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譬如猎师身服法衣,魔王波旬亦复如是,作比丘像、比丘尼像、优婆塞像、优婆夷像,亦复化作须陀洹身,乃至化作阿罗汉身及佛色身。魔王以此有漏之形,作无漏身,坏我正法。】(《大般涅槃经》卷7)这段经文的大意是说,在佛陀示现入灭七百年之后,天魔波旬就会渐渐地施设各种方法,要来破坏佛陀所开示的正法。天魔他会化作佛门四众的形相,也会化现为阿罗汉的形相,甚至会假冒佛 admin

2019-07-19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法会因由分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善现启请分第二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 三摩地

2019-07-18

  ”《佛说灌顶七万二千神王护比丘咒经》云:“慎莫作偷盗,偷盗非好名。贪心取他物,后报作畜生,以偿其宿罪,轮转靡不经;出入不自由,锁械其身形。得善无恶缘,戒神常拥护,梵天说神策,吉祥不相误。”《分别善恶报应经》亦载有十种恶报:一、久结宿怨,二、恒常疑虑,三、恶友随逐,四、善友远离,五、破佛净戒,六、王法谪罚,七、恣纵豫逸,八、恒时忧恼, admin

2019-07-17

我们供养地藏菩萨圣像,应该选择现比丘相光头的地藏菩萨像来供养,这样才如理如法!4.一切有缘佛子,若想要累积无量的福德,最好选用如理如法的佛、菩萨圣像来供养,并由戒行精严,懂法的人来布置佛堂,如此家庭、事业各个方面才会顺畅,吉祥如意,未来果报才极为殊胜美妙!因为佛菩萨是功德田、报恩田,能够摄受众生离苦得乐,得度生死,乃至究竟成佛!5.佛堂是最殊胜的风水佛 admin

2019-07-06

也只有提婆达多立五法而否定八正道、毁谤 释迦世尊,带着五百比丘离开欲另立僧团,自立为法王,甚至屡次想杀害世尊,最后下堕地狱受苦。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只需一尊佛住持即可,就算他方世界的佛来护持世尊,最多也只会示现等觉菩萨来护持而已,绝不会有二尊佛在同一个世界各自弘法。又假如人间无佛住世时,一个星球也只需一位地上菩萨住持即可,就算他方世界的地上菩萨来护 admin

2019-06-29

佛告诸比丘:「不能自降伏欲降伏他人,无有是处。不能自调而欲调御他人,无有是处。不能自度而欲度人者,无有是处。自未解脱欲解脱余人者,无有是处。」7、有不择根器说法之过失群组内根器不一、对正法信受度不一、对法义了解不一,里面有老学员,也有初机学佛者,也有不信受者,甚至还潜伏着外道盗法者,如此就好像把小学、国中、高中、大学混为一班授课,那要怎么教?要教加 admin

2019-06-28

童女迦叶考 【作者】平实导师 【出版日期】2013年08月 【书号】978-986-6431-52-4 【开本】32开,全书共14章,435页 【定价】180元台币 书籍简介 童女迦叶考:童女迦叶是佛世率领五百大比丘游行于人间的历史事实,是以童贞行而依止菩萨戒弘化于人间的大菩萨,不依别解脱戒(声闻戒)来弘化于人间。这是大乘佛教与声闻佛教同时存在于佛世的 三摩地

2019-06-25

 喇嘛教为了帮“绿度母”造神,还不惜大费周章前后编了“三次发愿”的神话:第一次发愿是说,在无量劫前有一公主名“般若月”(或译为“慧月”),天生善根深植,礼敬三宝,诸比丘众都赞叹祂道:“若是能至心于佛前发愿,一切所愿必能成就,那么您何不发愿转变女身成男,方便修行呢?”般若月公主就说云:“我观 admin

2019-06-19

 那么佛门中人有在修行吗?我看也很难啦!我最怕把书送给出家人,不论尼师或比丘(和尚),我会问:“师父!这书您要看吗?”连怎样念佛的书,他们都不要。我说:“您不要,信徒他们也想要呀!”他们就是不要让我放书在寺里跟众生结缘,最后我又拿出一本《出家菩萨首重虚心求教-勤求证悟》要送给他,他还是说“不要”。有人说:“他看 admin

2019-05-01

4僧伽耶礼三宝阶(婆罗吸摩补罗国、醯掣怛罗国、毗罗那拏国;劫比他国礼三宝阶)】=>《慈恩》=>《行状》=>《西域记》回顾奘师进入北印度国境以来,一路所经过的地方,多数是修学小乘比丘的寺院。奘师继续南行,渡过恒河西南,至劫比他国,此国的城东二十多里处有一大寺,据说是佛陀昔日上升忉利天为母说法后,回降地面时,所降落的地方。传说当时先从天上降下一条扶梯,中 admin

