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瑜珈师地论》卷五十,弥勒菩萨云:「谓阿罗汉比丘贪欲永断、瞋恚永断、愚痴永断,一切(根本)烦恼皆悉永断,由得毕不生法故,是名烦恼寂静。」卷五十二,又云:「阿罗汉果诸漏永尽,于相续中永无一切染法种子,尚不应起不正思惟,况诸烦恼?是故当知由出世道断烦恼者,定无有退。」因此一念无明如果已经究竟断尽,尽此一世就必定永不复起。如果没有断尽一念无明四种住地烦 admin

2020-06-08

  所以持守三归,在《阿含经》里面有这样说: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根,何等为五?谓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信根者,当知是四不坏净’。----《杂阿含经》卷二十六。就是在说明归依三宝,能够净信三宝是清净的,这个就是信根。然后在《杂阿含经》卷三十还有提到,如果能够真正信受这个四不坏净的话,四不坏净能够成就的话,就不会沦堕。经典说:【尔时世尊 admin

2020-06-08

  譬如在《长阿含经》卷1中开示:【比丘!当知诸佛常法:毗婆尸菩萨从兜率天降神母胎,从右胁入,正念不乱。当于尔时,地为震动,放大光明,普照世界。诸佛常法:毗婆尸菩萨当其生时,从右胁出,专念不乱。从右胁出,堕地行七步,无人扶侍,遍观四方,举手而言:天上天下唯我为尊,要度众生生老病死。此是常法。】这里面开示,从释迦世尊开始往前,七佛中的第一尊佛就是毗婆尸佛 admin

2020-06-08

  【若优婆塞常能出至寺庙僧坊,到已亲近诸比丘等;既亲近已,谘问法味;既问法已,当至心听;听已受持忆念不忘,能分别义;分别义已,转化众生,是名优婆塞自利利他。】(《优婆塞戒经》卷六)延续了我们之前所说的,您三归五戒之后,如实的四种修,慢慢地逐分去证得解脱果,趣向远离生死过咎、趣向于涅槃安乐。这段经文就是告诉我们继续下来的话,我们要有自利利他的行为,所以 admin

2020-06-08

  【若优婆塞常能出至寺庙僧坊,到已亲近诸比丘等;既亲近已,谘问法味;既问法已,当至心听;听已受持忆念不忘,能分别义;分别义已,转化众生,是名优婆塞自利利他。】(《优婆塞戒经》卷六)延续了我们之前所说的,您三归五戒之后,如实的四种修,慢慢地逐分去证得解脱果,趣向远离生死过咎、趣向于涅槃安乐。这段经文就是告诉我们继续下来的话,我们要有自利利他的行为,所以 admin

2020-06-08

  次第再受比丘比丘尼戒,比丘戒为声闻戒,共二百五十戒;比丘尼戒亦为声闻戒,约五百戒,须持六和敬。出家戒以求取解脱果为主,又因其已厕身三宝之列,不礼不依在家人。在家出家佛子若有菩萨根性者,不欲独善其身而取涅槃,能发菩萨清净大愿,尽未来际自度度他,乃至成佛亦不舍大愿者,佛为建立别解脱戒:菩萨戒。此戒唯大乘佛子能受能持,大乘比丘比丘尼多有受声闻戒已,复受 admin

2020-06-08

  若不悟菩提,虽欲入涅槃而住无想定中,类似涅槃,然不久后,终将因未断一念无明烦恼之有爱住地及色爱住地——空明觉知心自我之执着及对色界身之执着;又复起心,出于无想定外,便道世无涅槃可证,便谤佛说不如实语,如善星比丘因此而堕地狱。此名有我欲证涅槃,违背佛说涅槃无我之理,以有空明觉知之我,则非寂静故。近年来,本岛有甚多国外来的大小显密诸宗大师传授 admin

2020-06-08

  有持戒比丘威仪具足护持正法。见坏法者即能驱遣呵责糺治。当知是人得福无量不可称计。善男子。譬如有王专行暴恶会遇重病。有邻国王闻其名声兴兵而来将欲灭之。是时病王无力势故方乃恐怖改心修善。而是邻王得福无量。持法比丘亦复如是。驱遣呵责坏法之人令行善法。得福无量。善男子。譬如长者所居之处田宅屋舍生诸毒树。长者知已即便斫伐悉令永尽。又如少壮首生白发愧而剪拔不令 admin

2020-06-06

复有无量千比丘尼、摩诃波闍波提,而为上首,皆已成就大丈夫业,为欲调伏下劣众生,故现女身。复有无量释、梵、护世天龙、夜叉、干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此中皆是大菩萨众,无凡夫者。如此,有人认为说:阿罗汉就是佛,这个观点就是错误的。他们的理由是,佛的十号里面有一个应供,阿罗汉被称为应供,所以认为阿罗汉就是佛。佛的十号里面有应供 admin

2020-04-28

而正统十二年大天界蒙堂比丘于《真心直说》文后撰一短文为跋,虽仅一页有奇,却已造下诽谤如来藏、菩萨藏之大恶业,令人唏嘘。佛子务必引以为鉴,敬慎戒惧。应时时警惕自己︰若非亲证,若非真如,万勿轻易非毁唯识。以免因修善业净业反得恶果,于未来无量世中受大苦恼。欲重印及流通祖师之开示语录或著作时,务必详细检查求证,以免犯下“破菩萨藏”之地狱共业,成一 admin

