八万人退转了,这在律经中已经讲过了!而且佛准备宣讲《法华经》之时,尚且还有五千声闻法中的增上慢人当场退席,当场对佛公然表示不信,何况是明心以后对阿赖耶识就是如来藏的事实表示不信而退转,当然也是正常的。至于真实的不退,就得要等到初地入地心对般若通达以后了;所以佛说菩萨性的发起,得要靠众生的善 三摩地

2018-07-23

我们每一行都可以体现未来世的成佛的庄严,因为如来在经典有说过:在《法华经》说,当你一举手一投足恭敬于佛的时候。这样呢,以佛眼来观,你就已经成就未来的佛果了。也就是说,你那样虔诚的心,就已经成就佛果。乃至你以散乱心一合掌,这样都已经成就佛果。所以说,你的每一行都会影响到未来的果,实际上它们都是一起的。因为你的如来藏与三世没有间隔,你的末那与三世也没有 三摩地

2018-07-23

法华经序品》文殊也说弥勒菩萨‘心常怀懈怠,贪著于名利,求名利无厌,多游族姓家’。在《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里,释迦佛回忆说:‘弥勒发意先我之前四十二劫,我于其后乃发道意。于此贤劫,以大精进,超越九劫,得无上真正之道,成最正觉’。大乘佛法深广似海,菩萨的修证非是凡夫乃至大阿罗汉所能知之。虽然经文中有佛和大菩萨对弥勒菩萨不够精进的批 三摩地

2018-07-23

法华经》〈提婆品〉曰:「天龙八部,人与非人。」《药师经》曰:「无有非人,夺其精气。」注二:具足戒(节录自丁福保编《佛学大辞典》)为比丘、比丘尼当受之戒,别解脱戒中之至极也(案)。比丘为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为五百戒,戒之总数诸律不同,宜视后世之作为,然要严守佛佗制戒之意,专心保持比丘之面目,《八宗纲要》曰:「受具戒时并得如此无量无边等戒,量等虚空,境 三摩地

2018-07-23

忍可以自利利他:菩萨的道业就是在自利与利他的时候共同成就的,当菩萨能够成就生忍也就是众生忍的时候,对别人友好的或不友好的甚至是恶劣的言行,菩萨不会为之所动,依旧是以善法善心来回报,这必定会让众生见了你后会升起欢喜心,善心,他们愿意与你一起共事,因为你很调柔,所以众生见到你的时候,也都会变得很调柔,很欢喜,这样的自利利他的道业只有菩萨才能成就啊!法华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