2019-04-29

1泛舟三峡(至荆州天皇寺)(624年,23岁)】玄奘大师受了具足戒后,正式成为出家比丘。出家后的奘师更加认真努力,成都附近各道场,他几乎都走访过;寺中的经典,也通通读完了,这时候的他已经是一位佛学造诣高深的比丘。他想要进一步再求学业,却发现四川已经没有可以让他师法与学习的地方,他心里想:“四川这地方,虽然可以修道,但是经典却很缺乏,实在是一件憾事。听 admin

2019-04-29

」《瑜珈师地论》卷五十,弥勒菩萨云:「谓阿罗汉比丘贪欲永断、瞋恚永断、愚痴永断,一切(根本)烦恼皆悉永断,由得毕不生法故,是名烦恼寂静。」卷五十二,又云:「阿罗汉果诸漏永尽,于相续中永无一切染法种子,尚不应起不正思惟,况诸烦恼?是故当知由出世道断烦恼者,定无有退。」因此一念无明如果已经究竟断尽,尽此一世就必定永不复起。如果没有断尽一念无明四种住地烦 admin

2019-04-24

另外又有难陀比丘,他也是一位阿罗汉,他每次为众生说法,通常都要看一下女众,看过了女众之后才会开始对众生说法,这也说明了四住地烦恼也是会跟一些阿罗汉的习气种子随眠相应的;所以《胜鬘经》才说,这个四种住地烦恼是不断的跟众生觉知心相应,刹那、刹那不断相应。为什么这四住地烦恼又称为一念无明呢?就是刚刚我们说到,就是众生心中常常相应这四种住地烦恼,常住这四种 admin

2019-04-24

《中阿含经》卷47,佛说:阿难!若有比丘见十八界知如真:眼界、色界、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鼻界、香界、鼻识界,舌界、味界、舌识界,身界、触界、身识界,意界、法界、意识界。阿难!见此十八界知如真。意思是说:如果有比丘能够真实了知十八界的内涵以及功能,他就是有智慧的人。在这段经文中,显示出意根和意识就像眼根和眼识一样,都是根与识同时存在,并且共同现 admin

2019-04-24

《杂阿含经》卷3,佛告诉比丘们说:【云何识受阴?谓六识身。何等为六?谓眼识身,乃至意识身,是名识受阴。复次,彼识受阴是无常、苦、变易之法,乃至灭尽、涅槃。】意思是说,什么是识受阴?就是六识身。哪六种呢?就是眼识身乃至意识身,叫作识受阴,也就是六种能够领受六尘的觉知心全体;并且这些识受阴,统统是无常、是苦、是变易之法,不是常住法,乃至全部灭尽之后,才 admin

2019-04-24

为了证明以上所说的道理,举《中阿含经》卷28之中的一段经文来作说明,但是因为经文的篇幅比较长,在这里就分段而举示其意涵完整的经文:【此比丘正说者:“于此生中,观此、觉此,不知痈本,然后具知痈本。”云何比丘正观耶?比丘者:知六更触、知习、知灭、知味、知患、知出要,以慧知如眞,是谓比丘正观也。云何比丘觉?比丘者:知三觉(三受)、知习、知灭、知味 admin

2019-04-24

生彼国时,此人精进勇猛故,阿弥陀如来,与观世音,大势至,无数化佛,百千比丘,声闻大众,无量诸天,七宝宫殿,观世音菩萨,执金刚台,与大势至菩萨,至行者前。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与菩萨授手迎接。观世音,大势至,与无数菩萨,赞叹行者,劝进其心。行者见已,欢喜踊跃,自见其身,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往生彼国。生彼国已,见佛色身,众相具足,见诸菩 admin

2019-04-20

高行比丘难得供事。命在呼吸无随世惑。言毕不现。举国欢叹矣。各执六度高妙之行。佛告鹙鹭子。尔时妇人者弥勒是也。天帝释者吾身是也。菩萨锐志度无极精进如是。导读:一笑妇人身为富姓妻,不识宿友;二笑妇人之子为其前父,妇人不知,因取床迟还打了他;三笑某儿所击之鼓皮乃此儿前世为牛时之皮,此儿不知;四笑有父病者子以牛祠鬼,斯父命终后则为牛,而被杀之牛命终后可托人 admin

2019-04-19

尔时世尊与无量百千诸比丘众。前后围绕在座说法。于是世尊遥见输迦长者远路而来。告诸比丘。汝等。见此输迦长者远来已不。诸比丘言。唯然已见。世尊告言。此长者子。向于佛所而发嗔心。命终之后如箭刹那堕大地狱。何以故。虚妄计执分别彼我。起嗔烦恼毁谤于佛。堕诸恶趣受苦无量。又复于我心生轻谤。一切众生亦复如是。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而说颂曰。于佛起恶心毁谤生轻慢 admin

2019-04-18

《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九月本斋,一时毕竟,佛从禅室出,往至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二国之间,有一大树,名尼拘类树,高百二十里,枝叶方圆,覆六十里。其树上子,数千万斛,食之香甘,其味如蜜,甘果熟落,人民食之,众病除愈,眼目精明。佛坐树下,时诸比丘,取果食之。佛语阿难:吾观天地万物,各有宿缘。阿 admin

2019-04-18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