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在《法华经序品》中,文殊也说他心常怀懈怠,贪著于名利,求名利无厌,多游族姓家。这些都说明弥勒的这一习性由来已久。实际上,弥勒在学佛修行上资历比释迦牟尼还要久远。释迦牟尼在《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里说:弥勒发意先我之前四十二劫,我于其后乃发道意。于此贤劫,以大精进,超越九劫,得无上真正之道,成最正觉。只因他虽具妙慧,却味着名利,性好交游,勇猛精进不够, | admin 2019-02-21 |
![]() |
又名:真如(《华严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大宝积经》),法身(《华严经》《法华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大宝积经》《增一阿含经》),为大乘第一义谛丶胜义谛之根本。念佛净土法门所说的自性弥陀丶自心如来,即是此如来藏,以“如来藏中藏如来”,能成就佛果故。在《阿含》诸经中,即是识入胎之“识”(《长阿含经》《中阿含经》)丶齐识而还之&l | admin 2018-12-27 |
![]() |
《法华经·方便品第二》也就是说,没有所谓的藏密金刚乘佛法。注5:1949年,十世班禅跟中共联系,支持祖国统一,支持党的领导,取得政治上的主动。一九五九年三月,西藏上层公然撕毁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发动了武装叛乱。班禅拥护中央方针,积极支持解放军平息叛乱。他曾经写《七万言书》,受到周总理接见。最近中央发布消息,允许班禅一派继续传承。。。。。。我们反对 | 三摩地 2018-08-16 |
![]() |
所以《法华经》中也说:“谤斯经故,获罪如是;若得为人,聋盲瘖哑、贫穷诸衰以自庄严。”。又有:“其有读诵《法华经》者,当知是人以佛庄严而自庄严。”这说的是,这位真正能读诵《法华经》的菩萨,是以佛菩提道的法来自我成就。为什么说这么多的“庄严”?因为,有很多的庄严是菩萨应该去庄严的;反言之,也有很多的庄严是菩萨不应该去庄严的 | admin 2018-08-15 |
![]() |
法有三种(因为学佛法的人根性有三种,所以法就有三种),本来是只有一法,一法就是唯一佛乘,就是《法华经、华严经、大般涅槃经、胜鬘经》讲的唯一佛乘;可是因为修学佛法的人有三种根性:第一种根性是菩萨,最上无比故名第一,又能生生世世不断受生而度众生,所度众生极多,如同大白牛车载人极多,故又名为大乘。第二种根性叫做一根,他的根性是永远不会转变的,叫作定性声闻 | admin 2018-08-09 |
![]() |
我们每一行都可以体现未来世的成佛的庄严,因为如来在经典有说过:在《法华经》说,当你一举手一投足恭敬于佛的时候。这样呢,以佛眼来观,你就已经成就未来的佛果了。也就是说,你那样虔诚的心,就已经成就佛果。乃至你以散乱心一合掌,这样都已经成就佛果。所以说,你的每一行都会影响到未来的果,实际上它们都是一起的。因为你的如来藏与三世没有间隔,你的末那与三世也没有 | admin 2018-08-04 |
![]() |
佛陀在《法华经安乐行义》中也语气很重的教示:若有菩萨行世俗忍,不治恶人,令其长恶败坏,此菩萨即是恶魔非菩萨也,亦复不得名声闻也,何以故?求世俗忍不能,外虽似忍纯行魔业。菩萨若修大慈大悲,具足忍辱建立大乘及护众生,不得专执世俗忍也,何以故?若有菩萨将护恶人,不能治罚,令其长恶恼乱善人,败坏,此人实非外现诈似,常作是言:‘我行忍辱。’其人命终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索达吉堪布也是被忽悠得可以,没多久就发出了要复兴汉传八宗的豪言壮语,紧接着就出现私自篡改汉传重要经典《法华经》这种汉藏两地僧侣都极不赞同的改经做法。幸好汉地佛教能人志士相继涌起展露才智,通过“法华义辩”及时狙击了索达吉堪布的错误行为,改经和复兴八宗的闹剧才惨淡收场,其权威性也受到了很大的质疑。我想索达吉堪布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也为自己的冲动轻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以是缘故,世尊欲令佛子四众如实了知三世佛教之亘古久远、未来无尽,以及十方虚空诸佛世界等佛教之广袤无垠;亦欲令众了知世间万法、出世间法及实相般若、一切种智无生法忍等智慧,悉皆归于第八识如来藏妙真如性者,则必于最后演述《妙法莲华经》而一代时教;是故世尊最后演述《法华经》时,一仍旧贯而如《金刚经》称此第八识心为此经,冀诸佛子醒悟此理而舍世间心、声闻心,愿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若有持是观世音菩萨名者,设入大火,火不能烧,由是菩萨威神力故;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法有三种(因为学佛法的人根性有三种,所以法就有三种),本来是只有一法,一法就是唯一佛乘,就是《法华经、华严经、大般涅槃经、胜鬘经》讲的唯一佛乘;可是因为修学佛法的人有三种根性:第一种根性是菩萨,最上无比故名第一,又能生生世世不断受生而度众生,所度众生极多,如同大白牛车载人极多,故又名为大乘。第二种根性叫做一根,他的根性是永远不会转变的,叫作定性声闻 | admin 2018-07-23 |