2020-04-15

然我所说,实不同彼,何以故?为比丘者、沙门释子法,不应捉金等钱宝。若捉金等钱宝,彼非沙门释子之法。佛之教法转胜端严,佛如是说:‘为比丘者,不应捉于金等钱宝;设有捉者,非沙门法。’”(《别译杂阿含经》卷7)在这部经典当中,佛陀开示说:如果异于佛陀所说的内涵,那就是名为谤佛;这样的说法并不是称理而说,乃是有过失的说法。因此如果演说佛法的时 admin

2020-04-07

好!第二点、我们说阿罗汉如果是佛,那么世尊就不应该在《中阿含》卷28《瞿昙弥经》,这里是讲述祂的姨母出家成为大爱道比丘尼。因为阿难为她们这样子的跟佛请求,在这部经里面佛讲说到了,女人不能成就五种法:第一个如来;第二个转轮圣王;第三个天帝释;第四个魔王,就是他化自在天的天主;乃至还有最后一个大梵天。就依于佛在《中阿含》卷28《瞿昙弥经》所说的,女人不能成 admin

2020-03-21

那如果诸佛如来都有这样的法,那他们为什么全部都集合到这个地方来?”然后又问了个问题:“那十方诸佛世界的如来是什么缘故,自己不在祂的净土世界中为大家演说呢?”阿难问的有道理呀!那我们来听听如来是怎么开示的: 经文:【佛告阿难:“如有一阿练比丘隐居山窟。至时入村,方欲乞食,道见人兽诸杂死尸。见已生厌,断食而还:‘呜呼苦哉! admin

2020-03-19

后来还有美国宣化上人座下的比丘尼也来修学,一时间还觉得藏密的法好像蛮殊胜的。 藏密的法哪里殊胜?不过就是搞一些噱头:观想啦!大礼拜啦!破瓦法(也就迁识法)啦!观想将自己的意识与阿弥陀佛合一,然后又回到自己身上,那岂不是自己也变成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又变成自己?还是阿弥陀佛与自己合而为一?这岂不违反《心经》所说“不增不减”?还有一些莫名其 admin

2020-03-03

譬如,经中记载了一位在家菩萨虽有杀心,但只是为了守护弘扬正法的比丘,所以他拿起这个刀剑与破法者拼命,后来被破法者杀死了,往生到净土。到净土去以后成为不动如来座下的第一个弟子,那被守护的说法比丘后来往生后却变成了不动如来的第二弟子。所以虽然同样是杀,同样是得有作罪及无作罪,但他却是不下地狱的;但因为这个双得有作及无作罪,性罪的果报是将来缘熟相遇时,还 admin

2020-02-21

怎样叫作谤正法呢?譬如有人否定如来藏,谤为外道的神我或梵我,这个是谤菩萨藏的一阐提业;譬如有人跟着喇嘛学双身法,身为比丘却跟女弟子暗中上床合修双身法,这些都是无间地狱罪,他的比丘戒跟菩萨戒的戒体就已经都不存在了,这个意思就是说他已经不是僧宝了;那个时候,你说他的所有不如法事,都不会有事,而且有大功德,因为可以救很多人不再被他们误导而进入外道法当中。 admin

2020-02-21

譬如南传佛法当中说觉音论师是阿罗汉,但是我们从他写的《清净道论》,你从头读到尾就能够证明:其实他根本都还是一个没有断我见的比丘;所以,就算在过去你曾经把他杀了,最多其实也只是一般的杀人罪,并不是说杀到阿罗汉或是辟支佛。杀阿罗汉、辟支佛这个是地狱罪,偷三宝物也是地狱罪,这些都要特别地小心。偷三宝物是很容易成就的:没有庄严、也没偷心,但往往会是成已。有 admin

2020-02-21

佛向尼提说:善来,比丘!尼提就悟得本来不生不死的涅槃本际,心已能出五蕴家而法衣在身;佛重新为尼提说四圣谛法要,尼提诸漏得尽成阿罗汉,也具足了三明六通。当时舍卫城中,长者婆罗门听闻尼提出家的事,都生起讥嘲、瞋忿、嫌恨心,而议论着:这尼提鄙秽下贱而得以出家,若设供养会时,尼提来的话,就玷污了我们的舍宅床褥了。全国的人议论纷纭,就这么往上传到波斯匿王那儿 admin

2020-02-21

今天所要谈的是旃阇摩暴志谤佛,这个佛典故事来自于《生经》卷1的开示,其中旃阇摩本是婆罗门名,翻译为暴志,今世出家为比丘尼,于过去久远劫以前,因为买卖不成起瞋,而于今世毁谤佛陀的真实故事。所以佛借这因缘,诉说往昔的因果关系,其内容大致如下:有一天,世尊在舍卫城只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一千两百五十位弟子在一起,当时波斯匿王请佛及比丘们前往宫中,接受波斯 admin

2020-02-21

正如暴志比丘尼,前身是一位女子,因为珍珠被世尊的前身买走了,因此起瞋,怀恨在心及发毒誓----愿生生世世都要报复你,当众羞辱你,让你后悔莫及。因为这样的缘故,瞋恨的种子落谢在暴志比丘尼前身的如来藏里,因而带到今世,于今世因缘成熟,便向世尊报复。由于有这个佛典故事说明,可以作为世人因果恐怖的借镜,千万不要随便妄造恶业,以免未来要受种种不可爱的异熟果报。另 admin

2020-02-21

 «上一页   1   2   …   3   4   5   6   7   8   9   …   52   53   下一页»   共1047条/53页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