![]() |
吾人若继续坐令如是现象存在,则中国佛教复兴,以及中国佛教文化之推广,势必阻力重重,难以达成;眼见如是怪象,平实不得不详解《法华经》之真实义,冀能藉此而挽狂澜于万一。 如今承蒙会中多位同修共同努力整理,已得成书,总有二十五辑,详述《法华经》中世尊宣示之真实义,因名《法华经讲义》,梓行于世,冀求广大佛门四众捐弃邪见,回归大乘绝妙而广大无垠之正法妙理 | admin 2018-07-23 |
![]() |
释迦牟尼佛在《妙法莲华经》卷四〈法师品〉中,对于药王菩萨开示,以什么样的众生未来世将会作佛来界定法师呢? 释迦牟尼佛这样说:【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法华经乃至一句,受持、读诵、解说、书写;种种供养经卷——华、香、璎珞、末香、涂香、烧香、缯盖、幢幡、衣服、伎乐,合掌恭敬;是人,一切世间所应瞻奉,应以如来供养而供养之。当知此人是大菩萨,成就 | admin 2018-07-23 |
![]() |
于世尊讲授《法华经》时,世尊为弟子众们授记成佛,当时已入地的须菩提被授记成佛的时劫,却是十大弟子中的最迟、最久远者。此皆因须菩提脾气大、易起瞋的习气故,众生不喜乐与之亲近,须菩提亦不喜与众生亲近,故其众生缘不好,所以摄受众生的功德就会大为减损,故其成佛的时间就需要经过非常久远的时劫方能成就。成佛之道最重要的就是摄受众生,饶益一切有情,摄受众生即是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于世尊讲授《法华经》时,世尊为众们授记成佛,当时已入地的须菩提被授记成佛的时劫,却是十大中的最迟、最久远者。此皆因须菩提脾气大、易起嗔的习气故,众生不喜乐与之亲近,须菩提亦不喜与众生亲近,故其众生缘不好,所以摄受众生的功德就会大为减损,故其成佛的时间就需要经过非常久远的时劫方能成就。成佛之道最重要的就是摄受众生,饶益一切有情,摄受众生即是摄受佛土。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诵《法华经》。当他诵到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这句时,忽生疑问,久思不决。于是他便放下经本,用心参究,以至于行住坐卧,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可是,到头来还是一无所得。后来,一个春日的夜晚,无名僧正在参房用功,忽然听到黄莺的啼叫,心中的疑团一下子脱落了,豁然大悟。3、盐官禅师座下两位僧人。沩山灵祐禅师曾经示众云:一切众生皆无佛性。盐官齐安国师亦曾经示众云: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我们每一行都可以体现未来世的成佛的庄严,因为如来在经典有说过:在《法华经》说,当你一举手一投足恭敬于佛的时候。这样呢,以佛眼来观,你就已经成就未来的佛果了。也就是说,你那样虔诚的心,就已经成就佛果。乃至你以散乱心一合掌,这样都已经成就佛果。所以说,你的每一行都会影响到未来的果,实际上它们都是一起的。因为你的如来藏与三世没有间隔,你的末那与三世也没有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但是随后又想:「什么时候是一个正式供养的时机呢?」导师开示说:「也因为《法华经》的〈普门品〉正是开始宣讲的时候,我说就等《法华经》的〈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完的时候,那个时机我们来做一个上供的法会是最恰当的。因为大家可以藉着〈普门品〉的宣讲,来瞭解观世音菩萨理事双全的真实义。那时候我们再来做舍利供养法会,是最好的,所以就定下这个抉择。」时隔几个月以 | admin 2018-07-23 |
![]() |
——平实导师著《法华经讲义自序》(原标题:责任与义务不言而喻)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学佛最终的目的是什么呢?释迦牟尼佛在《法华经》中这样开示,祂告诉舍利弗尊者:舍利弗当知,我本立誓愿,欲令一切众,如我等无异。这意思就是说,释迦牟尼佛祂降生人间,是为了要让大家开、示、悟、入佛的知见,能够找到自己的摩尼宝珠,找到如来藏;更进一步就是要让众生如我等无异,要让众生跟佛一样没有差别,那当然就是要众生都能成佛,也就是要证得众生各个本具的生命实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